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与政治论文
美国经济与政治论文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超级大国,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美国经济与政治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美国经济与政治论文篇一
美国经济三个“难解的扣”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不断释放负面经济信息:6月初道琼斯指数下挫2-2%,为一年来最大的跌幅;5月失业率回升到91%,是今年的最高水平;同月房价指数连续8个月下降,主要地区跌至房产泡沫破灭后的最低点;今年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8%,去年第四季度曾达3296。刚刚卸职总统首席经济学家的哈佛大学劳伦斯·萨默斯教授最近撰文称,从2(X)6年第一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的5年间,美国年均GDP增幅不到l%,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情况相似。许多美国经济学家也都表示出对可能出现美国版“失去的十年”之忧滤。
美国复苏乏力的根本原因是有三个“难解的扣”。
债台高筑,财力拮据
多年以来,财大气粗的“金元帝国”财政预算赤字任意扩大,近3年已连续出现超过1万亿的赤字,本财年已达15万亿。联邦政府动辄以发行国债弥补财政缺口,借新债还旧债,已成为常态。当前国债正在逼近143万亿美元的上限。现在富国普遍负债,但美国是陪一对国债无监控机制的国家,因而债台愈来愈高,现在债额已超过全年的GDP,不断增长的巨额利息已不堪负担。奥巴马在今年国情咨文坦言,美国可能被“大山一样的债务所埋葬”。但是他还是不得不向国会申请把国债上限再提高2.4万亿美元,结果在众议院被多数党共和党否决。共和党要求已削减政府经费降低赤字,双方仍在僵持中。现在联邦政府每开支1美元,就需借债40美分。如果今年8月前不能妥协,政府机关将无钱运作,只好关门大吉。
去年11月,美联储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即印钞6000亿美元,以债券形式销售。这是一种饮鸩止渴冒险之举,很容易造成通胀、美元贬值的恶果,尤其作为国际储蓄货币的美元,信誉下降,贻祸各国。据称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到期后将不再续行,值得注意的这一政策并未能有效刺激经济复苏,但许多美国大企业和银行却从中渔利。它们或以低率贷款购买国债,或以国债购回本公司股票,谋取利差。
财力拮据明显制约美国的政治野心。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高了伙伴关系的地位,美国不愿再充当“国际警察”的角色,感染“战争疲劳症”。本财年军费削减780{5美元,是“9·11”后首次下降;2015年起裁军42万;不敢恋战利比亚;坚决从今年7月开始按期逐步撤军阿富汗,等等。军方对此一有烦言,政客则以“笨蛋,经济!”的口头禅予以训斥。
增长与就业脱节,失业率居高不下
现在美国经济规模为13.5亿美元,略微高于危机前的2007年,但工作职位却减少了770万个,失业人数大致增加1倍,新增加的职工大部为临时工,平均年薪19万美元,不到正式职工中间收人半。官方失业人数统计不包括已放弃寻找工作的数百万失业者和临时工,否则,美国现在失业人数近2400万。奥巴马计划在今后10年内增加200。万个职位,而过去10年美国增加了170万个。他的计划很可能是画饼充饥,今后美国将更难提高就业率。
主要原因是美国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逆向效应,通常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产出和职工收入的增加和相应扩大就业规模。但进入2l世纪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通过裁员来实现。现在美国许多大公司都已恢复到2007年的盈利水平,但每家都减少了数千名职工。实现这种提高劳动生产率方式,主要靠两个推手。
一是技术仓蝎行,它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开仓惭的产业,取代一批旧产业,产业转型后,工作职位减少。这种转型正向服务业发展。比如说,成本高昂的律师复杂业务已可用计算机程序来处理,取代大量脑力劳动。
二是全球化。现在已形成单一的商品与服务世界市场,在过去10~15年中大约有4亿劳动大军进入美国,但他们的工资只相当美国人的1/10。现在美国最大的企业群拥有的现金总额达1万亿美元,但是近10年来其职工实际收入在下降,他们创造的价值没有体现在就业和工资上,从而形成经济学诺奖得主迈克尔·史潘斯所得出的结论“增长与就业脱节”。
美国高失业率另有特殊背景。它有大批处于“黄金年龄段”(25~54岁)的男性黑人,他们大多没有高中毕业,无专业技术。其中还有一部分人有犯罪记录,他们在狱中的学历文凭得不到认可。现在男性黑人就业率略高于80%,因为他们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或外迁而被大批解雇。女性黑人比他们幸运,她们大多被服务业,尤其是医疗保健和教育产业聘用。另外女性黑人上大学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美国职工培训落后于欧洲,企业重视专业培训,拒绝通用教育。政府不愿为失业黑人上社区大学(2年)承担巨额学费。
高失业率减少国家税收,加大支出。失业者技术荒废,丢失工作习惯,家庭破裂,乃至一代人晰肖失,造成社会动荡。有经济学家强调,
“美国当前最危险的是失业危机。”奥巴马在金融危机开始时承诺把失业率降到8%,就目前来看,这一目标不会很快实现。
房价不断探底,居民资产缩水
2006年房产泡沫破灭后,美国房市—蹶不振。即使2010年美国经济一度有所回暖,房市困境也未见缓解。今年3月,房价继2009年4月,再度出现探底,比200sm下降近50%。联邦政府虽然降低长期屑贷利率和税收,但未见效果。当前大量房产积压待售和房主丧失抵押赎回权,需求长期疲软,市场回升无日,这是一颗随时可以引爆的经济定时炸弹。
几十年来,房产一直是美国大部分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主要资产。据专家估计,房产泡沫破灭后,国家、房企、银行和房主共损失65万亿美元。
关于房市回暖的预期问题,美国最精明的房产分析师之一、约翰·布恩斯房产咨询公司CE0约翰·布恩斯认为:
“按照过去房产泡沫后房价是降7年、涨7年的基本规律,如以2006年为泡沫破灭年,房产市场复苏当从2013年开始,可延续到2020年”。
经济难题环环相扣,奥巴马连任受到威胁
奥巴马入主白宫前后,假“改革”之名,提出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倡议,包括加大创新,大力开发新能源,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出医保计划,改革教育,明显降f氐失业率等等。每个项目都需要大笔联邦投入,加上突发的严重金融危机,这是他上台两年多,联邦政府赤字迅速上窜的必然结果。上述诸项目,由于联邦财力不足,使奥巴马面临进退失据的窘境。房产与股票两大泡沫破裂,使美国遭到1130万亿美元的损失,新增770万失业职工也需要联邦许多万亿元美元的资助。空前的财政负担,大大影响了美国国家机器的正常运作。
令奥巴马烦恼的是,在财经日益吃紧的同时,高失业率和房市低迷无休止地吞噬国家资产,它们的互相作用阻碍市场消费的回升。由于受到财力的制约,美国现在抗击衰退的能力有限,活动空间狭小,对策选项稀缺。美国经济专家强调,美国经济诸多难题都是严重的“创伤”,不存在快速治癔的灵丹妙药,必须面对现实,而中心解决。
5月宣布击毙本拉登给美国全国带来的欢腾,很陕被经济的阴霾冲消。按照惯例,总统竞选优势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形势的好坏。当前美国众多经济困难成为共和党攻击奥巴马的火药,好在共和党许多候选人都是无名之辈,不堪重望。但是乱世出英雄,不排除有人针对当前美国经济困境,提出惊世骇俗的治国方案而一鸣惊人的可能,这也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一个独特之处。
美国经济与政治论文篇二
美国经济危机的实质
