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教学方法 >

小学生语文朗读教学方法

时间: 於宝21274 分享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生语文朗读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生语文朗读教学方法

  一、 朗读的目的性要明确,训练有层次。

  在不同学段,朗读的要求各有侧重: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不同阶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在一节课中,初读、再读、品读、诵读等每一个环节也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恰当的目标。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备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于永正老师就认为,朗读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的最重要的一环。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由于备课时把课文读活了,于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有目标,有方法,有激情,有水平。

  于老师执教《全神贯注》一课,导入后初读课文,要求一边读还要一边认字,注意拼音,要求读得正确流畅;学生自由读文后,指名分节朗读,了解学生对字词、文中破折号及内容的理解程度;接下来各组选代表(平时朗读最差的)比赛读第2、3、4段,让学生在小组协作中读好课文,无形中也理解课文内容;最后的高手挑战赛读,更是高潮迭起,对课文的学习也不断深入。

  二、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朗读训练,追求实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朗读兴趣才能使课堂上书声琅琅,才能促使学生去理解文本,从而朗读得更生动。朗读要讲实效,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而是真正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按音量大小划分,有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按速度快慢划分,有浏览、略读、精读等;按参与面划分,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等;按思维运动划分,有自由读、带问题读、悟读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此外还有老师的范读、带读、领读、引读等。

  但各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各自的功能及适用范围。要选择什么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要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切忌为了朗读而朗读。如: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可以进行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可以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可以齐读;当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时,可以用默读……

  三、教师的示范朗读不可少。

  小学生喜欢模仿。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高,在课堂上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入情入境,对学生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们会学着老师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来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师的范读中,有时可范读全文;有时可范读重要段落;有时可范读重要语句。一般来说,课文的重点,课文中最能传神、传情而学生又不易读好的地方,最有必要范读。如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我在范读课文时,声情并茂,并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

  四、应注意进行恰当而富有激励性的多元评价。

  语文课堂上朗读指导中的评价至关重要。学生朗读后要及时的给予评价,特别是对于那些读得不太好或者胆小怯场等的学生,在指出不足时要予以肯定和鼓励,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首先,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恰当。其次,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朗读,不要仅仅是在学生读完后作一个简单的评价,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应该在肢体语言方面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

  最后,要注意学生互评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对他人朗读的评价更像是在挑毛病,会说一些“他这个字读错了。”“他读的不够响亮。”等等。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做出有效的评价,把评价的面放宽,多去注意学生朗读的技巧。

  另外,预习和复习环节要加强朗读。我们农村学校的孩子,朗读的能力本来就差,他们要把一篇文章读通读顺已经不容易,更谈不上有感情朗读。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要先让他们读上几遍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到语文课堂上,教师指导可能会轻松一些,这样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会好一些。课后,对学困生加强朗读指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课内所学。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一、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时间去学习,看一点,记一点;积累一些零碎的知识,在不经意中建造自己知识的高塔。鲁迅先生就善于翻阅各门各类的书,随时随地积累自己有用的知识。“要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微小的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飞跃。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只有知识的广博积累,才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只有学富六年,才能才高八斗。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点点滴滴地学习,可以把语文学习变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当人们很随意地学习东西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东西的时候,学习就会变成一件乐事。

  二、回忆内容促进记忆

  每天晚上睡觉前,把当天学习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加深记忆,这种方法对学好语文是很有帮助的。在回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想不起来的内容,此时要及时翻一下书,然后合上书本再回忆一遍。如果还没睡着可以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多回忆几次。由于刚上完课,学生对大部分内容还有印象,往往用很短的时间就回忆完了。如果回到家,书一合,对所讲的内容不理不睬,到期末复习时,对堆积如山的知识点会使学生“望题兴叹”。急来抱佛脚不如睡前多回忆来得好。

  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习语文,是一个阅读、思考、写作相结合的过程,读读、思思、写写多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阅读的同时要写读书笔记,把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记下来,也要把自己阅读中的新思考、新想法记下来。经常这样做就能提高自己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了。

  四、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生做习题时,不要急于去做,一定要想一想老师讲的例题是什么意思或先看书,把所讲的内容全部弄懂后,再做习题。这样就会感到轻松自如。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做练习是为了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那些图快、图省事欲走捷径的学生,似懂非懂,一味地为做习题而做,常常会到处碰壁,走进死胡同。返回头再看书,事倍功半。

  五、遇到问题独立思考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求学生不要急于求教于别人,独立思考是把死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的最有效方法。碰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一但弄明白,印象会很深刻。而我们的一些学生,懒于动脑筋,耻于问人,甚至请教别人也只停留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上,这样是不能掌握所学知识的。为了使书本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就必须教会学生遇到问题独立思考。


相关文章: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2.小学语文的常见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

3.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4.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5.朗诵有哪些技巧和训练方法

25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