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接原则与技巧
镜头组接原则与技巧
一部影片是由许多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组接在一起,从而阐释或叙述某件事情的发生和发展的技巧。赶紧一起来看看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镜头组接原则与技巧,看完本文也许你的疑问就有答案了。
一、镜头的组接原则
镜头组接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认识规律,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镜头的组接要合乎逻辑
镜头的组接不是随意的。上面已谈过熟睡的小孩、铅笔和香烟三个镜头组接在一起,就不知所云。镜头组接必须合乎逻辑,要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要合乎生活的习惯,要合乎认识和思想的逻辑。
事物的运动状态有必然的发展规律。人们也习惯按这一发展规律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比如,老师在投影器上放上一张投影片,学生必将想看清在银幕』:出现什么图像;运动员拉开弓箭,观众下一步必想知道中靶的情况如何。有一个片子是拍摄某游乐场的情况,有射箭、跑马、骑骆驼……等,拍摄者拍下了不少精彩镜头,但在编辑时却忽视了镜头组按的原则,在拉弓射箭的镜头之后,却按上一个跑马的镜头。人们看后还有点担心射出的箭是否射中奔跑中的马。类似的镜头组按,还导致出现了一桩“现行反革命”案。在““””初期,电视台播出了一则民兵训练的新闻片,在民兵射击的镜头之后,接着是民兵在人民大会堂开会的镜头。“造反派”就抓着这一点说院是将枪口刘准毛主席射击,是对毛主席有刻骨仇恨,包括台长在内部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尽管他们都不是真正的反革命,后来也平反了,但从镜头组接的逻辑推理上他们确是错的。所以镜头的组接不能随意,必须合乎逻辑。
(二)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
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拍摄下来的镜头,在进行组接时,就
能使镜头中主体物的位置、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合乎人们的观察规律。否则,就会出现方向性混乱。如拍摄踢足球,甲队是射左方球门,乙队是射右方球门,若有一台摄像机从相反方向拍摄,看上去就变成甲队也射右方自己防守的球门了。又如有三个人站在一边向目标物射击,拍第一人是向右射击,拍第二个人时,机位被调到另一边,于是从画面上看起来是向左射击,第三个人又是向右射击,这样,组接以后的屏幕效果便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了。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方向混乱的镜头,在拍摄时必须遵守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即在处理两个以上人物的动作方向及相互间的交流时,人物中间有一条无形的线,谓之“轴线”(见图5—1)。摄像机若跳过轴线到另一边,拍摄的镜头组接后,就会破坏空间的统一感,造成方向性的错误。
图中是拍摄甲,乙二人谈话,我们把二人谈话拍成如图所示的四个分切镜头。
镜头1:中景,甲乙二人在谈话;
镜头2:近景,甲说话;
镜头3:近景,乙答话;
镜头4:近景,甲说话。
这里镜头4就是越轴镜头。因为镜头1的长角度方位设在A区,以后拍摄的分切镜头就不可以越过A区;如越过A区到B区,就是越轴或跳轴镜头,越轴镜头和上下镜头无法组接,组接后会产生方向性错误,即原来甲是面对乙说话,结果是背向乙说话。
(三)景别的过渡要自然、合理
表现同一拍摄对象的两个相邻镜头组接得合理、顺畅,不跳动,须遵守以下三条规则:
1、景别必须有明显的变化,否则:将产生画面的明显跳动。