摘要: 美国目前正经历着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了探寻这次经济危机的实质,本文通过对美国近十年的主要经济数据的分析,认为此次经济危机虽然爆发于金融领域,但其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而且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 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 资本金融化 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国经济经历了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西方学者们乐观的认为,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可以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制度再次焕发了活力。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使投资不再受到资金流通情况的制约,消费也不会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即使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 信贷也不会完全枯竭,即使收入骤减,也可以凭借信用贷款继续消费,这样就打破了“收入和消费之间僵化的关系”。这样的改革确实达到了短期内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目标,但最终却没能阻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基于此次危机的教训,西方学界将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罪于金融信用领域。有“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梅拉梅德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在08年“中美金融高峰论坛”上,经济学者将灾难归因于资产证券化所导致的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创新。而格林斯潘在为自己的辩护中指出,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的高速扩张导致投资者过分乐观,低估了风险。这些问题只是引发经济危机的表面原因的解决只能缓解、延迟危机的爆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但它却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制度决定的劳动者贫困化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谁就能支配生产过程并占有生产成果,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性质。因此,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根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必然使分配方式有利于私有制基础上的有产者。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未必会被劳动者享用,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美国从1996年至2007年,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实际GDP的增长迅速,达到每年3.3%的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个人收入的增长却低于GDP的增速,而且作为个人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工资收入的真实值在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是-0.48%、-0.81%。
经济发展了,国民收入增长了,以上的数据却表明劳动者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的份额在不断的降低。在美国,过去的二十年中最贫困的40%的人的人均财富下降了59%,同时,最富有的1%的人占到收入增长总额的33%;处于金字塔顶端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着34.3%的家庭净资产,最富有的10%的人掌握着将近71%的国民家庭资产,而处于金字塔底层最贫困的80%的美国家庭仅占总资产的15.3%,而处于最底层的40%的家庭只占有0.2%。
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通过促进消费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
剩余价值的积累与实现,内在的要求消费需求相应比例的增加,而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制度导致劳动者由于贫困化而消费萎缩,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表现为生产的起点与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这一趋势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脱离了社会需要而呈现出无限扩张的态势。而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需求却相对萎缩。加速扩张的生产规模最终在狭窄的市场中无法获得市场实现,不得不面临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一个与需求相对的潜在生产过剩问题。
在美国,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致使生产能力过剩,表现为实际工业产出始终低于潜在工业产出。美国工业能力利用率从94年的峰值80%逐年下降,直到01-02年的低谷63%,虽然工业能力利用率在04年伴随着固定投资的迅猛增长回升到了70%,但仍然低于90年代平均76%的历史记录。为满足生产无限扩张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促成消费在绝对数量上的增加来缓解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
美国的GDP中消费占到了2/3,消费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十年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高于投资、进出口和政府支出。网络泡沫的破灭造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停滞,2001年GDP增速只有0.8%,其中一季度和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分别是-0.5%和-1.4%。与以往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不同的是:消费支出并没有随之大幅下降,反而增长了2.5%;在当年投资与进出口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74个百分点。2002年,消费支出增长了2.7%,贡献率1.9个百分点,高于GDP实际增长率。2003年消费支出增加2.9%,略高于2.7%的GDP增速,它为增长贡献了2.05个百分点,占全部经济增长的76%。消费成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推动之后又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借贷消费的现实根源是:劳动者维持艰难的劳动力再生产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应该是以收入的增长为前提的。从此次经济危机发生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个人收入在1999和2005年增幅明显小于GDP,消费支出的增速在这几年始终高于个人收入增速。同时,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且出现负储蓄率。2002年个人收入仅增长了0.2%,但是消费支出却增加了2.7%;2005年个人收入增长了2.2%,消费支出增加了3.0%。
