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成功学 > 成功故事 > 成功创业者的真实故事

成功创业者的真实故事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成功创业者的真实故事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我们会特别明显地看到,创业活动已经成为一国经济持续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功的创业促进了国家财富的增长,并且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基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成功创业者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中国成功创业者故事1:王健林

  为何辞官下海?

  我在经商前,15岁就当兵了,从军17年,做到团职干部,遇上中国百万大裁军,就转业到地方政府,当了两年办公室主任。这两段人生都还算成功:我做到团级职务时,不到30岁,很年轻,几十万部队当中最年轻的干部之一;到地方做官员,职务进步很快,很快做到办公室主任,但我在1988年断然辞官经商。具体两个原因:

  一是赶上经商热。1988年到1995年,很多人辞去原有职务“下海”了。如果没有当时的经商热潮,中国今天不会有这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

  二是想改善个人的生活。我就觉得,别人能当万元户,我凭能力应该不止万元户。

  第一个故事:第一桶金是这么来的

  当时遇到的第一个创业难关,就是借钱。第二个难关是拿不到项目。

  那时大陆还是“计划经济”,比较落后,拿项目也不仅要有钱,还得有“计划指标”,得出现在当时“国家计划委员会”指标名单上才行。

  我只好找到大连一个老战友“借”一点指标,同时付出一点费用。他同意给我几万平米指标。但是拿了指标,还得去找当时的市领导批地。跑了左一遍,右一遍,没人理。市领导被我找烦了,出了一个题目:“你不是想开发吗?把市政府的北侧那块地给你”。

  市政府是一个老建筑,很气派。但它的北侧居住区,房子差,设施差,一百多户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厕所,被认为“有碍观瞻”,所以把这片地给我去干。可这个项目改造完,要1200块钱一平米的成本,我前面有三家国有公司都不肯干。因为大连市当时最好的房子只能卖到一千零几十块。

  我坚持要干这个项目,公司里的很多同志反对。当时我们公司叫“西岗开发公司”,我就说:“开发公司,只有开才能发,你都不敢开怎么能发呢?”为了赚钱,得把这个房子卖到1500元一平米,后来我们动脑筋,推出来几条创新:

  第一,当时大陆的房子没有明厅,一个小过道进去直接就是几间房。那好,我们做一个明厅;

  第二,当时房子没卫生间,县处级以上干部才允许配一间卫生间。我们没管那一套,每户都配了卫生间,还把木头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盗门。

  房子推出来均价1580元每平米。1000多套房子一个月一扫光。就这样,万达就成为了大陆地区第一个闯入了“旧城改造”这一行业的公司。这一单使我们赚到了接近1000万元。就这样,我掘到第一桶金,找到了一个盈利的模式——旧城改造很有钱赚,别人不敢干,我敢,于是在大连就搞开了。

  第二个故事:9天9夜没睡觉

  再给大家讲一个贷款的小故事。

  初期创业,我接下了一个项目,这个工程当时政府干了一半,觉得费劲不愿意干了,转给我的。签完以后突然遇到全国“治理整顿”,贷款就更困难了。为了启动这个项目,我就要去找贷款,需要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有土地做抵押,所有的手续都健全,但找了几十家银行,没有一家愿意贷给我。

  因为这个项目是政府转给我的,他们觉得对不起我!所以政府开了一个会议,就指定当时某一家国有银行贷2000万给我做启动资金。这家银行答应了说“可以”,哎,我一听好事,那我就去找银行行长吧。前前后后找了50多次,每次都给我躲猫猫。我有时候一见到他了吧,他从后门就走了,我在走廊白站;有的时候在走廊里堵着他,他说“好好你这样,你下周二来吧、下周二来吧”;等我下周二去,他出差去了!等等。当时就为了拿到这笔贷款,有的时候一去在那个走廊上(因为进不去办公室)一站就是一整天。我想银行八点半上班,我就八点去吧,站着。甚至站到下班六点也不出来。究竟行长是来了没来?还是不在?我也不知道,也没人愿意告诉我这个信息。当时站在走廊里面这种感觉,这种耻辱,我觉得太卑贱了嘛。

