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的站桩基本功和套路要如何掌握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武术拳种之一,太极拳也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外在与内涵的高度统一。太极拳的站桩也是需要一定的基本功的。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太极拳的站桩基本功和套路。供您阅读!

  太极拳站桩练基本功的方法

  洪均生不主张站桩练功,他说陈发科老师从来没有站桩一说。刘成德老师主张站桩,说站桩能加快内功修炼。其他内家拳流派多主张站桩,比如孙禄堂在《拳意述真》中就专门介绍站桩练功的方法,董海川、王芗斋等内家拳大师,也专门有站桩练功的论述。从我个人的练功体会看,站桩是很重要的,它会加速增长自己的功力,在习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拳论中有“气以直养而无害”、“腹内松静气腾然”、“命意源头在腰隙”意句,道破了陈氏太极拳练内功的关键。其中的“命”字,笔者理解为生命,是指精、气、神;“意”是意念、思维之意;“源”是指气,生命的源头是“气”,包括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

  太极桩功修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修炼过程中,由于身体条件的差异,各人的体会都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桩功修炼过程不可能一蹶而就,下一层功夫有一层收获,下一层功夫出一层奥妙,一层深似一层 ,一层比一层开阔,这种体悟,只有置身其中才会有。我修炼桩功半年以后,丹田开始有气感,感觉很充实。每当意念气沉丹田时,感觉肚子里似有一种滴水声,有时会咕咕响个不停,有时肚子突然有涨热感,有时突然放响屁,有时突然感觉有一股气在肚里乱窜,有时身体的某一部位会莫名其妙地疼痛。

在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感觉小肚子坚硬如铁石,但只要一练功,丹田很快就有气感,自觉十分纳闷。直到有一天早晨练功,突然感觉丹田一下子松开了,丹田坚硬如铁石的感觉一下子 没有了,气感又回到了开始练功时一样,肚子很空,丹田老是气沉不满。这时我感悟到,其实人练内功,丹田的气就好像大气压强一样,内功深厚的人,丹田中内气的“压强”极大,因而用于技击则威力惊人。内功深厚的人在推手时,脚会把地面的土都翻起来,平时人们常说“其脚没跟”可能就是此理。刘老师平时和我练推手时,不管我如何用力,刘老师的双脚在地面上的印痕很浅,而我的双脚则踩的满地的土都翻起来了,这大概就是内功的差别。拳论中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说,一个习武之人若无内功,终究一事无成。陈鑫大师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至于中气,能令敌人进不敢进,退不敢退,浑身无力,极其危难。足下如在圆石上站着,不敢乱动,几乎是不动即欲跌倒,此时虽不打敌,敌自心服。”这是对内功的一段精彩的描述。

  在站桩的时候,眼睛要微闭内视,头要虚领顶劲,双膝微弯,意想气沉涌泉。一般练功者都要强调意守丹田,其实不然。只有意想涌泉,才会加快打通大小周天。正所谓: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意想涌泉,是取其下得其中,恰好相反。

  仅仅练拳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大量艰苦的基本功训练。洪老师曾经说过,他平时很少练整套拳,但式子分开来单独练习却很多。同时还说,跟他练拳的这么多学生,能把正、反手圈练对的没有几个,可见练基本功要求之严。刘成德老师通过个人的武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陈氏太极拳立体螺旋、阴阳对称、对拉抻拔的训练方法。在基本功训练中,双脚的方向、角度,手指从指根到指尖必须如喇叭状螺旋张开、形成合力等,都有很严格、具体的要求。

  举一个例子,如果按其他老师的方法去划正、反手圈,划老半天都不觉累;如果按刘老师的要求去划正、反手圈,开始时最多只能划三五个,就感觉支撑不住,大腿的两条大筋麻胀得受不了,腿直打哆嗦。这就是正确和错误的对比和感受。洪均生老师生前经常说,一定要把动作练对。他经常以划反手圈举例,他把中指按在墙上,划反手圈时,中指不离开先前接触的点,但肘却通过旋转反旋到了胸口窝位置。练反手圈最关键的就是“收即放,合即出”。但相当多的人在划反手圈时手都是拉回来的,中指尖保持不了原位,体现不出“收即放,合即出”的螺旋劲的要求。基本功练习错误,再怎么下功夫死练,也不可能有收获。这就是我的切身体会。以前看到书上说必须要老师口传身授,有些又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以为是故弄玄虚。我通过跟刘成德老师学拳,对以上两句话有较深的理解。有些动作,必须要在老师反复指导下才能学会。有些动作,必须经老师反复喂招后,自己去体悟出来。中国功夫的奥妙就在于有些内涵是看不出来的,比如,太极拳的 劲,必须要在明师跟前去体验,才能体会到 劲内在的神奇作用。

