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太极拳之“用神用气”悟中求
传统太极拳之“用神用气”悟中求
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修炼太极拳注重用意不用力,学习太极拳要掌握太极拳的特点,静心修炼太极拳,不断提升太极拳境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统太极拳之“用神用气”悟中求。欢迎阅读!
传统太极拳之“用神用气”悟中求
初学太极拳要熟悉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提高自身领悟能力,为了更深层次的学习,修炼太极拳要做到心静体松。
太极拳在初练时,是感觉不出什么味道来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细细地体会,时间久了,便会感觉趣味浓厚,使人百练不厌,愈研究愈有味道,愈体会愈有兴趣甚至形成一种癖好,一辈子离不开它,其终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
为了功夫的增进,要经常不断的思悟其中的道理。每练功进,如何虚无的气势,如何才有松软沉稳的情形,如何才有丹田之沉劲,如何才能有绵绵不断的味道,如何用意不用力,如何身势经常保持中正,如何有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意思,如何才有入里透内之劲道,如何打松净之劲,如何以心意之去,如何以神经之动,如何能来之不知,去之不觉,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如这样练下去,以后就有好的进步了。
松是太极拳的拳魂,太极拳的松指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松,还有思想上的松,松能完全入静。
平时要在出动时,心里应如何作想,如何形态,如何神气,如何出手若无所为而又有包罗万象无所不为之气势,这也是很要紧的。假若是出手有所为,心里先有一个主观的定见,那就恐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流于外功之明劲,成了多着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
在练拳时,稳静安舒,心神泰然,反听观内以审身心之合,这才是练太极拳功夫的态度,否则虽表面似太极拳,实则非太极拳功夫也。
太极拳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稳静的基础上作,不可有慌张冒失的现象。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此太极拳之道理也。其健身方面,全凭呼吸深长,气血畅通,头脑安闲,心神稳静。其应用方面,全凭虚无的气势,沾粘跟随,在几跟几随之中,我之身势早已吃进彼身,一切的机会自送上手来,在这个时候,我的神气一动,早已如触电样将其打出矣。
学习太极拳要掌握丹田劲,丹田是每个习武之人的重要部位,集合了身体力量,运用丹田的力量在实战中爆发无穷的力量。
在练功时,要以神走,以气化;以腰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神合一,神气贯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会养出非常的灵觉来,以这种灵觉用之于推手,体会对方之来劲,是百无一疾的,既已知道对方之来劲,便可顺其来势,随其方向,而作跟随沾粘之动作,他身上之缺点,便会自然的发现出来,我趁势击之,则自无不中之理也。
练体以固精,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以还虚,这是太极拳的四步功夫。学者宜本此方向细细体会,才能练到妙处。
以意导气,是意与气打成两橛,有主从先後之别。以心行气,则心与气浑融一致。严格说来,心气身三者俱是浑为一体的。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静非死静,身如天秤,谓之清醒,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动非妄动,神光周烛,气充全身,如长江大河。滔滔不断,而又从容安闲,动中仍寓静意。
练大极拳全凭神经感应灵敏,如灵机性少了,那太极拳还练什么!人身之灵机,最为宝贵。凡一切处事接物,皆全赖于此,不独打拳推手也。但灵机是出于大脑神经,所以太极拳的功夫,首要在稳静的基础上练功,以养其大脑中枢神经。但所谓稳静者,是心神泰然之后,自然之中出来的真稳静,而不是强制着不动作出来的表面上的稳静,这种强制着身体不动,表面上是稳静,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静的。如果这样,就不是真静,不是真静,就不能养大脑中枢神经,也就出不来特殊的灵感,此理又不可不知。
练太极拳的功夫,在预备势时,就一定要使身心稳静下来,真稳静下来之后再行出动。尤须注意的,是在动的时候,更要保持其稳静,不要将稳静的情形分散了,这更是最重要的一回事。切记切记。
在动时,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腰脊率领,牵动四肢,绵绵软软,松松沉沉,势如行云流水,抽丝挂线,绵绵不断,又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将一趟太极拳形容出来,不是四肢局部之动,练后有甜液生于口中,便是练之得法处,身心已感泰然。如此可坚持日日按时练功,不要间断,以后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假如练后口中没有甜液发现,这便是练之不得法,心神未静下来,在这种情形下,就不必按时练功了,当速请太极拳明师指正了,否则毛病暗出,则更不易改正。
在呼吸方面,务须深长,使呼吸趁着缓和的动作鼓荡,又要使缓和的动作,趁着呼吸的鼓荡开合,并须要作得自然而顺随,这才是正确的练法。
稳静安舒可以蓄神,呼吸深长可以养气,久而久之,则神气自能充实,身体健康也自然增进。
太极拳所讲的柔软,是指的周身均匀,配合一致合度。在生理上、在健康上、在技击上所需要的柔软,而不是脚翘得特别高,腰折得特别弯,这样失掉了灵感性,不合生理的局部的特殊的柔软。因为这些不合生理的柔软,只是好看而已,但在技击和健身方面,都没有什么好处的。
在太极拳的功夫方面,只是有些软活柔动还是不够的,需要在这些软活柔动中作到均匀有沉着的心劲和雄伟的气势才够味。
以上这情况,是要在练拳日子久了,功夫有了基础之后,再经老师详细的口传面授,说些比喻,作些示范,形容其气势,慢慢地悟会才会有的,而不是一言两语可以了事的,也非笔墨所能描绘。这种雄伟的气势及沉拳的心劲,是在身势气魄之内含而不露的,不是摆在外面的。
上述的这些情况,要有真的太极拳传授而又有功夫的人,才能鉴别出来的,而哪些毛手毛脚的太极拳家,是看不出来的。如他们看了,反以为是不好,或出些反对的言语,如说什么太慢了,或说架子太大了,或说太神化,太迷信了云云。所以说,凡是对某一项学识设有研究的人,就会发言不当。
练刚柔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虚无。
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其主要的练法,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以思想命令于腰脊,以腰脊领动于四肢,尚须以神气相配,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否则非太极拳功夫。松软沉稳的形势,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
