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的冲刺复习攻略有哪些
临近高考,考生有没有焦虑呢?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该怎么合理复习呢?做好最后的冲刺复习,说不定能获得奇效哦。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攻略
第一,抓好名句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虽然只占6分,但在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中,这6分是十分宝贵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努力争取得满分或至少得5分。不要认为为了6分而去背诵64篇,“代价”太大;要知道,64篇的背诵任务是不轻,但你并不是篇篇从零开始,多数篇目都只需要加以复习巩固就行。当然,冲刺阶段的复习还有一个重心,那就是确保能背诵的语句就能书写准确,要避免写错字,更要注意避免写别字。
第二,抓好选择题练习。
选择题不受阅卷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是公认的“硬通货”;而要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反复训练是最基本的途径。在冲刺阶段,考生应该根据《高考说明》的考点要求和近年高考真题题型,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继续做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关于选择题训练,应该注意两点:(1)不要盲目追求数量——哪有那么多时间呢?(2)继续做一些新出来的模拟题是一种方法,但更值得一做的还是近年的高考真题和在第一轮复习中你本人做错过的题。
第三,抓好文言文基础训练。
这里说的抓文言文基础训练,主要有两层意思:(1)要继续复习巩固120个常用文言实词和18个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要重点关注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的实词词义。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通过复习课文来巩固;通过做文言文阅读训练题来巩固;通过识记专门的复习资料来巩固。(2)强化文言文翻译训练,注意答题规范。要根据高考阅卷采“意”评分与采“点”评分相结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训练。首先要努力让你的译文达到“信”和“达”这两个基本标准,并有意识地落实好省略、倒装、活用等知识点。比如,不能将“其李将军之谓也(恐怕说的就是李将军吧)”翻译成“他们是李将军的说吧”,不要将“袖利刃”中的“袖”字翻译成“袖子”。其次要注意避免因为望文生义而将涉及到采分点的关键词译错。比如,不能将“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中的“但”字译为“但是”,不能将“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的“劝”字错译为“劝说”,不能将“吾弟,非夫人(一般人,普通人)之弟”中的“夫人”错译为“夫人(妻子)”。
第四,抓好作文常规训练。
这里说的作为常规,包含两层意思:首先,要保证做到字写规范,篇写完整;其次,要努力按照“五好”标准来作文。哪“五好”呢?好题目、好开头、好结尾、好结构、好语言。下面将“五好”的含义略加解释,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冲刺复习的注意事项
一、不要说“来不及了”。
说到一般意义上的语文,其内容确实是无所不包,又广又活的,所以有人把语文比作大海:十年里有九年发大水,海水不见涨;十年里有九年干旱,海水不见少。广泛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内容宽泛,知识没个边际,求学者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有明显的长进,更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这是事实;但是,作为高考考试科目的语文,它的范围是有限的,作为高考命题依据的《高考说明》对语文科目考查内容的规定也是很明确的,新的一年的高考试题,其内容、试卷结构及题目类型,同上一年的高考试题的内容、试卷结构和题目类型,是不会有大的变化的。所以,考生朋友们如果因为所剩时日不多,便认为复习语文“来不及”,甚至认为复习语文没有意义,这是不符合高考语文实际的。
二、不要说“无从下手”。
有《高考说明》在,有近年的高考真题在,有《语文》必修、选修教科书在,怎么会“无从下手”呢?例如,《高考说明》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并在《大纲说明》中列出了64篇“推荐背诵篇目”;《高考说明》列出了六至七种病句类型,要求考生能够“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要求能够“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些都是必将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考查内容,考生是可以随时“下手”的。再以文言文为例,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并列出了要求重点掌握的18个常用文言虚词。而语文教科书正是以“滚动播出”的方式,反复呈现省略、倒装、活用等文言知识,反复呈现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语境意义和用法,考生朋友们也是可以随时“下手”去识记、去巩固的。
