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下中国象棋
怎样下中国象棋
现今通行的象棋,相传为唐代牛僧孺所制。刻圆木或牙、骨为棋子三十二枚,红黑各半,两人对弈。如何下中国象棋?还不会玩中国象棋的小伙伴们让学习啦小编教你怎样下中国象棋。
怎样下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棋盘和棋子介绍
中国象棋的棋盘由纵9条、横10条线交错组成64个小方格,中间一条河界将其分成完全对称的两部分。每一部分靠底线的中间四个小正方形方格,画有两条对角线,称之为“九宫”。这就是中国象棋的棋盘了。
有的棋盘常在河界上写有“楚河”、“汉界”,或者“汉河”、“楚界”的字样。比喻着棋双方各据一边,隔河用兵,以决胜负。
棋盘上的“九宫”也有深刻的含意。有人说“九宫”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所创造的一种数学名词。但在中国象棋中,“九宫”是将帅和士的活动地盘,位置均在“九宫”中央“王”上。
关于象棋棋盘歌诀
关于象棋棋盘,古来就有一歌诀:
棋子全盘三十二,半为黑来半为红。
鸿沟划处方河界,九路纵横尽可通。
中国象棋的棋子共有32粒,红黑各16粒,分别为将(帅)、士(仕)、象(相)、马、车、炮、卒(兵)。其中的将(帅)只一粒、士(仕)二粒、象(相)二粒、马二粒、车二粒、炮二粒、卒(兵)五粒。在双方“开仗”之前,每粒棋子各有其位,歌诀亦云:
双方主将站中间,士象马车摆两边。
隔河炮位相对称,五卒排成一条线。
将(帅)、士(仕)、象(相)、马、车 炮、卒(兵)这几种棋子的走法,以能否过河这点来划分,可有两种。马、车、炮、卒(兵)。可以过河作战,而将(帅)、士(仕)和象(相)不可越过界河,将(帅)和士(仕)甚至只能在“九宫”内移动,不能越出“九宫”地盘之外。
象棋棋子的走法
车:古代作战时,战车的威力巨大。象棋中的车,作战能力亦很强,就是根据战车在阵仗中的作用来设置的。车不分上下左右,只要在运行线路上无其他棋子阻挡,便可随意而走。车每走一“步”棋,沿直线或横线任意走多少格都可以,并可以“吃”掉挡在主直线或横线上的任何棋子,真所谓是横冲直撞,威力无比。但是车的每一步也有所规定,那就是只能沿直线或横线走,不能拐弯。尽管如此,车在棋内的诸兵种中,还是行动最灵活、活动范围最大的。不管是进攻敌方或保护己方,作用都明显优于其他棋子。一盘棋中,车的价值相当于一马加一炮,会使的话,车的价值甚至还要大,有人说“一车当九子”。由于车的作用巨大,在双方整盘棋战中都居于头号主力的位置,所以在下棋时,一般的着法是尽快把车开出来,使其尽快发挥威力,争取战术主动和战略优势。棋坛中有所谓“三步不出车,棋在屋里输”,就是说出车过晚,容易陷于被动而招致满盘皆输。
马:在整盘棋里,就数马和象的走法比较特殊,俗话说:“象行田、马行日”。马是行的“日”字形,即一步斜走两格,过“河”时,河界就算是一格。如果马是处于棋盘中间的话,它有八个去处可以选择,上下左右都可以“跳”。所以说“马有八面威风”就是指的这八面。当然,马每走一步只能走一“面”,不能在一步之间同时“跳”八面。如果马碰上有棋子正“别”着马腿,这一步就“跳”不动了。什么叫“别”马腿呢?就是在马的前进方向上,有任何一个子紧靠在边“别”腿。只要马不被别住腿,马就可“吃”掉它的斜形日字上对方的任何一个棋子。因此,马一般走到边、角等位置时,就受到限制,失去了“八面威风”,威力相对就减少了。马的价值和炮差不多,但是在开局或中局阶段,因为盘面棋子较多,马常常会被“别”住腿,不能充分发挥威力。而到了残局时,双方棋子都拼得差不多了,炮就会因“炮架”而减少威力,而马却因少羁绊,威力有增。所以棋话常说:“残棋马胜炮”。
炮:走法与车相同,只是在“吃”对方棋子的时候,不如车那么直接了当,它必须有一个子隔在炮和对方的中间,炮方能“打一过去“吃”。这个隔“子”即所谓“炮架”,没有“炮架”,炮是不能“吃”子的。就因为有这点规则,炮的威力就远小于车,但其行动迅速、进退灵活、行动范围大的优点与车一样。在开局和中局阶段,炮能够和其他棋子配合,发挥出很大的威力。
