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为武术拳种之一,是华夏民族值得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太极的种类也是众多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一、起式

  1.八字静立

  演练者面南背北而立,丽脚成90度并立,身体中正安舒,下颌微收,上下成一直线。舌顶上腭,谷道微提(以下各式,也要做到这样,下文不再重复)。两手自然下垂,双肩松沉。目视前方

  2.扣脚左转

  右脚尖翘起,以脚跟为轴,半面向左转左脚成45度。同时身体微向左转,面向左前方。两眼平视前方。(图2)

  [说明]

  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太极拳论》)。所以学者首先必须站好无极桩。抛开一切杂念,做到心静专一,为练功作准备。入静其实是一种 气功态势,真气在全身流荡,手脚会有热感、膨胀感和针刺感等,即进入“得气”状态后,就可以开始练拳。一般来说,在练套路之前,已有站桩的扎基功夫,所以 在演练无极式时,只要心一静,身体一放松,即能有气感。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二、左右懒扎衣

  1.两手挑举

  接“起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跟之间,尾闾正中,身体松沉(两膝微曲),两臂屈肘向上方缓缓举起,至大拇指与肩平(也可与心口相平),两手似抱球状。

  2.屈膝下捋

  两腿缓缓下曲,重心逐渐向右脚移去,左脚跟随身体下降徐徐提起,同时两掌下捋于腹前,目视前方。

  3.跟步卍字手

  前势不停,身体下沉,两手上提画弧,至胸脯后向前推出,与肩平,两臂似屈非屈,两手变成卍字手,即拇指向前,食指下垂,中指平举,无名指环起,小指勾起。同时,左脚向前迈步,右脚跟步,成丁八步。

  4.转体摆掌

  以左足尖、右足跟为轴,身躯向右旋转135度,即面由东南向西。这时两手随身躯旋转,原卍字手,变成右阴阳手,即右手在前,手心朝上;左手在后(约离开右手根一二寸),手心朝下。两手放平,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全身成三体式步(重量是前三后七)。

  5.收掌

  两手成侧立掌:右掌在上,掌心向左;左掌在下,掌心向右。左手尖紧挨右手掌根,两手蓄于胸前。

  6.跟步推掌

  前势不停,两手乘势向前推出,两臂略弯曲,两手成侧立掌,前手臂要平,左手尖离右掌根一二寸处。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左脚跟步,成右丁八步,重心在左脚,坐身塌腰

  (以上为右懒扎衣,下面为左懒扎衣)

  7.转体摆掌

  接前势,右脚以脚尖为轴,左脚脚跟为轴,向左转体180度,转至面向东,成三体式步。同时,两手随身体左转变掌平摆,左手在前,手心向上;右手在后,置于左肘内侧,手心向下,成左阴阳手。

  8.收掌

  两手成侧立掌,左掌在上,掌心向右,右掌在下,掌心向左,右手尖紧挨左手掌根,两手蓄于胸前。

  9.跟步推掌

  前势不停,两手乘势向前推出,两臂略弯曲,两手成侧立掌,前手臂要平,右手尖离左掌根一二寸处。同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跟步,成左丁八步,重心在左脚,坐身塌腰。

  [说明]

  1.懒扎衣拳势,最早见于明朝戚继光的三十二长势。古人穿长袍,与人搏击时,把长袍随手懒洋洋地卷起来,有蔑视对方的意思。太极拳往往以懒扎 衣作为首势,作为第一手,它是母势,其他各式都是由此势变化而来的。本式与三十六手中的懒扎衣相似,但省略了“穿掌”这一小动作。

  2.所谓卍字手、丁八步、三体式,可见《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拳势图解》。

  3.向右转身有多种转法。还可以左脚跟、右脚尖为轴,身躯向右旋转;或者以左脚跟、右脚跟为轴,身躯向右旋转。也可以分两步,先左脚扣步,与右脚成八字扣步,后以右脚跟为轴转体摆掌。一般习惯于哪一种就用哪一种。向左转身也是如此,只是左右相反而而已。

  4.“跟步”与“推掌”要完整一气,两手要稍下沉后,向前往上推进,发的是整劲,不能光用手劲,而是要力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脚踩手 发,力起脊髓,威力无穷。太极拳主要是练手的,身和脚都是为手服务的,要做到手随意动,手领身动,手动脚动,上下完整一气,作螺旋运动,有圆活之趣。

