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古代例子有趣的故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考察人类古今中外的创新活动就会发现,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活动是人的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换言之,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其实在古代也有很多创新思维的事例,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思维的古代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创新思维的古代例子1
巧移“钟王”
北京大钟寺的一座大钟,有8万7千斤重,号称钟王。这是明朝皇帝朱棣为了防止民众造反,派军师姚广孝收集老百姓的各种兵器后铸就的。不知是什么原因,这口大钟沉到了西直门外万寿寺前面的长河(就是动物园和北京展览馆后面的那条河)的河底。一百多年后的一天,一个打渔的老汉发现了河底埋的这口大钟。清朝皇帝得知此事后,下令将这口钟打捞上来,并挪动到觉生寺(即现在的大钟寺),然后再修建一个大楼来悬挂这口大钟。从河底把大钟打捞上岸虽非易事,经过一番努力,总算克服了困难。但要把这8万7千斤重的大钟,挪动到五六里以外的觉生寺去,却谁也想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来。钟是夏天捞出来的,到秋天还没有人想出主意。有一天,参与此事的一个工头和几个工匠在工棚里喝闷酒。工棚内只有一块长长的石条当桌子用,大伙就围坐在石桌旁。这时天正下雨,从棚顶上漏下来的雨水滴了不少在石桌上。坐在石桌这一头的一个工匠,叫坐在另一头的一个工匠再给他倒一盅酒。酒倒好后,由于手上有水,在传递时没留神把酒盅给弄翻了,引得大伙连声抱怨:“太可惜了!”“太可惜了!”这时,一个工匠很不耐烦地说:“何必用手传呢!石桌子上有水,是滑的,轻轻一推不就推过去了。”坐在旁边的一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工匠沉思了片刻,然后将石桌子一拍,大叫起来:“有啦!有啦!挪动大钟有办法啦!”这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工匠联想到的办法是:从万寿寺到觉生寺,挖一条浅河,放进一、二尺深的水,河里的水结冰后,不要费多大力气便能将大钟从冰上推走。后来就采用这个法将大钟从万寿寺挪动到了觉生寺。
这个工匠思考这个问题运用了形象思维中思维联想的相似联想创新思维方法。大钟虽然比酒盅不知要重多少倍,可它们都是:“在光滑平面上不用多大的力量就能推走”。在这一点上,它们遵循着共通的物理规律,有相同的力学基本原理起作用。因此,二者有相似之处的,通过运用相似联想由此及彼地想出来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的古代例子2
布扎拉与康熙铁箱钥匙
当年康熙皇帝为了分门别类地将珍宝装起来,曾命人打造了10个大铁箱。每只铁箱各配了一把不同型号的锁,每把锁各有两把相同的钥匙。康熙挑选了10个可靠的大臣,一人发给一把钥匙,要他们各自保管一个铁箱。另外那10把钥匙则由康熙亲自保管。没过多久,康熙就感到这样很不方便。因为这10个大臣并不是天天都同时在他身边,当他需要取出某件珍宝时,负责保管那个铁箱的大臣可能偏偏不在。有一天,康熙要求众大臣在不另配钥匙的前提下,想出一个好办法:无论什么时候,叫到任何一个保管钥匙的大臣,都能很快、很方便地取出任何一件珍宝。大臣们一个个皱着眉头想了很久,谁也没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来。这时,一个叫布扎拉的小太监跪在地上向康熙禀告说,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布扎拉想出的合乎康熙皇帝要求的办法是,将康熙皇帝掌握的那10把钥匙,同10个大铁箱上的那10把锁,一一对应地分别编为1至10号。然后把第1号钥匙放在第2号铁箱里,第2号钥匙放在第3号铁箱里;……依次类推(第10钥匙则放在第1号铁箱里)。这样,负责保管铁箱的任何一个大臣,用自己掌握的那一钥匙,都能很快、很方便地打开与其相应的铁箱,然后,再用打开铁箱中的钥匙,去依次逐一打开其他的铁箱,直到最后取出所需要的珍宝为止。布扎拉思考这个问题运用形象思维中思维联想的连锁联想创新思维方法。将这10把锁作为依次环环紧扣的一个整体来思考。否则而仅仅是各自孤立地去想“一把钥匙一把锁”,只能把这10把钥匙都交给一个大臣来管;或者只能再另配90把钥匙每人1 0把。显然它们都是不合康熙皇帝要求的笨办法。
创新思维的古代例子3
努尔哈赤与黄金肉
