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旅游知识>旅行常识>

骑自行车远游需要注意什么

时间: 燕华640 分享

  拥有一辆自行车十分容易,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在打骑车远游的主意。骑单车远游,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还要略通一些基本的常识。

  自行车作为唯一的交通工具,性能的好坏至关重要。出发前应对各部位的机件做全面彻底的检查,并随身携带常用的修理工具榔头、螺丝刀、气筒、扳手、钳子等,以及备用件滚珠、内胎、闸皮、车条、气门芯等。每天结束后还要认真检查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般而言,以车座较低并有五至十度的后倾为最佳角度。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并保持一定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每二至三小时休息一次,别想停就停。

  在特殊道路条件下行车,车速的把握尤为重要。路遇浅河、水洼、碎石时,别习惯性减速,快车速反而易顺利通过;行车在泥泞的路面,不妨拆下前后挡泥板,以免泥堵死挡泥板和车轮间的缝隙;下坡时,前后闸都要捏。

  夏天遇到柏油融化的路面,千万避开,如别无选择,先上土路让车轮沾些黄土,以防被粘住。


骑自行车远游需注意

  途中宿营时,营地要选择干燥背风的地方,附近应有水源。有村落处,借宿是好办法。

  骑车旅游对服装尤其是裤子要求比较严,以宽大为佳。夏天穿背心、裤衩,阻力小,通风性又好。太阳帽和墨镜、雨具、卧具、常用药、照明器材、交通、地形图等都是必备之物。

  现在有种专业的自行车包,用起来顺手方便。普通背包一定设法扎牢。宿营时,要将东西放到一个可用身体遮挡的死角中,以防丢失。

  知识延伸:自行车发展历程

  行业发展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据《2013-2017年中国自行车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每年全世界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需求规模保持在1.05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据前瞻网调查,由于产业特性和劳动力成本因素,近15年来全球自行车制造产业向以中国为主的有工业制造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2013年,中国仍为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整车生产厂、零配件生产厂分别达到500多家、700多家,世界前五大厂商主要基地均在中国。而随着世界各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球自行车需求量会进一步扩大,随着自行车进一步的结构升级,将给行业的参与者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中国自行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历史发展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黄履庄以后大约10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制成了木制自行车。

  设计雏形

  17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下过雨,路上积了许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辆四轮马车从身后滚滚而来,那条街比较狭窄,马车又很宽,西夫拉克躲来躲去幸而没有被车撞倒,还是被溅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别人看见了,替他难过,还气得直骂,想喊那辆马车停下,讲理交涉。西夫拉克却喃喃地说:“别喊了,别喊了,让他们去吧。”马车走远了,他还呆呆地站在路边,他在想:路这么窄,行人又那么多, 为什么不可以把马车的构造改一改呢?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他这样一想,回家就动手进行设计。经过反复试验,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造出来了。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2]

  改进设计

  1816年,在德国有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他每天从村东的这一片树林,走到村西的另一片树林,年年如此。他想:如果人坐在车子上,走走停停,随心所欲,不是很潇洒吗?德莱斯开始制作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造的差不多。不过,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时依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当德莱斯骑车出门试验的时候,一路上遭到不少人的嘲笑。尽管如此,他还是十分喜欢自己创作的这架“可爱的小马崽”。一次德莱斯在骑车闲逛时开过来一辆马车,车夫嘲笑他说他的车慢,于是他就和车夫说:“你信不信我的车比你的马车还快”于是他们两个打了个赌。路程是从村东到村西的一个来回,结果德莱斯比车夫整整快了1个多小时。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弄到了一辆破旧的“可爱的小马崽”。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的,前轮大,后轮小。当骑车人踩动脚蹬,车子就会自行运动起来,向前跑去。因此而被警察抓住,并处以罚款。其罪名是“野蛮骑车”。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原本职业是马车修理匠,他们在前轮上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这样除非骑车的技术特别高超,否则就抓不稳车把,会从车子上掉下来。他们把这辆两轮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大开眼界。

  1869年,英国的雷诺看了法国的自行车之后,觉得车子太笨重了,开始琢磨如何把自行车做得轻巧一些。他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钢棒来制成车架,车子的前轮较大,后轮较小。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小一些。从西夫拉克开始,一直到雷诺,他们制作的5种型式的自行车都与现代自行车的差别较大。

  现代雏形

  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是在1874年诞生的。英国人罗松在这一年里,别出心裁地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是前轮大,后轮小,看起来不够协调,不稳定。

  1886年,英国的约翰.k.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的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利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基本一致了。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增大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样,就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

  同样是1888年,英国考文垂市的约翰.k.斯塔利生产出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安全”自行车。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菱形车架,使得车身有更高的刚度和强度,后轮用链条驱动,并通过前叉直接把握方向。

  多样设计

  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19世纪初。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自行车问世后迅速成为当时欧洲人青睐的交通工具。19世纪一些欧洲人也构思出了一些理想的自行车图。

  自行车发明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越大的轮子行驶的速度越快,两名男子骑着一辆车轮几乎为一人高的自行车。

  在自行车的发明阶段,有些人并没有把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设计成前后放置,而是把两个轮子做成了左右放置,这种自行车的外形有些类似轮椅。

  2012年,中国有了手脚双动力的健身自行车。该车在骑行的同时,可以推拉车把获得向前的驱动力,实现了健身与代步的完美结合。由于推拉车把的作用,在骑行中,可以有效锻炼腰部、腹部、腿部、胸部、手臂等全身肌肉。健仕美自行车,是一款手脚双动力的自行车,不仅仅是自行车,还是一款健身器材,将健身器材与代步工具的完美合一。掀开了自行车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历史

  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

  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入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是黄色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随后沪上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租、贩制业。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英商怡和、德商禅臣、法商礼康等洋行将自行车及零件列为“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到19世纪末在上海已有广泛市场。

  原来设摊修理马车、人力车的诸同生,于光绪二十三年选址上海南京路(今南京东路)604号,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

  光绪二十六年,上海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销售人力车、马车及自行车零配件,以卖带修。

  民国4年(1915年),上海有近20家自行车商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邮电事业发展,自行车成为邮差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需求激增,市区又新开一批自行车商店,形成了以老闸区(今黄浦区)为中心的自行车销售网络。

27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