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古诗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著名的古诗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古诗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它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发展的最鼎盛,有许多文人通过古诗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著名的古诗书法作品图片。
经典的古诗书法作品
文人学习“ 汉乐府”的还有另一类情况,主要是将乐府诗平易通俗的特色引入抒情古体诗中,体现出与以往五言古体诗质朴古奥不同的特色,代表作是李白的《古风》(58首)组诗。 “古风”从形式外表上看,与五言古体诗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却有区别。清代 赵执信《声调谱》中在回答乐府与古体诗之间区别时说:“音情 迥别,于此悟入, 思过半矣。”(《清诗话》1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音情”指的就是内容感情 风韵方面的区别。《瓯北诗话》中更进一步指出:“盖古乐府本多托 闺情女思,青莲深于乐府,故亦多征夫怨妇惜别伤离之作,然皆含蓄有 古意……蕴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接 国风之遗。少陵已无此风味矣。”(《清诗话续编》1142页,1983)由此可见,虽同受“ 汉乐府”影响,杜甫的“ 新乐府”与李白的“古风”是有区别的。在唐人诗集中,直接标以“古风”题目的很少。“古风”、“五言古体”、“新乐府”在形式上自由,不讲格律,所以也没有“格律较宽”的问题。七言歌行体发展到唐时,也出现了两种情况。因为唐时出现了“格律诗”(也叫“ 近体诗”,以区别以前不讲格律的“古体诗”),所以,一种是有意把格律诗的一些句法、手法引入古体诗中,一种是有意避开格律诗的句法、手法。习惯上,人们把前一类叫做“七言歌行体”,后一类叫做“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
古诗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初唐的一些诗人在继承南朝齐梁诗歌的华丽铺陈基础上,尝试将七言 格律诗的句式和对仗等手法引入歌行体中,于是出现了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骆宾王的《帝京篇》、 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等著名 诗篇,形成篇幅雄壮、气势宏肆, 散句中杂以格律、对仗等句式,以反映广阔社会现实内容见长,读来 抑扬顿挫,跌宕多变,为人称道,人称“初唐体”,遂使七言歌行体 面貌一新。至盛唐, 高适、岑参等用此体式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如高的《燕歌行》及岑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下)、《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九下)等,这些诗充分发挥了“初唐体”的特色,内容丰富壮阔,感情奔放激越,形象雄壮奇丽,手法技巧多样,语言 骈散结合、优美多姿,读来令人意气昂扬。至中唐白居易等人,又在这种体式中融进叙事成分,写出了名篇《长恨歌》《 琵琶行》等,七言歌行体又出现了新的发展。直至清代初期, 吴伟业(号 梅村)用这种诗体写出了《 圆圆曲》《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等名篇,以诗咏史,形式上更讲究技巧,辞藻富艳,用典精切,形成多姿 多态的艺术风貌,优美动人,脍炙人口,更将七言歌行体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称“ 梅村体”。到了清末民初, 王国维等人还用这种体式写出了《颐和园词》等诗。
古诗的平仄和对仗
平、仄是汉语声调的两大类。在近代诗和词、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须用平声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须用仄声字。比如:
洒篁留密节,著抑送长条。
(韩愈:《春雪》)
对仗指的是一联诗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属于同一类,如“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东”和“西”,“圃”和“园”,“青梅”和“绿草”,“发”和“开”,各自相对。
猜你感兴趣:
4.古诗书法作品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