  除了这家银行,我又去找了另外一家银行,贷款的时候这个人态度倒是不错,但也是不给我贷款。我为了堵到他,曾经跟一个哥们两个人就开车到他家楼下。我想,你总得回家吧?那我就在你门口候着;你早上总得要出门去上班,总是能碰到你吧?我俩就去在那儿蹲了一个晚上,在车里候着。反正深秋不是太冷,稍微冷了就开动发动机暖和一会儿,为了省点油过会儿再把它关掉。一直等到早上七八点也没见到人进去,也没见着人出来。第二天晚上我说再去堵吧,我这个哥们觉得忍受不了,他说太丢脸!无论如何也不能去了。我自己又去待了一个晚上。就是候不着,找不着这个人。其实不是找不着,是他不愿意见你,因为你是民营企业,那个时候民营企业不像今天这个地位。第二觉得你风险大,他不敢放贷给你。放给国有企业亏损了没了,他不承担什么责任:如果放给民营企业可能就要承担责任,我也理解他们。

  在这种无论跑了多少趟都找不到办法的情况下,就有人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说“干脆你就发一个债券”,但是你这得承诺回报,比如两年按照1.4倍,每年20%,1.4倍收回。没想到,推出来以后一抢而光,毕竟20%年回报还是很好的。这个方法真正解决了这个项目的难题,才把我们从濒临破产的边缘给拯救回来。

  这中间其实还有个小的故事。我接的这个项目,可以说追悔莫及。当然后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把剩下的老百姓搬走了。但当时真是把我憋的够呛!在1993年初的一段时间,我九天九夜都没有睡着觉,什么安眠药,什么打针就是睡不着觉。到后期整个人都有点精神恍惚,失常了。第十天早上正开着会,“咣当”一头就昏迷在地了。我被紧急送到北京,还找了比较好的一个医院去治疗。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神经内科的主任姓李的女士,一见我面:“没事,小伙子今晚就让你睡着”。我说你这么大本事?“你放心吧,我们高得很”。其实还是给我吃那些药,可能心理作用,也可能进到医院里了,安静了,我当天就睡着觉了。

  第三个故事:3年打了222场官司

  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做住宅房地产做得还是不错了,但是有个问题刺激了我:我们公司有两个员工得了重病,一个得了癌症,一个得了肝病,每个员工花了一百多万治疗费。当时民营企业是不可以报销医药费的,你自己有钱你给他报销,没有钱你的员工可能就等死。那我们是花钱给他治疗了,但是也给我一个提醒:如果大量的员工都有了病,再往后发展一二十年大家岁数大了,这公司怎么办呢?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安全的、有长期现金流的商业模式。所以我们2000年决定转行去做商业地产,做不动产,做持有物业,不再搞单纯的住宅开发了。

  做商业地产的时候,最早因为不懂,造一座楼,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在初期的三年当中,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我们,我前三年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成天在打官司,哪还有精力经营?客户就是这样,他的出租回报率没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来告我。如果输了,可能很多人就扯着横幅上街上去闹事。

  所以我觉得这样不行,得研究新模式。怎么办?在创新中研究了一个办法:提出一个模式叫城市综合体。即做一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旁边可能做写字楼,再做城市的商业街,再做一些公寓。把这些公寓、写字楼卖掉,现金流就有了。这样,就不用卖大楼里的商业铺位了,自己来经营,一下子生意就找到模式了。商业经营旺了,旁边的楼也升值了,现金流问题也解决了,万达从此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

  我自己创业初期的三点体会

  第一点叫“敢闯敢试”。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一定要有梦想,有目标,敢去做。你去做起码有一半的机会,你不去做机会是零,所以我最近这些年在各地演讲,经常讲一句话:“什么清华大,北大,不如胆子大”。这个胆子大不是说让你乱干,但是得有勇气去闯,去试验!

  第二是创新求变。你要成功,要想不断成功,或者还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一定要能够求变、求新,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不能做跟别人一样的事情。凡是跟别人做一样的事情,获得的肯定是平均利润率;只有做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事,才获得超额利润。

  2006年,万达刚进入中国电影产业。那个时候,大陆地区的所有票房加起来不到10亿人民币,公司同事们全部反对我,说10亿就算20%的利润,也才2亿的利润。每年要投3亿、4亿去做,怎么可能收得回来呢?全中国的利润都归你吗?

