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5个
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5个
创业者总想避开竞争,去人少的地方找泉水,其实那些地方多数是沙漠,什么水都没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1:章燎
章燎原,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1976年出生于安徽绩溪。在电商界人称“松鼠老爹_章三疯”。实战派、革命派的草根战略营销者,擅长细分品牌定位、蓝海市场开拓。2014年双十一单日销售额达到1.02亿元,全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被评为2014安徽年度十大经济人物。2015年一季度销售额超过10亿元。
下面80后励志网带你一起来扒一扒章燎原的创业史,看看章燎原如何用两年时间,从0到10亿!
章燎原身材瘦削,眼神犀利,有员工形容他的眼睛是“像鹰一样”,走路的时候身体有点伛偻,喜欢沉思,步伐很快,“有点像要赶去‘杀人’一样”。
出生于1976年的章燎原,在安徽芜湖市创办了三只松鼠——一家以卖坚果、干果为主的电商公司。三只松鼠这家公司的装修有种奇妙的混搭:既有橙红色的管道滑梯,就像你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互联网公司装修照片;又四处挂满贴着诸如“百亿梦、幸福梦”口号的红色横幅,这让你想到传统的乡镇企业。
特意用黄色灯光和灰色砖块做出旧时光效果的走廊,雕着标语“要么第一,要么灭亡”,一串数字连起一条时间轴:5个人创立的公司,2012年6月19日上线,2012年11月11日卖出766万元销售额。到2014年11月11日,单天销售额变为1.02亿元,2014年全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章燎原的“触电”始于2003年在一家塑胶公司做营销员。在那家公司,章燎原用中文写好邮件,找人翻译成英文,用在线英文翻译软件登录英文网站,看到网站跟塑胶销售有关,就发邮件,他给几百家网站都发了邮件,把信息链打通,一两个月后很多人打电话到公司里谈生意。
安徽宁国市出产山核桃,他看到卖山核桃的詹氏食品公司招营销员,这家公司一年销售额四五百万元。2003年他加入詹氏的时候,正好是淘宝上线的时候,他失去了做电商的第一轮机会。
在詹氏,他一干就是9年,前7年没干任何电商的事,从营销员做起一直做到总经理,当他离开詹氏的时候,公司产值一年近两亿元。最初,他被外派开专卖店,担任经理,手下实际只有一名员工,自己又要负责送货又要跟商超谈判,700元一个月。与他同期加入的员工共11名,走了10个,只剩下他一个。他琢磨过,自己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事无成,核心原因是虽然想创业,但没有专注一个产业,没有选择一个切入点,只有选择一个行业、一个老板跟下去自己才有可能做起来。
外派到芜湖的时候,他特别兴奋,觉得自己是练兵多年的将军终于上了战场,他骑着自行车带着女朋友在芜湖转悠,指着世纪联华说:以后我们的货都会摆进去。
他先拿小超市练手,学着谈堆头费、进场费,学习做税务、工商注册,两年后芜湖区域业务增长第一,财务管理、员工管理都是最规范的。29岁,章燎原觉得自己扬眉吐气,升职成营销总监。
2010年底,他感受到时代的变化,电商B2C来了。詹氏山核桃在安徽这个区域市场脱颖而出,但满足不了章燎原的胃口,他想做全国性品牌。他做了壳壳果——一家在网上卖山核桃的店,2011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他意识到,电商能够建立起全国性的坚果品牌,到2011年下半年,章燎原在公司内部坚持认为这是唯一的机会,三年能做到两亿元。但是,其他人觉得这是吹牛,电商是虚拟的,没有实体店靠谱,章燎原走火入魔了。
