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书法 > 书法字体 > 草书书法 >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草书在书法的各种书体中是结构与形式变化最为丰富的书体,也是历代书家在创作中借以抒情的最好的表达方式。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图片1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图片2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图片3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图片4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图片5

  草书的故乡

  文/刘东芹

  草书的故乡在甘肃!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书法史上最初的几位草书大家,都是甘肃人,如草圣张芝是瓜州县人,属今天的酒泉市。而他的弟弟张昶,亦擅长章草。另一位赫赫有名的草书大家索靖,是敦煌人。这还不算, 书法史上第一篇书论《非草书》的作者赵壹,是甘肃天水人。更不要忘了,这篇书论的焦点议题就是草书,其中提及的那些“臂穿皮刮,指爪摧折, 见鳃出血,犹不休辍”的草书爱好者,皆是彼时天水当地的年轻后生。由此可见,在东汉末年的甘肃,草书学习的氛围多么浓厚。

  张芝《冠军帖》

  那么,这么多草书大家和草书爱好者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长安、洛阳等地,从历史地理学和书法社会学的角度来考量,这种现象并非是偶然。解决问题的关键,必须还原草书是如何产生的。

  目前学界对于草书的形成,基本有隶书、章草、隶草派生几说。从时间上来说,基本界定秦末至在东汉。有意思的是,在目前出土的汉代简牍中,以草书体书写的多为军书、档案与账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敦煌马圈湾出土的一百四十八枚草书简牍,全部为草书,草法娴熟。为新莽三、四年(公元16、17年)间征战西域的王骏幕府档案。

  但在以往研究中,认为采用草书是迫于时宜,草就而成。却往往忽略了文书、军书与账簿最基本的属性,即准确性。因为情报不准会贻误战情,攸关成败性命;账簿讹舛能导致数目混乱,影响物资调拨。虽远处边疆,但事关重大。这一切都要求草书在快写的基础上符号表达精准,在上传下达过程中不得讹误,有能写草书者,还要有能释读者,所以具有一定书写标准、通用易识才是草书得以生存的第一属性。从这个角度而言,汉简草书的准确性要远比快捷性更重要!可以这么推断,草书在汉代的军营中,曾有过一个规范化的过程,草书曾经作为重要的情报载体在汉代的军队中推广。

  而在草书渐趋成熟后,是否有‘军用’转‘民用’的过程?这也是较为有意义的话题。因为汉代官方书籍和郑重法律条文多用稳健的隶书形式,联想现代商品中条形码、手机通讯、电脑网络这些便捷发明,最初都是出自军用并具有保密功能,最后转为民用,瞬间风行。

  草书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当特定的草书符号在军队公文中逐渐使用,并在磨合中取得书写、辨识的统一,加上新兴的而未普及的草书更具有保密功能,即使情报简落入敌手,对于长期与汉帝国征战的少数民族而言,破译起来也非易事。

  这种书写快捷、具备规范与艺术审美的神秘书体渐趋成熟时,首先在边疆军事领域风行,而后新鲜、认同之感便会向其它阶层蔓延。故而当敦煌前线风靡的草书传递到一千四百公里外的天水时,天水的后生们在当地贤者的组织下,废寝忘食,大练草书,乐此不疲,掀起书法史上第一股草书热,这才是《非草书》中描述草书热兴起的根本原因。

  继续寻着这个思路来看待如今甘肃民间老百姓对书法家的推崇和对书法的热爱,其浓烈风气甚于全国,这不是出自官方组织,也不是昙花一现的商业运作,就好像千百年来的基因延续和风俗传承,一切就是那么自然,因为这里是草书的故乡!

  
看过“毛笔书法草书书法作品”的人还看了:

1.书法草书字体图片大全

2.草书毛笔书法欣赏

3.草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4.毛笔草书书法作品字体

5.毛笔草书书法字帖

152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