  7.跟步前推。右懒扎衣推至极处时,左脚踩实,右脚微虚,重心落于后腿;左懒扎衣,右脚踩实,左脚微虚,重心落于后腿。要做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尾闾中正。手掌要直,小手臂要平,胸要含,背要圆。

  [技击含义]

  1,懒扎衣被誉为“王手”,其变化无穷。右懒扎衣包含棚、捋、挤、按四个手法。

  对方从右方来我击,我用右手接住对方,用搠劲把对方拥出。若对方接住我右手,我右手旋即变成卍字手,脱腕,使对方落空。双掌蓄于胸前,推出,先蓄后推,加大了推出的螺旋力量,攻进对方要害处_膻中穴,发劲击出,使对方倒地。

  2.动作三“跟步卍字手”,其实是车轮手,两手出卍字手,意在用拇指与食指卡住对方的腰胯,使对方不能动,然后实施进攻。

  3.右懒扎衣侧面接手,右手棚,顺势穿入对方腋下,左手卡其手,架梁使对方向后跌出。

  4.若对方从正面进攻,我也可以从正门直击而出。如对方用左拳向我胸部或面部击来,我右臂屈肘外旋斜拥化解来力,左掌护胸防其右拳进击;同时,弓步进身,右掌前扑对方面部,左掌下按其胸,双掌合劲,把对方发出。

  5.若对方拗手捉我右腕,我即以右手扣定其左臂弯处,使不得前后移动,同时左手内合,左腕内翻,可弩折其拇指,接着合掌前推。

  6.左懒扎衣主要对付左方之敌。右懒扎衣技击含义,也适用于左懒扎衣,只是左右相反。

  赖赖扎衣的变化和运用,“八法”随机运用,必须口授身传,决非笔墨所能形容。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三、开合手

  1.开手

  身体右旋转90度,两手相合于胸前,左脚跟靠向右脚胫骨处,成左丁八步,面向南。两手心相对,立掌向左右两侧开掌,如抱气球,球中之气向外膨 胀,两手开至乳根处,微停。两肘成一平线,肘尖向左右,两掌与手臂成直角。开掌时掌指先开,掌跟后开。两脚左实右虚,左脚暗含踩劲,右脚微向上平提,身体 微升。

  2.合手

  接前势。两手往心口处合掌,掌根先合,掌指后合,如抱着气球,往回缩小之意,如同抱着一个压缩的太极圆球。在此同时,两脚变成右实左虚,右脚向下平踩,身体下沉,左脚微向上平提。

  [说明]

  1.开合手又称开合掌,体现了孙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孙式 太极拳亦称开合太极拳。

  2.关于开合手的练习,笔者有这样的体会:两手立掌,手指自然伸展,成圆弧形,开掌合掌两小臂须成一水平直线。开掌,好像有气向外扩张,掌指 先开,掌跟后开。开的时候必须运用背肌之力,两姆指开至两个乳根处止(如果开大了,就是“散”了),两手成一个太极,两手像捧一个大气球;同时左脚往下踩 劲,右脚微虚,身体上升,两小臂仍为一水平直线,掌与小臂垂直。合的时候,掌根先合,掌指后合,背肌要展开,胸肌要含合,成虚心合掌,两姆指相靠,两个手 心微凹,合成一个太极球型;同时,身体向下降(低架子要求蹲到底;高架子:身体微向下即可)。升降开合时脊柱与地面成一垂线,直上直下,不前俯后仰,不左 右摇摆。做开合手,手脚开合与身体升降,呼吸,要自然一气,不能有勉强之处。(据陈健侯的再传弟子说,他当初练成开合手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低架子,目前 只有个别人练了)整个动作体现了平直圆的要领。练开合手,最易犯的毛病是仅仅两手在动,而胸肌与背肌没有运动,身体也没有上升下降,即没有运用整体的劲 力。

  [技击含义]

  1.一般认为,它的作用有三:一是转换衔接作用。孙式太极拳以开合手作为动作转换衔接的基本方法,每转身换势以开合相接,它像“门户枢”,起 着承上启下的连贯作用;二是技击作用。先师陈健侯说“太极拳如圆球簧黄,触哪里,哪里就能触发,开合手就如此。”孙剑云《孙式太极拳诠真》中说:“开合 手,若对方自身后突然抱住我双臂,我即用肘撑住对方双臂,速往下按,并顺势向左转身或向右转身。”这也就先师所说的“转身走”。三、有特殊的健身医疗作 用。(详见尤志心《开合手的健身医疗作用》,《中华武术》2007年第7期)