线上线下的冲突明晃晃地摆在桌面上,詹氏的老板偏向保守。章燎原觉得,快消品在电商建立品牌的时间窗口是在3年以内,2014年底我见章燎原的时候,他说:“再通过电商建立快消品品牌的机会几乎没有了。可能机会存在,但方法不一样了。”
章燎原利用社会化媒体推广自己的个人品牌,在圈子里出名了。IDG资本合伙人李丰联系上了他。2011年,李丰研究淘宝电商,进而了解到壳壳果,这个快速崛起的品牌在电商坚果品类已经做到了前三。2011年底,李丰从南京到宁国,路上花费三四个小时。壳壳果面临着线上线下的冲突,李丰对章燎原的第一印象是,懂品牌,对电商有想法,虽然在小地方,但想法大气。他告诉章,如果你出来,我投资你。三只松鼠A轮融资就是IDG的150万美元。
章燎原决定辞职创业,大家都不理解:你有房有车,一年几十万元的收入,搞什么呢?拿几乎是全部的家当100万元创业,失败了,怎么办?章燎原有一股与命运死磕的狠劲,他相信人生有起有落才能终成大将。
2012年5月,三只松鼠上线前,李丰赶到芜湖,和章燎原他们聚会。鼠大疯(胡厚志,工厂制造中心总监)负责做菜,大家一块喝了很多酒,“我很久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我很久没看到的东西,草根、青春、理想、感情……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十分感动。”
三只松鼠2012年6月上线,正式上线之后,第一单客户姓黄,男士。鼠阿M(三只松鼠客户满意中心副总监明珊珊)激动得叫了起来,全办公室的人都跑来围观。章燎原亲手打包,鼠阿M自己写了一封信给对方。仅仅3个多月后,三只松鼠就成为电商坚果第一品牌。三只松鼠定位高端品牌,卖给白领。很多人认为应该直接向对象建立诉求。章燎原认为得先搞人气,让图便宜的人到处去传播,影响白领决策。原来他在詹氏的时候,詹氏业务很大一块是来自企事业单位采购,但章燎原主攻小区里的大爷大妈,提供低价格、好服务的产品,他们买回去就到处讲。这次做三只松鼠,互联网上什么人传播最快?是学生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小恩小惠他们都会开心地发微博。这群18岁到24岁的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参与感强,心里没有品牌,白纸一张。
第一波用低价赚人气、赚口碑,刺激准客户掏腰包,等这些人的品味拉升起来之后,产品价格也就理性回归了,让客户为满足感而付费:大家都买三只松鼠我为什么不能买呢?这也是章燎原在詹氏摸索出来的手法:他开拓区域的时候,第一次卖得便宜,后来价格就渐趋于合理了,新用户给更多的优惠,老用户联系靠的是情感,价格没那么重要了。
2012年,章燎原悟出一点,口碑营销是最好的营销。公司需要有很好记的名字,要让人愿意为你传播。
对客户来说,体验的链条很长:从进来店面有疑虑、到下决心买、再到期待货的到来、再到收到货实际体验,是不是每个环节都提高客户的好感、让客户觉得你更加靠谱,这很重要。传统企业觉得这些环节都是麻烦,章燎原发现这些环节都是广告植入的机会。传统品牌营销是你看到广告就到超市找产品付钱带回家,没有那么多时间让品牌商和客户建立起沟通,必须通过频繁的广告刺激让客户接收到信息。
电商能在一次消费里创建一个忠诚的客户,传统的短信是“尊敬的顾客……”,三只松鼠的短信是“主人,您订购的鼠小箱正快马加鞭地向你飞奔而来”,形象,生动。三只松鼠的另一位投资人、今日资本创始人兼总裁徐新做过调研,90%消费过三只松鼠的用户能记住这个品牌。
附在包装盒上、做成松鼠尾巴造型的开箱器,盒内附带的用于吃后擦手的湿巾……三只松鼠在许多细节上超过客户预期的期待。
在线客服是品牌和顾客沟通的关键,因为见不到面才有想象空间。三只松鼠有先天优势,动漫形象在沟通上更容易。他们创造了一个特别的称呼:主人。章燎原突然一天半夜在群里说,我们该对客户喊“主人”,松鼠是宠物,让萌宠给客户提供服务。他发了一张截图:章燎原用“鼠小儿”的账号与客户聊天,突然冒出一句“主人记得表扬一下,么么哒”。对方说,小松鼠好乖,发了一张摸头的动图。一开始包括鼠阿M在内,都不习惯用这个词,后来放开了,成为了三只松鼠的标准用词。
