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职称论文 > 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论文(2)

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论文

  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论文篇二

  教师的改变

  摘 要: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文化,而教师是落实理念的关键。为了实现教育文化的转变,教师需要:改变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把教育理解为有教师介入的一种学习,把学生当作教育主体;奉行教育走在发展后面的教育规律,将以社会为本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以“过程与方法”打通三维目标,内在地实现教育的道德目标;走进学生,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理解学生的各种行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德育为首”获得了学理支持,使德育能够合规律地率领教育。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本质;教育规律;三维目标;德育为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1-0008-03

  在世纪转换之际,新课程改革启动,中国的教育渴望在新世纪呈现新气象。如今,轰轰烈烈的课改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的改革使我们意识到,这其实也是一场教育文化的变革,即由以教材为中心的工具文化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德文化。这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以往,我们很容易从思想政治的角度去理解学校教育中的“德育为首”,以比较机械外在的方式执行德育渗透;新课程理念则从教育本质的角度来证明德育的首要地位,从内在规律的层次体现“以德育率领教育”的思想。所以,如今的教育应该是富含德育文化的教育。从理念的转变看,这是一场洗心革面的急剧转型;从文化的变革看,这又是一场综合的、漫长的演变过程。其中,教师是落实理念、引领文化转变的关键因素。因为,专家们提出的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去执行,依据新理念编写的新教材也只有通过教师才能展露其“以学生为本”的道德精神。所以,如果教师不能发生重大的、根本性的改变,新课程倡导的道德文化也许只能消弭于换汤不换药的教育实践之中。

  教师首先要改变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是通过教书实现育人,通过育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的教只是达成学生学的手段,教以学为目的,所以,教的质量要由学的质量来判定。教育是基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教”是条件,学生的“学”才是核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服务者、指导者。教育不是其他,只是在教师介入、辅助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这是目前盛行的以学定教的基本主张,这个主张看似特别新潮,其实,正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叶圣陶的名言“教育就是为了不需要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科学解读;陶行知早就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但是他们的这种反映教育本质的理念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概念的误导下很难得到真正的理解,因为,这两个概念直观地告诉我们,教师是“授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客体,教育就是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改变与被改变的关系。一旦教育的落脚点没有放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上,教师的一切作为,都将造成师生对立和异化。“我们兢兢业业,恨不得把心都掏给学生,但是,学生们并不领情,甚至心怀怨恨;这让我们感到痛苦和沮丧。难道我们痛苦的本质真的来自于我们的责任心?”某老师的感叹其实就是教育的对立和异化之声。教师只有端正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才能认清自己工作的性质,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能,才会在指导学生、促进学生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师要改变对教育规律的选择

  教育学里有两大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是走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水平的前面还是走在社会发展的后面?我们倡导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社会进步;二是教育与学生的关系,即教育是走在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前面还是走在身心发展的后面?我们倡导教育在适应学生的条件下促进学生成长。第一个规律要由政府部门去把握,教师能够做的主要是遵循第二个规律。可惜的是,理论上的清醒未必在实践中得到呼应,因为,现实的情况是,教育往往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在学生的身心尚未做好必要准备的情况下,我们要求教育提前介入,带领学生发展。这种选择一是受苏联学者赞科夫“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的影响,二是我国固有的急功近利、只争朝夕的文化使然。超前教育是基于对学生潜能的相信,并且的确可以为社会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只不过它的代价是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超前教育是以社会为本,与今天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相悖。因为,在学生还没有足够准备的情况下,其学习往往显得比较困难,其体验往往是失败感居多,学生慢慢养成了畏难情绪和畏惧态度。同时,教师也往往显得急躁、失望或者表现出经常性的坏脾气,师生关系陷入“我在为你好而你却不领情”的奇怪模式中。超前教育的种种现象不必罗列,超前教育中师生的种种感受也无需描述。我们大家都是当事人。经验一直在告诉我们,教育“适度地”走在发展前面的理论往往导致教育实践的无限超前,基于此,我们在这里要旗帜鲜明地呼吁,教育要适度地走在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后面,坚持以学定教的理念。江苏省洋思中学创造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非常经典地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通过“先学”获得“后教”的起点和基础,使“后教”有了明确的针对性;通过“当堂训练”提高首次教学的掌握度,使知识不成为学习的负担,让教学真正为学生成长服务。洋思模式的核心原则就是“针对性先于系统性,掌握度先于进度”,这就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坚实保证。当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准备施加教育的时候,学生才能够感觉到正中下怀的愉悦和轻松,并且从不断的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当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育往往是发展的障碍物和怨恨对象;当教育走在发展的后面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发展的友好推进力。