  2.先达有诗云:太极奥妙开合中,一开一合妙无穷。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四、鹞子钻林

  1.提手上势

  前势不停,左手成卍字手,向上经面部至左太阳穴处停止,手心向右,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向右,无名指与小指分别环、勾。右手成卍字手,向 下划弧经腹部至左腹下股沟处停止。手心向内,拇指向左,食指向下,中指向内,无名指与小指分别环、勾,同时右脚靠向左脚胫骨处,成左丁八步。

  2.托抹上穿卍字手

  接前势,右手从左肘下往上托抹上穿,随身体向右拧转,经头面至右太阳穴处停止,成卍字手,手心向左,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向左。右手托转时,左手外旋裹肘向下穿插,随身体向右拧转,经胸肋至右腹下股沟处停止,成卍字手,手心向内,拇指向右,食指向下,中指向内。

  [说明]

  1.此式是从形意拳的“鹞子入林”、八卦拳的“鹞子钻天”和赵堡太极拳的“鹞子翻身”演变成。鹞子,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像鸟之 束翅频频而飞,故名。孙禄堂祖师说:“鹞形者,有束翅之法,又在入林之能,又有翻身之巧,在腹内能收内脏之气。在拳中即能束身缩体。”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 禹襄曾到赵堡跟陈清平学习太极拳,武禹襄传拳李亦畲,李又传拳郝为真,郝又传拳孙禄堂。孙禄堂创造孙式太极拳,不仅与武太极、形意、八卦有联系,而且与赵 堡太极拳也有某种因缘。

  2.动作一,左手是从左下到右上画一圆弧,动作要圆活自然,至左太阳穴时,要有上提之劲。右卍字刁手从右到左下划一圆弧,至左下股沟时,要有内裹之劲。左右卍字手形成上下呼应之势。身要直,腰要塌,两目注视前方。

  [技击含义]

  1.鹞有钻林之巧,翻转侧翅穿天之技,束翅之法。鹞形重在挑扑二劲,身手速起速落,灵活多变,令人防不胜防。动作如鹞子钻天,先速降低身子而 后侧身,钻天一般而起,身子从低猛向高,用浑身整体劲催动手肘打人。鹞在羽鸟之中可称多姿多彩者。它时而斜行飞舞,时而展侧收纵。孙禄堂祖师把它列入形意 十二形和八卦中,是让门下弟子仿效鹞的独特功效,在技击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奇迹。两手成卍字手,左右上下翻转,灵活无比,既能防止对方的进攻,又能寻机攻击 对方要害部门。

  2.若对方用右拳,向我面部击来,我用左卍手卡住其右腕,左旋上提,使对方失重,同时右卍字手接拿其右肘,以内旋之裹劲击向其右肋部。

  3.鹞子钻林还有一个转身,是要带肘的,如果对方从右侧向我进攻,我迅速右转身,先用卍字手化解对方的进攻,随即一个右横肘把对方击倒。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五、云手

  1.原地右云

  接前势,右手卍字手变掌,向左、向上、向右划弧;左手卍字手也变掌,手臂靠着身子向上划一弧线,至右臂内侧,拇指内挂于中指下方(此动作名为挂指),成立掌,掌心向前。目视右手,指尖向上。

  2.横行左云

  前势不停,左手向上,向左划弧经眼前至身体左侧,成侧立掌,手心向前,指尖向上;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左臂内侧,拇指内挂于中指下方,成侧立掌,目视左手,指尖向上。与此同时,左脚向左一横步,右脚跟步,落于左脚胫骨的内侧,脚尖点地。

  3.原地右

  前势不停,右手向上、向右划弧,经眼前至身体右侧,手臂微屈成侧立掌,手心向前,指尖向上;左手向下、向右、向上划弧至右臂内侧,拇指内挂于中指下方,成侧立掌。上身随之右转,重心落于右脚,左虚微提于右脚胫内侧,脚尖点地,目视右手。

  如此向左重复3次。(如果场地允许,可适当多做几次)

  [说明]

  1.两手分别上下左右运动,如云气旋绕,似行气飞空,故名云手。

  2.本式与“三十六手”的云手相似,但省略了“挂指”这一小动作。所谓“挂指”,是指拇指向内挂扣,历来拳家把此作为密诀。主要用于一手上挂扣住对方手腕,同时另一手,向对方肘部或肋部推按。

