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的规矩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是一种十分严谨的拳术,要求很高,规矩自然也不少。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的规矩。

  太极拳的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太极拳的规矩是每一个练拳的人必须遵守的 “法则”,特别是初学者更应该首先明规矩、守规矩,严格按规矩学拳练拳,通过长期磨炼规矩成了习惯、成了本能,就可以脱规矩、灵活运用,但这时已经处处合 规矩而不会违反规矩了。

  太极拳是一种十分严谨的拳术,要求很高,规矩自然也不少。

  首先,从动作外形上讲,太极拳有如下规矩。

  太极拳的规矩一、头部

  包括头、颈、眼、耳、口、齿、舌。

  1.头正项直

  头要端正,项要自然伸直。不低头,不仰头,不歪头,下颌微收。

  2.头向上领

  头要有自然向上的顶劲,像悬在空中,提起精神,即所谓“虚领顶劲”、“顶头悬”。

  3.头随身转

  腰身向哪个方向转动,头也向哪个方向转动保持一致。

  4.眼专注

  眼光随主手(主要攻防手)转动,专注一方。合眼,不瞪眼,不乱看,不呆视,目光远送。

  5.耳静听,口微合,牙轻扣,舌上卷

  不张嘴,不抿嘴,舌尖舔上腭部。面部表情总体要求自然愉快。

  太极拳的规矩二、上肢部分

  包括肩、臂、肘、腕、手。

  1.垂肩坠肘

  肩肘下垂,不耸肩,不拾肘,肘部总有向地之势。

  2.开肘虚腋

  肘向外撑,腋下空虚。不夹肘、夹腋,也不敞腋。

  3.大小臂之间

  保持15。左右角度,不屈臂,不直臂。

  4.坐腕

  腕要保持一定弯度,不平伸,-不折腕。

  5.展掌舒指

  手掌展开微凹。五指自然分开伸展,不并拢,也不过分开张。

  6.握拳

  五指中空,握松拳,不握死拳。

  7.勾手

  腕下垂,五指并拢回屈。

  太极拳的规矩三、躯干部分

  包括胸、背、腹、腰、臀。

  1.含(涵)胸

  胸要微内含,不挺胸,也不凹胸。

  2.拔背

  背部向两侧扩张,不缩背,不驼背。

  3.腰为主宰

  身体任何部位的动作都必须在腰的带动下运行,不能自动;同时其他部位自己也在转动。

  4.腰始终在不断旋转中

  无论上下、起落、前后都是如此,左右旋转不超过450。

  5.立身中正

  身躯要始终保持上下一条线,不后仰,不歪斜。

  6.收腹敛臀

  不腆腹,不突臀。

  太极拳的规矩四、下肢部分

  包括胯、腿、膝、踝、脚。

  1.胯随腰转动

  弓步时向前送胯,尾间前送;坐时向后收腹收胯,命门后撑。

  2.迈猫步

  按“点起点落,缓起缓落,轻起轻落”的原则,分清虚实,出步轻灵、稳定。

  3.弓步、坐步、扑步、上步、退步

  两脚之间有个夹角,要成一个面,不能在一条直线上。

  4.脚要随身躯转动

  不断扣脚、摆脚、碾脚进行调整,脚尖要始终与膝盖保持同一方向。

  其次,在动作运行方面。太极拳的规矩有如下几点。

  一、头脑要静,精神要集中,注意力总在主手上,做到意念、动作、眼神三位一体。

  二、全身放松。动作外柔内刚,柔而不软,刚而不僵。全身上下不紧张,不挂力。

  三、动作要舒展。开而不散,合而不拘,开合有度,相吸相系。

  四、动作要圆活自然,不直来直去,不打死弯、拐死角、僵硬。

  五、动作要连续不断、节节贯穿,既有节奏,又无断续。过渡式动中有静,完成式静中有动。

  六、动作速度要均匀,将起式时的速度贯彻始终,保持匀速。

  七、动作要沉稳,身躯要稳定,不晃动摇摆。按起式时的架势高度水平移动,始终保持,没有明显起伏。

