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腾挪架的五大特点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发源于中国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腾挪架的五大特点。欢迎阅读!

  太极拳腾挪架的五大特点

  在陈清萍所传众弟子中,因为各自所侧重点和各自的风格及领会的不同,又行成了一些不同的流派。比如腾挪架流传于河南省焦作市的温县、沁阳、博爱县一带,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灵罗架、领落架,是陈清萍所传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分枝,为太极拳大师陈清萍的高徒李作智所创,拳架古老。

  由于历史原因,宣传较少,传播范围也很小,很少为世人所知。拳架特点:拳走低架,立身中正,气宇轩昂,一领一落,气势磅礴,刚柔相济,轻灵圆活。特别强调内功锻炼,讲究丹田内转和意气形神的统一。步法上,严格虚实分明,推手时缠、绕、粘、随,不丢不顶。有很强的健身作用和击技作用,经常习练,舒筋活脉,延年益寿。

  腾挪架的五大主要特点是:

  一、脚要五趾抓地。凡脚一落地,足趾必须抓地,落步如生根。涌泉穴悬虚,形成足心窝,两脚时时依地生根。

  二、行拳要以裆带手。腾挪架太极拳特别强调“运裆”,从练拳开始就要训练腰胯的“运裆”。由裆胯带动肢体运动。所谓:“以手领手,手笨力粗。以身领手,贺活松柔。以裆领手,心意神驰”。

  三、身法上要求拳走低架,腾空挪动。这是腾挪架太极拳的重要特征。要求动作变化即有腾空之意,又开离开地面。虽然拳架很低,却动作敏捷,毫无迟滞之虑。

  四、手法常常以立掌为主,半阴半阳。两手就像两把刀,始终处于将发未发,将用未用的状态,反掌即可打人。

  五、动作大开大合。腾挪架太极拳虽属小架范围,但却“小架不小”要求动作大开大合,舒展开圆。就像张开的弓,时时蓄势待发。

  太极拳的练习要点

  拳经

  十三势歌 明朝万历年间山右王宗岳

  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 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 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 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换虚实需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尤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需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十三势行功心解】

  十三势行功心解 武禹襄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随,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之谓)。运动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粘依。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股。”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拳经总歌 《拳经总歌》全文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包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姿势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如下:

  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

  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

  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要领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式式均匀,连绵不断:指每一招一式的动作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协调而紧密衔接。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活协调,动作一致,随心所欲。只有周身轻灵,才能进而掌握行气运动的本领。第二阶段是练内形,也称内劲。先以意识作为指导,练成意、气、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内形。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举一动必须由内及外,达到内外相合统一。此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一)武派(郝式)太极拳是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串始终,因此在习练中不可因起、承、开、合节序的关系而产生继续的现象。应以求尾闾正中,将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和虚实分清等法则,一个一个地逐渐掌握好。然后再求腰脊敛气,使气注腰间。脊骨之气能注于腰间,一身便有了主宰。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联成一体。能联合一体,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达到灵活协调,进一步掌握行气运动的功夫。能做好以上这些要领,就能以意送气达于腹部,不便之上浮,就能气沉丹田。

  (二)练太极拳必须明确呼吸自然之理,千万不能闭气。练拳从开始就要思想意念集中,精神贯注,周身要空松,劲才能显得正,决不能用呼吸系统的运动来支配太极拳的开合运动。手法要气势腾挪,有预运之势,无散漫之意;神聚于眼,我意欲向何处,则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也直射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视静犹动,视动犹静,总须从神聚而来,手法达于气势腾挪,即可气贯手指。

  (三)平时行功走架,既要沉着稳妥,又须轻灵自如。每一拳势必须分“起、承、开、合”四个字,但四字之间不可截然断续,必须做到连贯自如,不能呆板,要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走架时要学会知己的本领,一动势/必先问问自己有何处不够,或有哪些要求不合度,只有不断纠正,才能不断进步。走架的速度要慢,但要防止呆滞,所谓身法轻灵,必须贯彻于走架之中。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平日行功走架时,就要当做正在与人打手,在打手时又要当做走架,如是相辅相成,拳艺才能不断提高。走架成熟之时,全身似气球,身体犹如悬空,两手高低屈伸皆能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日久功深,太极拳的精妙艺术得矣。

  实战

  实战原则点有两点:

  1、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

  2、引手: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

  太极拳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

  总之,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周身须完整统一,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劲断意不断,才能一触即发。牵引在上,运化在胸,储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后发。一身须具备五张弓,才能做到蓄劲如张弓、发劲如发箭。劲以曲蓄而有余,周身之劲在于整,发劲要专注一方,须认定准点,做到有的放矢。劲起于脚跟,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须完整一气,不能有丝毫间断。

  太极拳实战讲:粘,来叫顺送不丢顶。遵循力学原理的运用,如合力、杠杆原理、动量守恒及惯性等原理中的力量。


看了“太极拳腾挪架的五大特点”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如何腾挪与闪战

2.太极拳的历史的来源

3.太极拳的主要流派

4.陈氏太极拳的风格

5.武式太极拳的武式歌诀

太极拳腾挪架的五大特点

太极拳,发源于中国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腾挪架的五大特点。欢迎阅读! 太极拳腾挪架的五大特点 在陈清萍所传众弟子中,因为各自所侧重点和各自的风格及领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太极拳中手的运行和划圈
    太极拳中手的运行和划圈

    太极拳为武术拳种之一,是华夏民族值得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中手的运行和划圈。欢迎阅读! 太极拳中手的

  • 杨式太极拳和太极功夫
    杨式太极拳和太极功夫

    杨式太极拳是一种系列性的拳种,要想了解它、学习它、研究它,那你就的全面的掌握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式太极拳和太极功夫。

  • 孙式太极拳的技击刍议:内劲与极还虚
    孙式太极拳的技击刍议:内劲与极还虚

    孙式太极拳是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吸收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和两门拳术手法,创编成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

  • 武式太极拳对腰椎间盘突出作用
    武式太极拳对腰椎间盘突出作用

    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是武禹襄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及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练功方面的感悟而创编的拳式小巧紧凑,集强身、防

908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