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太极拳推手的要领
武氏太极拳推手的要领
太极推手作为太极拳的重要内容,也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青睐。推手竞赛伤害性较小且对抗性很强,同时也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因此,它容易在武术界和群众中进行推广和普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氏太极拳推手的要领。欢迎阅读!
武氏太极拳推手的要领
武氏太极推手的步法原来仅有活步推手一种。即:进步三步半,退步三步半;第一步、第二步前进时,进步的一足都是踏在对方前足的左侧,第三步前进时,一足踏在对方挡步中间,第四步则后足移至前足边,足尖虚点地,称为半步。
无论踏在对方外侧或档步中间,都要求贴近对方前足,在一条直线上我进彼退,彼进我退,运用“掤、捋、挤、按”四手,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
至武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陈国安,又对武氏推手作了进一步发展和改革。
陈师变专一活步推手为定步推手、顺步推手、合步推手、花脚步推手,及大捋大靠等多种推手技法,并利用腾、闪、折、空、拍、拿、摔、打、勾、挂、掠、弹、抖、放等各种技击方法。
用拳、肘、头、膝、足、胯全身各部位进行冲击和撞打,充分发挥推手的实战性及技击性。
武氏推手的身法要求是:涵胸、拨背、裹艄、护臀、提顶、吊裆,腾挪、闪战。立身须中正不偏,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
武氏推手在着重于身法步法的同时,更蹂合于引、化、拿、发之劲法。身法、步法、劲法是推手的三大要点。
而要练好劲法首先要学会听劲、懂劲,才能引劲、化劲、继之才会运用拿劲、发劲,制服及击败对手。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一文中说: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是推手中劲法的第一步,也是锻炼全身灵敏度及触觉的关键。
不懂劲,就不能知彼,不能知彼,如何能战用对手呢?什么才为懂劲呢?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从心所欲,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走即是粘,粘即是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就为懂劲。
欲求懂劲,则务必要勤练练熟,方能豁然皆通。练熟是懂劲的一个重要阶梯。
引劲其实就是指对方不动引诱其动,其即动而引落其力于空。只有引对方落空,才能四两拨千斤。
要正确使用引法,必须顺彼来势,灵活运用,要掌握“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引法形式多样,可以先引后进,半引半进,即引即进,引高打低,引直击横,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还可以制造假象,使彼判断失误。
总之,引法不能固定,须趁势而引,乘势引进落空,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借力打人,随手奏效。
化劲是武氏推手中的精华。对手来势汹汹,劲力十足,如运用化劲,先化解对方劲道,才能体现出太极的以柔克刚,如不注意利用化劲。
去硬碰硬,就容易出现顶牛现象。但是运用化劲时,用柔不可无刚,无刚不能进逼对手。用刚又不可无柔,无柔则难以利用外旋里裹缠绕,所以要用好化劲。刚柔不能偏用,要刚柔相济。
其实,化劲中就含有掤劲,掤劲是利用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相互缠绕来化解来势,并须用两臂肘折叠,利用杠杆原理,源动腰脊,劲贯四梢,足蹈之角,意动身随,不用拙力,以伸为刚,以层为柔,以柔克刚,以疾克迟,以曲取直。变化迅速,化劲松快。
杨澄甫先生在谈到太极拳推手时有一段精彩论述:“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辩。
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已跌出丈余矣。
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既如胶不能脱,使人双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也。”这番话可以说是道出了太极推手中劲法的精髓。
对于不懂劲,不会运用化劲的也作了评论:“若用力按人推人,虽亦可以制人。将人打出,然自己终未免吃力。受者亦觉得甚痛,虽打出亦不能干脆,反之,欲以力擒制太极拳能手,则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
