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成功学 > 成功学演讲 > 著名成功人士演讲3篇

著名成功人士演讲3篇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著名成功人士演讲3篇

  著名成功人士的一些演讲,看一看可能对你的人生有所指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著名成功人士演讲,希望大家喜欢!

  著名成功人士演讲1:孙正义

  在座的各位,大家好。我是来自软银的孙正义,请大家多多指教。

  “向世界挑战”,这是我对我们公司的期望,今日聚集在此的诸位都就职于在世界市场活跃的企业,也都是很有抱负的人。

  要么数码化,要么灭亡

  现在的状况是:数字化之于许多人,并不是主动进行的,而是走投无路被逼进行的。

  特别是最近,日本的家电产业在持续和赤字苦战。我认为,其原因就是数码化的动作太慢了。仅仅组装零件,就仅仅只是电子化。日本制造的硬件非常轻薄,故障率低,这是日本的传家手艺,这也面临数码化不足的问题。

  要让软件和硬件融合,一定要活用云技术和大数据,也就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数码化。

  虽有挑战,但定能打开未来之门。没有任何挑战就能面对未来,要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么纯属运气,恐怕也不能长久。但是主动持续挑战,是自己开拓自己的未来的,我认为一定能取得好的结果。

  迷茫之时考虑遥远的未来

  差不多在 3 年多以前,我提出了软银的“30年愿景”。第一次提出“30 年愿景”的时候,是创业之时,我第一次举行公司早会,除我之外公司员工只有 2 人,在早会上我差不多说了半个小时的未来愿景,两个员工都睁着眼睛听,觉得自己身在一个奇怪的公司,两星期过去后 2 个人就辞职了。

  进行长长的演讲述说公司愿景,会给员工留下心理阴影,所以我把愿景封印在心里了。创业经过了 30 年,我再一次把这个问题摆在员工面前,把至今以来的 30 年愿景述说出来。

  一开始,我迷茫于“30 年之后会怎样”这个问题,然而越是迷茫就越要往远处看,就越能看清洪流中的未来。我们考虑长远一些,彻底考虑一下 300 年后的人类的生活状态、社会、技术的进化,大约花费了一年聚集国内外的才智来考虑这个问题,今天大致说一下其中的一部分。

  单片机是晶体管做成的,晶体管靠近和分开,形成了电流,脑脑细胞也是神经细胞靠近分开、进行记忆与思考,也就是 2 进制,用微弱的电流记忆和思考。晶体管也是二进制,脑细胞和电脑芯片完全是同一理论。由此推断,在大约 20 年前,人类的脑细胞数量是 30 亿个,按照二进制就有 300 亿个组合。300 亿个,单片机里的晶体管数量何时能超越这个数,如果我们算一下的话,答案是 2018 年。

  按照摩尔定律,机能一定会不断进化。而人类的细胞从 4000 年前到现在就没变过。

  从现在起 2000 年后脑细胞的数量也不会变,而单片机的晶体管数量在 2018 年会超过人脑,我们再想想 30 年后会怎样,2018 年之后的 30 年后、更进一步,想想 300 年后。300 年后,就是 10 的 60 次方倍,远远超过脑细胞的数量,至今为止人类是地球上用脑细胞工作的生命体中数量最多的,而拥有超越人类机能之力的,是单片机。

  晶体管蕴含许多可能性

  我们认为烦恼、想象、创造是人类的特权,电脑今后也将拥有自学能力,电脑自己编程的时代将会到来,今后的世界将像是科幻小说一样,脑构造计算机一定会诞生,能比人类更加敏锐地洞察和发明,搭载这种计算机的机器人会超过人类,不与其共存就没有未来,我相信人类与优秀的机器人能够幸福地共存。

  人类目前认为不可能而放弃的领域,像灾害的救助、看护、医疗、教育等等,都可以由搭载脑构造计算机的机器人来帮助。

  优秀的电脑无线连接网络,通过芯片和人类进行脑内交流,只需在脑中思想就能与对方通信,就如同传心术一样。

  30 年前,手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就想到过像如今的智能机一样,平时随身携带的机器,最近的可穿戴设备,如手表、眼镜也相继出现了。

