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武术的心理训练
竞技武术的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训练,有计划地改善运动员的心理条件,以稳定竞赛中的竞技能力,使之最佳化,其中还包括运动员所需要的一些专项心理素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竞技武术的心理训练。
竞技武术的心理训练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长期心理训练和短期心理训练。短期心理训练必须以长期心理训练为基础。而武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训练。武术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根据武术运动员的特点,以及比赛中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为根本目的的一项基本训练。它随着现代武术竞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而日益呈现出不可低估的作用。心理训练在武术训练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竞技武术要求运动员具备坚定的目标、必胜的信心,坚持的精神与自我控制能力,勇敢果断性,主动精神及独立性等心理素质。这些都必须在长期训练中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和训练。
二、武术运动是一项准确性、稳定性、技巧性、难度性很强的项目。运动员进入训练和比赛,全身心都处于紧张状态之中。而心理的紧张程度,对武术运动员各种技术动作的发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竞技武术的训练不仅难度大,强度大,而且危险性也较高。在训练中,对一个难度动作的掌握需要多次重复练习,而且这种单调的练习相当枯燥而累人。运动员稍一放松,或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就会影响技术动作和训练效果。因此,心理素质的好坏,对运动员的训练有很大影响。
四、武术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系统机能要求都较高。在运动中难免会发生创伤,极易在运动员心理上引起恐惧感。因此,对运动员进行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五、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充分发挥技术水平的保证。心理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高质量地完成技术动作,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在武术比赛中常出现这种情况,平时训练水平较高、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常因动作失误输给平时技术掌握不如自己的运动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美国学者格鲁波曾指出,竞赛的成功,对初、中级运动员来说,80%是生物力学的原因,20%是心理因素。而对高级运动员来说,则80%是心理因素,20%是生物力学因素。这种观点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可以这样认为,在加强技术训练的同时,科学地加以心理训练,是武术竞技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的重要途径。
心理训练对武术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培养
一、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并指向于一定的目标。对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动机。良好的动机,是直接推动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的心理动因。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驱使,常使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强大的训练动机。
二、改善知觉过程,尤其是对武术运动有着重要性的专门知觉过程。武术运动项目的动作种类繁多,一般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它往往是人体在复杂的运动状态中才得以体现。例如,武术运动员在训练中所需要的精确的肌肉运动知觉与空间的感知能力,以及空间的定向能力,对运动员的灵敏性、肌肉的感觉、动作时的思维能力等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训练中,宜加强这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良好的意志是决心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武术运动员的意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能否坚持长期艰苦的、单调的训练。其次,对运动训练中难以忍受的大运动量,以及出现损伤时能否顽强地坚持下去。再次,能否克服各种情绪的影响。
竞技武术心理训练的方法
一、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心理训练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语言暗示,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机能,使精神和肌肉得到放松。它是心理训练的基本功。因此,进行心理训练往往首先从放松训练开始。
放松训练的具体时间为,表象练习之前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使表象更为清晰、逼真、稳定;训练结束后或临睡前做,有助于疲劳的恢复,促进睡眠;比赛前过于紧张时做,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集中注意力;复习新、难动作之前做,有助于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
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收缩一个肌群,保持紧张约十秒钟,然后放松;在未进行肌肉收缩时,就放松身体的各部分肌肉,把注意力集中在放松主要肌肉的感觉或情绪上;通过默念和提示口诀进行放松,使放松的感觉迅速遍及全身;对因参加比赛引起的焦虑进行放松;实战模拟,局部放松。
二、想像训练
想像训练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在头脑中重现已经形成的表象,或形成新的表象。想像训练的方法是,唤起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想像;练习、训练、竞赛前进行想像;借用直观形象进行想像;模拟想像;想像胜利的情境,鼓舞信心;改变自我形象;培养进行想像训练的习惯。
三、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反复练习,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的准备,主要用于赛前的心理训练。运用此法,首先要及时掌握情报信息,对参赛对手、环境条件及“时差”等方面,必须做出详细的了解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安排训练;其次训练要逼真,从对手、场地、裁判及观众,都务须做到近似于真正比赛场合之氛围。这样在练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同时也给运动员提供了应变能力。模拟训练的方法有,超量模拟,减量模拟,对手特点的模拟,裁判不公的模拟,气候条件影响的模拟,对观众影响的模拟,“时差”的适应模拟,以及地理环境适应模拟等等。
四、集中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集中,是坚持全神贯注于一个既定目标,不为其它念头或干扰所分散的一种能力。特别是在外界干扰相当大的情况下,一个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运动员有着惊人的自控能力,注意力都集中在每个动作上,除了场地、器械之外,别的东西都仿佛不存在,稳定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而缺乏心理训练的运动员,则因注意力不集中,而不能正常发挥技术水平,或导致动作失误。竞技武术对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要求较高,因而在训练中要强化对运动员注意力的培养。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运动员自身的情况,或有事牵挂,环境条件生疏、光线暗、噪音大、观众喧哗、裁判不公等因素,都会造成运动员注意力分散。但如果竞技水平高,比赛经验丰富,那就能增强反干扰能力,注意力则不会受影响。因此,在训练中,教练员要关心运动员,解决运动员的具体问题,严格遵守生活制度,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在心理上,要把训练当成比赛,有意识地做到一举手,一抬腿都要全神贯注。养成一上场如人无人之境,只想动作不想其它的习惯,进行自我调节训练,培养自控能力。
五、增强自信心训练
信心是运动员正常发挥技术水平的关键。信心不足,会使运动员感到拘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在武术运动中尤其如此。竞技武术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备强烈的自信心。不论在比赛中发生什么情况,诸如裁判不公,或水平均等而分数落后等情况下,也能镇定自如地发挥技术水平。那么,在武术训练中,如何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呢?一般多采用鼓励方法,使运动员认识自己的能力,感到自己能够完成技术动作,最重要的还是加强训练。因为,体能是信心的基础。只有进行长期而艰苦的训练,熟练自如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在比赛中才能自然而然地增强自信心。
六、自我暗示训练
自我暗示训练,也就是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它的目的是,通过暗示调整自己的心境、情绪、意志过程及工作能力。在竞技比赛中,把自我暗示与放松训练结合起来施用,这已成为调节运动员临场状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于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因而在进行心理训练时,应注意不能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各级训练部门应把武术的心理训练纳入训练计划之中,教练员应妥善处理心理训练与其它训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