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跆拳道 > 跆拳道技击原理

跆拳道技击原理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跆拳道技击原理

  力总是成对的发生,而且其方向相反。牛 顿是最早注意到这种作用的人,他称之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跆拳道技击原理。

  跆拳道技击原理

  在宇宙中 重要的力有重力、磁力、静电力、摩擦力和张力等。许多物理上有关力 和位移的定律,是由牛顿在1679年所推导出来的,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 物体都有引力作用,而两物体间引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与成反比, 这即是所谓万有引力定律的法则。牛顿认为这引力存在于任何物体间, 包括太空中的星球以及地面上的物质。而地球本身的万有引力即是一般 所说的重力,由于重力的吸引使地表的物体向下掉落。然而月球绕行地球为何不会掉向地球?地球绕行太阳为何不会掉向太阳?他认为月球绕 行地球运动时会有一种向外远离的离心力,而离心力恰与月球所受到的 地心引力互相平衡,而使月球能在轨道上运行不致落下,地球绕行太阳亦为同样道理。

  于1687年,牛顿在物体运动上亦建立了一套有系统的运动理论,称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其内容为:

  一、一切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之向量和为零时,则静者恒静,动者恒作等速运动,此定律亦称为惯性定律。

  二、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即在力的方向上产生加速度,而此加速度的大小和作用力成正比和物体质量成反比。此定律可将力、质量、加速度等连接起来成为:力=质量×加速度。

  三、凡物体受另一物体作用时,必生一反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施力与受力之二物体上,其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并有相同之作用线。此定律亦称为反作用定律。跆拳道的动作技术原理,亦均以此三大运动定律为最基本概念。

  跆拳道技击原理

  例如:牛顿之第一运动定律告诉我们,除非有力的作用,否则运动中的物体将以直线等速前进。假使以一条绳子绑住一个石头,再使力让其以圆周之方式运动绕行,此时,完全是来自绳子的拉力,以阻止石头依直线运动,而成圆周运动绕行,但如果绳子断了石头将沿切线飞离。此作用在跆拳道的技术应用上称为圆心回转动力。圆的旋转产生离心力,顺切线之路线发力,距圆心之距离长,力量刚强而有力为攻击力。圆的旋转同时产生向心力,以圆的路线向内施力,距圆心之距离短,力量则圆顺而柔即为防御力。所以旋转圆周愈大力量愈大,旋转圆周愈小力量愈小。

  另外,因身体的移动受到地心引力的重力作用,重量愈重,则移动的反作用力之需力就愈大,故同一重量往高处移动较为费力、费时,往低处移动之加速距离愈长,则速度愈快,较省时、省力,于平面移动比上坡省时省力,而往下坡移动,比平面省力省时,所以移动之最佳形态应为下坡方式,此为斜坡效应。

  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亦称为加速度定律,其力的定义为:质量×加速度=力,亦即指:如果受同样大小的力,质量较小的,其加速度则大于质量较大的;同样质量,受的力越大则加速度就越大。而且质量较小的,由于其能够很快的加速,亦能很快的停下来,而质量较大的,因为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使其加速,相对的也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使其停下来,这种原理亦称为〝惯性〞,人类的体重即为质量,跆拳道手、足部技术的攻防动作举动即是加速度。因此,跆拳道之技术从单一动作的手技、足技之攻防基础训练,到自由对练及反应技术等,亦均根据此运动定律之原理而发展。

  牛顿第三定律即为反作用定律。跆拳道最基本的入门动作〝马步正拳攻击〞之要领为:先抬平右手伸直握正拳于身体中线正前方,左阳拳抱置左腰际,跨左脚向左侧成马步,于左脚落地之同时,收右正拳并交错打出左正拳攻击,左正拳攻击定位之同时收抱右阳拳于右腰际」。其中抬平右手伸直握拳于身体中线正前方即为平衡力,而双拳同时〝交错〞一收一出即是所谓的〝反作用力〞之施力行为,手技动作如此,足技动作亦是如此,在基本足技动作训练中,如右脚向正前方以旋踢踢出,则左脚掌需左转使身体能自然向后方侧斜,这种一前一后亦即是所谓的〝反作用力〞之施力行为。当然这些原理,是跆拳道的基础技术之根据,然而,如在应用动作之使力时可不尽然是如此的明显与夸张,当一个人的跆拳道技术依此原理发展而达到术精技熟地步时,则开始进行超惯性、超传统与超原则的应用技术自我突破训练。

