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_激励员工的小故事
多花点时间在你的员工身上,在工作中跟员工分享一个小故事吧!有利于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斗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1:不与三季人说第四季
有一天有个一身绿的人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见教?”“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不知可否?
年轻人仗着是孔子的弟子不以为然,绿衣人说:“你说一年有几季?”“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于是俩人争论不休,此时孔子路过,年轻人遇到救星,让孔子评理,孔子一笑说道:“一年只有三季!你输了,给他磕头吧!”绿衣人抚掌大笑,待年轻人磕完头扬长而去。
年轻人大惑不解,问孔子,为什么说三季,明明是四季,孔子笑着说道:“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个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根本不懂的人不需要和他争辩,因为你与他们谈的即便是真理,可是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永远也无法理解,这类人通常被被称为是“三季人”。
无独有偶,这让我想起庄子秋水篇十七中的几句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说“井里的蛤蟆你和它讲海多大讲不通,因它没见过,所处不同。夏天里的虫子和它讲冰什么样子,讲不通,因为它没经历过,时令不同。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庄子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对于很多明白事理的人,我们可以跟他说很多道理,而对于蚱蜢我们不要跟他说还有冬季,对蛤蟆就不要跟他说大海,对夏虫就不要跟他说冰,即便他问你也说不知道,这也是智慧!非要跟三季人争个明明白白,有意义吗?
生活中本来就有很多无可救药的三季人,我们又何必要苦苦跟他讲道理而弄得自己不舒服呢?到头来就算累死你也说不清楚!你比如某些博客“诗人”,就说自己的诗词可跟杜甫媲美,你还跟他说什么?你就说你早已超越了不就完了?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2:老太太买苹果
老太太去买菜,路过四个水果摊。老太太并没有在最先路过的第一、第二家购买苹果,却在第三家购买一斤,更奇怪的是在第四家又购买了两斤。
老太太路过商贩一的水果摊,就问苹果怎么样。商贩说:“我的苹果特别好吃,又大又甜!”。老太太摇摇头走开了。只讲卖点,不问需求、都是无效介绍,无法成交。
老太太又到第二个摊子,问:“你苹果什么口味?”商贩说:“我刚上的货,没来得及尝,看应该很甜。”老太太二话没说扭头就走了。对产品了解,一定是亲自体验出的,亲自体验感受出的才是卖点。
旁边的商贩见状问道:“您要什么苹果!” 老太太说想买酸点的苹果。商贩答道:“我这种苹果口感比较酸。” 老太太说:“那就来一斤吧”。客户需求把握了,但丧失进一步挖掘的机会,属于客户自主购买,自然销售不能将单值放大,潜力没有深挖。
老太太又看到第四个商贩的苹果摊便去询问:“你的苹果怎么样啊?” 商贩答道:“我的苹果很不错的,请问您想要什么样的苹果呢?(探求需求)”老太太说她想要一些酸的。商贩说:“一般人买苹果都是要大的甜的,您为什么要酸苹果呢?(挖掘更深的需求)”老太太说她的儿媳妇儿怀孕了,想吃点酸的苹果。商贩说:“您对儿媳妇儿真是体贴啊,将来您媳妇儿一定能给您生一个大胖孙子(适度恭维,拉近距离)几个月以前,这附近也有两家要生孩子,就是来我这里买苹果(讲案例,第三方佐证)猜怎么着?这两家都生了个儿子(引发憧憬)”老太太决定再要两斤苹果。随后,商贩又对老太太介绍其他水果:“橘子也适合孕妇吃,酸甜还有多种维生素(连单,最大化购买)”接着,老太太又称了三斤橘子。商贩称赞着老太太,又说他的水果每天都是几点进货,天天卖光,保证新鲜(将单砸实,让客户踏实),要是吃好了,让老太太再过来(建立客户黏性)。老太太被商贩夸得开心,说要是吃的好让朋友也来买(老客户转介绍新客户,客户满意,实现共赢!)。
在给员工培训的时候,我们主要强调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沟通,不断发掘客户的需求,尤其是深层次的需求,实现最后的成交。每一名员工都在学习和进步,为此而努力,不放弃每一单的可能,把规模做大!
经营一家店,将面对很多挑战,各项指标就像大山横亘在眼前,员工每天也有各项任务,我们会面对各样的客户。但是,我们都有勇气接受挑战,超越自己,勇于亮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3:标准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4:沟通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5:狐狸与葡萄
一只狐狸路过一个果园,看到了大串饱满的葡萄,垂涎三尺,但是自己太胖了,挤不过去栅栏,于是饿了三天进去果园。这只狐狸开始大快朵颐,最后又变回原来的身材,发现出不去了。无可奈何,狐狸又饿了三天才出去。
诱人的葡萄象征了很多东西,,比如强硬的态度处理售后,高价卖出手机赚取差价利润……不过,这些全是眼前利益,只有通过优秀的服务,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有吸引力的促销,才能抓住最大的持久的销量。台东一店只有把规模不断放大,才配得上台东一店!
>>>下一页更多给员工分享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