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政工论文 > 关于和谐社会时事政治论文

关于和谐社会时事政治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关于和谐社会时事政治论文

  社会体现美的真谛就是和谐社会。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和谐社会时事政治论文,仅供参考!

  关于和谐社会时事政治论文篇一

  和谐社会:文化和谐的社会

  [摘要]一个社会的实质是什么?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文化和谐的社会,深入挖掘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解放文化生产力,对于和谐社会构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胡玉兰,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069―04

  和谐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应该如何建设?对上述问题,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文化和谐的社会。因此,深入挖掘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重视和谐文化的建设,解放文化生产力,对于和谐社会构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学视角:和谐社会是文化和谐的社会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是不同的,它指的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发展的形态。作为一种形态的社会,其本质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作为一种状态的社会,其本质是文化发展的协调程度。因而,和谐社会的实质是文化和谐的社会。

  (一)从文化的定义看。整个世界可以简单地分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而文化是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一个概念。文化,英文是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cultus,原意为耕耘、栽培,含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社会学认为:“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因此可以简单地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文化活动既是精神生产电是物质生产,文化活动的结果直接造就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文化活动是精神文明的生产是很容易理解的,这里比较难理解的是物质的生产是如何变成文化的生产的?我们考察一下物质生产的过程就可以知道,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质的生产都不得不回答这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这个物质是如何生产的?二是这个物质是谁生产的?物是“如何生产”的属于文化范畴。如一种茶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用什么方法?什么工艺?什么诀窍?物是“谁生产”的属于经济范畴。如一种茶是中国制造,还是日本制造?中国茶的生产,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它是如何生产的?它属于文化生产的范围。一种茶的生产,它所经过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以及由于生产厂家的历史、生产服务理念的不同而带来的不同的品位、品味、品牌等产生一种茶的文化,而与其他茶文化不同。例如铁观音与龙井茶的区别。其次茶的生产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它是“谁生产”的?这个生产就属于经济范畴。虽然谁生产谁收益,但收益却与茶的产品的文化含量密切相关。茶会因为生产厂家、技术含量、品牌和经营理念的不同而在质量上、服务上有差别,影响它的价值和价格,从而不仅直接影响生产厂家的经济利益,也影响茶的物质功能的实现。在茶的生产里,茶是“如何生产”的比茶是“谁生产”的更重要。因为制造工艺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凝结于茶产品的人类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成就了茶文化,每一种茶不管是“谁生产”的,这一点都不会改变。因此,茶的生产同时是文化的生产,也是物质的生产。茶产品是文化,是一种物质的文化,体现在每一种具体的茶产品的消暑、解渴、治疗等实用功能里,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凝结于茶产品内的技术诀窍、生产工艺、品牌、喝茶的习惯、礼仪更是文化,体现在茶的悠闲、审美体验功能上,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且随着凝结于茶产品的文化的发展,茶的价值和价格会提升,可以直接带来经济利益。从粗茶淡饭到美食华服,既是一种文化发展的要求、过程,也是文化发展的结果。物质的生产最终会摆脱御寒、温饱、安全等等最低级的物质需求层次,向高级的精神文化需求层次发展。人们要求穿的是华服吃的是美食,以满足人的审美体验要求。茶的终极生产也因此会变成文化的生产,茶的终极消费也就变成了一种文化的消费。所以文化在这里是起决定作用的,决定着一个社会是野蛮的还是文明的。

  既然文化包括物质的内容也包括精神的内容,那么文化的和谐就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同一高度上,相互适应,和谐发展。因此,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的两大基本的生产活动都可以归结为文化现象。社会和谐不外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和谐,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和谐。

  (二)从社会运行发展的角度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社会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因此根据不同的生产关系可以区分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不能由此区分和谐社会与不和谐社会。只有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才可以划分社会运行的状态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形象的比喻是,社会形态是社会发展的横向坐标,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运行状态是社会发展的纵向坐标,社会就由和谐――不和谐一和谐围绕社会形态波浪运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断向前的,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可逆的,但是社会运行发展过程中社会各要素总是由协调发展到不协调发展再到更高级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是否和谐只与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程度相关,与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

  根据社会学的观点,社会运行的状态一般可以分为三种: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和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和谐社会其实是指一个社会的各要素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平衡与稳定、协调与发展的关系状态。当社会各要素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并产生严重矛盾时,社会就处于一种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之中,称为不和谐社会。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背景,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出现过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国家政通人和、人们安居乐业。如我国著名的汉代文景之治和唐朝贞观之治就是例子。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社会并不必然地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只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要素处于相互适应、良性运行的状态,社会就是和谐的。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比原始社会的生产力要发达,但奴隶社会并不必然地比原始社会和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也比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达,但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必然地就比封建社会和谐。具体到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是否和谐也不是经济在起主要的作用。日本、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贫富悬殊、种族歧视、犯罪等社会问题和矛盾突显,使社会常常陷于不和谐之中,而在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没有太悬殊的贫富差距,相反显得很和谐(如新中国建国初期)。家庭也一

