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逻辑问题
象棋逻辑问题之均匀:均匀 在想到“均匀”这个词的一瞬间,我似乎是找到了判断象棋初始棋盘是否“公平”的办法,但当思考继续纵深时,一切却都变得更加复杂。这是一篇有关象棋逻辑问题之无招、均匀、公平的文章。学习啦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
中国象棋逻辑问题之无招
象棋逻辑问题之无招:在说象棋是否“无招胜有招”之前,也不妨先说说其它棋类。
当围棋盘一片空白的时候,后手方多少是有压力的。因为他不知道先手会将第一颗棋子放在哪里,而第一颗棋子放在不同的位置,就意味着将演绎不同的布局体系。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战斗往往就在第一颗棋子没有落下之前就已经打响。这就是“无招”。
围棋着法是有限的(很大的天文数字),加上“围住的地盘”又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我们在逻辑上是可以支持先手方获胜的,也就是说,在双方都不出错的情况下,先手方获胜。反推亦然,当围棋盘是空白的时候,先手虽“无招”,但已占据着将要在棋盘上多一子的优势。这就是围棋的“无招胜有招”。
所以,为显公平,千百年来围棋逐步总结出先手方必须贴目(即让子)的规则。再举个例子,五子棋是对先手限制得比较多的流行棋类之一,先手必须走成四三绝杀才能获胜,而后手则怎么走都不犯规。 那么,目前对围棋、五子棋的先手的限制方式是否已经达到最合理?以后还会不会去修改?这就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到底象棋有没有“无招”呢? 象棋没有“无招”。
尽管双方各十六个棋子都点、线对称的摆在棋盘上,理论上却还没有找到任何依据可以证明,棋子的这种摆法是不是对双方的最公平的摆法。既然不知道是不是最公平的,那么先手是“有招”还是“无招”就说不清楚,“无招胜有招”于是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中国象棋逻辑问题之公平
1、对历年来同级别比赛5000盘的统计表明:先胜占42.1%、后胜占26.7%、和棋占31.2%,简单表示为(42.1、26.7、31.2);
2、而每个级别之间还出现一种现象:胜率与级别等级成反比,也就是说,级别越低的比赛,胜率越高,和棋机会减少(47.7、32.6、19.7);级别越高的比赛,胜率越低,和棋机会增加(36.4、25.1、38.5);
3、由此可见,当象棋水平提高到终极级别的时候,也就是当先后手方均难出错的时候,胜率将趋向于零,和棋就是结果(0、0、100)! 我们先不要指出这个“高论”错误的推理过程,先假定它是正确的。
既然是“不出错就和棋”,那么,双方对弈实际就是在等对方出错,看谁先出错,而实际上每方出错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理论上先手会因为先行一步而增加先出错的机会。所以,后手占便宜。
中国象棋逻辑问题之均匀
我想,要想证明象棋初始盘面“均匀”,有必要先假定每个棋子的作用和能力都是一成不变的。记得有位棋界前辈曾经评价过象棋每个兵种的价值,他甚至把每个兵种的攻防能力进行过综合评分:车:9分;马:4.5分;炮:4.5分;兵:2分;象:2分;士:2分;帅:1分。据此,我们来做两个有趣的分析:
1、为什么单车难胜士象全?分析:车是9分,而士象帅加起来正好也是9分。
2、为什么单车难胜炮双士?分析:车是9分,而炮双士帅加起来是9.5分了。 以上两个有趣的分析在表面上都看似合理,并且通过分析而得来的结果也正确,但只可惜这种例子却都是特定的,它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在事实上,更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这种分析不合理,例如:
1、炮马必胜士象全(攻守方都是9分);
2、单车必胜马双士(攻方9分,守方9.5分);
3、三高兵必胜士象全(更厉害,攻方6分,守方9分)。
从这种分析的不合理,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判断,每一个棋子的作用和能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棋手要想最后取得最理想的盘面,就要求在初始盘面发生变化的第一步开始,选择能够使棋子的价值逐步加大的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