  我说电影院对商业中心来说是不是必须需要?大家认为必须需要。现在又没有人愿意来做。做了挣不到钱,那怎么办呢?我跟大家讲现在只是8亿、10亿的市场,但如果我们带头来做,加一点促销,让那个行业有钱赚,可能会激励更多人来做,这个行业可能就做到80亿、800亿,就可能赚钱了。

  所以我们就带头进入这个行业了,万达院线总共投了6亿人民币。因为后期,有20个、30个影城以后,院线自己有现金流了,自己每年利润就可以支撑自己发展,不需要我再投资了。这个公司1月份上市,现在市值800多亿人民币。万达还有很多创新的东西,等着资本市场来检验。

  第三是坚持到底。创业一开始可能新点子会比较多,但是这点子一开始可能不成熟。新的模式可能在试行当中会遇到困难,也可能会遇到挫折,没有实现你的预期目标。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你经过分析认为自己路子是对的,就需要坚持。我经常讲一句话:过去讲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不一样,我到了黄河心也不死,我可能搭一个桥我就过去了;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我找个梯子我就爬过去了。

  所有的创业,所有的科研,所有的运动,基本上都是二八定律,成功永远是20%以内,失败肯定是大多数。但是正因为有了10%、20%的成功,激励我们这些人希望成为那一个部分。先行者绝大部分会成为先烈,少部分才会成为先进,但是因为有成为先进的可能,所以就去奋斗!如果你有梦想,你就应该去努力,有目标就应该去奋斗,人生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大陆有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还有一句话: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如果你们想成功,就应该去创业。当然朝九晚五的规规矩矩的生活也是可以的,但那种人生不精彩。应该勇敢跨出这一步,勇敢地去创业,勇敢面对人生。不管是经商,不管做科研,绘画,总要给自己一个比较远大目标为之去奋斗。奋斗过了,达到了,那你就无悔这个人生。你奋斗过了没有达到,你的人生也不后悔!如果什么都没奋斗,什么理想都没有,平平淡淡过一生,这个人生对你来讲实在没有意义了。

  中国成功创业者故事2:陈欧

  陈欧创业语录

  创业的选择是跟随你的心,当你觉得有些事情现在应该开始去做,就不要想太多。

  我激励大家找到一个愿意为之赌上青春的事情,找到一个愿意为之赌上青春的人。如果没有加油,现在来得及;如果再不加油,再过几年你只能纪念你逝去的青春。

  我的创业不是像媒体报道的那么风光无限,我是一个想法很多的人,喜欢去把想法付诸实践的人。创业是靠熬出来的。我从来没有想到创业的过程会这么艰难。

  最终决定人成功与否不在于你的学历。中国有很多企业家,他们并没有很好的学历,但是他们有坚韧和毅力,有改变世界的决心,决定了他们的成功。

  我觉得真正的失败就是放弃。现在社会比原来要宽容很多,所以不要怕失败。

  22岁创业,29岁荣登福布斯创业者榜,31岁成为纽交所上市中国公司最年轻CEO……聚美优品CEO陈欧是个80后,却已经是久经沙场的创业老兵。他曾经在家乡四川成都大声呼吁青年人勇敢创业。他说“今天如果你还没法说服自己,踏出创业这一步,那是对自己人生的背叛。各位创业者,勇敢迈出这一步,很快就会海阔天空。”对于创业,陈欧有着独特的感悟。作为“创客中国·新青年行动”的导师团成员,5月5日,陈欧和创业者们分享了他的创业经验。

  谈改变

  更喜欢转折点之后的人生

  陈欧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比较顺的,但他更喜欢转折后的人生。“第一次创业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如果不是在22岁选择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G-Game,如果我选择了一条道路比如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可能到后面人生稳定,但也就走不上创业这条道路。我创业的目的是改变未来。”

  立志改变未来的陈欧改变了历史。后来陈欧感觉和公司不合拍,卖掉了GG-Game。随后他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学位,这也就是他口中所说的“第二个转折点”。2010年3月,陈欧创立聚美优品,29岁荣登福布斯创业者榜。2014年聚美优品在美国上市,陈欧成为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24岁,当我去了斯坦福后,学校告诉我们,我们要创业不只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更高深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人。”陈欧说,听到这个说法后,自己开始思考有哪些创业项目,因为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地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回想一下,我人生真正转折点是从学生时代迈向社会选择创业的道路,这个道路当时选择不一样的话,可能今天我还是在新加坡拿着博士学位专门做研究,可能就不是今天的陈欧了。”