  样,富有的家庭可能是充满危机的,而贫穷的家庭可能是相对稳定并充满凝聚力的。因此,社会和谐的关键是社会的各要素处于平衡协调发展的状态,是组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起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社会主要并不是经济发展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首先要有和谐与协调的理念。

  (三)从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来看。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的。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建设小康社会当作我党的目标提了出来。1991年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按照国家提出的小康社会内涵确定了16项指标,建立了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5个部分16项分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其实也包括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内容。经过20多年的奋斗,上世纪末在经济指标上看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社会的水平。但这个小康社会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是发展了,但还有许多人无法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处,导致贫富悬殊,城乡差距拉大。还有就是社会保障缺失、失业问题严重、社会不公平、腐败问题突出,产生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在这个情况下,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其中包括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等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但仅过两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对比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就可以看到经济的硬指标在逐渐消失,到和谐社会就没有经济硬指标了,所有的六个特征的描述都在政治与文化层面。这并不意味着中央不重视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永远是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中央特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基于下面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同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范畴,两者相互包含也相互促进。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更加和谐”的分目标单列出来建设,其要义就是提醒人们,社会只有稳定和谐,小康社会才可以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其次,从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其实都包含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基本要素的要求,但在实际建设中常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导致政治和文化的建设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使社会产生不和谐的因素。如果说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在经济指标,这与小康社会提的没有两样,从逻辑上看,党中央没必要多此一举。特别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更关切民生的一个体现,就是要让人民现在就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因此,要在继续搞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政治与文化层面的建设上来,调整利益分配机制,消除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等社会不和谐现象,这不仅是民意的要求,更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当社会稳定、和谐,才可以创造出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搞经济建设,经济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最后,作为社会理想、建设目标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还有这样一个区别:小康社会是近期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追求,国家用20年时间要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指标;而和谐社会既是近期目标又是长远目标,说它是近期的目标是因为我们急需在短期内尽快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的公平,从这点来说,它是现实追求,是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容。另一方面,它是我们对社会状态的一种理想描述,任何一个社会的建设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的环境,但它的建设是无止境的,会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和理想,这个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具有价值性,因此它不仅是现实追求而且是价值追求。“和谐社会作为具有长期性的社会理想,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价值理想对于指导社会实践的意义更为重大。”因此我们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应该更加关注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让和谐的文化理念成为每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追求,从而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

  (四)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看。社会学认为:“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因此具有自然属性,然后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但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社会化结果,没有社会化,人只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人,如狼孩就是例子。在人的社会化中,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人要生活在具体的社会里,就要学习该社会的生活风俗习惯、礼仪、道德准则、语言等等,并接受具体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如不能为人们所掌握,就很难使人成为和谐社会的人。而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社会的理想,也是社会发展目标。这样一个社会理想、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像共产主义信仰一样,也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相信并认同,从而获得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需要进行和谐文化的建设,把和谐理念变成社会全体成员普遍追求的价值观。而把和谐文化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人创造了文化,同样地,文化也创造着人。文化曾作为一个特质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没有文化,人仅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文化的发展与内化又把人从野蛮人变成文明人,并使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区别开来。一个人是文明的还是野蛮的,是高尚的还是卑贱的,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更作为一种特殊的力量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政治体制、娱乐方式等等与社会相关的东西,无不带上文化的烙印。文化发展的过程同时是人的自由发展的过程,并使人获得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力量。另外,和谐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把人当作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什么?它不仅是指人在自然属性上面的身体健康、健全,更主要的是指人的心志、能力、精神方面的健康发展。人不管多大也是日食三餐,也不管多高只夜寝六尺,人的物质需要是很容易满足的,它是人最基本也是最低级的需要。而更高级的更难满足的是精神需要。这不仅要求社会提供人所需要的物质文明,以满足人生存与安全的需要,更要求社会提供人所需要的精神文明,以满足人的自尊心、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高级精神需要,使人成长为一个有完善人格和尊严的

