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人的情怀体悟太极哲理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拳种之一,其所具备的健身养生性是不言而喻的,所具有的习练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其他拳种所不具备的,太极之美在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对它的练习不是简单的形的训练,而是超越与人的自然的训练,自然不仅赋予太极拳更加深厚的哲学思想,注人了鲜活的生命力而且使人在习练中渐渐体验到这种勃勃的生命奥秘。将太极拳用一种诗意的眼光去诠释,不仅是对太极拳风格的肯定。更是对于其所包含的深刻生命智慧的肯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以诗人的情怀体悟太极哲理。
以诗人的情怀体悟太极哲理1 “舞”——太极之形诗化的艺术表现
《毛诗序》中有一段关于“舞”的精彩论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逻辑语言,由于情感的不断推动与升华,慢慢的产生飞跃。产生出“舞”的形式,一种更加直观、更加可以宣泄情感,表达情感的方式。又如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有一段关于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的精彩论述。“唐开元中,将军裴旻居丧,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吾画笔久废,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以通幽冥!”旻于是脱去缞服,若常时装束,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人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粟。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中国的诗人、画家本身即含有一种浪漫的情怀。通过最直观的“舞”将内心最美的艺术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他们那里或许再没有任何方式比这种方式更能展现其艺术的魅力。
中国武术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中国的艺术作品创作者要通过“舞”来顿悟灵感。中国武术在此影响下也具有着一种诗人的情怀。更因在中国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武术也蕴含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灵感启示、一种精神境界。人们在武术的习练过程中使心灵得到进一步的净化是其他体育所不具备的。在工业化的当今社会中,人类逐渐沦为物质的附庸,其终极追求被异化,成为单向度的人。因此,我们更需要用美来诗化人的生活,使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从功利的人生进到艺术的人生,武术本身其艺术属性从某个方面可以满足人的这种对美的心理需求。而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精粹其艺术性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太极拳其招法如杨氏太极拳中的手挥琵琶、云手、海底针、白鹤亮翅,陈氏太极拳中的青龙出水、白猿献果、转身摆莲,其招法名称就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其所包含的意境以及给予人的联想是无限的。“手挥琵琶”一个“挥”字将本是静态的动作名称赋予其动态的意蕴,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性的表达和对“舞”这种更加直观的太极之形其诗意的表现。太极拳的招法以及其动作名称和中国的诗歌艺术及绘画艺术颇具相通之处,中国的诗歌绘画艺术讲究一种灵动,其所趋向的是一种飞舞。正因于此才有上文所提到的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而画法益进,唐代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因悟草书,书画都通于“舞”在相对静止中充满着一种动态、一种灵性,以意导动从静止而到运动从中体悟一种诗化的艺术表达。作为武术的重要拳种之一,其所包含深厚的人生智慧和哲理思想或许更适合现代人云体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感受这种诗化了的思想。
以诗人的情怀体悟太极哲理2 “养心”——太极诗化的养生哲学
中国哲学现实化、清晰化、直观化的太极拳使人们在现实生专找寻到了一种回归田园的诗意,我相信人们对于太极拳的习练开始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即养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条件逐渐丰裕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而太极拳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手段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太极拳动作连绵不断,柔和缓慢对于场地的低要求也或许是现代人所钟爱的一个原因。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有一种说法即,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而这种说法或许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下有时也应该让自己心情得到最大化的放松,所谓养生,身动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一点或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和去掉世间名利的心境。