当时农产品营销、管理层次低,没有什么创新,包装很土,三只松鼠的包装特别,买的人都会提到。最核心的还是,价格发生巨大变化。这是本质,再通过包装、服务带来更多的话题,才能引爆。没有低价这个前提,就没办法引爆。洽洽瓜子做不了高端坚果的原因是,成本与三只松鼠区别很大。传统渠道进商超,必须有2倍以上的溢价,原本20元一包的坚果,就变成六七十元了,成本拉得很高。
没有体量的品牌是不可能成为品牌的。当时天猫还是好平台,用户获取成本低。之前,新农哥、百草味在淘宝过得很舒服,毛利率高,通过免费的流量来获得用户。当时在食品行业没人会用钻石展位,用得多的是直通车。三只松鼠选择做钻石展位,不断砸硬广,将碧根果做成了销量第一,这是三只松鼠第一款引爆产品,也拉升了三只松鼠其他产品做到了第一或者前几位,把流量入口的门给堵住了。
他们考虑必须引爆事件来打响品牌,有什么比从天而降成为第一更好的呢?决定2012年双11哪怕亏几百万元,哪怕没办法成为全天第一,也必须有一段时间实现第一。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2012年双11,三只松鼠共有13个客服,从凌晨到晚上12点不停地忙。鼠阿M一度觉得提示新消息的“叮咚”声,是世界上最大的噪音,一听到心里就跟猫抓一样。同事打电话给鼠小七(吴斌、运营中心经理),千万别再卖了,再卖真的发不出去了,得关店了。订单积压在生产环节,缺货。开始没弄明白到底自己能卖多少,大家在仓库连呆了两天,稀里糊涂的,才觉得不对劲了。章燎原把创业团队召集在一起,我们面临着成立以来最大的灾难,可能让我们死掉,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只能用尽所有力量去干,就算干完了,可能还是会死掉。
如果店铺评分大幅度下降的话,三只松鼠的流量入口优势就没有了,店会跟死掉没什么区别。在2012年11月11日前,三只松鼠订单日均不超过3000单,双11当天来了10万订单,足以把三只松鼠整死。逼不得己,大家没日没夜灰头土脸地干了9天,招来了200名大学生做临时工。章燎原带头干,“他必须身先士卒,空喊口号的话会让大家觉得,我们又不拿你的加班工资,一分钱都没有。”鼠小七说,“靠着这口气我们硬憋出来了,战役沉淀了三只松鼠文化的根基。”
三只松鼠能够崛起,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是更低的价格(比线下便宜20%到30%);第二是更好的产品;第三是更优的体验。
2013年春节,他们再次遇到危机,快递积压,鼠大疯大年初三收到骂人的短信,你还创业个P啊,我的货还没收到呢。当时客服部门承受了很大压力,员工面目无神。有客服在微博上说:“三只松鼠是我们的家,当家平稳的时候,小松鼠们有了安全港湾,当家出现危机的时候,更需要小松鼠们站出来……是时候为这个家尽自己微薄之力了!回家的欲望,当组织出现危机的时候,我哭了,我不能这个时候选择离开,我要和其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努力消除危机。”章燎原决定向延迟收货的客户赔付,最终赔付了80万元。
三只松鼠的另一大风险就是对天猫的依赖,70%的销售额来自天猫,撇开天猫带来的流量后,能不能让用户找到自己?对品牌和渠道的关系,他们的参考物是宝洁,宝洁掌控了日用品的大部分品牌,商超不入宝洁的产品就没得产品入,这才是品牌的话语权。第一年他们特别恐惧,品牌的门槛是虚的,只要竞争对手有钱,对着干,可能半年一年三只松鼠就没了。幸好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半年的时间差让他们开始解决物流问题,建立真正扎实的门槛。
2014年被章燎原视作地基年,他融资一亿多元进行供应链改造,在北京、广州、芜湖、成都四地建仓,进口24台自动包装机,一台30万元,提升包装效率30%以上。“这只是为百亿元打地基,这意味着,我们企业在此前是摇摇欲坠的,连地基都没有,在死亡的边缘线上。”
章燎原坚信互联网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发展速度必须快,慢就会死,快就有活的机会。若是为了完善而放慢速度,没了第一的位置,供应链资源就要瘫痪了。快的过程中有病,有危机,但可以治。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史就是自我治病的过程,如果慢下来,就死了。