  3.两手要在腰脊转动的带动下,分别做上下左右的回旋盘绕运动。手掌高不过眉,腰杆要直,上身随之左右平转,目随之。有诗云:两手交替环形转,势如行云圆连绵。腰领手转目随视,步子横行轻灵缓。

  [技击含义]

  1.云手是假设对方向我面、胸部击来,我一手接手云化来手,另一手乘势发劲击之。先师云:“走架无人视有人,打手有人视无人。”云手用之于群 战,身前身后有敌情,做起动作来式式圆满有拥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行拳走架中明确攻防含义,一方面可以提高练拳人锻炼的兴趣,一方面又能不断提高自 己的拳艺水平。

  2.云手具有棚、捋、挤、按,采、捌、肘、靠八劲八法,两脚侧进,暗藏盘、扣、蹬、插、截、拦等腿法。在与人交手时,无处不用。有诗云:提挂拥掷滚按推,全凭 脊柱圆转随。运到敌人两肘后,铜墙铁柱一齐推。

  3.若对方进击,进入我圈内(拳家称之为“吃里”),我以顺手向外运开而击之。若对方进击,进入我圈外(拳家称之为“吃外”),我则以拗手运化,更进则挂其肘面横运。对手若以他手来防,我则以拗手挑挂其肘后横运之。对方必倒。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六、青龙缩尾

  接前势,左脚往前迈一步,以脚跟为轴,脚尖内扣,落下与右脚尖相齐,两脚成八字扣步。两脚跟外扭,两膝相离似挨非挨。腰要塌,两胯要有缩劲,又兼有向外开劲,两手也要有合劲,两肩要裹,似有回缩之意。(图19)

  [说明]

  此式是从八卦拳移植过来。练好此式,关键是一个“缩”字。脚要扣,腰要塌,胸要含,肩要裹,两手要缩住,形成一个合劲。

  [技击含义]

  全身虽然放松,但全身之劲力要尽力含缩而使全身成一个整体。缩者,裹也。两肘往里裹劲,如两手心向上托物,必得往里裹劲也。既柬必展,拳谱 云,“柬展二字一命亡”,即此意。若对方来攻我,我右手或拥住对方之之手,或粘住对方之手,左手可击其胸胁。脚可踩可踢。也可能发右手用罩面掌击打对方面 部,左手护己胸,防对方的进攻。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七、搬拦捶

  1.上步搬

  接前势,上左步,左手内旋,掌心向内,右手掌变拳,向右、向上,向下画一圆,收于腰际,拳心向上,似有把来拳搬开之意。

  2.翻掌拦

  前势不停,左手翻掌,手心朝下,提于胸腹前,含往前拦之意。

  3.跟步捶

  前势不停,右脚跟步,成左丁八步,右拳翻转着向前捶击,拳心向上,目视右拳。同时,左手握拳,拳心向下,贴于右手肘臂部。

  [说明]

  1.“搬拦捶”又口U“板拦捶”。武式太极拳作“搬揽捶”,仅一字之差。孙式的“搬拦捶”,它是由武式与少林拳小红拳的“下栽捶”演变而来。本式与“三十六手”中的搬拦捶相似,但拳心与之相反。

  2.此“捶”名列“太极五捶”之首,可见这是一招极为凶狠的招势。从拳势的名称已可看出,该势的技击特点是:一搬二拦三捶,三招连环招法加进 步。“上步”是连续,以适应“搬、拦、捶”抡臂搬化,护中拦截,远拳捶击,“一打就是三下”的技击三步曲的步法连续逼插、进套、跌打的需要。

  3.此势之“搬”,腰臂连运,化中有打;此势之“拦”,臂随腰出,手上还有一个“上拥下按”的小动作,追、封、截、打;此势之“捶”,顺势进步跟上,捶击胸胁。“搬拦捶”三招连环,环环紧扣,一气呵成,瞬间出击,防不胜防。

  4.三招要一气成,前后势要衔接得天衣无缝。右拳击出要有拧旋之意,螺旋前进,无缝不钻。此招可反复单练,熟能生巧。

  5.搬拦捶之“捶”,进步跟上,顺势击拳,捶击之谓。其出拳、收掌、弓腿要一气呵成。动作失调,拳势也就散乱。出拳捶击亦不宜直臂远伸,出拳太过,易失重心,劲力也会僵涩中断;出拳亦不宜过高,过高易落空,宜在心窝胸肋间。

