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

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

  太极拳是中国独有的武术,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现代人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但是太极拳不仅有养生的一面,也有技击的优势。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欢迎阅读!

  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

  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修炼太极拳重视技巧运用,太极拳是一种灵活轻巧的功夫,重视劲力的熟练程度。

  从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太极拳古经典拳谱与《杨氏老谱》的分析可知:古太极拳所讲究使用的力量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人体力量,太极拳先人称其为“气”与“劲”,但有时也称其为“力”。《杨氏老谱》出现了将“力”与“劲”严格区分的说法,将“劲”定义为是与“气”有关系的,是“由于筋”的;而“力”与“气”是没有关系的,是“由于骨”的;介绍“有力能执数百斤”、“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虽然若是,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

  然而,近代太极拳家杨澄甫先生等著作有时仍将这种“气”与“劲”称为“力”,这反映古代与近代的太极拳家都既认为这种特别的人体力量是属于广义的“力”,又不同于狭义的“力”。这狭义的“力”就是一般人与普通武术所使用的人体力量。近代末开始,“劲”渐渐又被一些太极拳家称为“内劲”,“气”又被现代一些人称为“内气”。出版物中最早出现“内劲”这一称谓的是陈微明先生1925年出版的《太极拳术》。该书还记载杨澄甫先生说:“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明确反映“内劲”是一种由于“不用力”而锻炼出来的“气”。

  太极拳的劲法有很多种,在太极拳实战中,对劲法越熟悉,则制胜的机会越大,同时要有灵活的大脑思维。

  之后,近代一些太极拳家又陆续对“劲”以及“劲”与“力”的区别作了说明。如陈微明先生在1927年出版的《太极剑》一书里说:“惟武当派张三丰所传乃纯粹内家,以其毫不用气力也(浑身松开,不用气力,方能长内劲)”;郑曼青先生1946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里记载杨澄甫先生对于“劲”与“力”的区别所说的是:“柔的活的有弹性的是劲,刚的死的无弹性的便是力”;陈炎林先生1948年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里记载田兆麟先生对于“劲”与“力”的区别所说的是“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钝而劲锐”,说“劲”是“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毫不费力”。

  凡是太极拳学练者对于“气”与“劲”的获得都是由衷向往的。然而虽然近代太极拳家对“气”与“劲”的特性有概括的描述,但这些文学特点的古代汉语的描述与具有具体、准确特点的现代汉语存在明显的差异。“气”与“劲”究竟具体是怎样的、怎样锻炼、怎样使用,在近代太极拳家对“气”与“劲”的说明里,习惯于对现代汉语理解的现代人仍然得不到十分清晰具体的了解,绝大多数的现代太极拳学练者对这些问题仍然是一头雾水。

  现代又有一些人不懂装懂或自以为是地将一般的人体力量称为就是太极拳的“内劲”以滥竽充数好为人师;又有一些人故弄玄虚力图将“内劲”神秘化,如将人体力量性质的“内气”、“内劲”与道家内功修炼中出现的生理活动性质的“内气”混为一谈,将“内劲”渲染成为可望不可即从而便于奇货可居。这样,“内劲”在现代人的认识中更是迷雾重重,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修炼太极拳要做到气沉丹田,丹田是人体力量的集合地,通过丹田修炼能实现四两拨千斤之说。

  我对“气”与“内劲”的认识,开始学习太极拳时还是闻所未闻的,之后听说了完全是属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于这一问题从迷茫中走出来的过程中,听过了很多太极拳老前辈的各种与不同的说法、作了很多尝试,经过了很多的曲折。而现在,我肯定的、负责地说:对于太极拳“气”与“内劲”的实质、如何锻炼与使用,我已经基本了解了。我所认为的“气”、“内劲”与《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杨氏老谱》、杨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对“气”与“劲”的阐述是完全吻合、完全能够一一对上号的。

  对“气”与“内劲”的认识

  其一、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杨氏老谱》里所说的狭义的“气”、“劲”与“力”都是一家之言的术语,都是属于古今汉语里普通的广义的人体之“力”。这些“气”、“劲”、“力”与其它非太极拳武术书籍里所说的“气”、“劲”、“力”不一定是同一概念,大多是不同的概念。