卒(兵):在盘面上只能一步走一格,机动性相对其他棋子小多了。它没有过“河”之前,每一步只能向前直走一格。过了“河”以后,则每步不单可以向前直走一格,也可以向左或右横走一格,但是绝对不允许它向后退,即是“有进无退”。因为卒(兵)只能一格一格地走,所以它能“吃”掉的棋子也只能是紧靠自己旁边一格的棋子。卒(兵)行动迟缓,威力也较小,特别是在未过“河”之前,威力则更小。仅仅起到阻碍的作用。但卒(兵)数量有五个之多,大大多于其他子类,尤其是一旦卒(兵)过“河”以后,能直走或横走,威力便大上一倍或数倍,有所谓“卒子过河当小车”的说法。特别是在残局阶段,在对方子力耗尽的情况下,一两个卒(兵)往往能勇往直前,直捣“九宫”禁地,给对方将(帅)造成巨大的威胁,甚至能起到一子定江山的作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卒(兵)过了河,连在一起而形成“联防”阵式,威力则更大。
象(相):它不能过“河”,只能在自己一方的“根据地”内按“田”字走,即走四个小方格的对角线,其实也就是按棋盘上的第一、三、五、七、九条纵线和第一、三、五横线的交点构成两个相接的棱形的7个顶点。在这7个点上,由这一点到那一点算一步。两个象(相)可以根据需要,从上到下或从下向上,左右循环,来回走动。在它“力”所能及的那个“点”上,如有敌方的棋子,它也可以”吃”掉。但是在走或是“吃”时,如果在“田”字中间有其他棋子,象就不能动弹,这就叫“塞象眼”。一旦“象眼”被“塞”,这个象就“飞”不动了。因为象不能过“河”,所以它没有进攻能力,但却是重要的防卫力量。它就像古代陛下前面的丞相、宰相一样,主要作用是保护将(帅)。象若是被消灭了,将(帅)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很容易被对方杀死,所以,象往往是对方首要攻击的对象。
士(仕):活动范围比象更要小,它不仅不能过河,甚至还不能出“九宫”一步。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沿棋盘上标明的斜线走一格,往上斜走一格或往下斜退一格,就算是走了一步。“九宫”内的这两条斜线,是士(仕)的专用路线。士在九宫内只能斜走士路,绝不能走将道,是古代对宫女严格限制的一种反映。因为象棋中的士,古代不是指的武士或谋士,而是指的仕女,将(帅)即是“王”的实指,而士(仕)就实指宫女,它当然只能守在“王”身边,寸步不能离开“九宫”,王也只在深宫内活动。士(仕)这种特殊的走法,也只能在前方或下落的位置上,“吃”掉敌方棋子。士当然也没有进攻能力,但是它在和象一起构成的防御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比象更靠近将(帅)的近侍,因而直接连系着将(帅)的安危,一旦士(仕)尽失,将(帅)则无宁日了。
将(帅):走法是只能在“九宫”之内,按照里面的九个点上一步一格地走,当然也可以在九个点上上下左右地随意走动。棋局规定,两方将(帅)不能照面。如对方的将(帅)占据了中格,这中间又没有任何一方的棋子隔着,己方的将(帅)就不能再走中路那三个点了,实际上己方的将(帅)被逼到自己前方的一条线上,只有这条线上的三个点还可以容己方将(帅)走动。将(帅)虽然没有进攻能力,但是可以利用双方主帅不能照面的规则,有时也能起到助攻的作用,特别是在残局阶段。将(帅)本身的战斗作用不大,但它是“九王之尊”,是整盘棋胜败的标志,各兵种的作用就是想方设法去扑杀对方的将(帅),保护好己方的将(帅),一切战术目的和战略目的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必要时甚至要牺牲一切,确保将(帅)的安全。将(帅)的安危就是全局棋的胜负。
关于象棋棋子的走法的歌诀
下面一首歌诀归纳了象棋各种棋子的走法:
将军挂帅决雌雄,
卫士相随镇九宫,
象跨方出隔南北,
车行直道任西东。
马径斜日防旁塞,
炮越重峦利远攻。
兵卒勇前无后路,
渡河一步可横通。
象棋胜负的规则
象棋胜负的判断以是否“将”死了对方的将(帅)为标准。什么叫“将”死呢?就是调动己方兵力,攻击和围困对方的将(帅),使之无路可走,最终束手就擒,被己方的某一棋子“吃”掉,这就叫“将”死了,己方获得了这局棋的最终胜利。
在下了一步有可能吃掉对方将(帅)棋时,叫“将军”。有时双方均无法“将”死对方,又都有其他子可以走时,只好握手言和,这就叫“和棋”,双方互无胜负。
要注意的是,不能“长捉无根子”。所谓无根子即无别的棋子保护的棋子。然而,有时为了解救己方危难,长时间拦住对方某一个子,那是规则所允许的,这就叫“长挡”。当“将”对方的“军”时,如果一下子不能“将死”,则不能老是反复的“将”个不停,这叫“油将”,是规则所不允许的。
在正规的棋赛中,还有“限时”、“限脚”,以及双方棋虽走成和局,但仍可判耗时少的一方得胜等等许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