  另外,医疗也会大大进步,平均寿命 200 岁的时代终将到来,300 年前人类的平均寿命是 35岁,大多数人因为战争和疾病早早地死亡。300 年后人类的平均寿命是 200 岁,70~80 岁都会被说年轻,未来越想象越觉得接近科幻小说,充满哲学、宗教等等争论的话题。

  然而一边想象着 300 年后的世界,一边烦恼之后,再次考虑“30 年后”这个话题,会觉得基本上是无聊而理所当然的世界。会让人觉得“这样的程度是理所当然的”,讨论 300 年后搭载脑构造计算机的机器人的时候,人们的意见多种多样,30 年后的事与之比起来似乎太平常、引不起议论,但关键问题就在这理所当然的 30 年后。

  首先是“信息大爆炸”,比如,我们想象一下 30年后的 iPhone 会如何,与现在同样价格的 CPU 的能力大约会是现在的 100 万倍。

  虽然不知到那时候,iPhone 还存不存在,但 30 年后的智能机平均的记忆容量会是现在的 100 万倍,通信速度是 300 万倍。

  100 万倍是什么概念呢,那是装入了是人类大脑 10 万倍的晶体管。

  2018 年以后电脑会超过人脑,30年后就是远远超过,这样的话,就能够放进 5000 亿首歌曲、3.5 亿年份的报纸。这样的“超级智能机”今后将会出现,这样的终端本地的处理能力已经如此,云端会如何呢?这又完全不一样了,通信速度达到现在的 300 万倍的话,本地和云端之间的连接速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限大的云端将把地球大大拓宽,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方式。

  “云会成为人类最大的资产”

  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生活记录,被保存在云端。“实时翻译眼镜” 30 年前就取得了专利,当然远在谷歌眼镜之前,今后的云技术中,在通信的瞬间完成自动翻译会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教育当然也会大大进化,全世界的孩子能与世界各地的孩子说话、语言不通也能自动翻译。医疗也会发展到高水平,无论你是住在孤岛还是住在沙漠,也能瞬间接受世界最尖端的医疗服务。工作方式也会进化,能瞬间连接许多东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云会成为人类最大的资产。

  软银也开始将云技术作为最大资产而活用起来,云和大数据相混合,能形成更加有益的形式,为市场服务、解决问题。软银首先从自己开始,活用大数据,解决自身的问题。首先改善信号,为了更好服务软银的用户,我们让信号更良好,建立更有效率的基站。

  我们做了一件世界首创的事,独立花费了 1 个月时间,收集了 7.5 G的数据,数据从智能机App 上获得并分析,用户网络的改善。用户在何处、何时、几次接入网络、连上了没有……我们进行了种种分析,也分析了竞争对手的用户的连接状态。这是世界首次,人们在哪个店里会进行怎样的行动、周五的 18 点到周日的 10 点都干了什么……一切都用数据进行分析。

  我认为这样才能进行真正的改善,才能分析哪里有问题,障碍在哪里。举个例子,我们常在 IT 杂志上看到“调查了 200 个地方”“问了 1000 个人”,然后进行分析,但从没看过分析 7.5 亿人的杂志,因为这样很花钱,也没有相应的技术。

  移动设备的流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软银在工作方式上也配合云技术,率先进行了改变。iPhone 推出至今已有4、5 年了,我们给全部公司员工都配了一台,iPad 出来的时候也给所有人配了,全员可以随身携带、连接云端,利益增长并不是偶然的事,对于未来的云,不活用 iPhone 是不行的,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各种各样的工作,邮件也通过 Gmail Cloud 化了,各种各样的报告也 Cloud 化了。