  太极拳练拳的方法

  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指出:“今之学者,未用功而先期效,稍用力而即期成。其如孔子所谓先难后获。何问功夫何以用,必如孟子所谓必有事,焉而勿正,必勿忘,勿助长也。而后可以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未能,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问得几时?小成则三年,大成则九年。至九年之后可以观矣。”此段话,深刻而明确的指出了练陈氏太极拳必须经过的阶段,同时也指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经过艰苦训练即想获得太极拳真功夫是不可能的。那些练了一年半载太极拳即去参加推手比赛的,充其量也只能是大力大小力,手快打手慢,根本谈不上太极功夫。

  观一些练陈氏太极拳的拳友,有的也很下功夫,确实流了很多汗水,但效果甚微,功夫上身很慢,为什么?说白了就是不得法,不客气的说,是还没有入太极之门。那么,怎样练才正确、才能出功夫呢?清代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要解》中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道出了太极拳在行拳走架中的奥妙。在行拳过程中,动作与动作的转换都要通过腰裆来完成。拳论上说的“暗换裆劲神不知”、“出奇在转关,转关在腰裆”,都说明腰裆劲在太极拳功夫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单从字面上难以理解,实际上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行功走架是否合拳理,一看练拳便知。能从别人练拳中看懂或看出问题,本身就是进步。看刘老师练拳,那种深厚的内气,那种深远的意境,那种潜在的威力,使人回味无穷。

  在练拳过程中,还要注意方位、角度,陈式拳的弓步、马步、仆步、侧马步等都有很具体的要求,一肩宽就是一肩宽,两肩宽就是两肩宽,不能没有规矩地随意改变步法。

  中国武林有一句俗话:“练拳千千万万,地道一两人。”说明能下功夫者少,能一辈子下功夫者少之又少。能一辈子下功夫者,必有所成。太极拳是需要用身体去“想”的拳术,不单用脑子去“想”,还要用身体去“感悟”。听劲和懂劲,都要用身体去感知,到了能用身体去感知,到了能用身体去感知的境界,离“神明”就不远了。

  练太极拳要掌握的要领

  1、用意不用力。全身肌肉必须放松,忌用拙力和拙劲。

  2、两足要虚实分明。太极拳的动作最忌犯双重、虚实不分的毛病。两足着地时,身体重心只能支持在左足或右足,不能平均分支在两足上。一虚一实,便于移动,动作必然灵活。太极拳讲的虚实和不能双重的要求,是说虚能转变为实,实能转变为虚。

  3、头要正直。太极拳所谓虚灵顶劲,就是头颈要自然地正直,不要偏斜,这样精神才能振作。目要正视(上眼皮放松),闭口藏舌(口不宜张,齿不宜切),要用鼻呼吸。

  4、肩须轻松。太极拳所谓沉肩垂肘,即要求两肩轻松、两肘松垂,这样上肢动作即能灵活,且将筋络引长。如果二肩不松,形成耸肩,肺部气量就会随之上伸,限于胸式呼吸。气不能深吸到腹部,则会影响呼吸运动。

  5、手要柔软。伸手忌僵硬,手指要舒展,掌心要充实。太极拳要求半握拳,不宜用力,要松柔。握拳若用劲,则肩肘僵硬,不能灵活“运用”。

  6、胸略内涵(即舒胸),目的在于解除胸间肌肉紧张。既不要缩胸,也不宜挺胸。

  7、背略直拔。即要求脊椎端正、背部肌肉自然松弛,以有助于涵胸和松肩垂肘的动作。

  8、腰要端正。练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任何动作都要受腰部的推动而动,腰部必须中正、不偏不倚。

  9、臀部要内收。否则,既影响呼吸运动,又致使身体上下形成两截不易灵活转动,运动不能完整统一。

  10、腿脚灵活。要做到身随步动、步随身换、变换灵活、虚实分明。

  练太极拳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有力是无力,无力是有力”的境界。若能如此,则全身各处定会放松,全身力量定能成为整体,继而发挥运用。如能长期坚持练习这套太极拳,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可建成动力定型(动作自动化),那时就可明显地看到它对人体所起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增强人的体质。


看了“太极拳的站桩、基本功和套路”文章的人还看了:

1.谈传统太极拳基本功

2.太极拳的三大基本功

3.太极拳基本桩功

4.传统太极拳基本功

太极拳的站桩基本功和套路要如何掌握

太极拳为武术拳种之一,太极拳也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外在与内涵的高度统一。太极拳的站桩也是需要一定的基本功的。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太极拳的站桩基本功和套路。供您阅读! 太极拳站桩练基本功的方法 洪均生不主张站桩练功,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6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