太极拳习终者从最初简单目的的形的训练,到最后慢慢开始对于太极拳冥思想的体验是一个过程,即从经验的世界开始慢慢深化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之上。但,所有关于形的训练都是为了最后的超越,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即是对人的潜力的挖掘过程,从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会发现,养生是一种理念、一种境界。这种观念是一种看透一切回归本我返璞归真的状态。中国的哲学大师或是对于人生有深刻体悟的人,其心境是安逸的、淡泊的、宁静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看透一切回归本我的状态。这里所言的回归本我,即回到人生本来之状态,无欲无求的思想境界。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似乎一直活在一种焦虑之中,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各种各样的烦恼困扰着人的思想。人们需要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一种片刻的宁静与休憩,用一种诗意的情怀去生活。
太极拳作为一种哲学思维的表达或许更加适合现代人们去习练,太极拳强调习练者,身动而心静,这种状态正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慢慢静下心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最充分的放松,抛开一切世俗杂念和烦恼。在意念的驱动下徐徐而动,甚至可以微闭双眼,让自己在充分的无我之境中自然而然地开始习练,感觉自己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回归大自然的一个生命体,与自然轻轻的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的烦恼似乎已经淡去,耳中所听到的是自己的呼吸声,是风声是和大自然交流的声音。真正达到了一种“恬淡虚无”、“宁静自如”的境界,无拘无束,无牵扯趋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无为的状态体悟到人生的本来面貌。让太极成为一种生活,融于生活。这就是一种最高级也最有效的养生和生活方式。所有技术性的练习都只是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太极拳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或是养生最佳之方式,或许正是一种心态将人生如古人般诗意的表达,用太极的智慧解释人生哲学的困惑,这应该是现代人所更加需要的一种性情。
以诗人的情怀体悟太极哲理3 心灵复归——太极的哲学追求,自然之诗的性情与智慧
或许真正的武术大家到最后所要追寻的就是这种“无”这种“太极”之境吧。从最开始技的层面追求一种类似佛教禅的状态,追求心灵的宁静,破除一切烦恼、一切困惑,追寻生命幸福状态。太极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或许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与无极,并非两物。无极,是对太极之状态的描述。世间一切或许都是这种“有”与“无”相互交融而构成的共同体。“有”是无的外在表现,但正是无的出现才体现出有的价值。一切事物似乎都存在着这种哲学的辩证思想。太极拳所体现出的这种思想尤为浓厚,从最开始习练太极拳体验身体的动再从这种动中找寻一种静之状态也即“无极”之境,身动而心静复归于无极。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不断便捷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人们也开始在这个社会烦躁不安的生活,似乎慢慢的开始缺少一种信仰,一种对于人生的体悟。而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被称之为“哲拳”的太极拳,必然会接受中国古人的这一哲学理念与生存智慧,也必然就会把纠正“异化”回归人的本性轨道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从这个角度而言,太极拳是一种诗化的艺术,一切的运动形式到最后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静下来,身动而心静,对于任何事情可以看得开,想得通,达到那种“无执、无痕、无为、无待”的心理理想状态。
中国古代的诗人或许比现代人活的更加舒适洒脱,因其心理的满足和寄情于山水田园的那种情怀使其慢慢找寻到了一种让自己幸福的体验,明代美学家袁宏道就说过:“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故有以弈为寄,有以技为寄,有以文为寄。古之达人,高人一层。只是他情有所寄,不肯浮泛虚度光景。每见无寄之人,终日忙忙,如有所失,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古人对于人生的体验比现代人或许更深,他们将人生诗化,在诗化的人生中找寻一种寄托山水的乐趣,真正的艺术生活或许是要与大自然形成一种默契,艺术的境界是感官的也是形式的,形式的初步即是一种形,一种动作的体现,太极拳的习练也在于此,但作为艺术的太极拳其模仿动作不是徘徊在自然的外表,乃是深深透入一种真实的生活。所以艺术最邻近于哲学,它是达到真理表现真理的另一条道路,它使哲理使体悟披上了一件更加美丽的外衣。现代社会生活的人们或许也该到几千年前古人那里找寻这种寄情山水的人生体验。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也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其最终目的即是为人们在这个社会中找寻到一种依归一种体验生命的乐趣。从 有形的技术到达一种无形的体悟,这是一种向智慧靠近的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