  八、动作要缓慢。静静开始,缓缓运行,默默停止,不急不跺,冷静沉着。

  九、形体要饱满,保持“五弓”状态,不凹不凸,劲不断。

  十、呼吸要深长细匀,以鼻为主,腹式呼吸,与动作配合收吸开呼。

  再次,在修炼方面,太极拳的规矩如下。

  一、练太极拳必须多练基本功,桩功、柔功不可少,要天天练。

  二、练拳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间断。

  三、练拳德为先,习拳人必须有良好的品质与高尚的情操。

  四、艺无止境,练拳人要永远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不骄傲,不自满。

  五、摒弃门户之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不武人相轻自以为是。

  六、推手也是为了健身,要点到为止,不争胜负,不论高低,更不可逞强好胜、出手伤人。

  七、练拳人不仅自己下工夫,还要热心辅导别人,以弘扬太极文化、推广太极拳,让太极拳造福社会,使更多的人健康幸福。   一代宗师、杨氏第三代传人杨澄甫的套路演练舒展大方,气势磅礴,似行云流水,如滔滔大河,堪称近代杨氏传统太极拳之圭臬,其技击风范更是令人敬仰。杨 振基先生说:“杨式太极拳每一式都是为搏击而编的,带有技击性的,必须明了拳的本意……”还说:“现在把拳改来改去……把一些带技击性的动作也改了,拳式 的攻防意识不明显,练来练去除起到健身作用外,技击方面的意识和效果减弱了,甚至不存在了。”(《杨澄甫式太极拳》)时下,一些人练太极拳不懂技击含意, 手脚不到位,随意出手,这不是真正的太极拳,架子打得再好看也只是“太极操”。

  除杨澄甫宗师外,其传人许禹生、陈微明、董英杰、郑曼青、李雅轩、傅钟文、赵斌、吴志青及四位哲嗣振铭、振基、振铎、振国等均有著作问世,在 书中除动作说明外,他们还以“应用”、“用法”、“功用”或“技击意义分析”等解说招式的技击含意,其中尤以杨澄甫宗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和《太极拳使 用法》及杨振基先生的《杨澄甫式太极拳》最为详尽。

  但是在八十八式太极拳的解说中并无谈及招式用法和技击含意,学者只是依样葫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一些人虽然练了几十年的拳,由于 不懂技击含意,腰身手腿的动作不到位,“未得此中三昧,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一些人打拳毫无拳意, 毫无攻防意识,动作打得再好看也不是真正的太极拳。

  杨振基老师演练的套路酷似乃父。《杨澄甫式太极拳》中每式的“技击意义分析”也源自其父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为杨家之真传。对白鹤亮翅,他 说:“……两手上下分开,右手是直线上提的,上提至头顶后逐渐翻掌上提,不是由右往里插,也不是手指尖向上的立掌……”(“注意事项”)“对方从身前用双 手击来,我左手自左侧展开对方右手,右手向上往右侧展开对方左手……此式用的是分劲。”(“技击意义分析”)高探马,“右横掌稍内旋转手心向下,向前以小 指一侧外缘向正前打出”(“动作说明”)。“对方用左手从我左腕下绕过,往右挑拨,我将左手腕略松劲,转手心向上将对方腕用劲叠住,往怀内采回,用右手横 掌向对方面部击去”(“技击意义分析”)。而八十八式白鹤亮翅说明为:“……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笔者质疑:攻哪里?防哪里?)高探 马说明:“右掌经右耳旁向前推出,手指与眼同高……”(笔者质疑:推哪里?能打人吗?)显然,前者的打法富于攻防意识,而后者则逊色多了。八十八式太极拳 所有的动作招式均无技击用法说明,这就不是拳的本意了。

