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极的“拳”与“理”
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行动走架又称“耍拳”,势势处处以后天引先天,顺乎自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和式太极的“拳”与“理”。
和式太极的“拳”与“理”1、
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和兆元师从陈清平,他在继承赵堡架的基础上,以《易经》之理为基础,对拳架进行了改革,删其繁琐,增其不足,创编了一套体用一致、技理相舍的和式太极拳。这一拳架不仅在技术风格上独树一帜,还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对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和兆元所创的太极拳被称为“带理架”,是因为拳架以《周易》乏理为指导,像其形,取其意,用其理。《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氏家传的《太极拳体用总歌》曰:“一圆即太极,上下分两仪,进退四象,开合是乾坤,出入综坎离,领落错震巽,迎抵推艮兑。”和式太极拳运动时以走圆为基础,以身体相应部位的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等有阴阳关系动作的不同组合,形成太极拳一动无不动,周身协调,连贯圆转的运动特色。以阴阳变化时产生的分、合劲力,形成太极拳千变万化的技击方法。一势之中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俱可呈现。和式太极拳的传授有“装东西”一说,拳架不装东西为空架,装得早适得其反,装得晚苦练无益。要求在不同的技术层面上掌握不同层次的理论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特点,即所谓“一层功夫一层理,一层功夫一层技。”
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行动走架又称“耍拳”,势势处处以后天引先天,顺乎自然。在《汉语大字典》中“耍”字有玩耍、消闲取乐、舞弄,使用武器、器物等注释;《新华字典》将“耍”字解释为游戏、玩弄、戏弄。由此可见,“耍”字泛指人们的精神和身体在自然愉悦时所表现出来的轻松之态。和庆喜在整理和兆元所传的《耍拳论》中写道:“太极拳用功之为‘耍拳’,此是吾和氏太极拳独特之处”。所谓“耍拳”是指在行功走架过程中,要求自然、松柔、轻灵,如儿童玩耍一般自如,不必用意使气,更不能显示发劲。通过轻松自然的耍拳达到身体轻灵回活,无处受力;变化迅速,引劲落空;沾连粘随,急应缓随;劲力蓄备,把握先机的目的。“耍拳”的准则有三:以柔中求刚为目的,以轻灵自然为原则,以中正平圆为用功方法。和式太极拳以一个“耍”字来概括知提炼拳理,极为生动和精辟,这也使得“耍拳”理论成为和式太极拳独树一帜,区别于其它传统太极拳流派的又一突出特色。
和式太极的“拳”与“理”2、
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这是从太极拳技术的角度来论述十三势。而和式太极拳的十三势是指一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此十三势是以《周易》之理来阐释拳架,既体现了和式太极拳技理相合的特点,又发展了对十三势的认识。
在和式太极拳传拳语中,有“要啥给啥”“不贪不欠”等一些与经典太极拳论中“舍己从人”“无过不及”等丈词相通的用语;这些内容或许是经典太极拳论的素材.或者是对经典太极拳论的通俗解释。但也有“差米填豆”、“彼无力,我亦有力”,这类与“随曲就伸”、“彼无力,我亦无力”等经典太极拳论相悖的方面;这是对太极拳技法的不同理解,还是对经典太极拳论发展,都值得深入探讨。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典范.它乏所以能长盛不衰,是因为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纵观太极拳史可发现,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形成并非一人一时之功,而是诸多太极拳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和式太极拳将随着学界对太极拳研究的深入而将做出更多和更大的理论贡献。
和式太极的“拳”与“理”
上一篇:和式太极刀的介绍
下一篇:老架杨式108太极拳拳谱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