  [技击含义]

  1.沈寿《太极拳体用全诀》说:“进步搬拦捶胸胁,搬拦得法显技艺。~搬、拦”虽是短打拳法中攻防兼备的运作,但在三招中还是处于从属的地 位,是为最后的“捶”击,重创敌人服务的。而最后的“捶”,必须在“搬拦得法”,引出对方顶抗性的反作用力,正门洞开,胸胁暴露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 “捶”之犀利的前冲直击的作用。所以有“搬拦得法显技艺或显神奇”的说法。

  2.对方用右拳向我进攻,我以右手接其右腕,向右一滚一压,谓之“搬”。继以左掌顺对方小臂上边向前推出,或推其大臂,谓之“拦”。若对方抽回右手,我乘势,以右拳直击其胸,谓之“捶”。

  3.对方用拳当胸击我,我顺手向内搬开。对方想避之,我用左手拦之,乘机用右手击其胸。

  4.搬拦捶有上、中、下、左、右、前、后七种,招法大致相似,可随机应变。或推手搬拦,提手搬拦,或腾手搬拦,或截手搬拦,或削手搬拦,或劈手搬拦,变化无穷。有诗云:“当中直去在中脘。左右斜开主肋下,上打咽喉下丹田。步下往来分进退,迟速封闭认机关。”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八、叶底藏花

  1.转体丁八步

  接前势。向后转体,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步,靠向左脚胫骨处(内踝处)里侧,成左丁八步,面向西,目视前方。

  2.叶底藏花

  随着转体,右拳向后抽,至胸前;左拳向前抽变侧立三圆掌(五手自然分开,手指微屈,虎口撑圆,手背圆、手心回缩,着力于掌根与手指),向右胸前击出,掌心微向后;同时,右拳往左肘里侧捶击,拳眼对左肘尖,拳心向里,贴置于左肘下和左腋肋下,犹叶底藏花,目视前方。

  [说明]

  1.此式与肘底看捶相似。向后转体,可以先扣左脚,要用腰之力带动内扣,然后转体。要有圆活之趣。身要直,上身随步移动,身体不能前俯后仰,要保住中正安舒。

  2.三圆掌,是形意拳中的掌法。又名龙形掌。

  [技击含义]

  1.叶底藏花打腰间,拳藏于腋肋下,以静待动,伺机乘隙,蓄而后发。以拳横撇敌之胸胁、腰等中部为主,兼或乘隙捶击腹、裆等下部,或直冲头面 上部;若右方来敌,可用肘直击胸肋。左手三圆掌,若前方来敌,可用盖面掌击之;若后方来敌,可用手指戳挖对方双目。此手凶险无比,不可轻用。

  2.对方以右顺拳击我前胸,我用左手搠住对方来手向上拥,小臂稍向里一裹,握住对方右手,转腕上托,同时右手下击其胁。

  3.对方以左顺拳击我前胸或面部,我左小臂屈肘外棚,紧接着以左臂内旋,左掌堵其肘部,向我左侧捋化,同时右拳向其左肋进击,左脚蹬其胫骨。

  4.我以左手由我右外方缠采对方手臂,如果被对方随手擒握,我即滚腕外翻推掷,其擒手自脱而跌倒在地。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九、霸王敬酒

  1.两拳相并

  左手掌变拳,向上、向左、向右画弧,至胸前,与右拳相靠,两拳蓄于胸前,拳心向下,拳眼相对。(图25)

  2.进步双拳

  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步,两脚成左丁八步。同时,双拳向上、向前、向下转一小立圆打出,双拳上举与眼平,身体下沉,两臂微屈,拳心向下,拳眼相对,目视双拳,面向西。

  [说明]

  1.此式赵堡太极拳中有之,原名“霸王敬酒”(意思是向霸王敬酒)。孙太极中也有类似动作。

  2.进步与双拳要一致,要保持身体中正。双拳画一立圆,可加强冲击力量。但举拳不宜过头顶,否则易被人抓住。

  3.双拳击出时,裆劲要下 沉,骶骨坚实有力,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通达于脊,贯于两拳,总须完整一气,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技击含义]

  1.对方以拳击我胸脯,我即以两手分格之,乘势进击对方太阳穴或双耳。

  2.对方双手抓我双手向我胸部按来,我沉身引化(此为沉化法),并以双拳滚动向前捶击,使对方仰面跌出。脚踩手发,手到脚到,是得手的关键。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十、玉女穿梭