  2.八十八式太极拳的一些动作要领有悖于太极拳的拳理拳法。

  如弓步,传统套路的要求是“(前弓腿)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为之过劲,身躯前扑即失中正姿势”(杨澄甫《太极拳练习谈》)。“前弓脚小腿与地 面垂直……”“(弓步)两脚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是练拳者自然裆的距离……”(杨振基《杨澄甫式太极拳》)“练太极拳时……膝关节要保持一些弯曲度,以避 免大腿后部肌肉紧张……”(顾留馨《太极拳术》)两足的横向距离则要求“与肩同宽”。上述是杨式传统太极拳弓步规范、正确的动作要领。而八十八式太极拳则 要求:做弓步时,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脚脚跟后蹬……自然伸直或自然蹬直,两脚横向距离约10厘米(揽雀尾、闪通臂、搬拦捶等动作说明)。这样的弓步,明 显违背了上述几位大师的要求,也违背了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因为,前弓脚之膝盖只要超过小腿与地面的垂直线(尽管不超过脚尖),都会增大膝关节的承重负担, 且无前撑之劲,重心前倾,“即失中正姿势”。后脚跟“伸直”或“蹬直”,会引起大腿肌肉紧张,并影响腰胯转换的灵活性。而“弓步两脚的横向距离为10厘 米”明显过窄,易使下肢不稳,影响动作的轻灵和劲道的发挥。

  所谓“抱球”(传统太极拳套路无此说法),是某些拳式在出劲前身势与两臂间的相合和蓄劲的预备动作。以斜飞式为例,杨振基先生说:“(腰)带 动双手上下翻转,右手向右下外旋划圆弧至右腹前,手心斜向里向上,成下 手,左手向左向右内旋划至胸前,两腕臂上下相交。”杨振铎先生说:“两臂向左下环弧……左小臂里屈至胸前,掌心向下。右臂环至腹部前方,掌心向上,两臂相 合。”而八十八式太极拳说明为:“左手划弧,左臂平举胸前,左手手心向下,右手经体前下方划弧与左手上下相对……”(斜飞式解说)揽雀尾解说为:“左臂平 屈于左胸前,与肩同高,手心向下,右手经腹前向左划弧至左肋下(手心向上),与左手上下相对成抱球状……”按八十八式太极拳的“抱球”要领,左肘必然抬起 (因为“与肩同高”),左肩也会随之耸起,这违背了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关于沉肩坠肘的要求。同时,由于耸肩抬肘,身势与两臂不能自然相合,蓄劲也无法 做到。

  腰的运用在太极拳中尤为重要,有“八卦掌,太极腰”之说。在传统太极拳套路中,几乎所有的拳式都有腰的动作。杨澄甫宗师说:“腰如车轴,如腰 不能作车轴,四肢不能转动。”(《太极拳使用法》)其子杨振基先生对腰的运用这样阐述:“一切动作要靠腰带动,腰带、腰拉、腰转、腰脚手。”并说,练太极 拳不从腰去练就永远也练不成(《杨澄甫式太极拳》)。他把腰的动作分为转腰、拉腰、闪腰、摆腰等。他演述的传统套路,腰的动作就有230多个。而八十八式 太极拳在套路动作说明中,只强调手、脚等肢体局部动作,没有谈及腰的运用,这不能不说是该拳的最大缺憾。

  综上所述,八十八式太极拳在练拳宗旨和动作要领方面均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当然,二十四式、四十二式等国编套路也有不少违背拳理拳法的地方。国 编表演竞赛套路尤其是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对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发展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长期误导着成千上万的 太极拳爱好者。有些人练了一辈子拳却不懂拳理拳法,有些人表面动作很“好看”其实身法不松不沉、内中无意无气,动作依样葫芦,技击含意全无,人称“太极 操”是也。当然,由于八十八式太极拳编写于20世纪的50年代未,推广于六七十年代,受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和影响在所难免。笔者认为,太极拳也应与时俱进, 根据时代的变迁及目前杨式太极拳在海内外的发展形势,八十八式太极拳套路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说句不中听的话,它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53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