  其二、《杨氏老谱》所说的“由于骨”所表达的是人的肢体骨带动肢体所发生的力量;而“由于筋”所表达的是人的肢体肌肉中传递性的力量。

  其三、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杨氏老谱》所说的狭义的“气”包括了狭义的“劲”。因为古代人体之“气”是大概念,“气”的重要特征是“活动性”,传递性就是属于活动性,因此,传递性的人体力量“劲”就是属于“气”;而狭义的“力”没有传递性,因此不属于“气”;“气”与“劲”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力量的强度与持续的时间,就是“劲”的力量效应很强大,“气”的力量效应很微弱;“劲”的力量效应持续极短,发生结束如电光一闪,就是太极拳古经典拳谱所说的“发劲如放箭”;“气”的力量效应始终存在,如平静河面的细微波动。因此,凡是有明显力量效应的持续的力量都不可能是太极拳的“劲”。太极拳的“劲”就是相当于鞭子的力量,鞭子的力量是不可能当扁担用的;凡是可以当扁担用的“顶牛”的、“拖拉机”的“钝”的力量都不是太极拳的“劲”。

  我的体悟,太极拳纯正的“劲”的发生使用也就是“发劲”,有7个基本特征和因素,那就是如练、松、沉、撑、蹬、顶与无形。这些因素在发劲一瞬间似乎是同时发生作用的,但又觉得是有十分紧丝密缝协调之先后过程的,又觉得是一回事的不同反映,相互有不可分开的关系。但为了叙述的方便,只能分别叙述于下。

  (一)如练

  太极拳古经典拳谱里所说的“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是“气”与“劲”的最中心、最基本的共同特点。对于“发劲”而言,脚一蹬地,就像是有一个浪头由脚开始向上滚动从手臂泄放出去,就像是舞动着绸练的抖动,抖动从一头传滚到了另一头。这种“如练”最主要是体现在身躯,放大地夸张地显示,就像是禅密功脊柱纵向前后波浪形的摆动。

  可以这样体验整个身体竖直向前倾,两手臂伸直撑在墙面上;接着臀部向前向下压,两手臂弯曲,脚、臀、头形成顶点在下的三角形;然后脚蹬地、两手臂再撑直,臀部向后向上突,脚、臀、头形成顶点在上的三角形;然后再继续这样由脚蹬地引起手臂曲伸与臀部、背部上下运动,使得臀部下降时臀部上方的后腰背突起,随即后腰背下降,再上方的胸背部突起;这样的突起一直传动延续到肩背部,“如练”就是这样的感觉。而除了初练,实际“发劲”时“如练”主要是感觉,基本上没有这样的外形。但特别强烈的“发劲”背部肌肉也会出现这样由下而上的滚动。

  如浙江省六十年代初有一则体育资料,实录了晚年的牛春明先生有一次发劲,背部就出现了这样由下而上的肌肉滚动。当有了一定的发劲基础,两脚稍前后站立,脚暗暗一蹬地,就确实能够引起这样的滚动感觉由脚而上传递到手,手就会完全不由自主地发生震颤的一抖,或者还有手腕关节要顿时脱开来手飞出去的感觉。

  所以,太极拳古经典拳谱里所说的“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也可以说是“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劲”。这种感觉或略微的外形反应是人体传递性力量也就是运动力学里所说的人体“动量传递”发生的唯一特点。有的名家所说的和所表演的发劲就像是动物抖毛,不可能是太极拳发劲的特征。

  因为这种发劲中脚只是身躯的站立支撑点而已,发劲靠的主要是人体的旋转惯性,发劲的力量不是脚传递上来的,不具有“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的特征。我在杨式太极拳的锻炼中,最早出现这种手不由自主一抖的情况是当弯弓射虎的结束时,这一拳式中手不由自主一抖很能够体会到这种“劲”如何经过骶骨、背部达到手的缓慢的传递过程,往往在手不由自主一抖、手腕关节像是要飞脱般的同时,会发生手腕关节的咯咯作响,旁边的人清晰可闻。我的学生中也有这种轻微的感觉,最早发生这种感觉的也是弯弓射虎。

  (二)松

  人体“如练”的反应必需以全身的放松为基础,如果没有放松,往往难以完成这种“如练”的动态。即使能够做出这种“如练”的动态,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如练”的传递性的力量。42式太极拳、剑与陈式太极拳中有发劲动作,如果自己开始有一点能够真正发劲了,做这些动作时,往往会感觉越是想发出理想的劲来,越是发不出劲。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想到发劲,手臂就会习惯地主动,手臂就会用上一点主动的力,结果手臂主动的力与传递性的力发生了冲突,两败俱伤,相互抵消,弄得反而有力量在身体里很窝囊地憋住了,虽然浑身使了不能再大的力气,手出去却感觉不到大的力量。

  而如果手臂能够放松(所谓“放松”实质就是不用力),手臂不用力得就像是瘫痪病人瘫痪的手臂,没有了一点点的自主力量,这手臂就像不是自己的了,觉得自己的肩对这像瘫痪的手臂也没有丝毫支配作用了,手臂无力得就像是要掉下去那样,发劲时却能够感到很大力量的传递十分爽快通透,还确实感到自己没有怎么使用力气,手出去的力量倒出乎意料的十分强大,会有这手臂就像是一条鞭子这样的感觉。