  谈代言

  作为CEO,我为80后90后代言

  2011年初,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他创办的聚美优品做代言的时候,他是非常犹豫的。

  陈欧说,他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希望他站出来,还给他举了张朝阳的例子,这位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通过打个人品牌,以极低的代价成功带动了搜狐的知名度。一直担心别人说他高调、得瑟,怕被“枪打出头鸟”的陈欧,终究还是担起了重任做营销。

  于是就有了红遍网络的“陈欧体”,在80后、90后是风行一时。他亲自出镜为公司拍摄的“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引起80后强烈共鸣。再后来,陈欧不断出现在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他还曾与张朝阳等明星企业家一起参加着名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在节目里,张朝阳是“可爱潮男”,陈欧则是“80后创业新贵”。

  谈创业环境

  这是最好时代,创业要趁早

  对于当下的创业环境,陈欧说:“在北京所有的五星级酒店的咖啡厅,聊的都是天使投资人,哪怕下班之后我们吃烤串喝啤酒的时候,你也可以听到旁边有人会说:借壳上市。这对创业者来说就是最好的春天,最好的时代。”

  陈欧鼓励青年人勇敢创业。“今天如果你还没法说服自己,踏出创业这一步,那是对自己人生的背叛。也是对自己价值的背叛。所以各位创业者,如果今天你还在踌躇不前,还在思考风险的时候,勇敢迈出这一步,很快就会海阔天空。创业的选择是跟随你的心,当你觉得有些事情现在应该开始去做,就不要想太多,想太多之后发现创业会有一百种死法,你就不做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陈欧经历了创业的痛苦期。陈欧说,在2009年遭遇了次贷危机,遇到了融资最困难的时候。“当时我很幸运,我还可以发工资。当时我拿到的天使投资只有180万美元。今天的创业者可能会笑了,而今天可能A轮融资就有1000万美元。无疑这是最好的时代。”

  在陈欧看来,现在这个时代,作为新媒体内容的创业者,他的成功几率可能会很大,强势的社交媒体让优秀的人很容易脱颖而出,IP后面变现的机会很多,但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已经很难了,因为先行者已经完成了“垄断”,没有资本的助力已经很难做大。现在创业者们的启动成本还是比以前低了很多,创业者只要找准方向,中国经济的未来依旧要靠创业的年轻人。

  中国成功创业者故事3:吴奇隆

  2016年是他人生和事业的新阶段。年初,他和刘诗诗在巴厘岛举行婚礼,而事业也走过了爬坡阶段,进入收获期。

  在“影游互动”概念的推动下,吴奇隆打造的IP生态圈完成了横跨影视、游戏、文学、音乐行业的布局。去年,吴奇隆旗下孵化出的首家10亿级公司卖给了A股“妖王”暴风影音,他也因此步入了10亿级老板俱乐部。“偶尔会有一些人叫(我吴总),但是我觉得跟我还是有一些距离的。”吴奇隆说,“我不习惯。”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

  却一直没机会

  这种转变始于吴奇隆参与拍摄的《萧十一郎》。这部戏之后,他对自己的人生、对自由的生活有了新的追求。他希望能给自己保有最大限度的主导空间。

  吴奇隆的发家始于2003年,他把事业重心从香港转向内地。在签约华谊兄弟的同时,他也在北京注册了北京稻草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稻草熊”),开始寻找影视剧投资机会。

  这个时期,吴奇隆在影视剧投资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做起。从定项目、找演员,事无巨细都需要亲力亲为。用于投资的钱大部分都是他自己拍戏赚的钱。

  除了北京的文化公司,他在同一时期还投资了其他一些实业项目。他每天都是在高度紧张中度过,只睡四五个小时。他始终都有一种不安全感,“一朝醒来,你可能暴红;再醒来,你可能什么都不是。”这种不安全感让他逼迫自己,只有一直往前冲。

