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
如何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如何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如何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
1. 淡化标准答案,鼓励多向思维
学习知识要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老师和家长、不轻信他人。应倡导让学生提出与教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和同学、和老师争辩。
单向思维大多是低水平的发散,多向思维才是高质量的思维。只有在思维时尽可能多地给自己提一些“假如…”、“假定…”、“否则…”之类的问题,才能强迫自己换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想自己或别人未想过的问题。
老师在教学中要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建立自信,承认自我,同时鼓励学生求新。训练学生沿着新方向、新途径去思考新问题,弃旧图新、超越已知,寻求首创性的思维。
有一篇题为 《一切为了考试》的中学生作文,记述了一个“奇怪的梦”:
“记不清是哪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真是莫名惊诧。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是什么?
茅盾原名?——教科书上写着:沈雁冰——老师说是沈德鸿,无所适从。
烈日当空。氢氧化铝分子式。蚊子叮在脖子上,啪!电视节目是《血的锁链》,父亲不让看电视。春眠不觉晓,多困啊!又是可恶的二元二次方程式,监考老师严峻的脸。一张53分的数学试卷,我吓得大哭…
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我只有一个脑子,怎么塞得下这么多的化学方程式。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 一切为了考试。”
文章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一个中学生的梦境。这是一个中学生在殚精竭虑的拼挣和无奈时的呐喊。作者将强烈的创新意识,大胆的思维方式引进作文,思想信马由缰,纵横驰骋,内容腾挪闪错,时空交替变换,意境奇幻诡谲,传神地表现了一个中学生临考前不胜重负的心理,读后发人深思。
2. 发挥想象力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砖都有哪些用处?”,要求同学们尽可能想得多一些,想得远一些。马上有的同学想到了砖可以造房子、垒鸡舍、修长城。有的同学想到古代人们把砖刻成建筑上的工艺品。有一位同学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砖可以用来打坏人。从发散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位同学的回答应该得高分,因为他把砖和武器联系在一起了。 一位妈妈从市场上买回一条活鱼,女儿走过来看妈妈杀鱼,妈妈看似无意地问女儿:“你想怎么吃?”“煎着吃!”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又问:“还能怎么吃?”“油炸!”“除了这两种,还可以怎么吃?”女儿想了想:“烧鱼汤。”妈妈穷追不舍:“你还能想出几种吃法吗?” 女儿眼睛盯着天花板,仔细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几种:“还可以蒸、醋熘、或者吃生鱼片。”妈妈还要女儿继续想,这回,女儿思考了半天才答道:“还可以腌咸鱼、晒鱼干吃。”妈妈首先夸奖女儿聪明,然后又提醒女儿:“一条鱼还可以有两种吃法,比如,鱼头烧汤、鱼身煎,或者一鱼三吃、四吃,是不是?你喜欢怎么吃,咱们就怎么做。”女儿点点头:“妈,我想用鱼头烧豆腐,鱼身子煎着吃。” 妈妈和女儿的这一番对话,实际上就是在对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既要靠老师,也要靠家长。要善于从教学和生活中捕捉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让他们也有机会“异想天开”,心驰神往。要知道,奇思妙想是产生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在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是受教育越多,思维越单一,想象力也越有限。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3. 打破常规、弱化思维定势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有一道智力测验题,“用什么方法能使冰最快地变成水?”一般人往往回答要用加热、太阳晒的方法,答案却是“去掉两点水”。这就超出人们的想象了。
而思维定势能使学生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并使问题圆满解决。所以用来应付现在的考试相当有效。但在需要开拓创新时,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思维、新方法的构建,也阻碍新知识的吸收。因此,思维定势与创新教育是互相矛盾的。“创”与“造”两方面是有机结合起来的,“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此基础上生产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来。因此,首先要鼓励学生的“创”,如果把“创”扼杀在摇篮里,何谈还有“造”呢?
4. 大胆质疑
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质疑常常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突破口。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全对的。真理有其绝对性,又有其相对性,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可推敲之处,鼓励学生大胆怀疑书本,引导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这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质疑过程中,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师创造性地教。质疑能将机械性记忆变为理解性记忆,让学生尝到学习、创造的乐趣。
反省思维是一种冷静的自我反省,是对自己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并不断给予完善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是学生学会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5. 学会反向思维
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其次,反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但是反向思维并不违背生活实际。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自由的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发散性思维的两个重要条件。幼儿在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中无压抑感,能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大胆进行思维,容易形成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和幼儿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关系,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老师一个温柔的眼神,笑咪咪的神态,和蔼可亲的话语,都能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促进这种关系的建立,一旦这种关系的建立,幼儿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课堂气氛就会显的生动活泼,幼儿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尊重幼儿不平凡的发问。鼓励幼儿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独特的设想和新颖的方法。我国宋代朱熹说过:“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尊重和了解儿童不平凡的提问,保护儿童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儿时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产生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兴趣,从而成为发明创造的向导。日本创造教育研究专家们认为,要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应及早训练幼儿学会从各个角度去看问题,丰富感性经验。
二、求异学习。要求教师对教育活动进行动态的分析,充分运用运动变式,引导幼儿回答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多种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克服幼儿惯于一个维度思考问题的心理定势,形成勇于求异,乐于求异。
2、经常开展智力游戏,也是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的良好途径。智力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创造性于一体,传统教学常认为智力游戏中只有注重培养幼儿的智力因素,而实际中,我们则发现当幼儿对智力游戏产生浓厚兴趣时,幼儿参与游戏的主题意识增强,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就相当的活跃。所以,我们就经常开展类似的智力游戏。例如:例举一个事物的用途,电能干什么?幼儿很快能说出:有了电可以看电视、吹电吹风、吹电风扇。另外还有幼儿想到了有了电还能做电警棍,用来对付坏人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思维发展的变通性和独特性。
(1)一物多形的扩散。可以让幼儿观察水装在圆形杯子里和方形杯子里形状有什么不同,想想冰块放到热水里会发生什么状况?把手放到冒着热气的杯子上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拿下来后手上有小水珠?
