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的饮食文化
日本这个民族,较于我国人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以团结著称,而且大都很有礼貌。尤其是日本的美食,更值得我们了解并研究一番。 下面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日本的饮食文化知识
日本的饭菜(日本料理,にほんりょうり)是用眼睛品尝的饭菜,非常讲究装盘,根据饭菜的种类选择不同的器皿(食器,しよつぎ),往往吃一餐要用上二、三十个大小、形状、颜色和质地不同的器皿。日本的饭菜不仅重视味道,而且注重色泽,各种鲜花或花瓣、时令蔬菜的叶或茎等也时常装饰在食物四周。一般来说,关东地区(以东京为中心)味道较浓,关西地区(以大阪、京都为中心)味道较淡。日本人也常在中餐(中华料理)和西餐(西洋料理)中渗入日本的风味,称之为“和风(わふう)”。
日餐的进餐形式—般分为定食(ていしょく)、弁当(ぺんとう)和会席料理,当然也可以零点。定食即份饭,通常午间用。定食内有米饭、咸菜、酱汤或清汤,其它的蔬菜和肉食可随价格配添。弁当即盒饭,—般饭盒是漆器状的木制品,分四格和五格两种,每格可放—种菜和相应的饭团,而放团上通常放有芝麻,有些还用紫菜(昆布,こんぶ)包上。会席料理是依不同的季节定制的套餐菜谱,多名为“樱”、“松”、“竹”、“梅”等。在会席中,日本人讲究用餐礼节,即不弄出声音、不讲话,安安静静地吃。不把饭、菜、酒等洒到外面弄脏桌子,鱼刺、骨头等也要不显眼地剩在食具里,而不放到桌上。
日本人过年“お正月”,过的是公历年,大年初一即元旦,年三十是指元旦的前一天。年三十的晚餐并不十分丰盛,但要吃“年越そば” (一种乔麦做的面条),大年初一早晨,每家每户都要喝“屠蘇”再吃年菜。丰盛的年菜中一般有“数の子”(青鱼子)、“黑豆”、“ごまめ”(小干鱼)等带有吉祥意思的菜,表示人丁旺盛、身体健壮。正月的“三贺日”(头三天)早餐要吃“雜煮”的年糕汤,各地的“雜煮”各有特色,但最基本材料都是年糕。吃完早餐后,女人会到寺庙去朝拜。各家各户门口还插些松枝,称为“门松”,意为庆祝新年。
日本的饮食文化特色
中国对日本的文化感觉,好似男人与男人或女人对女人,有一种同类感。日中交流了数千年,正因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舟船往来,互通有无。东方世界中,再没有其他国家像中日这样有如此深切的文化血缘。没有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大多懵懵懂懂,把中国文化当做一种"母文化",把日本文化当做一种"子文化"。中国的文化是鸡,日本的文化是鸡蛋。中国人何须再向日本人多看一眼。至于文化,老师还需要向学生学习什么呢?
这真是天大的误会,也是天大的误解。日本文化在它的哺乳时期,的确曾从早熟的强壮的饱满的中国文化机体中,大口大口吸过乳汁。但是早在1000年前的"平安时代",日本就将巨大的中国文化消化在自己强劲的胃里,形成了举世无双的洋溢着大和民族精神的日本文化。而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饮食文化"。
日本菜肴最大的特点生鲜海味。
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存在决定意识,在菜肴的发展方向上也不例外。换言之,风土酿就菜系。
同时,因为日本是岛国,加之资源缺乏,又无接壤之领国,这一自然环境使其危机意识浓重,总怕遇有什么天灾人祸难以度过,使日本民族灭绝。为此,有些中国传去的文化到日本人中间便转为日本式解释。如"粗枝大叶害死人"这一成语,日文为"油断大敌"。他们理解为:没有油(即油断以后),大敌临头,会有不测的遭遇。为此日本人联想到,不能像中国那样每顿都用油烧菜,要惜油、省油,以求平安度日。为此日本尽量不用或少用油烹制菜肴,久而久之发展为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
正如大家所知,日本受儒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和为贵"的思想根深蒂固。日本人崇敬的圣德太子就极为重视"和",在他主持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第一句话就是"和为贵"。有鉴于此,日本人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加之日本平原少,牲畜难于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得知牛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吃猪、牛肉。羊肉则在市场上少见,仅在北海道等少数地方才能买到。像中国那样食用鹿、驴、狗、兔肉的习俗更是罕见。这就酿就了日本菜肴少加工而吃生鲜的特点。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讲究"色、形、味"。变了一个"形"字,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这也符合日本的情况。日本地面窄小而人口多,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日本人总是不折不扣传承自己先人留下的美。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了来。为此,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
看了关于日本的饮食文化的人还看:
1.佛教名言名句大全
2.印度餐桌礼仪常识
4.饮食礼仪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