  不仅仅是我们,和我们合作的企业也在活用这些。JR 上配了 7000 台 iPad mini,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阅读喜爱的内容,医药公司利用视频提供医生的情报、misawa home(房地产公司)利用 iPad 进行工程管理、三和 shutter 也在工作中引入了 1400 台 iPad,利用视频等手段,让人们能实际体验闸门开关的速度。

  软银公司内已经实行无纸化,也不用打印机,除了契约性文件和向政府提供的文件,已经全面无纸化了,开会也是用视频介绍,公司内有专门制作视频的团队,presentation 的方式也改变了。利用 Google Apps 在世界各处商谈……

  向世界挑战,我们看见了新的风景,是不挑战则见不到的风景。今后让我们继续我们的征程,正在积极进行数码化的企业,让我们继续挑战信息的革命,世界的工作方式也会发生大的变革。

  为什么要行动呢?只因这是为人们提供幸福而不得不进行的事。

  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

  著名成功人士演讲2:稻盛和夫

  一般认为,决定企业盛衰的是眼睛看得见的、有形的要素,比如资金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经营者制定的企业战略等等。但是我认为,这些因素固然重要,然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眼睛看不见的、无形的因素,就是员工的意识,以及作为这种意识的集合体的组织的风气,或者说企业的文化。

  就是说,在企业里,每一位员工对自己的公司抱有自豪感,从内心祈愿公司成长发展,并为此竭尽努力。还是企业里充满不平不满,到处怨声载道,员工们都像批评家一样批判自己的企业。这两种情况下,企业的业绩就会迥然不同。

  在日本已经破产的企业,尽管利用了“破产重建法”,但真正重建成功的概率极低,这是现实。原因在于,按照“重建法”,虽然大幅度的免除债务、削弱成本等等眼睛看得见的改善可以实现,但是,产生的副作用是,眼睛看不见的人心涣散了、消沉了。就是说,员工们丧失了积极向前的意识,不能由衷配合公司重建,不能把自己持有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就是重建之所以失败的要因。

  日航在开始重建时也一样。公司破产了,职场里许多同事辞职了,奖金取消了,工资大幅下降,退休金削减了,作为航空企业生命线的航线被大幅削减,许多飞机卖掉了。因此,员工们意气消沉,失去了自豪自信,职场的氛围暗淡而压抑。

  但是,我就任日航会长以后,正如上面所述,我全身心投入日航重建的姿态,点燃了精神萎靡的员工们的心。员工们的心中都萌生了使命感:“既然是我们自己的公司,无论如何必须由我们自己的双手来重建”。同时全体员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种“一体感”也酿成了。

  就是这样,每位员工的心变了,意识变了,作为这种意识或者说心的集合体的组织风气也发生了变化,日航的业绩因此戏剧性地向上攀升。

  是什么成就了日航的复兴?

  日航重建成功,我的任务完成,2013年3月,我退出了日航董事会。夜晚,在上床入睡之前,我常常回顾日航重建过程的日日夜夜,“究竟为什么日航重建能够获得如此奇迹般的成功?”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前面已经讲到,为了重建日本经济,为了保住留任日航员工的就业岗位,为了日本国民,我鞭策这把老骨头,不拿一分钱报酬,全力以赴,投入了日航的重建。同时,员工们也抱着同我一样的想法,为了重建日航而拼命工作。

  看到我们抱着纯粹的“利他之心”,奋不顾身、持续拼命努力的样子,“上天”因可怜我们而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不得不这样去想。我觉得,如果没有这种远远超越我们自身力量的宇宙、自然在背后推动,日航如此奇迹般的回升是不可能的。

  这层意思,或许还可以用“自力”和“他力”的概念来表达。“利他之心”能够唤来超越自力的所谓“他力之风”来帮助自己。

  不妨把我们的人生比喻为在大海中航行。为了度过一个理想的人生,我们必须用尽自己的力量,拼命划船。但是,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不可能到达遥远的彼岸。必须做好准备,在航船前进的方向上,接受他力之风的推助。所谓准备,就是扬起接受他力之风的结实而美妙的风帆。