(2)一形多物的扩散。请幼儿尽可能地说出同一形状的物品,如圆形的东西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有哪些等。这种练习可以结合家里的器具和摆设进行,你可以先教宝宝认识一些简单的形状,比如圆形、三角形等,然后让宝宝看看家里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哪些是三角形的。推荐游戏:这个像什么?准备1支画笔和1块画板,在画板上任意画一些图形,让幼儿说说每个图形像什么东西。比如画一个椭圆形,宝宝或许说不出来这是一个椭圆形,但可以和具体的物品联系起来,比如:鸡蛋、梨、芒果……你也可以先让孩子信手涂鸦,然后由你根据孩子“画”的基本图形进行加工,添改成为一个比较明显的图案,比如小兔、小鸭、帆船等。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画画游戏,可以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3)一因多果的扩散。带幼儿玩“如果……将会……”的游戏。比如你可以让宝宝想想:“如果世界上的花都是红色的,将会怎样?”“如果你会飞,将会干什么?”“如果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比如“小鱼在水里游,还有谁也在水里游?”“小鸟在天上飞,还有谁在天上飞?”
(4)一物多变的扩散。让幼儿把东西变换一下,他们会更喜欢去思考,如什么东西小点更好看、什么东西跑快点更有意思、什么东西大些能使人感到愉快等。也可以利用橡皮泥的可塑性和幼儿动手做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因为橡皮泥的还原性,老师尽可以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发挥、大胆地创造。必要时给他们提供一些如牙签、羽毛、铅笔等辅助性材料,让孩子自己动脑筋:圆圆的泥块四周插上牙签就是太阳,插上羽毛就是小鸡。幼儿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会更积极地去创造,从而培养他的发散性思维。
(5)一题多法的扩散。启发幼儿对一个问题做多种回答,锻炼他的发散性思维:比如:让幼儿回答:“手帕有什么用?”“迷路以后怎么办?”“筷子的用途有哪些?”“水可以用来做什么?” 设计一些具有多种解决方法的生活趣题,让孩子思考。如请他们10秒钟内想出10种以上使热汤很快变冷的方法;设想如果在商店里走丢了,有多少种回家的办法等。
1、在课堂中老师提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作为老师要善于引导,而不要提些选择性的问题。诸如“这是什么”、“是不是”、“对不对”。在进行音乐活动《在农场里》时,我首先提出猪是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噜、噜叫的,那么猪除了会叫噜、噜这个节奏以外,它还会叫出哪些节奏呢?幼儿又想出了噜噜噜噜等节奏,。这是我又反过来问:除了猪会叫出这些节奏以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叫出这些节奏呢?幼儿说小羊、小猫、小狗等,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
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寻求一个幼儿感兴趣的点。例如在《他们都有哪些用途》这个活动中,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们喝了饮料以后,把果奶瓶放在哪儿呢?” 一天,几个果奶瓶被它的主人扔掉后,碰到了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筷子,他们会去干什么呢?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玩着玩着,被一群小动物捡了去,小动物们会把他们怎样呢?想一想这些动物会怎样。如果是小朋友,你会把这些废旧物品怎样?(个别幼儿说)。小山羊看见了果奶瓶,心想,我把果奶瓶放在两个角上当摇铃多好啊;小熊看见了果奶瓶,心想,我们把果奶瓶当足球多好;两只小兔正要去买羽毛球,心想,我把纸杯当羽毛球不就行了;而两只小老鼠看见一次性筷子,赶忙抢过来,把它做成了扁担。小青蛙和小乌龟会把这些废旧物品当什么呢?还会有什么好的故事发生呢?(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这些小动物都把这些旧物品当作并制作自己 的玩具,小朋友们一定也能制作自己的玩具,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和自主探索中自制玩具。充分展开想象,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人物画时,我不只是满足于幼儿画出人物的外貌形象,而是启发他们画出人物动态以及与之发生联系的有关情境和其它人的关系。这样,孩子们的画面就显得越来越丰富。我常问幼儿画中还可以添画些什么?由于教师的启发,构成不同层次的发散点,促使幼儿思维向多方发散,每张画面都表现了一定的独创性。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绘画学习的兴趣,又创造出题材各异,内容丰富的画面。
三、创设鼓励支持性的环境。幼儿大都喜欢听“好话”,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成人的鼓励,教师对幼儿有创新意义的行为应及时给予强化,经常地、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支持,更有益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总之,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是幼儿创造力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我们广大青年教师必须认清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的重大意义,不断探索研究其新方法,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看了如何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的人还看了:
2.幼儿发散思维训练
4.怎么锻炼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