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成功学 > 成功故事 > 农村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农村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农村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改革后的农村,民康物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创业成功的故事,欢迎阅读!

  农村创业成功的故事1:

  这位创业传奇人物叫关明坚,男,汉族,1974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上西村,一个输掉家产后靠养殖斑鳜致富的创奇人物,现任江西永成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斑鳜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食鱼、虾类等活饵料。该鱼肉质鲜嫩、少刺、粗蛋白含量高、脂肪和灰分较低、营养价值非常高,熟食肉呈蒜瓣状,唯美形佳,是名贵淡水鱼类,被誉为“淡水鱼之王”。

  2004年,身价百万的关明坚,在别人诱导下迷恋上了赌博,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内输掉了全部家产,还欠下了100多万的外债,他为了还清外债离开了家人,只身来到江西九江永修县白莲湖鱼种场,开始了创业历程。

  来永修县的头几年,关明坚过着别人无法体会的生活,因为他知道,只有扎扎实实用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未来、实现梦想,还清债务,走向成功的道路。由于斑鳜繁殖技术含量比较高,几年来,他利用原白莲湖鱼种场经营赚来的八十多万全部用于研究石斑鳜鱼的苗种繁殖、培育,凭着那不甘失败的信念,支撑着他去探索,这一过就是三年。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关明坚终于攻克斑鳜人工繁殖的各种难题,2008年成功的繁殖出斑鳜的鱼苗,并人工养殖了第一批斑鳜,掘取了第一桶金。

  关明坚养殖的这种鱼叫斑鳜,浑身长满金钱斑点,花纹比较稀少,好像一个个铜钱似的。因为他知道它贵就贵在这个花纹上,其他的鳜鱼是绝对没有这个花纹的。当时国内还没有大规模人工繁殖,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普通的翘嘴鳜鱼,一公斤可以卖到60元、而石斑鳜鱼能卖到180元,在韩国市场价格高得惊人。

  他虽然掌握了一套繁殖、养殖的技术,但做大、做强这一产业需要一笔很大的流动资金,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一直固惑他。在一个偶然机会,一个南昌老板听说他成功孵化出斑鳜,就想聘请他来公司养殖斑鳜。考虑再三后答应了,但他开出了60万年薪的天价,最后南昌老板给了50万的年薪。

  2010年年初的一天,永修县渔业局告诉他有一片新的鱼场正在对外承包,关明坚觉得机不可失,他马上炒了老板的“鱿鱼”,承包了白莲湖良种场的繁殖设施及200亩水面,把打工赚来的100万再次投入到斑鳜繁育、养殖事业。仅仅三个月,他就孵化出50万尾斑鳜苗,光是靠着卖这小小的鱼苗他就赚了个满盘满钵。

  斑鳜人工繁育技术含量比较高,它有一整套操作程序,涉及到亲本选育、亲本培育、人工催产、病害防治、苗种培育等五个环节。 斑鳜的繁殖成功,填补了国内繁殖淡水石斑鱼的空白,让关明坚成为闻名全国的水产养殖人物。他的事迹在2011年9月30号中央电视台CCTV-7套《致富经》、2011年12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电视台二套《东西南北九江人》、2015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生活早早参考》栏目先后播出后,在水产养殖界引起了轰动,因为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人工孵化斑鳜的先例。

  2011年关明坚成立了江西永成水产有限公司,他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为了做大斑鳜产业,他汇同志同道合之士、融合社会闲散资金用于产业拓展,通过公司十农户的形式,通过提供鱼苗、确定最低保底收购价、提供技术服务等措施引导养殖户从事斑鳜养殖。通过几年的打拼,江西永成水产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江西省最大的斑鳜养殖企业。他规划用几年的时间,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建高级管理团队、增加养殖水面、开展网箱及工厂化养殖等措施,使江西永成水产有限公司形成孵化、养殖、销售、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从而成为全国斑鳜养殖龙头老大。

  人生能有几回搏。在关明坚看来,年轻人就应该有魄力、拼劲、闯劲和干劲,用汗水、智慧换来自己未来美好的生活,换来家庭的幸福,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在的关明坚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去回报他的第二故乡永修,如何去带动和引导永修县的养殖户走上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农村创业成功的故事2:

  正值深秋,在玉州区大塘镇三和村的鲜花大棚里,一朵朵非洲菊在竞相开放。这是村民梁诗云种植的一个鲜花新品种,有近40亩。现在,每天清晨,他都会请人把新鲜采摘的菊花送到市区的花店中。现在种花让梁诗云有了稳定的收入,这是几年前他不敢想象的事情。1998年梁诗云因车祸右小腿骨折,身体落下了残疾。刚开始几年,他只能在外帮人打点临工来补贴家用,但日子总是入不敷出。为了生计,2009年,他经过市场调查,觉得花卉种植比较有前景,就东凑西借了五万块钱,在村里租下了10亩地,种起了玫瑰花。但是,由于技术和环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种植,玫瑰花的成活率很低,这给刚燃起创业希望的梁诗云又迎头浇了一盘冷水。是就此放弃还是继续坚持,梁诗云选择了坚持。

  经过多方打听,他了解到一个鲜花品种很适合亚热带环境种植。于是,非洲菊就被引种到了他的花棚里。果然,非洲菊的长势十分喜人,给他带来了一条源源不断的财路。2013年,在玉林市“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工程的扶持下,梁诗云把花棚扩建到了40多亩,增加种植了圣女果和黄秋葵,并且安排了当地6名残疾村民就业,基地的年收入达到了30多万元,梁诗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身残志坚创业者:李宗卫