2、景别差别不大时,必须改变摄像机的机位。否则也会产生跳动,好像一个连续镜头从中间被截去了一段一样。
3、不能同景别相接。因为表现同一环境里的同一对象,景别又相同,其画面内容是差不多的,没有多少变化,这样连接没有多少意义;如果是在不同的环境里,则出现变把戏式的环境跳动感。
(四)动接动,静接静
动接动——动指的是画面内主体的运动。如跑动的汽车与蹬着白行车快速通过的人群连接,是动体接动体,就能收到顺畅的效果,但运动的速度和方向不能差别太大。
静接静——静指的是画面主体的静和画面本身是固定的镜头。静接静和动接动一样,都是利用画面内在节奏的一致性衔接,这样不会觉得突然。但主体运动的镜头要与主体静止的镜头相接时,等运动的要素停下来才能与静止的主体画面连接。比如,手摇离心器在高速旋转,一定要制动停止旋转,把试管拿下,再接一个试管的特写才觉得顺畅,而不能在试管高速旋转时就接试管静止的特写。同样,运动的镜头要与静止镜头连接时,运动镜头必须有一个静止一至二秒的起幅时间。所以在拍摄运动镜头时,必须有足够的起落幅时间,否则在组接编辑时就会发生困难。
(五)光线、色调的过渡要自然
两相邻镜头的光线与色调不能相差过大,否则也会导致变化突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注意与思维。
二、镜头的技巧组接
相邻两个镜头画面的连接,除了通常闲的快速切换外,还能用电子特技机进行多种多样的技巧组接,常用的有淡变和划变两大类。
(一)淡变
淡变又称慢转换或叠化。它是相邻两镜头画面在某一段时间内相互渐变产生的组接方式。它与切换(或叫切变)不同。切换组接是相邻两个镜头画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变换,而且画面图像没有交错(见图5—2a)。这个交换时间仅有几十个微秒,是人的肉眼察觉不到的。而淡变是第一个画面慢慢隐没,第二个画面慢慢显现,所以又称这种交换为“渐隐、渐显”,或“淡出淡入”,“化出化人”。这一渐隐渐现的过程,画面图像可以是交错的,也可以是分离一段时间的,因此分为X淡变,V淡变和U淡变几种淡变方式。
1、X淡变。两幅画面图像的渐变是互补交错进行的,(见图5—2b)。当图像A满幅度时,图像B不出现,随着图像A幅度减弱(渐隐),图像B幅度逐渐增强(渐显)。当到达时间t1时两幅图像幅度相同,同时重叠出现其强度减半的重叠像图,到图像A完全稳没时,图像B完全显出,这一淡变过程便告完成。
X淡变方式的组接往往用于下面场合:(1)当相邻两镜头画面是相隔较长时间的结果时,表示时间的推移。比如溶液的扩散现象,图像A是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滴上两滴红墨水,经过X淡变后的图像B是完全扩散均匀的淡红色溶液。这样,通过X淡变省去了中间变化的时间过程。动植物的生长,事物的运动变化等,凡是要将推移一段时间后的画面,都能应用这种组接方式。(2)进行比较、抽象或表示进展等。如从一条真鱼淡出鱼的骨骼,从波的干涉现象淡出书本中的干涉图样等。
2、V淡变(见图5—2c)。两幅画面图像的淡变互不交错也不间断,当图像A刚渐隐入,图像B则渐显出,至显出为正常强度完成这种淡变过程。V淡变组接使两镜头画面有分隔作用,如表示段落,或表示时间地点、类别有差异等等。
3、U淡变(见图5—2a)图像A渐隐后相隔一段时间△t的黑画面,然后才渐显图像B,U淡变方式的分隔作用更为明显。
(二)划变
划变又称电子拉幕。它是出现下一幅图像的界线并推去前—
幅图像的变换方式。后一幅图像的界线可以有几十种方式,大体可把它归为两类:
1、圈出,圈人。其特点是划变图案的边界形成一个封闭图形,如圆形、方形、菱形等,通过界边图形的扩散或收缩来实现两幅图像的变换。这种变换往往用来表示插入的一段叙述。或表示时间,空间的变化等。
2、划出,划人。其特点是划变图案是一直线或折线边,前图像画面划出时,后图像画面划入。这一组接方式可用于进行对比,、或表示时间、空间的变换等。
技巧组接的形式很多,但必须慎重运用,不能盲目追求花样多,看得观众眼花嘹乱,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
>>>下一页是(三)镜头组接的转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