他认为电商对供应链的改造才是真正的门槛:通过软件提取数据改进产品,品质是时时改进。信息对称后,原有供应链体系更通畅,流通效率更高。通常,线下销售产品变质主要是在流通环节,品牌商很难控制。而电商让品牌商和消费者直接对接,库存更精准,产品品质更容易保持新鲜。目前,三只松鼠做到了扫描二维码能查看哪个班组生产,哪个客服接待,哪个快递员发送。章燎原希望在2016年能够实现追溯到原产地,这需要他在种植地安装传感器。
从品牌塑造发生变化,到供应链管理发生变化,未来是食品工业生产关系发生变革,互联网带来订单的聚合,缩短整个货物流通环节,提升组织的效率,这让生产和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
2014年,三只松鼠担心传统企业的崛起,结果只有良品铺子起来了,其他品牌还是糊里糊涂的。在都宝花园的时候,章燎原说,我们会一天卖上一亿元,鼠大疯觉得他吹牛。2014年双11,三只松鼠一天销售1.09亿元,700万袋坚果,120多万个包裹,足以堆满15个足球场,4500人在4天里发完货。
章燎原18岁要创业的念头,终于生根发芽,有了今天的三只松鼠。
2014年三只松鼠坚果主品牌做到了11亿元,还有零食品牌、茶叶品牌,未来还要拓展。在互联网食品品牌算是最大的了。章燎原未来要做的是在移动端建成一个基于品牌形象的食品商城平台,要实现这个目标,得填四个坑:第一,品牌跟消费者具有强关系链,拥有数千万用户;第二,品类要支撑高消费频次;第三,物流;第四,O2O习惯的形成,等着美团网他们打完仗,把泡沫挤掉,消费者习惯用手机定东西了。章燎原要做的是,强品牌带来的强关系链、强消费频次、上游供应链。“联想佳沃是从上游开始走,我是从下游开始走,我觉得我比他厉害,有用户我就敢说商品;你有商品没用户白搭。”
章燎原为三只松鼠定的目标是2020年销售额100亿元,2015年能超过20亿元。章燎原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他总结了三只松鼠的几种死法:最大的风险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风险在中国没有人彻底的解决,但是我希望用互联网信息化、数据彻底解决,但这需要过程。另外,互联网处处是风险,任何一种死法都可以让你去死,媒体可以让你死,微博可以让你死,国家相关政策也可以让你死,用户投诉也可以让你死,你没法总结哪种死法。“这样,全员要关注的不是怎么去死,是如何去挖掘每一个细节的短板在哪、把短板抑制住。”
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2:张朝阳
张朝阳,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于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199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1996年8月手持风险资金,回国创建了爱特信公司,公司于1998年正式推出其品牌网站搜狐网,同时更名为搜狐公司。
现如今,“搜狐”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的名字。张朝阳的搜狐网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与公信力的新闻中心、联动娱乐市场,跨界经营的娱乐中心、深受体育迷欢迎的体育中心、引领潮流的时尚文化中心。
来看看张朝阳的创业故事,在搜狐发展初期那些辛酸的创业史
在张朝阳的印象中,当时的美国人对中国十分陌生,几乎没有投资人愿意听他的计划。事实上,那个时候能够找到一个愿意接见这个中国创业者的投资人都很困难。
如何创业?在罗伯特和尼葛洛庞蒂的引荐下,张朝阳自费前去美国加州见那些亿万富豪。他先在加州的一个小旅馆住下,用绿卡租了辆车,然后用了两天时间不停地打电话与几位可能改变他的公司命运的人约定见面时间。
