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气功的特技介绍
武术气功的特技介绍
武术技击与气功养生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功。武术气功强调把神气集中到形上,加强形的功能;主张动静双修,内外兼顾。武术气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武当派、少林派、峨嵋派、昆仑派、南宫派等大的门派,包括轻功、硬气功以及点穴等内容。现在流行的武术气功有以技击为主和以养生为主之别:以技击为主的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以养生为主的有少林派功法易筋经的神勇余力、峨嵋庄法等。在历史上,武术气功的发展对否定宗教起过重要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专门为您整理的:武术气功的特技介绍。
武术气功的特技介绍
特技
吞吐功是武术气功中的基本功,是在练气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时采用武吸法,即用口吸气,吸气时勿用力;鼻呼气,呼气时用力。丹田气盛则气力足,气行在先,力随后到。练习吞吐功必须与实物相接触,接触人体的哪一部分,一旦固定,即不改变。若是见异思迁,今天练掌,明天练头,是不会练出功夫的。
吞吐功是练任何功夫的基础,所以说它是个基本功。武术气功中的特技,是指没有拳式、体操等连贯动作配合的单式功夫,是直接与实物接触的单一的敲打动作。练时需沉肩,开胸,使下腹有力,静神宁思,心气力三者一致,专一于练功。
武术气功中特技颇多,这里介绍的是自卫的特技。
折叠拍打功
(采用武吸法)拍打功是用自己的拳猛击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击时配合呼吸(即吞吐功)。
握拳,吸气,拳落身体时呼气,同时拳落点部位挺出迎击。这里主要是落拳、呼气、迎击三者同时完成,不能有迟早差误,参差不齐。初练时不用猛力,力量逐渐增加,否则易被自己打伤。练习时,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严禁与旁人讲话以防误伤自己。
拍打部位:先击胸部,继而下降至左右肋、左右腰部。再拍打胸部正中、胃脘部、肚腹正中与左右两侧。
操功
?(采用武吸法)操功也是拍打功,只是不用拳击,而是改用器具。器具可用长形沙袋、木棍、铁扫帚(用铁丝条扎成扫帚状)、木榔头或铁榔头,最后改用利器。在用器具拍打中,不能使自己内部脏腑、外部肌肉筋骨有任何伤痛。因此,必须注意肌肉少、骨骼突出的部位以及脸面部要避开。这些部位无法鼓气迎击,所以要量力而行,切忌好胜。
武术气功的特技介绍
运气法
这是与操功结合练习的方法,是在身体被击打时如何运气,鼓气迎击的功法。
首先,用帆布或数层粗布制成茶杯粗细、长约一尺半的口袋,内装黄沙、缝口,以备击打之用。
操功开始,先以咽气法吸一口气直送丹田,同时立即注意被击体表,不是用硬劲抵抗,而是提劲用意护卫,以不痛为宜。
注意问题:
1、每个动作前都要吸一口气直入丹田,接着用沙袋轻微拍打身体的某一个部位。
2、拍打时,思想、注意力要集中在被敲打部位,不能开小差,以免精神松懈,气血涣散而被击伤。
3、拍打程序必须从上到下,紧密地依次拍打。如果拍打过稀或跳跃,也不要缩回补打,否则会造成气血截断、阻流而不流通。
4、在拍打区域,意气跟着沙袋逐渐移动。不能贪省力,不能不用意气地随手乱打。这种锻炼对大脑、心力的负担很重,它们要使指气血跟着沙袋的移动而抵抗沙袋的拍击;气血要在大脑、心力的指挥下移动,对自身进行护卫。这种内在活动很难训练,只有日久功深,才能量变到质变,得到成功。
5、拍打步骤与人体部位,是先右后左,先上肢后躯干与下肢。其次序如下:
上肢部:右臂正面--右臂反面--右臂下侧面--右臂上侧面。
前躯与下肢:右侧胸部自肩前起,经乳部,直下至大腿正面、脚背、脚趾。
抬右臂,自右肋下开始,向下至右腿外侧,经踝至脚外侧达脚趾。
自颈下始,经胸正中,过小腹转大腿内侧面,经踝至足尖。
背与下肢部:背部自肩开始,直下至大腿、小腿、足踝上止。
从脊背大椎穴始,沿胸椎直下至臀部止。
右半身拍打完毕,再拍打左半身,次序同上。
以手臂为例,在拍打前先把手臂分成5段,每段规定一个小区域作为打的范围。这一范围是意、气、力集中的点,打时只能在这个点上,两者要相互配合正确,若是把意、气、力超越这范围,而打则集中在范围内,在这范围外的肌肉会僵化,皮肉内的通道即会被堵塞,今后气息无法畅通,影响练功效果,还会引起疾病。
一条手臂分为五段,以肩臂为第一段,肘上为第二段,肘下为第三段,腕上为第四段,手背为第五段。打时应根据排列次序,打完第一段,将意、气、力运向第二段再打,如此一段一段拍打,天天如此锻炼。
其次,从肩到手背、指尖用的是推挤压力,从指尖、手背到肩是用抽吸上提的劲力,两者所用的意、气、力不同。初练时不能掌握,久练后即能体会。
一旦熟练后,即可用实力推动气、力前进。运用实力在开始时要慢,要使劲,劲到气也到。若全身都能如此,不论身体的任何部分都能做到这点,劲的运行也会由慢到快,这将是功成之日。
拍打后可能出现关节弹响、肌肉酸胀,这都是应有现象。
按摩功
此功也称调和功或散火功。凡练过武术气功之后,都必须做去火的按摩功,否则日久积火成疾,会出现耳聋、目糊,这是一般的通病。尤其是在操功拍打练习时,发现抗击力不够的部位,应在该部位多做按摩功。若儿童练武,应多给孩子做全身按摩功。按摩功重点施功部位是头顶、目、耳三处。
练气功日久,最易出现郁积火毒、眼红、耳背、头部拧胀晕眩,而功后按摩可消除这些现象。除头顶、目、耳外,胸部、胃脘部、腰部都要作按摩散火功。
按摩不同于推拿。按摩只是摩擦皮肤,推拿是多种手法,以渗透力治病。
散步式
练武术气功,不论哪一种功法,练功后都不能立即坐下,必须摇摆走动,或练拳,或体操,或舞枪弄棒,做到彻底散气、散火、散郁。经过数年的拍打和操功锻炼,全身皮肉之间自然形成功夫,不再畏惧重打猛击。同时可以在全身任何部位都做到气随意注,甚至有气包鼓起。
练武术气功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可自备几种药物,如胸廊胀痛服用木香顺气丸,练功中暴怒伤肝,服舒肝丸等。练功时要避风避湿,否则风寒湿由毛孔入体易致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