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文化 > 阜阳的饮食文化知识

阜阳的饮食文化知识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阜阳的饮食文化知识

  民以食为天,阜阳人爱吃会吃成为一种习俗,因此,诞生了阜阳很多的特色美食,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家(吃货)。以下便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所带来的阜阳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希望各位会喜欢!

  阜阳的饮食文化特色

  阜阳格拉条

  格拉条,也叫格拉面,是阜阳汉族传统小吃,堪称阜阳人的意大利面,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相传与苏东坡有关,颇受阜阳人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这种食物需要将各种佐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因其颜色金黄、面形粗壮,也叫“金条面”。

  阜阳卷馍

  卷馍在阜阳早期称之为粉子馍,也有叫阜阳春卷的。卷馍起源于明朝,相传是在明太祖 朱元璋和沈万三落泊时所吃。卷馍价廉物美、营养丰富,是上班族以及学生们特喜欢的食品,赶时间时吃一个,既营养丰富又节省时间。

  阜阳粉鸡

  安徽阜阳经典的汉族传统小吃,特色是淡黄油亮, 外表软绵,里边粉色红嫩。品一口微辣略麻的粉鸡,让人回味无穷。粉鸡有两种,一种是炸粉鸡,一种是煮粉鸡,是安徽地区鸡肉分类美食的一面旗帜。而且“粉鸡汤”堪称物美价廉、百姓皆知的美食。

  阜阳撒汤

  流传于阜阳民间的一种小吃。撒汤,为肉汤、肉杂之意,因其字生僻,人误写为"撒汤"、"杀汤"等。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偶尝此汤,大加赞赏,从此撒汤声名远播。现今撒汤传遍江淮大地,成为风味独特的安徽著名小吃。

  阜阳插花牛肉汤

  插花牛肉汤,阜阳著名的汉族小吃,插花高家牛肉汤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原汤采用牛骨、上乘牛肉等原料添加众多调料,用文火熬制而成,味道纯正,回味悠长。

  太和羊肉板面

  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典范。相传太和板面源于三国时期。张飞驻守颍州(今阜阳),张飞吃面总嫌太软、不筋斗、清淡无味。厨师多次琢磨,添加近十多种药材和羊肉一起做面,张飞吃后顿感可口。之后安徽板面便在颖(阜阳)、宛(南阳)、襄(襄樊)广为流行。

  阜南曹集蚬子

  曹集地处淮河干流流域,因地理位置特殊孕育了丰富的淡水产品,并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尤其以曹集“蚬子”,“河鲜”“淮河鱼”最为有名。河鲜时节,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品“鲜”,垂钓,观光。逐步转变为周边各县市的“厨房”,“后花园”。逐步成长为河鲜之都,休闲观光乐园。

  界首牛肉

  界首五香牛肉是阜阳界首市的特产。牛肉本色,烂而不腻,肉质鲜嫩可口。其肉香好吃,肉色鲜红,肉质优良,是社会上公认的一等健康食品,敬请品尝。

  临泉大闸蟹

  流鞍河大闸蟹是阜阳市临泉县的特产。流鞍河所产的成蟹个大、色好、蟹黄多、无污染,在上海、杨州等水产市场成了抢手货,部分产品远销到日本、香港及东南亚。

  颍上八里河鱼

  八里河的特产鱼类有银鱼、镘鱼、鳜鱼、甲鱼、草鱼等,由于颍上境内土壤好,水质甘甜无污染,水产养殖比较发达,所以八里河优质湖水使八里河的鱼口感鲜嫩,滋味颇佳,公认为淡水湖养殖的佳品,现多数出口。

  阜阳的饮食文化知识

  我们知道,南方人吃饭,盛饭的碗很小,像个鸡蛋壳,而我们北方,大海碗像小盆,一碗顶它许多碗。我时常到南方的朋友家做客,从来就没有吃饱过。一碗一碗又一碗,不好意思啊。而在我们阜阳,不等客人吃完,就忙着给客人添饭,热情大方不说,这大碗饭可是够消受的。饮食器具——碗,将阜阳人的热情大方、淳朴厚道显现出来。