1997年9月11日让张朝阳终生难忘,他至今为自己在这一天表现出来的能力而骄傲,在这一天中他马不停蹄地见了4位风险投资人。
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张朝阳应该在早上9点先去见英特尔投资公司的人,接着是12点与世纪投资的负责人会谈,下午3点是软银,下午5点则是后来给王志东投资的亿万富翁罗伯森、斯蒂文森。前三位投资人都在硅谷附近,而最后一位则在旧金山。
如何创业?为了充分利用分分秒秒,头一天晚上张朝阳利用雅虎地图已经把路线搞清楚,准备第二天飞车前去会见这4位超级富翁。
谁知道第一个会面就被推后了半个小时,虽然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面,但当会面结束时,已经中午12点了。张朝阳匆匆在麦当劳买了食物然后一边开车一边吃地赶往世纪投资。
如何创业?当张朝阳见完前三位投资人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再加之那天赶上旧金山的地铁罢工,所有的车都在地面上爬行,严重的堵车迫使张朝阳勉强开下高速公路。到了距离罗伯森。斯蒂文森还有7个街区的时候,他将车弃置在一个停车场后提着笔记本电脑飞奔着跑到了见面地点,他到的时候,罗伯森。斯蒂文森已经等了他将近一个半小时。还好,双方谈得不错,罗伯森。斯蒂文森表示出很强的投资意向(但最后并没有投资搜狐,倒是后来投资了四通利方,成就了新浪),新浪投资好项目。
张朝阳那天见的4拨投资人,最后实际投资给钱的只有一家,那就是英特尔投资公司。即便英特尔投资公司,也给的并不利索。英特尔投资公司对张朝阳进行了前后长达6个月的问题"审问",平均每天6个问题。有一天晚上英特尔投资公司的投资人打长途电话过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张朝阳当时在发烧,但是生怕投资人觉得自己身体不好最后不再投资,所以不敢说自己在发烧,只能咬牙回答他的问题。
1998年到2000年上半年,英特尔投资公司的投资关注方向是软件市场,目的是为了促进硬件的销售。"而要去了解一个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其中的一两家企业。"在这个阶段,英特尔投资的洪恩、速达、适普等都是软件企业。
搜狐所代表的门户网站,最初并没有进入英特尔投资的视野。英特尔总部投资部曾流传一份投资建议书,但他们最后没有投,而他们错过的这家公司叫雅虎。1997年中国互联网官方出了一个调查,称阻碍中国人上网的第一大原因是中文网页的缺乏。英特尔因此认为投资像搜狐这样的公司可以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这又能带动电脑和服务器的销售,于是,搜狐成为英特尔的投资对象。
英特尔的投资对搜狐至关重要。英特尔本身也是中国互联网广告业的大金主。中国的网络广告起源于1997年3月,当时灵智大洋互动媒介部经理吕勇代表IBM在ChinaByte上投放了一个banner广告,几乎在同时,英特尔也为其新出品的奔腾处理器在ChinaByte上试水网络广告,这一单同样来自吕勇。
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3:任正非
一个44岁的男人,在经营中被骗了200万,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绝,还背负200万债务。老婆又离婚,他一个人带着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创立华为公司。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看谁都比他强的一个人,成功逆袭,用27年把华为带到通讯行业世界第一的位!这样的人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你还在为没有成功找理由么..
