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热点 > 秋季有什么风俗禁忌:注意这些助你过个好秋天

秋季有什么风俗禁忌:注意这些助你过个好秋天

时间: 睿柠1003 分享

秋季有什么风俗禁忌:注意这些助你过个好秋天

  一般情况下,秋季在每年阳历八月初,今年也是一样,根据日历显示,今年秋季的时间是在2017年8月7日星期一。秋季之后的秋季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哦。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秋季的习俗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秋季的习俗介绍

  1、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秋季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2、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秋季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秋季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秋季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3、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汉族岁时风俗。即秋季日吃瓜。天津讲究在秋季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秋季,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秋季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秋季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4、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秋季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秋季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5、秋忙会

  秋忙会是秋季习俗之一,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6、秋社

  秋社也是秋季习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秋季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7、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8、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秋季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秋季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9、吃“福圆”

  秋季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10、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秋季,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11、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秋季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秋季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12、悬秤称人

  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秋季时俗称的“贴秋膘”。

  13、立鳅

  无锡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秋季这天会见立鳅。如果秋季有大风大雨,秋季这天稻田里的泥鳅就会在水里立直。

  14、吃鸡蛋

  此外,秋季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15、祈福

  在常州的武进地区,秋季会举办秋会纪念猛将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秋季进补八大禁忌

  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

  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

  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

  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

  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秋季的讲究

  1、秋季有什么讲究之宜祛暑滋阴

  秋季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2、秋季有什么讲究之调理脾胃

  实际上秋季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

  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3、秋季有什么讲究之心理调适

  秋季了,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秋季后虽然闷热的暑气依然存在,但人们一早一晚的感觉好多了。尤其是昨晚的一场细雨更是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凉意,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确昼夜温差的展开,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都受到抑制,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里烦躁、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低温抑郁症”。

  那么我们最有效的方法就注重是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切莫“秋雨晴时泪不晴”的自寻烦恼。饮食上滋养好心情早餐一定要吃,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同时要多吃莲藕、莲子、甘草、红枣、龙眼等,这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焦虑、抑郁很有帮助。核桃、鱼类等含有较多磷质,也会帮人们消除抑郁。


猜你感兴趣:

1.霜降有什么习俗

2.白露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3.白露时节各地有什么风俗习惯

4.2017年秋分节气有哪些习俗

5.立冬时节的传统习俗

373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