三、不要说“没时间复习语文”。
你是考生,要应考就必须复习,必须训练,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承认,同学们其他科目的复习任务也确实很重,但是,语文在高考中毕竟也占据了好大一片天地;如果你硬要说自己“没时间”去复习它,这是没有道理的。在冲刺阶段,语文老师也将继续带领大家往前冲,当然也少不了要让大家做一些必要的练习;你如果能自觉配合自己的语文老师,安排必要的时间认真地完成好训练任务,也会有不少收获;如果你因为“没时间”,便连配合老师的安排去落实必要的训练都做不到,这也是很不明智的。俗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强调的是持续训练的重要性,很在理。我们当然不赞成依赖考前突击,也不相信全凭考前突击能够创造奇迹,但是对民间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时抱佛脚”之类的说法,我们也还不能简单地说它毫无根据。因此,针对《高考说明》规定的考点,针对高考试卷必将涉及的内容,拿出一点时间去巩固自己所学知识,去落实训练内容,这是很有必要的。
高考语文作文复习攻略
1、好题目。“好”,当然没有个上限标准;但要算得上“好题目”,起码应该具有如下一些标志:一是语意一目了然,与作文材料相符,不会给人偏题之嫌。比如,刚刚结束的第一次省统测,有考生为自己的作文取名为“文凭与能力”,这就很好;但有的考生就取“继承优秀文化传统”这样的标题,语意倒是很清楚,但显然有离题之嫌,这就很失败。二是表意准确清晰,而且不出现知识性错误。比如,2008年高考考生作文中有“事(适)得其反”这样的标题,成语的意思很明确,与试卷提供的作文材料也相符合,但出现了醒目的错别字,这也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又如,2012年云南省第一次统测考生作文中的“盲目的文凭”、“别拿‘大学生’为空头衔”、“符合才有意义”等标题,便存在表达欠准确欠清晰的问题。三是语言简洁,词语组合最好能有一点儿节奏感,最好能有点儿文采。比如,将“又少了一个人”与“人,又少了一个”两者对比,意思没有变化,但后者明显更富有节奏感,而且含有一定的感情成分。美国有一部讲花样游泳运动员的电影,我们国内流行的版本取名为“出水芙蓉”,这个翻译可以说是又“忠实”,又“美”。但如果翻译为“搅水女人”则要粗糙得多。
2、好开头。“好开头”的标志是什么呢?第一,应该是明确集中,紧扣材料;既不要避而不提材料内容,也不要大量复述材料。第一段的字数呢?最好不要超过五行,两三行文字就揭出中心论点更好。第二,要有利于自己继续往下写第二段。第一段写得再好,第二段写不下去,也就没有意义。第三,最好能够有一点儿文采。如果由于开头段的字数限制,排比句式不便使用,可以练习用对偶、疑问等修辞手法。比如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开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样的开头,既抓住话题要害,又点题,又引人关注,真是好开头。当然也欢迎用形象的手法引入,就像孟子的“鱼我所欲也……”那样。
3、好结尾。作为“好结尾”,第一当然是要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呼应开头,呼应标题。第二,要简短有力,如果没有十分精彩的话语,字数最好不要超过三行,能一两行文字甚至一句话解决问题更好。比如,云南省第一次统测中有考生用“文凭只是通行证,特长才是杀手锏”这样的语句结尾,效果就很好。第三,特别欢迎形象生动,有文采、有鼓动性、有感召力的语句。比如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结尾:“它(指中国革命的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4、什么是“好结构”呢?对于考场作文来说,能够安排成“总-分-总”三段,就算是“好结构”啦。可惜,至少截至今年云南省第一次统测为止,还有不少考生做不到这一点。有的考生很喜欢紧跟题目写上三五行字,然后换行,写上“题记”两个字。写第一段呢,动辄十多行文字,甚至更多;整篇文章看不出明显的开头,也没有简短集中的结尾,甚至就来个一段到底,这与前人概括的“凤头,猪肚,豹尾”的理想结构实在相去甚远。当然,如果更进一步要求,除了要注意篇章结构外,还应该注意段内层次。将一篇作文的篇章结构、包括段内层次安排得合理一点,安排得让阅卷教师好看一点,这并不难,关键是同学们要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并主动拿出一点时间练习巩固。
5、好语言。什么是好语言?《高考说明》的回答是:“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在此想从作文训练的角度稍微具体地说一说。就考场作文来说,有几项要求还是可以作为具体指标来训练的。(1)我们姑且称之为“一二三五六工程”,即认真组织一组排比句,恰当运用上两三种修辞手法,准确使用上五六个成语。(2)避免使用没有被主流媒体认可或争议较大的网络用语,慎用英语或数学符号。请记住,没有那么多语文教师既懂语文,又懂英语,还对数学感兴趣,所以为了避免你的考场作文受不必要的损失,应该尽量使用“汉语”表达。(3)运用材料要求准确,语言表达也要力求准确,关键的地方不要出现病句。比如,“屈原宁可死在刀下,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屈原什么时候死在“刀下”呢?),“生活就像一杯不加糖的白开水”(还有一种加了糖的白开水吗?);取标题更要严防语病,比如,省一模中考生取的“在一技之长的天空飞翔”这样的标题,就存在明显的语病。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