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靠近黄果树瀑布。
任正非的父母是乡村中学教师,家中还有兄妹6人。任正非中、小学就读于贵州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城。
因为父母对知识的重视和追求,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任正非的父母仍然坚持让孩子读书。所以任正非的童年虽然是在贫穷中渡过,却是快乐美好的。
1963年,任正非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已并入重庆大学),离毕业还差一年的时候,““””开始了。
因挂念批斗被关进了牛棚的父亲,任正非扒火车回家看望父亲,父亲只是嘱咐他要不断学习。
任正非回到重庆后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技术自学完,接着还学习了逻辑学、哲学和几门外语。
事业低谷,婚姻破裂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当上了建筑兵。那时法国一家公司向东北辽阳市出售了一个化纤成套设备,这是任正非当兵后监守的第一个工程。从这个工程开始一直到建完生产任正非才离开。1983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从部队以团副的身份转业,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在当时深圳最好的企业之一,南油集团下面的一家电子公司任副总经理
在这里,任正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陡坡”:任正非在一笔生意中被人坑了,导致公司200多万货款收不回来。那时,内地城市月工资平均不到100元。在这种情况下,任正非在大国企南油集团的铁饭碗端不住了,安逸的日子似乎已经到头。
这一年,任正非的家庭和事业都出了状况。他的夫人转业后进入南油集团领导层,而他在南油下属企业时由于连续亏损没有多少油水,再加上父母与弟妹和他们同住产生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家庭解体。任正非在这一波有一波的滑坡中,直达人生低谷。
此时的任正非下有一儿一女要抚养,上有退休的老父老母要赡养,还要兼顾6个弟弟妹妹的生活,正值上有老下有小、青春不在、未来尚长的中年之际的任正非,前行之路陷入无际的迷茫与昏暗。
肩负重压,毅然做出抉择
处于中年危机之中任正非没有时间去感伤,家庭的责任、事业的急迫,令任正非迫不得已,走向了一条下海干实事的道路。就这样,深圳少了一个国企干部,中国多了一个高科技企业的“教父”。
创业初始,任正非的所思所想并没有太多的理想主义,仅仅只是为了糊口、为提高家人生活品质而这是一个扛着压力向前、被逼无奈的创业故事。奋斗。可以说,任正非的创业初期带着些许悲情色彩。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经过几次经历,任正非萌生决心自己干的想法。
和众多创业相似的带有“深圳”色彩
1987年,任正非以2.4万元资本注册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
凭借特区信息方面的优势,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以赚取差价——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对于身处深圳的公司而言,背靠香港就是最大的优势,至于是代理交换机还是代理饲料,对于任正非这样的通信技术的门外汉都是一样的,都是要从零开始的。
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行业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民族企业在其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43岁的任正非,在这个时候突然表现出了他的商业天才,决定自己做研发。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保卫领土的敏感和决心,而他在那个时候能够认识到“技术是企业的根本”,便从此和“代理商”这个身份告别,踏上了企业家的道路。
倚靠深圳,公司发展迅猛
1991年9月,华为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开始研制程控交换机。最初公司员工仅50余人。
当时的华为公司既是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边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
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做得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接着干。这也是创业公司所常见的景象,只不过后来在华为成为了传统,被称为“床垫文化”,直到华为漂洋出海与国外公司直接竞争的时候,华为的员工在欧洲也会打起地铺,外国小伙伴无不惊呆称赞。
1991年12月,首批3台BH-03交换机包装发货。当时公司已经没有现金,再不出货,直接面临就是破产。幸运的是,这三台交换机很快回款,公司得以正常运营。
1992年,华为的交换机批量进入市场,当年产值即达到1.2亿元,利润则过千万,而当时华为的员工,还只有100人而已。
这样的成长速度,响应了深圳速度的口号,而这样的盛况只属于那个时代。