  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一切事物不断向着好的方向、更好的方向前进。然而,如果一味地强调“我呀我的”,在用“利己之心”扬起的风帆上,因为布满了孔洞,任凭“他力之风”如何吹刮,那风都从孔洞中穿过,无论风帆升得多高,航船也不会前行。与此相反,如果用“利他之心”扬起风帆,就能饱受他力之风的恩惠,一帆风顺,在茫茫大海中破浪疾驰。我认为,日航重建的奇迹般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我讲这一番话,说明了在日航重建之际,“为社会为世人”这种纯粹的动机,也就是所谓“利他之心”就是成功的原动力。

  靠利他之心真的能够经营好企业吗?

  经常有人这么说:“靠利他之心真的能够经营好企业吗?企业经营的基本出发点不就是利己的欲望吗?”

  确实,“想要赚更多的钱”、“要想过更富裕的生活”,这一类利己的欲望在开展事业的时候,可以起到发动机那种巨大的作用,特别是新兴的风险型企业,要实现利己欲望的热情和愿望往往成为开展事业的起点。而且在这种热情和愿望的驱使下构筑的高超的战略战术,实际上把事业引向了成功,这也是事实。

  然而,仅仅依靠利己欲望经营企业的人,他们的成功决不可能长期持续。因为如果一切策略的目的全都集中在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一点上,那么竞争对手也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以牙还牙,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结果必将发生摩擦和争斗。

  还有,在将利己的欲望作为发动机使事业获得成功的时候,这种成功越大,经营者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傲慢不逊。他们会忽视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忘我奉献的员工,不把员工的努力和贡献放在眼里。经营者忘记了谦虚,企业内部就会产生不协调的声音,最后甚至会将企业引向破灭。

  从利己的欲望出发,具备举世罕见的才华,这样的企业家经历艰辛,创建了出类拔萃的公司,但过了不久,他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致使企业衰落,也玷污了自己的晚节。这样的事例,无论东西,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在做生意的时候,加入体谅他人的、利他的思想,让对方、让周围的人都觉得“这个买卖做得好!”对方也会好意相报,结果双方得利,皆大欢喜。这样的事我想大家也都经历过吧。由于我毕生努力贯彻这种精神,结果不止一次获得了远远超出想象的卓越的成果。当然,我所说的“利他”,并不是损己利他,并不是要通过损害自己来让对方获利,决不是这个意思。恰恰相反,正因为自己“想要富裕”,就应该体会到对方和周围的人同自己一样,“也想富裕”。人同此心,因此要考虑如何让对方同自己一样,也能高兴欢喜。就是说,不是“只要自己好就行”,不可一味地自私自利,必须投入同情、体谅、慈爱的“利他之心”,决不可以过度地去满足自己利己的欲望。

  在佛教里,用“自利・利他”来表达这层意思。所谓“自利”就是自己的利益,所谓“利他”,就是他人的利益。所谓“自利・利他”,就是为了自己获利而采取的行动,必须同时让他人、让对方也获利。自己赚钱,对方也赚钱。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经商,才是健康的商业社会的基本原理。

  超越时代和国界,所谓经营,所谓商业,必须基于“自利・利他”这种思维方式。

  今天我讲了关于利他之心为本的经营。就是揭示崇高的理想,提升员工的觉悟,激发团队的活力,并且获得上天的力量,从而促使企业成长发展。这种以利他之心为本的经营,在京瓷和KDDI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日航的重建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努力以这种利他之心去经营企业,就一定能够引导企业不断成长发展。这是超越行业、超越国界的“真理”。对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著名成功人士演讲3:马云

  1、谈理想:希望公司对人类社会进步有贡献

  我们希望阿里巴巴是这么一家公司,希望在中国这个土地上诞生一家对世界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有贡献的公司。所以我们希望招聘进来的员工,大家都充满这个使命,大家都充满着这个理想,大家都是一起团结,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的分歧,但是最重要的是点点滴滴把它做下去。