在清朝的宫廷宴上有一种惯例:第一道菜就是黄金肉,而且总是由皇帝首先举起筷子对参加宴会的人说:“这是老祖宗的赏赐。托列祖列宗的福,我们今天才能坐得了天下。”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黄金肉”是由努尔哈赤最先做的一道菜,而这道菜的问世就是激发灵感的产物。清王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青年时代是女真部落一位首领的伙夫。这位首领对饮食十分考究,是一位美食家。据说,他每餐饭至少得有“八菜一汤”。一次这位首领宴请宾客,当时努尔哈赤给主灶的厨师做助手。在该上第七道菜时,主灶的厨师突然昏倒了。这时外面又正在催促赶快继续上菜,急得努尔哈赤满头大汗。因为耽误首领的事情可是重罪。在这紧急情况逼迫下,努尔哈赤急中生智,抓了一把鲜嫩的瘦肉,裹上蛋黄丢入油锅中,然后三炒两炒,做成一道菜送到宴席上。没想到首领尝后,十分满意,宾客们也吃得津津有味。宴会结束后,首领询问这道莱叫什么名字,仆人们都答不上来,只得如实禀报说,这道菜是伙夫努尔哈赤做的。首领当即传令要努尔哈赤去见他。努尔哈赤听说后以为自己闯下大祸了。当首领问他那道菜叫什么名字时,他脱口回答说:“回大人,那道菜叫黄金肉。”首领听了哈哈大笑,连声说道:“不错!不错!那道菜做得很好!”努尔哈赤从此不断得到提升,命运发生了转机。激发狂想思考法是指,在某种紧急情况的逼迫下,不可惊慌失措,而需了解和相信,面临紧急情况时,大脑处于高度的积极思维状态,情急能生智,所思考问题的某种答案或启示此时有可能在头脑中突然闪现。
创新思维的古代例子4
偃师与机器人
有一天,周穆王不知为什么非常高兴,招来众位妃子饮酒观舞赏乐。周穆工环视了一下左右美人佳丽,吩咐道:“献舞!”在轻柔舒曼的舞曲中,一队舞女袅娜而入,翩翩起舞。其中一位明眉皓齿,身姿娇美,妙目流盼。周穆王被她迷得心猿意马,双眼紧盯着她不放,竞惹得旁边妃子顿生妒意。一曲舞罢,本该转身而去,可这位舞女竟斜着眼睛直给周穆王的妃子打媚眼。周穆王顿生醋意,勃然大怒:“胆大歌妓,吃了豹子胆了,竟敢对我的美人无礼!”“大王息怒!大王息怒!”旁边有个叫偃师的能工巧匠赶忙上前启奏。“讲!”周穆王怒气未消。“这舞女是假的!不是真人,是臣下做出来的,请大王饶恕!”偃师跪伏于地。偃师走上前去,将舞女的头,胳膊等一一卸下。周穆王方如梦方醒,众人都大为吃惊。上面的文字,乃我国古时候《列子汤问》中记载的一段故事。这是有史以来记述最早的“机器人”。而到了1958年,美国人研制的能模拟人手部分功能的机器人才问世,己是相差几千年的事了。这不能不说明古人幻想型想象力之丰富,确实令人叹服。
创新思维的古代例子5
怀炳和尚捞铁牛
公元1066年,我国宋朝英宗年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将两岸岸边用来拴住铁桥的每个1万斤重的8个铁牛,也冲到了河里。洪水退去以后,为了重建浮桥,需将这8个大铁牛打捞上来。在当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府衙为此贴了招贤榜。后来,一个叫怀炳的和尚揭了招贤榜。怀炳经过一番调查摸底和反复思考,指挥一帮船工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捞上了岸。怀炳提出的办法是,在打捞的那一天,他指挥一帮船工,将两条大船装满泥沙,并排地靠在一起;同时在两条船之间搭了一个连接架。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后,他叫人潜人水下,把拴在木架上绳子的另一端牢牢地绑在铁牛上。然后船上的船工一面在木架上收紧绳子,一面将船里的泥砂一铲一铲地抛人河中。随着船里泥沙的不断减少,船身一点一点地向上浮起。当船的浮力超过船身和铁牛的重量时,陷在泥沙中的铁牛便逐渐浮了起来。这时,通过船的划动,很容易地就能把铁牛拉到江边并拉上岸。如此反复进行了8次,终于将8个大铁牛全都打捞到了岸上。怀炳的打捞情景的设想,运用了形象思维的预示想象创新思维方法。
事例一:鬼谷子与创新思维
相传中国古代着名军事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方法别具一格。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庞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孙膑则经过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意为百(柏)担有余(榆)。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木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这正是鬼谷子所期望的。
事例二:也是“买一赠一”
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时,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但每次看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问津。