陈老师在论及运用化劲时,也强调:“不能单纯依仗手和臂,如果光用手和臂,那是强硬的拨劲而不是太极拳的化劲。”
化劲要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灵活机智,园活自然。意动身随。动急急应,动缓缓随,动静相宜,轻松柔和。
连贯均匀,化劲松静。发劲整脆。这些话在推手实践中一直作为基本原则和座右铭在武氏传人中广为流传和遵循。
拿劲是武氏推手以及散手中的重要手法。如不能掌握拿劲,就无法发劲,能拿才能发。
运用拿法能给对方造成极大威胁,一拿筋骨,二拿脉络,三拿穴道。筋骨被拿。可伤筋断骨,脉络被拿,身无主宰,气血难行,穴道被拿,神气丧失,血不周流,轻者失去还击能力。重者可致伤致残。
运用拿劲,掌握拿法,就要求作到:“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逃。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
左过右来,右过左来,手从心内发,落向前落,力从足上起,足起如火作。准、狠、快、灵,是拿劲的四大要点。
武氏推手对发劲要求尤为严格:发劲须上下相随,立身中正,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如雷发。
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屈中求直,蓄而后发。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伸要伸得尽,屈要屈得紧,如卷爆竹卷得越紧,崩得才有力。
发劲时。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重于沾粘不离,身要过人,步要过人,向前退后。
要得机得势,闪开正中而定横中,粘着相触,挨在何处,何处动,心要用在何处,手实足亦实,手虚足亦虚,虚实分明,机由已发。力从人借,进固是进,进中有退,退仍是退,退中隐有进机。
步分明暗,法有展闪,宜刚则刚,宜柔则柔,刚而不滞,柔而不散,以轻制重,以重制轻,因人而宜。攻防灵活,避实破虚,进退有转合,往复分阴阳,不钻不展,一钻即发。
推手中要注意身占巧地,手把要灵,发手要快,打手要狠,脚步要活,存心要精,以意领先,以气运身,以身推手,以意发人。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手起足要落,足落手已起,手到身到。
武氏推手在攻防中一般要求是:足来提膝,拳来肘拨,顺来横击,横来捧压,左攻右防,右攻左迎,远处上手,近处用肘,远用足踢,近便用膝,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击两肋,迎胸打中心,前打丈远,近打寸间。
武氏推手既讲究身法、步法和劲法,也非常讲究战术。战术运用得活会使拳术锦上添花,威力倍增。
常采用的战术是察清来势,探敌短长,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克长打短,取本求末,击其不意,攻其不备,尚力尚巧,不使人知已,灵活多变。故露破绽,诱敌深入,出奇制胜。
武氏太极拳的学习须知
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又融合了中国的周易学说、中医学说、道家学说、兵家学说等,被现代人称为“哲学拳”或“文化拳”、“文人拳”。
武氏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广府武禹襄祖师(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与其二外甥李经纶(字亦畲)、李承纶(字启轩)于清朝咸丰年问共同研创的。
武李两家为永年广府城内旺族。富豪家庭,武禹襄不好功名,自幼在家习文练武随父武烈习练长拳、洪拳。后因公赴豫,从艺于赵堡镇陈青萍,后得《王宗岳太极拳论》与《太极拳概要图》等。
归里后与二外甥李经纶、李承纶一起研究数载终于创出风格不同于别家太极拳的武氏太极拳。
武氏家传太极拳因是文人所创、文人所传、文人所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涵里,都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烙印,它把中国儒、佛、道家文化巧妙地融合了起来,创出了文人太极拳。
武氏太极拳小巧紧凑、中正安舒,起承开合、进退自如,重气势不重形式、重身法不重招法、重内不重外,被形象地称为“干枝老梅、中庸捋顺”之拳架。现浅谈特点如下:
一、 拳架小七紧凑
武氏太极拳属太极拳系中的中小架势,又称中捋架。由于武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出自于书香门第,平时穿长袍大褂,不迈大步,不下大势,特别注重内在修养,所以在练功时架子较高,拳势紧凑舒缓。
武禹襄祖师早年随父武烈习练长拳、洪拳已有深厚的功底,到赵堡得有《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归里后,另创有二路太极炮捶和三路太极小架,于对敌应用,蹦跳蹿跃,贴身近打,发力快如闪电、用劲动如雷霆,步伐变化快速、身法有刚有柔。