  上面所提到右脚向正前方以旋踢踢出时,则需以左脚为轴,并左转左脚掌,使身体能自然向后方侧斜,这个举动亦即是〝杠杆原理〞的应用。了解杠杆原理在跆拳道技术之应用,欲省力或省时均能随心所欲,故能以弱抗强,此为武学上所谓四两拨千斤之原理。人的身体构造,遍布力点、支点与受力点(重点),随着身体姿势的改变,力点、支点、受力点亦不同,能了解及正确的掌握力点、支点、受力点之各点与不同动作之相关位置,自能正确运用杠杆原理来发力克敌,此即为运动省力学之妙用。如第一杠杆原理,因支点在中间故取决于施力臂与重力臂的应用,其效能亦有所不同。第二杠杆原理,有如千斤顶一样,其施力臂长重力点在中间则省力费时。而第三杠杆原理,因其施力点在中间所以较费力却省时,且技术之应用速度快。

  跆拳道技击原理

  跆拳道之训练,如能以圆心回转原理,与杠杆原理互相配合,正确与巧妙的运用,则能使身体产生最佳之运动方法,并可发挥其最好的技术动作。武术施术之基本动力的应用为〝推腰〞与〝转腰〞,推腰亦即是杠杆原理之使用,其在技术上之表现,除了常应用于手部、足部之攻击与防御技术外,亦应用于身体之前进后退移动技术。而转腰则是圆心回转原理的应用,因身体之站立姿势与使用方法的不同,又区分有顺转腰与逆转腰等两种。谈到〝腰〞的运用,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腰〞为力的总源头,如果一个人的腰部受了伤,将坐、立、卧难安,并且会寸步难行。故平时对腰部的保暖,与日常规律的生活及适量的运动等,都有助于腰部的保健。

  在各武术技击类单项运动中,集中力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因为集中力是要将整个人的身体重量乘上加速度后集中起来,再运用压力的原理使其在最小的攻防使用部位上,发挥最大的冲击破坏力。其中当然与个人的姿势、肌力的强度及呼吸的运用等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如以旋踢为例,每一位优秀的跆拳道运动员均懂得在运动竞技场中,使用脚背来旋踢以加大攻击面积,减低杀伤力,并增强攻击着力声来夺取分数;但相对的,当他们在使用击破技术时,一定是使用攻击面积最小的脚前掌部位,以集中力量来加强杀伤力与破坏力。尤其是跆拳道使用于近战格斗施术时,亦是使用脚前掌部位来集中力量,以增强其杀伤力。

  另外,希望在跆拳道的训练中,能发挥最佳的效率并得到更好之学习成果,除了需具备以上所述之跆拳道的技术原理概念外,还得配合自身的良好体能状况及正确的动作姿势与正确的呼吸法等之强化训练才行。一位热衷于从事跆拳道运动者,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身体,并随时保持良好体能状况,亦即是平时要有规律而良好的生活起居与饮食习惯,以及充份的睡眠和饱满的精神。也唯有健康的身体,及良好体能状况和饱满的精神,才能产生敏锐的反应能力。