  吴奇隆说话声音很低沉,仿佛在消解“累”带来的内生性损耗,“有些时候是真的会觉得累,可能因为身体的疲累,也可能是太多繁琐的事情(让精神疲劳)。但是换一个角度,其实可能因为我个性的关系——一个人到底能做多少事,一个人的极限到底是什么。”

  北京稻草熊刚成立的前几年,他就交了不少学费。他曾经从日本买回来两部专用直升机航拍,结果拍摄的时候,飞机掉到河里,把摄像机摔坏了。后来又因为日本对直升机出口实施管制,航拍业务就只能取消。

  吴奇隆最开始投资的几部戏亏掉了几百万元。朋友们都觉得他傻,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这样白白烧掉了。但回过头来看,他前期亏掉的这些钱,却换来了宝贵的商业经验。

  吴奇隆从小就开始做生意养家,对社会需求很敏锐。他对产品设计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他曾经做过三款智能硬件设备,但是因为当时的时机不对,所以没有成功。但十年之后的今天,他当时的设想已经成为敏锐的商业前沿。

  2006年,吴奇隆做过一款拍大头贴产品,产品设计思路上与互联网时代的“美图秀秀”的内在逻辑不谋而合:通过红外线、蓝牙或USB接口连接手机,用户可以对大头贴进行修图处理。他还做过一款票务收费机,可以缴电话费、电费、煤气费,功能基本上等同于微信支付、支付宝。两年后,吴奇隆又尝试做一款可穿戴设备产品,类似于今天的iWatch,可以为老人检测心跳、血压,为老年痴呆症患者、儿童、宠物定位。当时,他已经做出了产品Demo,还找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代工厂。

  吴奇隆身边有很多做手机、做芯片的IT朋友,他跟他们聊到的一些创意,“常常在两年后就开始流行”。虽然自己不会写程序,但是“只要抓住人的需求,就能把现有的技术和使用场景结合在一起,变成实用的产品”。

  他曾对经纪人任玥说,“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事情,这么努力,却一直没有好的机会。”十年之后,他又反思这个问题,觉得当时的自己对很多事情的理解还没有那么透彻,只是很单纯地去执行。现在他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也不是你觉得好就是好。”群体在整个行业环境面前,还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不是你觉得没问题就没问题。”他似乎找到了答案,“方向是对的,只是我做得太早”,“很多事情早做晚做都是错,必须选在对的时间点。”

  “四爷”的

  初心和野心

  2011年是吴奇隆的第二个转折年。穿越剧《步步惊心》热播,让“四爷”吴奇隆再次爆火。像该剧原着作者桐华一样,成为吴奇隆死忠粉的人数不可小觑。

  他的事情也迎来了起色。2012年,吴奇隆在浙江成立了东阳稻草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稻草熊”),开始以这个平台为基础,打造新的影视剧。江苏凤凰出版集团下属的凤凰传奇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传奇影业”)与东阳稻草熊联手打造《新白发魔女传》,仅一部电视剧就给吴奇隆带来了8400万元的进账收入。

  湖南卫视是吴奇隆事业道路上的“贵人”。当年,湖南卫视用《新白发魔女传》接档热播剧《轩辕剑》,虽然对吴奇隆来说是一种压力,但对市场效应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接上9月13日的播出档期,《新白发魔女传》在8月12日关机后,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部大型古装剧的后期制作。有人甚至用“电视剧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尝试”来形容吴奇隆的拼劲和闯劲。

  他早已为今日这场硬仗做好准备。2003年成立北京稻草熊后,吴奇隆就购入最高级的影视后期制作设备,新增后期制作项目。公司曾为刘德华主演的《墨攻》进行过后期制作,也参与过《车票》、《夺命旅行》等电影的后期制作。《新白发魔女传》的后期制作,一支有设备、有经验、有能力的子弟兵是吴奇隆的后台支撑。

  《新白发魔女传》也成功让吴奇隆首次挤进2012年中国福布斯名人榜。

  吴奇隆看重的并不是一部电视剧,也不是能赚多少钱。他开始设想“全IP”概念,“摸索游戏+电视剧的组合”,但“没有人理我”,“我跟视频网站的人说,我要做一个这样大IP的概念,我会做游戏、音乐、视频、电视剧。”对方告诉他,我们只做视频,其他不管。他又去找游戏公司,游戏公司说我只管游戏,“所以我在最开始的时候,跟很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接触,会碰到这样的挫折”,“明明是一个好的概念,是一个还不错的机会,为什么大家就没有去把握?大家为什么就看不见这中间的一些共性,或者是一些特质?”

