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毽的起源于发展
花毽比毽子,看起来更美观一些,踢起来弹性也很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花毽的起源于发展,欢迎阅读!
花键简介:
花毽的高度一般在12公分左右,多用火鸡毛或雕翎做毽身,塑料片做底座。因此,看起来更美观一些,踢起来弹性也很好。毽子起落的速度,也没有太多限制,踢起来后上下翻飞,花样动作全凭自己掌控,没有特别高难度的动作,所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毽子,是中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汉族民间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山东省青州市申报的“花毽” 入选,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毽的起源于发展:
现代踢毽
1928年月12月,在上海市举办“中华国货展览会”时,举行了我国第一次踢毽子公开比赛,推动了这顶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1933年3月26日。在南京市又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踢毽比赛,据当时的报纸报道:“报名参加者颇为踊跃,其中有河北的溥子衡、金幼申、(编著者注:溥子衡、金幼申系北京人)、杨介人三人,对于踢毽子极有经验……能踢之花式均有百余种之多,观者无不赞美。此外,有著名体育家及踢毽能手参加……届时定有一番热闹也。“比赛结果:河北杨介人获普通踢(盘踢)和花样踢第一名;北京运动员溥子衡、金幼申并列普通踢和花样踢第二名,三人所踢花样都有百余种之多,第四名踢的花样有三十种,第五名踢的花样有二十种。”在发奖会上,杨介人、溥子衡、金幼申三人再次进行了表演,还拍了电影纪录片。
同年10月举行的全国体育运动会上,踢毽子同拳术、摔跤、弹弓、剑术等民间运动项目一起,又进行了比赛。上海运动员周柱国、北京运动员溥子衡和金幼申分别获普通踢的前三名,浙江运动员谢叔安获第四名。上海运动员陈鸿泰获特别踢(交踢、北京叫小毽股)第一名,上海运动员周柱国和北京运动员金幼申分别获特别踢的第二、三名,第四名为河南运动员路锦城获得。比赛后,北京运动员金幼申、溥子衡二人,还在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学、中学等单位进行了多场表演,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
但是,此后踢毽子运动衰落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项民族体育运动才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0年,北京市吸收了在街头靠踢毽子糊口的艺人参加了杂技团,专设了踢毽子节目,并出国进行表演,受到了国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1963年,踢毽子同跳绳等,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踢毽子运动还被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
1961年6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飞毽”的电影,介绍了踢毽的运动的历史和踢法,推动了这一运动的发展。天津、上海、保定、哈尔滨等地参加踢毽子的人越来越多。上海电视台也形象地向广大观众推荐踢毽运动,上海《青年报》还组织了全市中学生“红花怀”踢毽比赛,历时两个多月。北方冰城哈尔滨市,参加踢毽子的活动人数逐年增加,全市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的大约三十五万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赛。1982年,哈市一三六中学初中三年级女生王丽萍,用1小时28分多钟,以5684个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市中、小学生踢毽子比赛的双脚踢(盘踢)第一名。这个成绩,远远超过了1933年10月,全国性体育运动会踢毽第一名4986个的成绩。
古代踢毽
踢毽子,是我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这项活动,可以活动筋骨,促进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何人首创?这早就是我国体育专家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有一种传说认为:毽“创自辕黄帝”。当时叫“毱”,不叫毽,是练习武士的一种器具。“毱”在中华大字典中解释为“皮毛丸”,显然,“皮毛丸”与毽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又一传说认为:“创自岳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质,抛足而戏,以释军闷。”此种传说没有可靠的佐证,而且“箭”与“毽”又不相同,也是不足为信的。
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唐《高僧传》二集卷十九《佛陀禅师传》中记载:有一个叫跋陀的人到洛阳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岁的惠光,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连续踢了五百次,观众赞叹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时(公元467——499年)人,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师,他非常喜欢惠光,并将他收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宋朝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明、清时期,踢毽子进一步发展,关于踢毽子的记载也就更多了。明代进士、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散文学家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为民谚的内容,而且发展到数人同踢的技巧运动。至清末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用来锻炼身体:作养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并提,一些人以会踢毽子而自荣。因此,踢毽子的活动更加广泛,特别是青少年参加者更为普遍,当时就有这样的童谣:“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说明踢毽子已经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民间踢毽爱好者更是用功苦练,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以北京为例,每遇城乡庙会,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观摩、比赛,培养新手,甚是热闹。
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涌现了一批全国闻名的踢毽子能手。如北京的谭俊川、金幼申、溥子衡、林少庵,上海的周柱国、陈鸿泰,河北的杨介人,浙江的谢叔安,河南的路锦城等等,数不胜数。踢毽技术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各种踢法丰富多彩,高难翻新的动作层出不穷,不同风格争奇斗胜,使观者眼花缭乱,惊叹不已。我国传统的踢毽运动,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