  教师要立足“过程与方法”来实现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它并非创造,因为所有的优秀教师其实一直在按照它在做,但是,三维目标却以明确、清晰的文字将名师的秘诀昭示于众,将秘而不宣的经验转化成足以范导的训条。所以,它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然而,目前对三维目标的解读还比较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的指导力,甚至干扰了教学的科学性。一些老师的教案中看不到这三维之间的承接关系,而是把三维割裂为三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被理解为要给课堂以与教材没有内在联系的情感调节和价值观教育。我们认为,三维目标是个有机体系,它以过程与方法为枢纽。“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有了过程,知识才能展示出自身的内在逻辑,学生才能品尝到知识的内在滋味;“方法”就是要求教师展示知识的使用方法,通过方法,学生在运用知识中看到知识的外在功用,也体会到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所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当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够品尝知识本身的味道,又能够运用知识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时候,学生才会养成对知识的积极情态和正确的价值观。由于知识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价值观必然要演绎为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价值观不可能凭空养成,它一定要寄生于具体知识与某方面社会领域的联系过程。于是,通过过程与方法,知识活了起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了内在的根据。教师既要立足于过程与方法去讲解知识,又要通过过程与方法提升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打通了三维目标,教师完整地做着学科教学,并且以学科教学培养完整的人。这里,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名句,所学的东西要恰当地予以习练,才能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孔子的“学”“习”“悦”与今天的“三维目标”似乎是英雄所见略同,它们都体现了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人本文化。   教师要改变对学生行为的解读方式

  我们相信,人的有意识的行为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可以从行为者自身的某种理解上得到解读的。有些行为之所以不能被理解,只是因为行为者的“理”与解读者的“理”并不一致,解读者所以不能解这个“理”。理解就是解“理”。我们说要理解学生就是要求教师首先走进学生的世界,搞清楚学生的行为之理,懂得了这个理以后,教师才知道学生行为的根源,才能设计出让学生接受的教育方案。学生的行为之理通常分成两种,一种是原因(cause),一种是理由(reason)。比如,一个学生说,我要谈恋爱,因为我的年龄到了,或者因为我宿舍同学都在谈,这种“理”便是cause,cause是从主体的某种外因(年龄)或者客体外因(其他人在谈)上去找原因,属于非理性。如果是因为对对方的深入了解所产生的“爱”才谈恋爱,这种“爱”才是reason,即理性。当我们不断追问一个人的行为理由时就会发现,人的reason往往源自于他的“三观”。教师要善于追究学生的行为道理,从reason上找到学生的行为根据,才能够让学生发生深刻而自觉的变化。教师还要善于从多元视角解读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很多行为,最好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比如,学生打架、抽烟等行为往往是“求爱”的异常手段。因为,这些学生平时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不仅得不到表扬,连批评也很难“光顾”。人最怕被漠视,所以他们就以种种被禁止的行为博取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他们看来,受批评也是一种对话,只是这种对话并不让人愉悦。这些异常行为也可能是所受压抑的反弹。目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受的压力是极其厉害的,种种压力演变成莫名的火气,于是便有了暴力、抗拒、叛逆等“青春期”宣泄。有些异常行为甚至表现为“社交”方式,学生借此(如一起抽烟、违规)获得同伴认可,加入一个团体以满足其归属需要。老师要努力把学校、班级、课堂营造成合理满足学生各种需要的场所,让他们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也有机会找到自我表现的舞台。马克思说,需要是人的本性。学生的需要如果不能得到正常的满足,他们一定会通过非正常的途径证明自己的存在。可见,学生的行为很难简单地以善恶相称,它们可能是中性的,是表现本性的线索,是让老师给予理解的线索。所以,长大以后,人们往往更喜欢回忆起那些调皮捣蛋的事情,并且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对它津津乐道。

  有人说,改变学生在于改变教师;改善教育在于改善关系。这话的确很到位。教师工作的切入点是适应学生,教师工作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这真是奇特的辩证法。有些人信奉改变别人以适合自己,有些人自觉改变自己以适合别人。而事实往往是后者最终改变了别人,并且使别人心甘情愿地、润物无声地发生改变。培根说,你要命令自然,首先就得服从自然。只有先改变自己以服从学生的身心规律,教师才能成其为导师;只有践行以学生为本,教育才能完成德育的任务。

  
看了“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论文

2.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有关论文

3.农村幼儿教育的论文

4.农村幼儿教育论文

5.农村幼儿园教育论文

234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