  掩手肱捶发劲中手腕、肘、肩关节的脱开会觉得发生瞬间的疼痛,稍强的发劲,初练的人会疼痛得受不了;42式太极剑中的崩、推、刺等的发劲,剑身、剑尖会发生无法控制的强烈颤抖,并且肩、臂、手越是不用力,颤抖得越是剧烈。这样再继续锻炼下去,会感到当身躯也能够这样瘫痪似的不用力的放松,发劲的效果就会更好。无怪乎杨澄甫、李雅轩、陈微明、郑曼青等先生都这么强调“松”对于“内劲”的重要,尤其是李雅轩先生对于发劲之身体、手臂要放松到十分不用力、软绵绵的状态作了反复的多方面的强调与描述。确确实实如果没有放松,可以说人体要发生使用这种传递性的力量“劲”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沉

  “沉”是“松”的结果,人体中有的部位由“松”发生“沉”是自然发生的。比如悬置的手臂放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发生沉重的感觉,但身躯由“松”致“沉”还是要作相应细微自主反应的,比如“松胯”至“沉胯”是身躯放松而“沉”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不使得骨盆有略微的后移,“松胯”与“沉胯”是不可能的。因此“松沉”、“沉胯”都是需要具有一定特殊的肢体神经反应的。这种神经反应无疑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一个内容。李雅轩先生在《随笔》里说锻炼太极拳主要是锻炼神经,这“锻炼神经”其实就是对“用意”很中綮的解释。

  太极拳发劲的“沉”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沉坐”。“沉坐”的基础是“沉胯”。太极拳所有的拳式都是应该“沉坐”的,就是练拳中臀部最后方的坐骨始终如坐在凳子上那样。不仅自己的感觉如此,外形也是如此的。“沉坐”中如果后腿支撑体重,臀纹沟内会有十分明显的挤压感,臀纹沟下的肌肉反而是松软的。

  发劲的“沉坐”则是在“沉坐”的基础上再骤然加强“沉坐”的程度。这种骤然“沉坐”主要是自己体内的感觉,外形上可能反映明显,也可能反映很不明显。不过,“沉坐”的外形反映再不明显,太极拳发劲也是不可能发生臀部提起、前移的。骤然“沉坐”对于发劲的作用是将全身“松沉”积存于小腹的力量往下传送给腿脚。人的身躯只要是真正放松了,身躯的内力就会往下沉降,而小腹是人躯体的最下部,这放松的内力就必然是积存于小腹的。

  这种情况就被称为“气沉丹田”。因此“气沉丹田”是自然的,不是故意的。“沉坐”是发劲的重要关键之一。如果发劲没有“沉坐”,那肯定是不属于太极拳发劲的。因为太极拳发劲的力量是“根于脚”由脚往上传递的,而脚的力量是必需靠上面送下去的。如果上面没有力量送下去,脚哪里来的力量往上传递?因此如果没有“沉坐”就不可能有太极拳之发劲。

  李雅轩先生的《随笔》中记录描述了很多杨澄甫先生发劲“沉坐”的情节。杨澄甫先生这种“沉坐”的发劲应该是太极拳发劲的经典范例。从视频中可以发觉现代不少名家所谓的发劲根本没有“沉坐”,甚至发劲的瞬间臀部与后脚都提起、前移了,因此这样的发劲并不是太极拳发劲。

  太极拳发劲的“沉”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两肩之“沉”。发劲如果没有两肩之“沉”,由下向上传递的力量也是不可能传递到手臂的。因为“动量传递”就像是一个滚动的小球将力量传递给另一个小球使得另一个小球往前滚动,必需经过碰撞,两肩不“沉”,就相当于是一个小球滚过来还没有碰到另一个小球,另一个小球自己已经往前滚了,自然也就得不到力量的传递了。

  太极拳发劲的两肩之“沉”,外形反映也可能明显或者很不明显,但再不明显也是不可能出现两肩耸起的。当然,两肩的“沉”,是发劲时尤其的松沉所被动引起的十分协调的“沉”,故意的主动的“沉”对于发劲是帮倒忙。

  (四)撑

  太极拳发劲的重要关键之一是“沉坐”,然这“沉坐”必需是“后撑”的“沉坐”。如果“沉坐”没有“后撑”,“气沉丹田”的力量是极难往下送的,由脚上传的力量也是不可能传送向手的。有的人将太极拳发劲的动作说成是手与背“对拉”,或者说成是如同“急刹车”身躯将手拉住,这种说法虽然也反映了发劲时身躯是后撑的这种情况,但陈述得不够准确、清楚,有的人因此将这种陈述理解为是手与背同时相反的“对拉”、有的人将这种陈述理解为是手先往前再背部向后急刹车似的“对拉”。而如果是这样的“对拉”那就不是太极拳的“对拉”了。