  吴奇隆决定自己做,并且是“自己创造IP,而不是去买IP”。

  2012年,吴奇隆创立北京稻草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稻草熊科技”),进入网游领域。当时,中国游戏行业处于页游兴盛、手游崛起的趋势转换关口。吴奇隆看好网游,但他也知道稻草熊科技并没有研发能力。

  他就去找行家,找到了蓝港互动创始人王峰。一开始,王峰不想见,觉得跟一个明星有什么好聊的。

  我问吴奇隆怎么跟王峰们聊天,最后还要跟他们合作。吴奇隆说,他平时花很多时间在琢磨一件事——共同语言,“每一个行业都有每一个行业自己的语言,每一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特性跟故事,我必须要了解它们的共同语言。他说的我能明白,我说的他也明白。”

  在走到王峰面前洽谈合作时,吴奇隆完成了自我蜕变,“他们说从来没有见过艺人开这么多会!我要跟很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大佬说得上话,大家才会知道你是了解的,原来你是懂行的,而不是就只有点知名度,然后做点投资就算了。”吴奇隆把自己经历过的身份糅合在一起,总结每一个领域的优缺点,整合成“大娱乐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对产品、对行业的理解是相通的。

  吴奇隆做我的投资人

  肯定不丢我的脸

  与吴奇隆见面,王峰迟到了半小时。后来王峰又把公司高管介绍给吴,一起吃饭。他们惊讶于吴奇隆的周到、体贴,不显山露水但是观点独特。王峰说,他们一见如故,发现吴奇隆玩游戏比他还厉害,还着迷。一群人在一起,他们俩的交流是保持同一频率的。

  《新白发魔女传》网游开发权最终交给了蓝港互动。这让吴奇隆的“全IP”概念实时落地了。吴奇隆说,他这才摸到了边。

  这不是一件来钱快的事,“现在赚不到钱,很多都是烧钱的,很多东西需要养成的过程。”吴奇隆转念一想,如果现在还只是为了赚钱,很多事情他就可以不做了,“我只要踏踏实实拍电视剧就行了,那个我最拿手,而且目前来说是我觉得最稳定的一个状态。”但是他的野心在于,“要做成一些事情,是别人做不了的”,“实实在在做一件事情,别人问起我这个行业里的任何问题我都能回答。”

  2013年底,吴奇隆打造《蜀山战纪》作为下一个超级IP种子。按照他的规划,到2017年,《蜀山战纪》将完成一个包括文学、电视剧、网剧、音乐、电影、游戏业态在内的全文化产业链商业模式。

  为此,吴奇隆在次年年中成立了江苏稻草熊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稻草熊”),打造《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影视剧。《新白发魔女传》是“以快致胜”,到《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吴奇隆又在“快”上进行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先网后台、网台联动、会员独播。从拍摄到首播,吴奇隆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边拍边后期制作。为了赶进度,吴奇隆还买了三十多张行军床放在公司。

  2014年,吴奇隆首次以6700万元年收入跻身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第9名。

  财富已经不足以完成吴奇隆对自我的认定。2015年4月,吴奇隆与王峰成立了北京峰与隆互动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与隆公司”),对《蜀山战纪》进行IP开发。2015年12月、2016年1月,同名手游和页游也已经完成上线。

  在吴奇隆的概念里,一个好的IP,应该多元互助成长。影视剧、游戏、漫画、小说,抑或其他IP衍生品,他和各个产业里最认可某个IP的人一起合作,这个IP的成功可能性就会更大。

  在王峰眼里,吴奇隆是一个愿意分享利益给伙伴的人,愿意为合作伙伴考虑,不是喜欢独占利益的人。

  “你做牺牲人家才会愿意(跟你合作),”吴奇隆要做成的不是一件生意,而是一个梦想,“但对别人来说,那是人家的商业利益,所以要在不伤害他商业利益的前提条件下,甚至你能够为他的商业利益增加不同好处的时候,人家才会愿意配合你。那唯一要做的事情,你只能牺牲自己。”吴奇隆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因为他觉得这件事已经不关乎成败和金钱,而是他真正想要做的一件事,“必须要去做。”