华为像一匹来自深圳的狼,扑进了这个正在高歌猛进的行业。
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4:谢霆锋
2012年,16岁出道没有读大学的谢霆锋应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邀请,作为“亚洲领袖讲座系列”首场讲座主讲嘉宾,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谢霆锋2003年创立POPO朝霆,专注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如今每年净赚1亿,公司市值60亿。
谢霆锋说:“I don't doubtmyself,you may got a lot of negative impact or commit”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谢霆锋的创业故事,看看影帝的B面。
16岁,谢霆锋为了帮生意失败的父亲谢贤还债加入英皇。顶着父母巨星光环的他自出道起就争议不断,纹身、怒摔吉他、骂TVB不尊重音乐……他一连串“叛逆”的举动令谢霆锋被标注为“问题少年”,直到《谢谢你的爱1999》发售,他终于摆脱倒彩谩骂,而成为两岸三地的巨星。
我们看到的都是他成为歌星影帝的A面,心思缜密的他在2003年投资370万在香港铜锣湾创了自己的公司PO朝霆。
而创业故事的缘起还是在演艺圈,他常困惑于一个现象:拍戏现场,导演希望改变或者增加一些效果时,和后期负责人的沟通相当不顺:导演找后期,后期也拿不定主意,得给公司打电话,公司也不能马上给答案,于是现场变“冷场”,一拖就是两三天,很多天,浪费时间,损失金钱。
2001年,他拍摄《玉蝴蝶》的MV,付出很多精力和金钱,但效果始终无法达到预期。事情真的需要这么复杂吗?追求完美的谢霆锋决定追根究底,一番了解后,他发现问题出在后期制作上。之后,他开始更系统地了解、学习后期制作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提高自己作品的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香港的后期制作并不由香港人主导,而是被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公司霸占,大家只能而且似乎也已经习惯受制于人,即使这些外资所提供的服务并不理想。“一个国际大都市竟然没有一个有品质的本土制作团队,后期总得拿到韩国、日本去做,胶卷要到澳洲去洗,我们自己做不出来吗?”谢霆锋不服这口气,一个要改变局面的梦想也在他心中不断燃起。
2003年,在演艺上遇到不小挫折的谢霆锋,下定决心争上这口气。“别人不来,那我来。”凭借抵押房产所得的100多万,他成立了PO朝霆。反对声一片,包括家人在内也都警告:谢家就没有会做生意的基因。当时香港后期基本上由两家老牌外资垄断,几乎没有新公司成长的空间。但谢霆锋笃定了,“我们做不好,是么?我受够这些论调了,就我了,我来做给你们看。”
创办PO,源于他的雄心壮志,根植于他的“成竹在胸”。一般人没有看到他看到的风景,也想不到这个22岁、众人眼中的“坏孩子”心思如此缜密。“第一,我作为歌手有不错的收入,当时的唱片市场还是不错的;第二,我们选择了并不是很复杂、门槛相对低的广告后期作为开始;第三,我自己手上已经有好几条广告片子,可以作为业务的开端。”谢霆锋说,创业需要勇气,但更重要的,是尊重现实、冒“有把握”的风险。“我当时是有过计算的。至少,可以支持一年半的时间。”他有信心可以在1年半内让事业走上正轨。
从创业最开始的4人增长到200人并随着公司扩充还在不断增加。朝霆PO自2004年盈利以来,一路以营业收入每年超过40%复合式增长,成为亚洲领先的后期制作公司,专为广告、游戏、电影及MV做特效,客户包括汇丰、渣打、长江实业甚至很多外国品牌比如Canon、Sony、Olympus、Coke Cola、Benz等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比如《全城热恋》、《不二神探》、《救火英雄》、《中国合伙人》、《一九四二》、《桃姐》等等都是他们后制的。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PO朝霆有最好的技术,最优秀的员工。2008年,有业内行家试图以5倍薪水挖走20位员工。谢霆锋后来在采访中几次谈到当天的情况,称当时他凌晨返回公司和员工交流,承认自己没有钱和对手硬拼,但他以情动人,问大家是要出去做生做死,还是留下来逐年实现既定的目标?这场挖角大战,最终谢霆锋近乎完胜,只有一位员工最终选择离开。
谢霆锋当初创办PO,是为了改善香港本土后期制作的弊端,所以他力求打破传统后期模式,为拍摄现场、制片方和后期制作之间的沟通和服务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因循于此,他们创新推出“现场即时咨询”模式,成为在行业立足的第一个制胜武器。
有别于过去层层上报沟通、来来回回、跨区跨国、几天都难有确定意见的传统规矩,谢霆锋和杨文杰专门培养一批对公司业务、技术能力、乃至成本价格、工期都有专业了解的人,把他们直接派到客户现场贴身服务,客户遇到什么问题,不用再追来追去,直接面对面沟通就可以解决,既节约时间,也提升品质。
“现场即时咨询”反映了谢霆锋以客户为本的经营观。以价值去赢得客户和市场,建立可持续事业,这是谢霆锋一出发就坚定的信念。甚至,这也是他创立PO后长达8年都不公开自己身份的一个原因:“我并不希望客户因为这是谢霆锋的公司而选择我们,我希望他们因为我们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而认可我们。”