  1.收脚抱球

  右拳变掌,向左旋,蓄于胸前,手心向下;左拳也变掌,向右旋,与右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抱球状。面向西。

  2.进步盘球

  前势不停,左脚向西南方向进步,右脚跟步,落在左脚胫骨处,两脚成左丁八步。两手沿顺时针方向盘球,即右手向右、向下旋转,左手向左、向上旋转,两手合抱于胸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似抱球状。面向西南。

  3.刁手推掌

  前势不停。两手继续旋转,左手转至左耳旁刁手,成卍字手,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横对耳朵,食指环着,小指勾着。右手旋转至身体右侧,向左推掌,至左肘下肋部,成侧立掌。同时,左脚向左迈出,右脚随即跟步,成丁八步。面向西南,目视前方。

  (以上为左式玉女穿梭)

  4.扣脚转体抱球

  接前势,左脚内扣,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左转225度,两脚成八字扣步。同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手相对如抱气球。面向东。

  5.进步盘球

  前势不停。右脚向东南方向进一步,左脚同时跟步,落在右脚胫骨处,两脚成右丁八步。两手沿顺逆时针方向盘球,即左手向左向下旋转,右手向右向上旋转,两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似抱球状。面向东南。

  6.刁手推掌

  前势不停。两手继续旋转,右手旋转至右耳旁刁手,成卍字手,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横对耳朵,食指环着,小指勾着。左手旋转至身体左侧,向右推掌,至右肘部成侧立掌。面向东南,目视前方。

  (以上为右式玉女穿梭)

  7.盖步抱球

  接前势,右脚向左前方盖步(一脚经支撑脚向侧方落叫盖步),同时右手回抽至胸前,手心向下,左手外旋向下、向前划弧,手心向上,与左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抱球状。

  8.进步盘球

  前势不停,左脚向东北方向进步,右脚跟步,落在左脚胫骨处,两脚成左丁八步。两手沿顺时针方向盘球,即右手向右向下旋转,左手向左向上旋转,两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似抱球状。面向东北。

  9.刁手推掌

  前势不停。两手继续旋转,左手旋转至左耳旁刁手,成卍字手(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横对耳朵,食指环着,小指勾着)。右手旋转至身体右侧,向左推掌,至左肘部成侧立掌。在盘球同时,左脚向左迈出,右脚随即跟步,成丁八步。面向东北,目视前方。

  (以上为左式玉女穿梭)

  10.扣脚转体抱球

  接前势,左脚内扣,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左转225度,两脚成八字扣步。同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手相对如抱气球。面向西。

  11.进步盘球

  前势不停。右脚向西北方向进一步,左脚同时跟步,落在右脚胫骨处。两脚成右丁八步。两手沿逆时针方向盘球,即左手向左向上旋转,右手向右向下旋转,两手合抱于胸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似抱球状。面向西北。

  12.刁手推掌

  前势不停。两手继续旋转,右手旋转至右耳旁刁手,成卍字手,拇指向上,食指向前,中指横对耳朵,食指环着,小指勾着。左手旋转至身体左侧,向右推掌,至右肘部成侧立掌。面向西北,目视前方。(图38)

  (以上为右式玉女穿梭)

  [说明]

  1.此式向四隅方向运动,先西南,后东南,再东北,最后西北。旋转四面,往来不断,有如织布穿梭,而得名。其运动方向虽在四隅,而身体要始终保持中正。推向肋部一掌是一暗手。先师在演练此手时,甚至架推到身后,手心向后。难度很大。

  2,此式是以少胜多的拳势。一人对付多人,东南西北四方都顾到,八法五技相机运用。灵活转身是关键。在动作时,要把一个“穿”字体现出来。

  [技击含义]

  1.此式的的基本用法是随着身的旋转,一手上架接拿来击之手,另一手击其胸肋部。此式在上下左右的方向、位置上攻防严密,虚实相生,上拥手严密保护好自己的上部,先防对方的来手,下手得机得势时打出。

  2.左穿梭:若对方从后右侧用右手自上打下,我即右转身向左前摆好步法,左手用卍字手接拿对方右腕,右手向对方胸胁部击去。左手食指也可以直击对方眼睛或头部。

  3.右穿梭:与左穿梭用法一致,只是方向左右相易。但也有变法:若对方向我头部击来,我上身拗转,急用右卍字手接住其拳,拇指与食指钳住其 腕,用左手握住其右肘,向右侧斜采,使其失去重心,如其向后坐腿,我左手仍扣其肘,随后急上右脚半步,握右口字手向敌人左耳部击去。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十一、盘掌

