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准备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希望大家喜欢!!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低年级教学中多是由教师讲解问题,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思维是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
培养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一、动手操作,在运用表象进行想象中发展形象思维。
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动作是思维的基础,动手操作能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和体验事物,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表象为基础进行想象,以发展形象思维。如在教学第一册认识图形(一),认识了图形后,让学生拿出了这些图形的学具。师说:今天我们用手中的这些图形拼图案,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看谁拼的图案又多又好,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讲学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动手拼合,积极思考。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并起出名字。通过拼图,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认识更深刻。
培养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二、在培训直觉识别、判断能力中发展形象思维。
学具操作活动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当学生借助它理解了算理或弄清了数量关系后,应当及时地由表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第二册应用题“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免,白兔比黑免多几只?”教师除了直观演示讲解外,还让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摆的时候,白兔、黑免要一一对应,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就感知并理解白兔比黑兔多几只,白兔可以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免同样多的部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既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又以动促思,使学生的直觉判断得以提高,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培养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三、操作与语言结合,促使学生思维深刻化。
数学思维的形式,需要用语言作支掌。在课堂上只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不能真正发挥活动本身的作用。在教学某一部分新知时,要求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学生活动过程,把外部表象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最后把思维过程比较完整地叙述出来,做到活动、思维、语言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思维深刻化。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在都依赖于动作、实物、图象、语言等。因此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学具参与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敏捷、灵活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感。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实践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数100根小棒的游戏,看谁数得又快又好的活动。在数的过程中,有一根一根地数,有10根10根地数等多种情况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还不易出错。并进一步挖掘知识引出计数原则。学习通过动手操作对100以内的数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把班上学生分成几小组,每小组都拿出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相似的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摆弄实物。先小组讨论再班级讨论,说说这些物体的特点,进而从感性上认识这些图形,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三、课堂练习多样化,让学生善于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练习,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逐步内化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同时也才能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设计了练习“怎样付一元钱的公交车费”活动。首先做好一个投币箱,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 钱币票样,来投一元钱车费,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投1元,有的投2个5角,有的投5个2角等等多种投法。在开放的运用中,发展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搞清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
低年级儿童思维特点相关文章:
1.9岁儿童思维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