  王峰选择吴奇隆作为合作伙伴,除了后者的专业素养,还有他会做人,“他知道我对《蜀山战纪》其实有更高的期望,他会主动跟我说,这3年他会花很大精力在《蜀山战纪》系列业务上,做电视剧,规划电影,做动漫和周边开发,他抱定信心要和我合作,一起做长线,一起再赚钱。”

  吴奇隆常常做一些在别人看来很傻的事。他心里清楚得很,“投放的事情这样做是赚钱的,但我为什么要多赔一些钱去做其他的事情,可能对整个产业链来讲,要多开很多会,多很多沟通成本,要牺牲很多事情,甚至很多妥协,要多花很多钱,但这些钱你摆明知道花进去是不会赚的。”

  “吴奇隆做我的投资人,肯定不丢我的脸,”王峰评价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愿意把钱财奉献给对方,这是最高的友谊。”

  2015年9月,王峰创立斧子科技,做游戏机主机,吴奇隆与蓝港互动、复星资本、IDG资本、北极光资本成为新公司联合投资人。王峰也参与投资了吴奇隆的新影视剧。

  “他们(合作伙伴)看得到我是真的努力在做事情,我不是利益最大化的人,我是愿意跟他分享的人。而我做出来的事情,会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吴奇隆觉得,这大概就是别人愿意跟他合作的原因。

  我是一个创业者

  不是一个投资者

  吴奇隆说,他的做事逻辑通常让他选择了一条比较辛苦的路来走,但是他内心渴望的是“实实在在”。

  我很好奇他怎么在这个现实的商业社会里生存,并证明自己。

  化繁至简。吴奇隆并不认为商业社会是现实的,他从出发点去解决问题,“你想交朋友的时候,坦诚跟大家交往,你就会交到好朋友”,“我不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商业跟赚钱,而且即便是同样一个道理,同样一个方式,放在不同行业它是不通的。”他给我举了个例子,传统行业卖一瓶水,成本5毛,卖两块,赚了一块五;可是在互联网领域,卖一毛也敢卖,“游戏规则(不一样),玩法和逻辑是不一样的,所以同样一件事放在不同人身上是没用的,不能用同样一个想法去看待所有的人。”这也是他打通商业和艺人两个界别的方法论。

  毫无疑问,吴奇隆在这两个界别都获得了该有的认可。

  3月14日,暴风科技以股份加现金的方式收购江苏稻草熊影业60%的股权,作价10.8亿元。同时,双方将合资组建暴风稻草熊公司,专注于做VR影视制作。

  暴风科技发布的公告披露,公司将向刘诗诗现金支付交易对价6480万元,另外向其发行约273万股股票,以55.46元的发行价格来计算,这部分股份对价为1.51亿元。因此,通过此次交易,公司共向刘诗诗支付交易金额2.16亿元。

  出售江苏稻草熊影业后,吴奇隆既能与蓝港互动合作网游开发,又能与暴风科技实现影视剧开发。这种合作架构让他掌握了主动权,也有了自由创作的空间。

  5月10日,吴奇隆参与投资的斧子科技在北京发布第一代产品“战斧1”,并瞄准VR设备。王峰还计划推动蓝港游戏、蓝港影业都走上IP化发展的平台路线。蓝港游戏的《苍穹之剑》正被计划开发成手游、影视、动漫、主机和VR全覆盖的超级IP。

  吴奇隆的新布局也正由此全面展开,“你的能力确实能走到别人前面,那当然会有成就感。”

  吴奇隆也知道,成功从来都是没有保障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99%的努力”,但他愿意承受任何妥协和牺牲,“没有(什么妥协)是我不能接受的”,“我也不会去接受和在乎别人怎么说,(如果)你都是按照别人说的去做,那就不是创业,自己在创业的过程中,一定有自己的经历跟感悟,(这)是别人学不到的,复制不来的,那才是自己的东西。”

  为了真切地让所发生的一切成为自己的印记,吴奇隆说,他花了四五年的时间让大家看到,“我是一个创业者,不是一个投资者。”

下一页更多中国成功创业者故事!

162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