当时作为老板在PO上班时,谢霆锋常遇到娱乐圈同行到PO配音或者看片子,每次他都虚晃一枪,“告诉说,我也是来看条片子,或者也是来配音的。”有的同行遇到的次数多,他就得多编些理由,偶尔还和人家调侃几句,“你觉得这家公司怎么样,还不错吧。”
2009年,PO在上海成立了内地的首家分公司,提供调色和粗剪服务,成为大中华地区第一家跨两地的后期制作公司。2011年底,PO决定在北京开设分公司,目前,PO北京已正式营业,成为其进入内地电影市场的核心支柱。在绝大多数后期制作公司几年、几十年都开不出一家分公司的后期制作行业,PO三年内连开两家分公司的扩张速度堪称惊人,如今市值60亿港币,每年净赚1亿。
十年华丽转身,叛逆演艺圈新人已然成为商业刊物的封面人物,时间用在哪里总会看的见。
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5:陈欧
谈改变
更喜欢转折点之后的人生
陈欧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比较顺的,但他更喜欢转折后的人生。“第一次创业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如果不是在22岁选择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G-Game,如果我选择了一条道路比如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可能到后面人生稳定,但也就走不上创业这条道路。我创业的目的是改变未来。”
立志改变未来的陈欧改变了历史。后来陈欧感觉和公司不合拍,卖掉了GG-Game。随后他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学位,这也就是他口中所说的“第二个转折点”。2010年3月,陈欧创立聚美优品,29岁荣登福布斯创业者榜。2014年聚美优品在美国上市,陈欧成为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24岁,当我去了斯坦福后,学校告诉我们,我们要创业不只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更高深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人。”陈欧说,听到这个说法后,自己开始思考有哪些创业项目,因为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地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回想一下,我人生真正转折点是从学生时代迈向社会选择创业的道路,这个道路当时选择不一样的话,可能今天我还是在新加坡拿着博士学位专门做研究,可能就不是今天的陈欧了。”
谈代言
作为CEO,我为80后90后代言
2011年初,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他创办的聚美优品做代言的时候,他是非常犹豫的。
陈欧说,他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希望他站出来,还给他举了张朝阳的例子,这位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通过打个人品牌,以极低的代价成功带动了搜狐的知名度。一直担心别人说他高调、得瑟,怕被“枪打出头鸟”的陈欧,终究还是担起了重任做营销。
于是就有了红遍网络的“陈欧体”,在80后、90后是风行一时。他亲自出镜为公司拍摄的“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引起80后强烈共鸣。再后来,陈欧不断出现在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他还曾与张朝阳等明星企业家一起参加着名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在节目里,张朝阳是“可爱潮男”,陈欧则是“80后创业新贵”。
谈创业环境
这是最好时代,创业要趁早
对于当下的创业环境,陈欧说:“在北京所有的五星级酒店的咖啡厅,聊的都是天使投资人,哪怕下班之后我们吃烤串喝啤酒的时候,你也可以听到旁边有人会说:借壳上市。这对创业者来说就是最好的春天,最好的时代。”
陈欧鼓励青年人勇敢创业。“今天如果你还没法说服自己,踏出创业这一步,那是对自己人生的背叛。也是对自己价值的背叛。所以各位创业者,如果今天你还在踌躇不前,还在思考风险的时候,勇敢迈出这一步,很快就会海阔天空。创业的选择是跟随你的心,当你觉得有些事情现在应该开始去做,就不要想太多,想太多之后发现创业会有一百种死法,你就不做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陈欧经历了创业的痛苦期。陈欧说,在2009年遭遇了次贷危机,遇到了融资最困难的时候。“当时我很幸运,我还可以发工资。当时我拿到的天使投资只有180万美元。今天的创业者可能会笑了,而今天可能A轮融资就有1000万美元。无疑这是最好的时代。”
在陈欧看来,现在这个时代,作为新媒体内容的创业者,他的成功几率可能会很大,强势的社交媒体让优秀的人很容易脱颖而出,IP后面变现的机会很多,但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已经很难了,因为先行者已经完成了“垄断”,没有资本的助力已经很难做大。现在创业者们的启动成本还是比以前低了很多,创业者只要找准方向,中国经济的未来依旧要靠创业的年轻人。
看过“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的人还看了:
1.创业故事大全
2.名人创业故事
5.中国名人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