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书法家于在池作品
大连市书法家于在池作品
于在池,山东省临邑人,1952年2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大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甘井子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大连市书法家于在池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大连市书法家于在池作品欣赏
大连市书法家于在池作品图片1
大连市书法家于在池作品图片2
大连市书法家于在池作品图片3
大连市书法家于在池作品图片4
于在池书法简介
于在池1969年参军,历任排长,连长,军区机关参谋,团长。1981年到军区机关工作后有幸结识沈延毅、任叔衡等著名书法家,受到他们悉心指导,先学柳公权,再学颜真卿。在此基础上上追魏晋,取法二王。
于在池楷书圆满遒润,舒展优美;隶书肃穆平舒、秀逸可掬;行草书则图融流畅,变化纯熟,动静咸宜,温醇自重。他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体,形成谨严有度,用笔流畅,自然洒脱,雅俗共赏的创作风格。作品多次入选国家和省市书法展。曾获全国第二届电视书法篆刻比赛优秀作品奖、全军书法比赛荣誉奖、海峡两岸书法作品展金奖。多次在《书法报》、《书法》杂志、《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等发表作品,山东卫视台,辽宁卫视台及大连电视台等专门对其本人和作品作过介绍。1992年获大连市 磨穿铁砚的艺术追求
他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字;他饱读诗书,作得几章好诗;他博采众家之长,书法自成一体。“千家窗暗月朦胧,烟云满纸孤灯明。毫枯正欲濡新墨,砚透始知觅旧瓶。通幽必要学养厚,悟妙须先意气平。 匠痕无奈巧雕饰,佳钩却在无意中。”一首自作的《七律·学书有感》是于在池先生多年苦研书法艺术的真实写照。
于在池自幼喜爱书法。“印象最深的是初中语文老师的板书,工整隽秀,心里非常羡慕,从那时起,就开始喜欢上了写字。”
1969年,17岁的于在池应征入伍,因为字写得好,在连队负责出黑板报,每周两次,他的字赢得了领导和战友的一致好评。基层部队条件非常艰苦,做电台报务员的于在池就找来用过的废旧电报纸,在背面练字。白天时间紧就挑灯夜战,这一练就是11年。
1980年,于在池被调到沈阳军区机关,先当参谋、后为首长做秘书。环境的便利,使他有幸结识了沈延毅、任叔衡等当代著名书法家,得到了两位恩师的悉心指导,在他看来,这时才算真正踏入了书法艺术的大门。那年,他28岁,一切从零开始。
“从头来,以前写的基本作废。老老实实地临帖,心无旁骛。”买不起宣纸就用机关的废报纸,3年,柳公权的《玄秘塔》他写烂了2本。后经沈延毅、任叔衡指点,于在池又转习颜体,大气磅礴的《李玄靖碑》、雍容朗畅的《郭家庙碑》……并上追魏晋,取法二王,对《圣教序》《十七帖》《兰亭序》用功最深,这其中,王羲之3000字的厚帖《圣教序》,他整整临写了一百遍。
为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于在池广收博取,汉隶《礼器碑》、《曹全碑》,魏楷《郑文公碑》《崔敬邕碑》及近代草书大家于右任书迹等广泛涉猎和临摹研究。
曾经大量的投稿如石沉大海,并没有让他心灰意冷。终于,他的作品开始见诸《前进报》《解放军报》等报刊,1986年,作品第一次在专业报刊《书法报》发表,更给了他坚定的信心。在继承传统书法精髓之余融入自己的书法观念,富于变化,即“先和古人和,后和古人分”,于在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化古出新的艺术独创
走进于先生的书房,屋里散发着浓浓的墨香,书案上摆着一本北魏《元略墓志》,直到现在,他仍坚持临帖,每天的时间,七分临帖,三分创作、从事书法交流、教学活动。
30多年中,他几次否定自己,“书法艺术变则活,不变则死,在求变中不断增添对书法的感悟,才是诠释书法艺术的唯一出路。”
1987年,于在池来到大连。在新的环境中开始了对以往作品的反思。在沈阳工作期间,书法圈中有几位至交,平时经常小聚,共同研习书法。潜移默化中渐渐发现自己的作品中带有一些好友的痕迹,那股“沈阳味”背离了自己的艺术追求,甚至险些误入歧途。为纠正自己的偏离,他再次回归传统,不创作,不投稿,进入反复临摹状态。于在池说,风格多变并不意味着要追求古怪、诡异,书法的精髓始终是来自传统。而且,作为研习书法之人,艺术鉴赏能力的步伐,一定要快于笔法功力的进步,这样,才能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保持严谨、扎实的态度。4年后,他的书法终于抹去了从前的印记,创作风格有了一次近乎脱胎换骨的变化,工稳朴厚、舒阔俊逸、率意悠游。
此后,他的作品多在《书法》杂志、《解放军画报》等期刊发表,在全国第二届电视书法篆刻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优秀奖,逐步在书法界得到认可。1995年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随后在各类大展和比赛中频频获奖,山东电视台“天南地北山东人”、辽宁电视台“北疆兵歌”及大连电视台、各类报刊都对他作过专题报道。
自成风格后,近年来,于在池对自己的作品又有了一次新的颠覆。“圆熟”是他对当时作品的评价。“写得很熟,这种熟很受用,但作为书家很可怕,容易循环往复地重复自己,难以自拔。”学习书法,要切忌过于陶醉其中,应适时跳出自己的思维圈子,多角度审视自己的整体面貌。这次,他的办法还是再找古人对话,“尽可能忘掉自己,把古人的传统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寻找突破的灵感。”
之后,他又瞄准了苏轼的书卷气,苏轼的行书帖他基本都写过,并师法魏晋,追寻那种质朴率真的散淡之美。
广博深厚的文化修养
“文化是土壤,书法只是土壤中的一棵大树。”于在池说,苏轼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腹有诗书笔也华,墨亦华。写字者若是白丁,写出的字也会沦为匠人之作。不读书,笔墨就会贫乏,没有韵味,没有生命。”
于先生的书房有一整面墙摆满了书,读书和写字,是他最大的爱好。为了让“笔下的字流淌得更顺畅”,他不断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阅读了大量诗词、散文、游记、历史及美术著作等,临摹和创作之余,他时常有感而发,吟诗填词寄兴书怀,自创了大量诗歌散文。
从士兵到团长,三十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于在池朴实干练、直爽坚韧的性格,他的书风及人品,在书法界广受赞誉。书坛前辈任叔衡先生评价说:“他一向以书法艺术作为服务社会的全部内容,以传统书法艺术的本领去体现自己生存的美学价值和人格力量,从而去影响一切不利于继承传统的形形色色。他决不参与有害团结、追逐名利的任何猥琐勾当。总之,字如其人,在池同志正是一位修养有素、意志坚定、虑事周全、作风正派、艺术焕发、声誉良好,为各方面寄望的中青年书法家。”
为了潜心研习书法,于在池30多年没进过电影院、没看过电视剧,就连麻将、扑克都不会玩。于在池说,有得必有失,对于他而言,拿起笔写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字,而是一门艺术,要想把这门艺术学好,一要把路子走正,习古人;二要有韧劲,不能一曝十寒;三要有悟性。路子走正似乎不难,悟性应是天赋,所以对学书而言,最难的应是第二点,即百折不回、持之以恒。我还在探索。不断向前走,相信只要向前走,就能走到更高的地方,浏览到更美的旖旎风光。”
于先生的书法造诣和人格魅力正如友人为他所作的一首诗:在池高人长挥毫,如鱼得水龙门跳。乘风破浪排云上,书引才情到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