  因为其一、太极拳的“对拉”是属于向四面八方“圆撑”的“对拉”,不是单一相反方向的“对拉”。因此所谓“对拉拔长”是一种片面的不准确的提法。其实,太极拳古拳谱《十三势行功心解》之“支撑八面”已经包含了四面八方“对拉拔长”的意思同时还存在着对于错误理解为单一相反方向“对撑”的防止了。

  其二、太极拳发劲的“支撑八面”,虽然在骤然的瞬间是同时的,但腰骶的后撑是“因”,其它的“支撑八面”包括对于攻击目标“专主一方”的发劲是“果”。就是说包括对于攻击目标“专主一方”的“支撑八面”都是因为腰骶的后撑才发生的。

  其三、精确地说,自己也完全能够感觉到,时间上是腰骶的后撑为先,包括对于攻击目标“专主一方”的其它的“支撑八面”为后。如果搞不清楚这样的关系,那是不可能有真正太极拳发劲效果的。

  太极拳发劲首先后撑的部位是骶骨之上的腰脊部位。因为在这一部位后撑容易使得身躯发生力量“如练”向上传递的反应。我体会到首先后撑的骶骨之上的部位如果位置越低,身躯能够放松的部位就可以越低、身躯能够放松的范围就越大,并且后撑的外形变化也越小,甚至可以出现只有感觉而没有后撑的外形了,从而发劲的效率就越高、效果就越好。

  因此,这一部位最好能够在第四腰椎之下、骶骨之上,就是在中医督脉“腰阳关”穴之下,如果感觉能够在第五腰椎之下更好。第五腰椎之下至骶骨其实只有一块椎间盘了。当我有这种感觉时,我感到《十三势歌》里的“命意源头在腰隙”之“隙”字真是用得太合适了。

  然而,在发劲水平尚低时,第五腰椎之下与骶骨之上这一部位是做不到首先后撑的,往往是腰曲最前曲的部位(悬枢穴部位)首先后撑,有的甚至还要高,当然,首先后撑的部位越高,发劲的效率就越低、效果就越差,身躯没有放松的部位也就越高、身躯没有放松的范围也就越大。

  太极拳发劲往往需要身躯不转动的前移,这种情况称为“拥”。太极拳发劲瞬间往往似乎“拥”与“后撑”同时存在,其实,在整个“拥”的过程中虽然身躯都存在“后撑”,但发劲的强烈“后撑”是发生于“拥”结束的瞬间。也就是说,在“拥”的过程中是属于还没有发劲的时间。

  现代有的人所谓太极拳发劲则是发生在“拥”的过程中,受到这种“劲”攻击的人就会有明显受到重物冲撞的感觉,这种力量的力学实质就是躯体重量与移动速度的乘积,其实是外家拳的发劲。太极拳的发劲则是或者有难以阻挡的弹性感觉,或者就是被鞭子抽击的弹性感觉。

  太极拳发劲的“后撑”是轮流依次“如练”向上传递的,因此“后撑”是“如练”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把“后撑”说成仅仅是“命门后突”,以为仅仅“命门后突”就能够发生力量,这是不可能的。这样说的人除了体会上粗心,那就是不懂装懂,或者就是忽悠人。而在整条的“如练”上,腰骶部位的“后撑”是主动成分最多的,但也不是完全的主动,有一定不由自主的被动成分,这里有“气沉丹田”身躯沉坐的因素、腿的力量上传的因素等。

  而腰脊之上脊骨逐段“如练”的“后撑”就主要是不由自主的被动了,脊骨最后的“后撑”就是“拔背”。“拔背”对于发劲也十分关键,如果不会被动地“拔背”,身躯中由脚而上的力量是不可能传递到手臂的,真正的太极拳发劲也就不可能出现了。因此,杨澄甫先生才说:“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曾有名家语出惊人地评定“含胸拔背”不是太极拳的东西,可以由此推断这样的名家是不可能体会到太极拳的真正发劲是什么样的。由于腰骶的“后撑”必需具有一定的主动,因此,这种“如练”的“后撑”无疑也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不用力”之“用意”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太极拳古经典拳谱所谓“主宰于腰”的重要内容。因为,腰脊的“撑”与“沉”对于发劲的所有环节都是起到枢纽作用的。

看了“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五字诀”的体悟

2.太极拳的内劲与发劲

3.太极拳发劲的四个基本特征

4.“太极拳二人推手解”的体悟

5.谈传统太极拳基本功

6.陈氏太极拳发劲奥秘

7.太极拳的发劲原理

1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