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太极拳的境界

太极拳的境界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的境界

  太极拳的意境如画家随手画画,构图笔墨并不是刻意安排,然而一笔便意趣盈然。但达到这种高境界非一日之功,如齐白石画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境界。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境界

  太极拳介于艺与道之间,处于有无之间,在内不在外,要以有处揣其无,以虚处度其有。太极拳的意境如画家随手画画,构图笔墨并不是刻意安排,然而一笔便意趣盈然。但达到这种高境界非一日之功,如齐白石画虾。白石老人63岁时画的虾,外形很像,但虾的透明感还表现不出来,虾的头胸还不浓淡适宜,腹部少姿态。到了66岁,画的虾身已有透明感,头胸部前端非常坚硬,表现了虾的硬壳,腹部关节中间拱起,好象能蠕动了,长臂钳也分出了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得有利。大约70岁,齐白石画虾才进入化境,虾才成为透明的、游动的、活生生的,虾的向背、阴阳、轻重、厚薄、软硬等,都在简略的笔墨中充分传达出来,而且看上去总象在水中,是湿润润的。白石老人自己说:“我画的虾和平常看见的虾不一样,我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所以是活的。”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对张大千说过:“中国画真神奇,齐(白石)先生的画,水中的鱼儿没有一点色,一根线去画,却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齐白石的画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气韵生动。


太极拳的境界

  关于太极拳的练习,郝为真先生说: “初练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杨澄甫宗师言练拳之境界:“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又说:“世间练太极者,亦不在少数。宜知分别纯杂,以其味不同也。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已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双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也。若用力按人推人,虽亦可以制人,将人打出。然自己终未免吃力,受者亦觉得甚痛,虽打出亦不能干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极能手,则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杨澄甫宗师所言指明了太极拳的练习方向和境界。练拳之时,要全身松开,不尚拙力,中正和顺,稳静安舒,轻灵圆转,纯以神行。要如庄周之梦蝶,人蝶不分,做到思虑全无,心中空空洞洞,人拳两忘。

  太极拳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流动的雕塑。今人学习太极拳,一者未遇明师,不入门径,徘徊歧路,劳而无功;二者虽遇明师,浅学即止。故学习的人多,学成的人少。如何达到太极拳的境界呢?郑曼青先生自言从杨澄甫宗师学拳七年,一个单鞭就学了一年半。据《史记》记载:孔子跟乐官师襄子学古琴,一首乐曲练习了十天,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可以弹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说:我弹此曲虽已顺畅,但还不熟练。数天后,师襄子再次对孔子说:你弹此曲已很熟练,可以换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掌握这首乐曲的精神。又过了些日子,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掌握这首乐曲的精神了,可以换新曲子啦。孔子回答说:我还未体会出这首乐曲所描述人物的形象和气质。之后,孔子经静心细思,对这乐曲有了深刻理解,于是对师襄子说:我体会到这首乐曲所描述的这个人物,皮肤深黑,身材高大,双眼炯炯有神,凝视远方,如同一国君王,除了文王外,有谁能如此?师襄子听完孔子的话,即刻离开座位,恭敬地说:我的老师曾指出,这首乐曲是“文王操”。孔子学弹古琴,从“得其曲”到“得其意”,到“得其人”, 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学习太极拳如果能象孔子一样好学深思,一定会学有所成。

  太极拳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虚空无物的感觉,让对手看得见却摸不着,抓不住,打不上,捕风捉影,处处落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要达到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尊师重道追根溯源是根本。能把握住根本,才能善始善终,走向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学习太极拳初级在架势,需言传身教;中级在身法,需指点迷津;高级在心法,要心领神会。经过以上三个阶段,才能练体化精,练精化气,练气还神,练神返虚,练虚还道。

  “练拳要慢中求,匀中求。” 初练太极拳要慢不要快,静下心,慢腾腾一点点摸,如摸鱼一样,慢中求轻灵。太极拳慢较容易,匀难做到。只有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一气贯串才能匀,打拳才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练拳时,上占三分下占七,功夫练在下盘上。” 太极拳就是要练出腿上的弹力功夫来。就是通过放松腰胯,力沉脚跟,力量从脚上像弹簧那样反弹上来,通到手上。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练拳的重点应在全身的整体均衡上,局部的感觉需从全身均衡的基础上来,全身不均衡,不松净自然而去求局部的正确,一是求不到,再是即使勉强形似,也是硬的,容易变形,并有伤全身,得不偿失。总之,没有明师言传身教,精心指点,练拳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看了“太极拳的境界”文章的人还看了:

1.顺是太极拳道境界修炼提高的基本途径

2.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3.自然是太极拳的根本

4.太极拳的心理轨迹

5.太极放松真谛

74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