  咱再说说阜阳的面食。我觉得最能代表阜阳精神的面食是阜阳枕头馍、阜阳格拉条、太和板面。

  枕头馍的做法是使用特制的铁棍轧面,将面团压扁后撒上干面粉,不断重复,等到面坯变得柔软有韧劲时,再将面团做成馍坯,不断搓来揉去,直到馍坯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有弹性,蒸出来的馍劲道十足。阜阳格拉条、太和板面从制作上看,也是采取挤压、摔拉等方式。从形状上,阜阳大馍的大,格拉条的粗,板面的宽,都很夸张,把阜阳人的憨厚、淳朴的本性表现了出来。从加工方法看,通过轧、挤、摔等方式,把阜阳人的柔韧、顽强、忍耐等精神品质充分彰显出来。

  再让我们看一下吃饭的场景。就说吃格拉条吧,先不说阜阳的男子汉,就拿我们阜阳的女汉子来说,一进店门就高喊:“老板,来碗大碗格拉条,别忘了多放辣椒!”等格拉条端上来往桌上一放,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大力搅拌,格拉条被挑得有半尺多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还未等面汤上来,就旁若无人地狼吞虎咽,一大口吞下去,便噎得直伸脖子直打嗝。女汉子一边伸脖子一边吧嗒嘴,高声喊道:“老板,快上面汤,噎......死我了!”待抬头四顾,发现众人都在看着自己......阜阳人的豪爽性格是不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饮食文化中,阜阳的酒文化也能体现阜阳精神。阜阳不仅是产酒基地,阜阳人喝酒也出了名,外地传言“阜阳的麻雀都能喝四两”。阜阳人不仅酒量大,而且喜欢猜拳行令、敬酒走杯,特别是太和、界首、临泉,花样齐全,规矩多多。如果不让客人喝得找不到北,就不够阜阳的哥们义气。阜阳人热情好客、豪爽义气的本性,像性情如火的烈酒一样,暴露无遗。

  阜阳的地方美食

  阜阳小吃属安徽沿淮风味,以 蚌埠、 宿县、阜阳等地为代表,主要流行于安徽中北部。沿淮风味有质朴、酥脆,咸鲜、爽口的特色。在烹调上长于烧、炸、馏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

  地锅鸡

  地锅鸡,现盛行于 皖北一带,特点:地锅鸡很嫩,又保住了鸡特有的香味。名称来历:旧时农村用的锅多用砖头砌起外糊泥巴,在地上添柴烧饭,所以称为地锅。地锅鸡的特色在于烧时用木炭,大铁锅保持土菜风味,锅上贴一圈死面锅饼。起锅时鸡香饼脆。

  格拉条

  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阜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

  阜阳

  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格拉条是一种面条,都叫格拉条。

  太和板面

  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相传太和板面源于三国时期。桃园兄弟”刘备、关羽、张飞驻守颍州(今安徽阜阳),张飞吃面总嫌太软、不筋斗、清淡无味;厨师多次琢磨,面经过上百次的试和面成功了;而后张飞对厨师又指明要用羊肉做汤为料,厨师灵机一动,添加近十多种能食用的药材(当然也包括辣椒)和羊肉一起为张飞做面,张飞吃后顿感可口。之后安徽板面便在颖(阜阳)、宛(南阳)、襄(襄樊)广为流行。

  撒汤

  撒汤,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撒汤以其简单 的做法和鲜美的口味被流传开来。撒汤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汤里稍微勾点芡汁,让汤浓一点。打一个 鸡蛋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冲成蛋花,鲜美的撒汤就做成了。


看了阜阳的饮食文化知识有哪些的人还看:

1.佛教名言名句大全

2.印度餐桌礼仪常识

3.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文章

4.饮食礼仪有哪些

5.藏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261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