此拳法充分发挥了武氏太极拳的文武兼备之特点。
二、重内不重外
武氏太极拳尤其是永年广武(李)氏家传太极拳,要求虚实开合都在体内中求,外形的招式不要过于表现。
棚捋挤按四法融于筋骨之内,用意领气,意到气到、气到身到、身到劲到要求在行功走架中必须“腹内松静气腾然、周身轻灵顶头悬”,气势宏大,逐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衰,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所以老前辈经常说练拳先练心,这也就是“意气君来骨肉臣”之用意。练习武氏太极拳还要求骨肉分离,节节贯穿,舍去后天肌肉之拙力、开发先天骨肉之灵劲等等,这些说明了武氏太极拳更重视内涵修养。
三、步法灵活多变
步法在练习拳架中占有更大的比重。武氏太极拳的步法灵活多变,实用性较强。
在步法上,除了包括普及太极拳中常用的弓步、马步、丁步、虚步、扑步五种步型和退、进、横跨三种步法处尚有叉步、后虚步、下势步、横裆步、三七步等步型和扣步、摆步、碾步、践步、跨步、引进落空步等步法。
以及蹬脚、起脚、踢脚、十字摆莲脚、二起脚等脚法。上述种种步法皆以丁八步为主,也可称“不丁不八步”。
两脚前后沿线为60 度左右,每一动作所迈出步都是以脚跟先着地,脚尖翘起,以后脚跟蹬地推动身体重心前移,随后前脚掌慢慢踏平,进步必跟,退步必随,进步退步都要以虚腿的脚尖点地。
虚实变化在脚跟,每一转以实腿脚跟为轴虚实变化,两脚间的距离在进步与退步定势之后,应保持有一脚的距离,步法必须虚实分明。
后脚定势后是推动身体发力的主根,不可随意挪动,更不可离地,前脚是调节人体运动的方向和角度。身体调正两脚在定步后不可在一条直线上。始终保持自身重心平稳变化。
四、注重理论
注重太极拳理论总结。除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太极拳概要图”等拳论外,现其他创新各派的太极拳著作理论无超越武氏太极拳祖师武禹襄的(敷、盖、对、吞)和第二代宗师李亦畲的(擎、引、松、放)经典著作的概括性的。
说明前辈文化水准武功境界已达到上乘。所以说武氏太极拳的理论对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再如武氏太极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李公锦藩恩师集毕生精力著有《悔艺精言》上、下两册,《旧谱再善》,《掘遗缀初》四本拳谱。
并经常叮嘱我们学习武氏太极拳要把它当成一种传统文化来学习,读书志在圣贤、学拳志在苦练。要用心揣摩,善写练功笔记总结成文,为后学者留下宝贵的经验财富。
在此我再浅谈一下习练武氏太极拳中捋架与推手应用中的随曲就伸的问题,我们在行功走架中一举手,一投足,应做到目有所视,意有所念,身有所行,劲有所达。
一静无有不静,一动无有不动之境界。上下四肢周身一家,手脚相随,随曲就伸。
首先要安排好自身骨胳、肌肉、气血、意念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同时应有眼前无人似有人、眼前有人似无人之意念,专注对方随时随刻向我方进攻。
我方随时随刻应战对方,化解对方进攻。并且要认识到化即是打,打即是化。化打不可分割。随曲就伸就是随着对方而曲,应着对方而伸。
用着自身的曲、就着自身的伸,而进行攻防。敌强我让化解其力避而进之,敌弱我强勇往直前曲中求直而攻之,使其不得力、使其被动,我方占领优势地位。但身法中正始终贯穿整个套路之中。
随曲就伸与舍己从人是相辅相成的。舍己从人并非完全把自己一切都舍去服从于对方,而是暂时的局部的随从于对方去变化,去摸清对方虚实状况,攻防主动权仍在我方,可更好地利用我方的优势来战胜对方的劣势。
例如,在太极推手训练过程中,两手臂的随曲就伸,是听从对方的掤、捋、挤、按……了解对方曲伸变化程度,摸清其力度的大小和方向及速度,我方绕内圈走小国去随从对方而走捷径,逼近对方、掌握重心、战胜对方。
但我们的主干腰脊一定要正直的,丹田气一定要充实饱满,内气内劲的阴阳变化由我方来调动。
随曲就伸与舍己从人的内在要求是整体节节贯穿,上下一体,同时注重培养和充实自身的丹田气。古人言:“善养吾浩然之正气,外可御强敌,内可固精神也。”
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舍己从人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一时的随从,长时的主动。局部的舍己,整体的从己。舍小得大,有舍才有得。
在随曲就伸时要注意“松”沉。“松”并非懈而不用力,沉好似整麻袋的铁砂子、滚来滚去的不倒翁,上身变化重心稳重。骨节放松节节贯穿,肌肉放松筋骨粘连。松是为了更好的紧,紧也是为了更好的松。
各太极拳流派练功方法不同,拳理是相通的。到一定层次松紧并用,刚柔并济。
武氏太极拳初学者应严守身法,内外三合贯穿于每一势中。同时要做到“松”中求“紧”,“紧”中含“松”,“松”“紧”为一,最终要有“灵”、“整”。
武氏太极拳推手的要领相关文章:
2.武式太极拳身法
5.武式太极拳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