  大家可能没想到,眼前这位给父亲讲解养蛇技术的年青人竟然是一个视力几乎为零的农村残疾人。他叫李宗卫,福绵区新桥镇金鸡村人,今年27岁。十几岁时由于一次意外事故造成了终身低视力残疾,十几年来,他一直都自食其力,靠在玉林街帮人按摩来养活自己。但是,多年来,他心里都有个创业的梦想,希望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虽然眼睛看不见,他都会抓住机会去学习去充实提高自己。2012年经福绵区残联的推荐,他免费到玉林市职业技实学校学习了养殖技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亲戚家玩,看到亲戚养蛇赚了钱,便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通过虚心学习和实践,以及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慢慢地李宗卫掌握了一套过硬的养蛇技术,他也逐渐地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在,他的养殖场已养有蛇1000多条,每年收入近4万元。同时,他也希望能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更多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大家一起共同致富。

  身残志坚创业者:刘入源

  16岁,一场意外,他的整个右手掌被截肢。但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自强不息,创出了自己的一份事业,拥有了一个种羊存栏达1500头,固定资产700万元的养殖场。他就是博白县桂源山羊养殖场的老板刘入源。2009年的时候,刘入源了解到山羊的市场行情很好,就决定投资养羊。当时,他第一批引进了30头种羊进行养殖,由于没有经验,低估了养羊的困难和风险,几个月后,30头种羊全部因疾病而死亡。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总结经验,慢慢琢磨出了羊发病的原因,并找出了解决的好办法。

  他的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2010年底,他贷款20万元,引进了250头种羊,第二年,就有了几十万元的收入,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大王。他的事迹,也引起了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央视致富经栏目专门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富起来以后,为了帮助其他的村民,他的养殖场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身残志坚创业者:李科勇

  这里是位于北流市北流镇甘村的志勇塑料厂。平时,定期或不定期,都会有一些残疾人朋友在厂里进行塑料垃圾的分拣工作,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取收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残疾人在这里工作呢,原来,厂长李科勇自己也是一位残疾人。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创业,干过不少的行业,也吃过很多的苦头,在生意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2006年,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工厂。这是一家集废料回收、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主要生产农用薄膜和再生乙烯颗粒,营业年收入近200万元。一个残疾人,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厂长李科勇也是颇多感慨。

  在创业过程中,李科勇切身体会到了残疾人就业的艰难,因此,自己有了能力,就决定帮他们一把。

  现在,他的工厂成为了北流市阳光助残扶贫基地,每年扶持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

  农村创业成功的故事3:

  随着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各方面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他们思想活跃,不拘泥传统,市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这不,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孙家湾村返乡青年汪锋就在山上养起了土鸡。

  近日,记者走进汪锋的土鸡养殖场,满山的土鸡体格健壮、羽毛艳丽,有的在悠闲啄食野草,有的在打闹嬉戏,给寂静的山野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

  汪锋现年29岁,高中毕业后先后在西安、山东等地干过建筑、餐饮,开过超市、板厂。10年艰苦的打工生活使他认识到,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要想真正发家致富,必须进行自主创业。在农村干什么能挣钱呢?头脑灵活的汪锋想到家乡后山有片闲置的林地,于是去河南、陕西、襄樊、十堰等地考察起了土鸡养殖产业。

  近10年的打工生涯,不仅积累了创业经验,也有了创业的启动资金。2015年1月,汪锋带着多年的打工积蓄与同村青年汪世海共同投资3万余元在上津镇孙家湾村流转5亩多山地、20 多亩林地,建起了土鸡养殖场。

  当年5月,鸡场建好后,汪锋从十堰地区进购了5000只本地的青脚麻土鸡,俗称“雀雀儿鸡”。“第一次尝试,由于养殖技术不成熟,在将脱温土鸡转入散养场时出现了鸡群应激反应,诱发综合症,三天就死了1000多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4万元。那时感觉天都塌了下来,想死的心都有了。”汪锋在回忆最初养殖土鸡的情景时,懊悔之情溢于言表。

  经过这次失败,汪锋认识到野山鸡养殖能否成功,关键在技术,于是,他再次赴十堰、郧西等地请专家指导,自己一有空就上网查阅、学习土鸡养殖技术。

  “土鸡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高,养殖场地要植被茂盛,水源清洁、阳光充足,一只鸡产蛋约180个,每天只需补饲50克玉米……”。现在,汪锋对土鸡的养殖技术已经了如指掌,养殖厂土鸡成活率可以达到95%。

  养殖业最难攻克的就是动物粪便污染环境问题,在建厂之初汪锋就考虑到郧西是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如果解决不了粪污污染问题养鸡厂发展肯定不会长远。通过多种渠道学习钻研,让他了解了发酵床技术,就是利用粪便发酵床自动分解鸡便原理,自动清除房舍鸡便,使鸡舍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经过这一技术攻关,使他的养鸡场在全县率先办理了环评许可手续。

  通过近一年时间的摸索,汪锋的土鸡养殖厂渐渐走向成熟,产品已经销售到了十堰、郧西、陕西漫川及周边乡镇。目前,养殖厂已累计投资70余万元,养殖本地青脚麻土鸡5000多只,绿壳蛋鸡4000多只、日产土鸡蛋200多斤 、绿壳蛋240斤。截至2015年年底预计可现实销售收入50余万元。

  “我是农民,我为农,我成功了,还想带动同村老百姓一起富”汪锋说。2015年8月他将土鸡养殖厂成功注册了七里峡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社员9名,基本上都村里的低保户、贫困户,他们年平均分红达2万元以上。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汪锋信心满满地说,“我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吸纳更多社员加入,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5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