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政治论文格式
研究生政治论文格式
政治就是看具体个人在这种特定关系中的位置,即社会地位和社会构成,决定了政治和个人的关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研究生政治论文格式,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研究生政治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模板——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
2.论文格式模板——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
3.论文格式模板——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4.论文格式模板——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
4.1论文格式模板——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4.2论文格式模板——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_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_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4.3论文格式模板——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0.314 325。
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
4.4论文格式模板——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
参考文献格式
4.5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
谭炳煌,1982.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
Guinier A,施士元译,1959. 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
Pettetssen S, 1941. Introduction to Meterc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10
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
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
Bachmann W , 1973. 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Schallstreuung.Acustica, 28 (4):223-228
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
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al.,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摘自 《环境化学》,原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研究生政治论文
政治文化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解析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
关于政治文化内涵的探讨,不同的政治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阿尔蒙德、鲍威尔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过程进程所形成。”①派伊认为,“政治文化是一组态度、信仰和感情,它赋予政治过程以程序和含义,并提供一种基本的假设和规则用以规范政治体系中的行为。它包裹着政治观念和政制运行的规则。”②“政治文化影响着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模式选择和政府绩效、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和发展道路。”③简而言之,政治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民族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理论、政治信仰、政治情感、以及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权利与义务观念、组织纪律观念等,政治文化之于政治体系犹如文化之于社会,政治文化必然对政治主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政治文化的作用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影响政治体系、指导政治行为、制约政治发展三个方面。在政治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然面对一定的政治文化,并受到政治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个民族的国家政治体系除了必然受到该民族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外,政治文化还通过作用于政治法律制度的建立对政治体系产生影响。同时,由于政治体系的稳定始终是政治取向的基本目标,所有政治文化的基本成份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影响政治体系的稳定;更具现实意义的是,政治文化的变革必然会引起政治体系的变革,政治文化往往是政治实现革故鼎新的重要前提。政治文化对政治主体的影响表现在:政治文化构成政治主体的内在心理倾向和主观意识;政治文化可以促使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做出支持或反对某种政治行为;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主体的政治信仰、政治目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决定着政治团体的纲领和主张。
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是一种无形的重要力量。政治发展的核心是民主建设,民主政体作为一种政治形态,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民主对政治文化的要求也自然包括在内。民主社会需要相当广泛的政治参与,而政治参与,必须建立在社会成员对政治的一定认知水平基础之上;同时,民主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对民主有恰当的认知态度,即对民主价值有广泛的认同。如果对民主所包涵的基本原则,如主权在民的原则、法治原则、多数原则等缺乏基本的认知,那么,在这样的政治文化基础上建立民主政治无疑是空想。
二、民主政治的内涵
政治的核心理念是利益,政治的根本是政治权力,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主。民主,最通俗意义上讲是人民当家做主。不论是林肯的“民有、民享、民治”,还是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主权在民思想是人们在对待政治权力来源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民主解决了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授予问题,主权在民思想回答了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问题。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布丹最早提出主权的概念,第一次明确了国家和主权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将主权看成是国家的本质特征。布丹把主权定义为“超乎于公民和臣民之间,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人叫主权者。布丹认为,家长的权力与主权是不同性质的权力,主权具有绝对和永久的性质。④布丹虽然最早提出了主权的概念,但是没有明确主权的来源问题。半个世纪后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法国处于绝对君主时代。而同时期的英国政治思想家洛克认为,政府权力的来源是人民的委托,是人民权利的部分转让,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赋予君主的,政府的目的应该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洛克十分重视防止政府专制的问题,认为政府的权力是人民委托的,所以它的权力应受限于委托的目的,并且人民有权运用革命的手段推翻专制政府建立新的政府。⑤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先前君主的绝对权力受到了议会的有效制约。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政治思想家卢梭是近代西方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人民主权学说的人,他认为主权来自于公意、来自于人民的授予。卢梭特别强调人民必须直接行使主权,在权力归属与权力行使方面,人民都是政治活动不可或缺的主体,他将人民纳入政治生活之中,这不同于霍布斯的专制主义,也不同于洛克的自由主义。⑥
主权在民思想对禁锢人民几千年的封建君权神授理论给予致命打击,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主权在民思想是政府统治合法性的根本所在。韦伯在《经济与社会》
中,提出合法统治有三种纯粹类型:合理的、传统的、个人魅力的。合理的性质即合法型统治是指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利的合法性之上,他们是合法受命进行统治的。建立在合理的性质或法理性的政府统治是最理想的统治状态,因为政府统治的来源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而法律的规定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主权在民思想是人们在对待 政治权力来源问题上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宣称国家主权来自人民,国家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代表。人民主权思想明确了权力来源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环视当今世界各国宪法,都有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相关条款。各国政府都明确声明 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合法权利。
关于民主的理论众说纷纭,既有精英主义民主理论又有多元民主理论,有人说“民主是个好东西”,也有人说“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民主政治理论从资产阶代议民主发展到现代民主阶段,经历了从代议制民主到“选举民主”,再发展到“自由民主”和“法治民主”的过程。⑦在我国的政治生活 实践中,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所在。民主与法治的结合保障了政治权力运作的目的是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人民利益。
三、政治 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通过对政治文化和民主政治二者内涵的论述,可以 总结出民主政治是取信于民的社会政治状态,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有参与型政治文化为主流的公民文化为基础工程,只有基础过程扎实的民主政治,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政治文化对民主作如此的价值判断,对民主政治建设十分有益,反之,民主进程就会面临困难。 二战以后,从拉美、非洲等第三世界民主转型的艰难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简单移植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照抄照搬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实行不符合本国国情的三权分立、多党制等,实行不适合于本国政治文化建设步伐的全民公投、直选总统等,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政治文化的建设。不妨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宏伟的工程,那么,一个国家的暴力机构建设、政权机关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等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硬件工程,而该国的政治文化建设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软件工程。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努力使该国公民形成一种以参与型政治文化为主流的公民文化。只有扎实这项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形成参与型政治文化为主流的公民文化,民主政治的宏伟大厦才能根基牢稳。
看了“研究生政治论文格式”的人还看:
4.大学政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