凡是一举一动,是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无论伸缩开合,或收放来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气的牵引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此是太极拳与他种拳不同之处。如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如一势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为之合,凡一切动作必须由内达外,所以称为内功。
找上下相随,是初步之练法;找轻灵绵软,是中乘之功夫;找虚无所有,才是最后的研究。盖轻灵仍有物也,如到虚无则无物也,则一切无不从心所欲,以达通玄通妙之境界。
太极拳之虚无气势,在技击方面,其变化作用,其妙无穷。如遇刚劲来犯,可以使其捕风捉影;遇柔劲来犯,可以化之于无形,使对方找不着实地,摸不着重心,英雄无用武之地。
太极拳在前清咸丰时代,有些人称它为神拳。余以为这个名称很有道理。称神拳者,并非指神怪之神,而是神经之神,神气之神。一者是因在练功时不是用力,而是用意,用神用气;二者是在对手时,其动不是专靠肌肉的伸缩为主,而是以神经之动为主,其变化运用巧妙神奇,有令人不可测度之处,故称之为神拳。
每练功夫,要细细的体会功夫中的精微奥妙。这种精微奥妙,是在思想之内心而不在手势之外面,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只靠操练还不行,需要用悟。用悟就必须缓慢,必须稳静,如不缓慢稳静,就悟不出去,悟不进去,就找不着太极拳的味道。学者须特别注意。
太极拳法阴阳变,虚实开合刚柔在,螺旋缠绕腰轴转,八面支撑八面换,立身中正是关键。人重我轻要沾粘,虚守实发如珠圆,动分静合屈伸现,不管手快和手慢,四两拨千贯期间。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意上寓下随敌变,空松圆活存心间。太极拳法本不难,舍己从人靠自然,防身健体又延年,神仙遇到也胆寒。
精气神的修炼方法
一、传统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精”的固守
传统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精”的固守,主要是对“先天之精”的充实和“后天之精”的蓄养。根据中医理论,“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遗传之精。
“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以后,来源于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积蓄部分。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均藏于肾,称肾精。肾精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调节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人体内津水代谢的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太极拳具有中医原理,对人们的精神起着调节作用,坚持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变易生病体质,还能提高身体平衡性。
按照中医的藏象学说,精气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故有“夫精者,身之本也”之说。强肾养精,调节机体内部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是传统太极拳健身养生的主要方面之一。
二、传统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气”的滋养
太极拳运动除了养身外,尤以养气为主。拳谚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气的滋养,主要是对后天之气(外气)的调纳和先天之气(内气)的摄纳。
气在人体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气遍及全身,既可用以催血,又可用以养血。气与血的关系是以气为主,血为副,气为卫,血为营。人的一生全靠营卫。
如果血不足尚可暂生,气不足则立陷险境。因此,滋养“气”是太极拳健身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腹式呼吸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特点之一。它要求动作与呼吸配合,动作的开为吸,合为呼,升为吸,降为呼;在变换姿势为吸,定势为呼。
讲究动作的柔缓、均匀、连贯、圆活和深、缓、细、长的呼吸自然配合。这种动作与呼吸自然配合的运动方式,有利于胸部舒展宽松,使肺活量增大,纳取自然界中更多的清气(后天之气)。
清气进入肺部之后,有一部分与水谷精气合成为宗气,积聚于胸中“气海”上司呼吸;另一部分与水谷精气合成后,循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输入血脉,转化为营气,以运行血液。
宗气足,肺部的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就健旺;营气足,血液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器官就旺盛。
练习太极拳的要领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首先,理论上要了解太极拳的渊源流派、明白所练太极拳的基本要求、风格特点、运动规律、技术方法和招式动作名称。
各派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拳路安排、风格特点等都各成一体。
拳术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也有着和别的拳术不同之处,了解清楚后,练习太极拳的手法、步法、身法、劲法等也就简单明了了。
想要提高太极拳境界,就要熟练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拳基本功是提高太极技术的最直接方法。
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先言明也很重要。例如陈氏拳的掌为瓦拢掌、开步要脚跟内侧先着地,而其它太极拳就不同了。思想上有了正确认识、习练过程中做到符合要求就容易多了。
有了认识还须多练、多体会。有的人因为做不好记不住而不好意思练。
要知道太极拳看起来较易,要练好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一定须要大胆模仿,多跟多练多体会方能掌握好。待到拳练熟练好,整个人在练拳和生活中都会变得更加自信。
学习太极拳贵在坚持,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帮助你延年益寿,太极拳是一项完美的健身运动,对身体非常好。
二、基本功、拳路和推手同步进行
基本功包括关节活动、拉韧带、基本手法、腿法、步法、桩功以及单式动作和几个动作组合等的练习。
每天安排部分时间练习基本功是非常有助于太极拳的全面提高的,自古就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说。
除基本功外,重要的是练好拳路。拳路习练应先学练简短的入门套路,再学练较长的传统套路,如此省时又便于掌握。
在学拳的同时配合推手练习收获就更大了。现实中很多人认为练好拳才能练习推手,那是保守的不科学的说法。
其实练拳是知己功夫,推手是知彼功夫,知己知彼也是要走由浅入深的过程,练拳和推手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
看了“传统太极拳之“用神用气”悟中求”文章的人还看了:
4.传统太极拳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