  所以你们可能听了这些以后,会发现公司是不是玩得太虚了,这就是我们公司的与众不同之处。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公司不愿意加入,没有关系,听了今天以后,你可以辞去,阿里巴巴的门应该永远要打开,很容易出去,但是很难进来。大家记住,要容易出去,很难进来;如果说容易进来,很难出去,那是监狱。

  我们这家公司未来的85年,我们依旧会按照这样的路线往前走,强大的理想主义加上现实主义的结合,形成我们对于未来的思考、对于世界的思考。

  2、谈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我想还是跟大家讲,公司的使命驱动,至少我在这个公司,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坚持这家公司使命驱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这家公司以价值观来管理自己,强化文化。

  我们这家公司走的路线也很独特,我们这家公司,我们第一天在湖畔花园的时候提出这句话,叫做“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世界的大市场”。我们这家公司诞生在中国,阿里巴巴诞生在中国,但阿里巴巴不是一家中国公司,我们当然也不是美国的公司,人家说阿里巴巴是一家什么公司,我们的股东有世界各地的,我跟大家讲,阿里巴巴诞生在中国,但是它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3、谈KPI:没有KPI的理想就是空想

  每个人都愿意停留在理想之中,每个人都恨KPI,但如果没有KPI、没有结果导向、没有效率意识、没有组织意识、没有管理意识,那么我个人觉得所有的理想都是空话,我们就变成一个梦想者,胡说八道。

  天下没有完美的组织,为什么,很简单,要想走得快,那你就一个人走,你要想走得远,那就一群人一起走。要一群人一起走,一定要有组织,有组织,一定有时效率不会高,只是组织与组织之间比赛谁效率更高而已。

  4、谈人才:第一大产品是员工,曾经四倍工资都挖不走

  我们希望的第一大产品不是我们的淘宝,不是我们的天猫,不是我们的支付宝,也不是我们的云,也不是我们的菜鸟,我们第一的产品是我们的员工,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员工强大了,我们的产品自然会强大,我们的服务会做好,客户才会满意。

  以前挖我们员工的人很多,那时候我们还在华星大厦,曾经开到四倍工资,只要阿里人能去,给四倍工资,我们一个员工也没去。

  5、谈偏好:最讨厌天天说公司不好,还留在公司里的人

  我们喜欢的人,是提意见、有建设性意见、并且有行动的人,我们讨厌那些天天抱怨的人,我们不喜欢这些人,无论在内网、在外网,我们最讨厌那些天天说公司不好,还留在公司里的人。

  就像老公说老婆不好,老婆说老公不好,又不愿意离婚,我们门是打开的,我们愿意听建议、批评,但是要有行动,大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度过难关,而不是碰上灾难麻烦的时候,大家都是互相说你的错。

  6、谈福利:利益一定是自己打下来的

  前几年争论了很久,有些东西我们跟其他公司不一样,我反对有大巴车班车上下班,为什么,不是买不起。员工如果没有车,那去挤地铁、去挤公交车、去骑自行车,保证自己上班不迟到,所有的公司、所有的优秀员工都经历过这一点。

  我告诉大家,即使有班车,迟到的人会更多,放下工作的人会有更多,我们不是在乎加班这点工作,我们在乎的是你是否在乎你的工作,如果你在乎、热爱你的工作,你会早起。

  阿里人记住,利益一定是自己打下来的,没有人的奖金、没有人的收入是别人给你的,而是凭自己的努力。业绩、市场是打下来的,没有人给你们,成绩也是努力出来的。我们为努力鼓掌,为结果付报酬,如果有结果,we pay,如果你很努力,没有结果,我们鼓鼓掌,也很好。

看过“著名成功人士演讲”的人还看了:

1.成功人士的演讲稿

2.一些成功人士的演讲5篇

3.成功人士演讲励志故事3个

4.成功人士演讲 李彦宏励志演讲

5.成功人士的励志演讲稿

7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