  而所谓正确的姿势,其中即包含着身体的平衡与重心的运用。因为有良好的姿势,才能在跆拳道的动作施术中,以善用身体的平衡与重心,而达到技术应用的目的。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且运动神经也各异,所以一位合格的跆拳道指导教师,均懂得如何的掌握教学要领,并善加利用学员自身的条件,给与最有利、最直接、最有效率的指导,使其能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不论是跆拳道或空手道、少林拳术等之初学第一堂课,不外是准备姿势与马步、弓步、三七步等基本步法的练习,而在所有的步法中,以〝弓步〞的使用率最多也最为重要。在中国武术或少林拳术等称之为〝弓箭步〞,动作要求为:前弓后箭,前脚膝盖面与其脚尖成一垂直线,后脚打直。空手道称之为〝前屈立〞动作要求为:前脚充分弯曲后脚打直,重心比例前脚六后脚四。跆拳道在其动作训练上,则要求前脚膝局与其脚后跟成一垂直线,后脚打直,后脚尖尽量朝前方,而且其脚跟不得离地,一般人来说,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动作,只要用任何一脚向前跨一个大步即可办得到,但是这个动作对某些人来说,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后脚跟既不能离地膝不能弯,又要求后脚尖要尽量朝前才是最重要的关键。因为后脚尖外开的角度,一般要求在30度以内,只要是超过了45度,肩及腰要能自然摆正即显得有些困难,而肩及腰无法自然摆正,对于动作左右交替连续运用与速度、力量的集中等,均会造成很大的效率障碍。再举个例子,在左后脚尖外开45度之右弓步姿势时,如将头朝右后转,以右脚后旋踢向正后方180度之目标时,即可发现右脚攻击的角度只能达到135度,要能顺利的踢到正后方180度是有相当程度的困难,如不知于脚尖与脚跟的及时纠正,勉强踢出的结果,可能导致摔跤并造成踝关节受伤,这是极为危险的。如将后旋踢改为后踢,欲攻击同样之目标亦有相同的困难度,勉强踢出的结果,除了脚将成半后旋状式无法直线穿刺踢外,重心不良即易导致胸部、腹部、肋骨等,成为对敌方之反应技术后滑步旋踢的目标。总之,现在是个讲求效率的时代,单是脚尖方向一点角度上的差异,即足以影响一个运动员的全般性训练计划,以及自信心的建立,其它部位亦同,如弓步时后膝关节未按动作要领打直,亦会严重的影响胸部与腰部的伸挺,而造成腰部的旋转及平衡、力量、速度上的运用与 进步,这亦即是姿势在跆拳道技术训练与应用上的重要性。

  在前面已经提到,正确的呼吸法是跆拳道技术发展的主要要素之一。作者在这二十多年来的海内外教学生涯,所教过的学生中有很多人现在均已考取五段或六段教练资格,亦有已考取国际裁判资格者,并有些学生在军、宪、警学校或训练单位,担任跆拳道战技教官职务,甚至有些人已分别在国内各地,或远赴加拿大、美国、纽西兰、澳洲、德国等外国开馆执教。但是,每当他们邀请著者为其所教的学生们主持晋段升级审查考试时,总会在各科之测验项目的动作演练进行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是一直憋着气在做动作,或是呼吸法使用错误。因此,著者在此要特别强调,在平时的跆拳道训练中,如果没有使用正确呼吸法,也许只要踢抬几个足技动作,或打完一个型下来,即会使人感到上气接不了下气,口干舌燥甚至呼吸困难。而只要学会并使用正确的呼吸法,不但这些现象均可立即的获得改善,而且能因得当的呼吸,使动作的高低缓急与攻防、闪躲、进退之间,处处表现其节奏与韵律之美感,并能使气运周身精神充沛的从容演练。所以正确的呼吸法对跆拳道之技术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跆拳道呼吸法呢?首先,请特别注意一下,自己平时最为习惯的呼吸方式,当吸气时腹部是往外凸出或是往内缩腹,如果在吸气时腹部是往内缩腹的话,那就得好好的改变一下方式了,正确的呼吸法在吸气时腹部是往外凸出,并使气体往上提经由胸部上升至肩牓,而且需要得到充分的流畅和放松,然后再自然地呼气。当然,在刚开始要改变已经惯用的呼吸方式,难免会有挫折感,但是一定要有信心、有恒心,千万不要放弃,如果练习一段期间后,仍然备感困难不能适应的话,可以在每次训练前先找个地方躺下,置放双手于上腹部肋骨下方,放松身体全身肌肉与心情,并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肋骨下方双手置放处后,再进行呼吸训练。待比较习惯与适应后再站起来进行与动作技术配合练习。在动作技术上常用的正确呼吸法,计可分为:长吸长呼、短吸短呼、短吸长呼、长吸短呼、短吸长呼呼、长吸短呼呼、短吸短呼呼、长吸长呼呼等。

  总之,跆拳道是一项以运动科学理论之原则与方法为依据,所发展出来之最优秀的现代武术。初学者必须依照以上所叙述之技术原理,并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循序渐进、按步就班的勤加研练,即能熟练精深、应用自如的使跆拳道技术达到出神入化之最高境界。

54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