有一天,哈利的脑瓜里诞生了一个想法:向每一个买票的人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但老板不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作担保,恳求老板让他试一试,并承诺说,如果赔钱就从工资里扣,如果赢利自己只拿一半。于是,以后的马戏团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义务宣传员的声音:“来看马戏,买一张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在哈利不停地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们进场后,小哈利就开始叫卖起柠檬冰等饮料。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后觉得口干时都会买上一杯,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比以往增加了十几倍。
事例三:风靡欧洲的“斜口杯”
据报载,有一次,日本的营销人员在一家饭店观察到“老外”饮茶,由于欧洲人的鼻子较大,当茶水少于半杯时,鼻子便碰到杯沿上,若想喝完茶水,必须仰起脖子,既不方便,也有失欧洲人的绅士风度,日本营销人员回国后,研制生产了“斜口杯”,风靡了欧洲市场。
事例四:七十分用人观
日本松下公司对某一岗位的人员选择,或对某一项产品选择开发人员,一般不用“顶尖”人才,而是取中等的,可以打70分的人才。为什么不选“顶尖”的人才呢?松下认为,有些“顶尖”人才比较自负,他们容易抱怨环境影响自己的发挥,抱怨职务、待遇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称。有这种心态的人,一般说来会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忱,干起工作来未必会出色,他有才能,但心理因素影响了其充分发挥。而聘用能力仅及他70%的人才,他们没有一流人才的傲气,自视不那么高,也容易满足,甚至有一股子偏要与“一流”人才较较劲,比一比谁干得好的劲头。他们重视公司给予的职位,会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漂亮一些。这正如一辆100马力的汽车却能正常全速开动的道理一样。松下公司认为:“公司能雇到70分的中等人才,说不定反而是公司的福气,何必非找100分的人才不可呢!”
事例五:“砸出的3000万元”
浙江省临安市是山核桃的主产地,近年来通过推广“山核桃丰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山核桃种植面积和平均年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70%。但消费者普遍反映“山核桃好吃壳难咬”。为解决这一难题,临安市农业龙头企业东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想出一妙招,即在山核桃深加工的基础上,将其适度砸碎,消费者只需用手掰开就可食用。这种手剥山核桃一经面世,立即受到了消费者欢迎,而加工一公斤手剥山核桃,比普通山核桃可增值9元,仅此一项,临安市就增收3000余万元。
事例六:可喜的经营眼光
最近,上海宝钢集团以每吨低于120美元的低价购进了在“9·11”事件中轰然倒塌的美国世界贸易中心的废旧钢材。宝钢是国内惟一参加收购世贸大楼废钢的企业,也是全世界最早一批收购者。早在“9·11”事件后不久,宝钢即看中了用日本精钢制造的世贸大楼废墟钢的回收利用价值,利用业务关系迅速与美方进行接洽,讨论收购事宜。由于动手较早,当时参加收购的企业不多,双方顺利成交。此后随着印度、韩国等纷纷加入收购,美方采用了招标金的方式进行交易,这批钢材的市场价格迅速被炒高。据悉,宝钢除了按计划将大部分废钢回炉炼钢外,还准备将其中的一部分保留下来,用以制作工艺品或纪念品。
【简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一个国家如何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一个民族如何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企业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如何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以上六则事例启示我们,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不断创新。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引进技术,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何谓创新?创新就是观察到的事物与别人相同,想出的事物与别人不同,其实质就是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实现事物的发展。创新要求人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讲,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对国家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的古代例子有趣的故事
上一篇:创新思维的类型
下一篇:创新思维的名人事例有趣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