在收入增长缓慢,且呈现“零储蓄”的情况下, 对消费支出和个人收入的解释,只能到家庭债务中去寻找答案。从2000年开始,美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从91%上升到120%,家庭负债与家庭资产的比率从13.3%升为16.9%,债务实际支付比率从12.6%升至13.7%。截至2007年底,居民债务(不包括房地产贷款)总额达2.9万亿美元。其中37%为信用卡,63%为汽车贷款和学生贷款。住房贷款余额在2007年已超过13万亿美元,与GDP规模相匹敌。加上房地产贷款,居民债务总额将达到16万亿美元之巨,平均美国每个公民要担负50000多美元的债务,而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2007年调查显示,美国中等家庭的年收入为50233美元。虽然各种形式债务的快速增加在短期内推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难以维系的。债务的不断增加不仅会加剧金融信用的过度膨胀,同时也会使金融信用机构因不良贷款增加而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五、信用制度的发展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
金融信用体系的基本职能是动员社会闲散资金用于企业的积累扩大。而在当代,由于对产业性投资进行充分融资的机会减少,导致消费信贷和住宅融资的重新启动,以劳动大众为融资对象的贷款得到扩大。在具有广泛分工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市场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大。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信用衍生品。
金融机构在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原始的金融产品被变形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从这些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来讲,它并没有降低投资的风险,而是将风险分化转移,而且风险在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推出,金融交易链条也在不断拉长,由于信用杠杆的作用,不但使金融产品的价格成倍上涨,而且也使面临的风险成倍增加。至2006年,美国的金融票据和证券规模已经达到129万亿美元,是当年GDP的9.7倍,其中债券占28万亿美元,住房按揭贷款占12万亿美元,消费贷款占2.5万亿美元。而且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的估值已达到60万亿美元。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连同中间级贷款,非优质贷款所占份额已达到46%。次贷余额通过杠杆作用产生的影响也超过了10万亿美元。如此规模的贷款利益链条,一旦借款人违约,则风险将沿着利益链条逐步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
2004年至2006年7月,为对抗通胀,美联储通过17次提高利率,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上升至5.25%。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截止08年10月,美国17家大型信用卡托管机构逾期30天未还款的违约账户已经激增26%,信用卡坏账率上升18%。信用贷款机构的坏账激增与信贷市场的流动性紧缺已经使美国5大投行以及12家商业银行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了。
六、金融危机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纵观过去这一百年资本主义体系下发生的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是由股票、外汇、债券等金融市场发生,并最终导致了以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企业大规模倒闭为标志的经济危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危机的根源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金融领域。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在金融领域里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在最近二十年推进的以金融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要求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的自由配置,其实质就是要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干预。而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和干预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过度投机,过度的投机必然使金融泡沫迅速膨胀。但是当泡沫破裂,经济学家又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归因于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政府的监管缺失。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这些背弃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经济学家始终无法找到现代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
在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当代,金融深化所造就的具有吸引力的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提高了其吸收这些资本的能力。金融深化一方面为资本开拓了增殖的空间和市场,另一方面也使资本家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从金融市场中获得资金。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信用已经深入到了整个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以前以工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经济贴上了金融经济的标签。“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危机显然就会发生。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虽然危机发生在金融信用领域,但是其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参考文献:
[1][澳]尼克.比姆斯.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危机和社会主义前景[J].国外理论动态,2008(11),第10页.
[2][7]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73页、第555页.
[3][美]大卫.M.科茨.新自由主义进入危机和终结阶段[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第10页.
[4]黄树东.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5]闫立良.60万亿CDS会否扩大次贷危机[N].证券日报,2008年5月19日.
[6]雷曜.次贷危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第15页.
本研究得到西南财经大学“211”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