  1.退步转身托肘

  左脚退步,右脚扣步,两脚成八字扣步。同时,右手口字手变掌外旋,经面部向左、向下划弧,摆落至左肘上,手心向上;左手变成平掌,托于右肘下,手心向上,两手交叉于胸前。面向南。

  2.抹肘

  前势不停,两手同时穿肘翻转抹肘,至两小臂交叉,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两手心向下。

  3.化腕子

  前势不停,两手同时经胸前向左右各划一弧线,至两胯外旋卷腕旁,成口字手。手心向上,拇指向下,两食指向后,中指向内。

  4.搓臂合手

  前势不停,两卍字手卷腕向里、向上,手背相靠,由腹而胸,上穿至口面处,两卍字手,拇指向前,食指向上,指尖高与眉目齐,中指横向左右。然后,两手内旋变掌,合掌下沉至胸前。同时左脚收回靠右脚胫骨处,成左丁八步。

  [说明]

  1.托肘抹肘,是“三十六手”所特有的动作,主要起护肘作用。

  2.化腕子:即以腕关节为轴,由小指开始至大拇指顺序下压转圈。这是三十六手所特有的手法。其重要作用,是当我手腕被对方抓住,我可用化腕子手法 化解。

  [技击含义]

  若我手被对方握住,我则用化腕子手法,化开,两手拿住对方手腕,然后,穿击对方的胸、颈、下颌等部位。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十二、走趟子

  1.阴阳手

  身体向左转,同时,两手成阴阳手:左手在前,手心向上;右手在后,手心向下。两手相距约两乳间的距离。

  2.右盘球前进

  右脚向前迈出,同时两手阴阳互变,右手从左手肘下向前穿出,左手向后下按,两手似在盘球。

  3.左盘球前进

  接着,左脚向前迈出,两手阴阳互变,左手从右手肘下向前穿出,右手向后下按,两手似在盘球……如此,一直向前走,视场地大小而定。到尽头时,转身180度,然后向回走,……如此循环往复。

  [说明]

  1.走趟子,一般为东西方向;若场地大,也可以直接南北方向走趟子。走趟子的时间可长可短。中青年,可采用低架式;年老者,一般采用高架式。

  2.关于迈步,要两脚趾抓地。行步如猫行,力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腰胯一定要协调地活动起来,不要只是手脚在动。脊柱要直,两手要平,穿掌搓球动作要圆。两脚虚实要分清。

  3.盘球前进,在“三十六手”中称为风轮手。

  4.关于转身,有大小转身两种。小转身:前脚扣步,然后以脚跟为轴后转。大转身:后脚向前扣脚,转身。

  [技击含义]

  1.盘掌前进,一手穿掌,直击对方胸腹以上部位,或上托对方来手;另一手因应对方手势粘住对方腕部向下撅之。

  2.走趟子,主要练身法的灵活性。风轮手,轮番进击对方,使对方无招架之功。

  3.走趟子,由慢到快,由快到慢,是为收功铺垫。可以使收功徐徐而行,让所练功力尽收丹田。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十三、收式

  1.站定盘球。走趟子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面向南站定后,两手继续两手盘球,慢慢停止。两手抱球于胸前,右手在上,左的在下,两脚八字站定。

  2.分掌下落

  两手左右分开,两手平展,手心向下。

  3.抹胡子按掌

  前势不停,两手翻转向内,至两颊处,手心向内,经口角处徐徐向下,如抹长须状,收到两腿侧,手心向内,手背向外。

  4.还原无极式

  与抹胡子同时,左脚收回靠向右脚,成八字步,两脚成90度并立,身体中正安舒,下颌微收,上下成一直线。舌顶上腭,谷道微提,两手自然下垂, 双肩松沉。两目微闭,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若处在一种空空洞洞的入静状态。默站一会,让练功所得的功力在全身静静流通,最终收归丹田。

  [说明]

  收功极为重要。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气直养而无害,收功时要静立数分钟,以养我浩然之气。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

太极拳为武术拳种之一,是华夏民族值得骄傲的宝贵文化遗产,太极的种类也是众多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 陈健侯太极九手(修正版)的介绍一、起式 1.八字静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