  自由人。

  (五)从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来看。首先,社会越进步,人的能动作用越突出,文化的建设就越重要。社会主义首先是一个理想、一门科学的学说,社会主义的实践都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阐释,同时也接受其指导。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构建也是先提出一个理想,然后按这个理想去构建,为使和谐社会的构建顺利地平稳地进行,急需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理论研究,并使它能够指导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大凡大规模的社会改革,没有理论的指导都会变得盲目与幼稚。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进行和谐文化的建设,使社会拥有和谐的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其次,所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有一个任务,就是为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给予论证和解释,同时把这种合理性的解释变成社会凝聚力。当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具有和谐的文化理念时,这个社会就会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号召全体社会成员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奋斗。最后,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使文化生产力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发展到今天,它在社会和经济上的作用已经超出人们的预想,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结果,催生了经济文化和文化经济,使得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迅速被提上议事日程,人们日益发展的文化精神需求,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而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在昭示我们,只有进一步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才能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才能最终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安全。因此和谐文化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和谐社会本质就是文化和谐的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顺理成章地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如何建设和谐文化,既关系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理想的达成。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建设。

  在现实的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其实包括两种基本的文化的生产:一是主要为物质文化生产服务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在这里不必赘述;二是为非物质文化服务的精神文化生产。关于精神文化的生产,首先,在意识形态层面要注意合理提炼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价值观,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从和谐社会特征可以看出,民主、法治的精神,公平、正义的理念,诚信、友爱的道德,积极、向上的信念,纪律、秩序的意识,善待自然、与环境友好相处的价值观念,是我们构建和谐文化的基本理念。在科学提炼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做好理念的阐释和传播工作,以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达到凝聚各方力量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其次,在文化事业建设层面,大力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如公共图书馆、文化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人们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最后,解放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深厚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供挖掘的瑰宝很多,我们可以利用包括文学、影视、歌剧、卡通、音乐、美术、主题公园等多种手段宣传中华民族优秀的和谐文化。只要我们注意创新,发展创意产业,丰富的文化资源会很快变成文化产业并形成产业链条,使我国真正成为文化大国、文化强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从而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于和谐社会时事政治论文篇二

  和谐社会指数与和谐社会建设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体系特征、构建原则、权数设置方法、多指标综合方法进行了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和谐社会指数 和谐社会 指标体系

  一、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从社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层面考察,从本世纪60年代中期起,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日本和前苏联,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社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的联合国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PS);以“测定个人或集团在需求、利益关系和其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之间的联系及个人行为和社会积极性之间相互反馈”为目的手段的T.B.奥西波夫社会指标评价体系;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德曼和莫里斯提出的制度和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化国家和穷、富国评判标准体系。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是根据多目标决策的归一化原理,通过一定的运算手段将各个指标对社会发展不同侧面的评价值综合在一起,以得到一个直观的、整体性的评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以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的测评指标,如以衡量“人类最低需要的满足程度”为出发点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QLI)和以GNP修正值为基准的ASHA指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综合测评指标,如社会进步指标(ISP)和人类发展指标(HDI)。

  2001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32届大会期间,联合国统计署和统计委员会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委托,成立“主席之友”咨询小组,对10年来世界高峰会议提出的社会发展指标和联合国有关组织已经确定的6套指标,即:最基本国家社会指标数据(MNDS)、国际发展目标(IDG)、共同国家评价(CCA)、普及基本社会服务(BSSA)、千年发展目标(MDG)和可持续发展指标(CSD))。体系所涉及的全部指标进行筛选,提出一套由各国可以接受的社会发展评价指标。最终筛选出三级指标,共123项指标。这一结果已经在2002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33届大会审议通过。

  2、国内研究现状

  2005年,北京市统计局进行了和谐社会指数课题的研究,探索建立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监测北京市构建和谐社会的进展情况,目的主要是反映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的主导作用,反映“社会冲突协调机制”的积极作用和效果。北京市“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分三个大类:一是反映社会冲突客观现状的指标;二是反映社会主体主观诉求的指标;三是反映社会冲突协调机制效果的指标。其中第一、三大类均为客观指标,共包括8个亚类20个指标;第二类是主观指标,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取得数据。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每个亚类又细化为若干个具体的指标。在社会冲突客观现状大类中分为贫富差距、社会安定和环境资源三个亚类。其中贫富差距又细化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和城市高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三个指标。社会安定细化为刑事案件立案数、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生产安全死亡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四个指标。环境资源细化为空气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万元GDP能耗和环保投资指数三个指标。社会冲突协调机制效果大类中,设有社会保障、舆情反映、民主法治、社会应急、社区控制共五个亚类。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享受低保人群占社会救济对象比重和外来流动人口的子女在本市借读人数四个指标。舆情反映则是信访部门接待集体访批次指标。民主法治细分为村委会选举选民参选率和万人拥有警察数。社会应急细分为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和交通拥堵报警数量。社区控制具体为万人拥有专职社区工作者。在主观指标中包括:“底层市民自我认同度”、“社区归属感”、“相对剥夺感”等分类指标,其中“幸福指数”也将纳入其中。市民对生活境遇、工作境遇等的满意度都可能成为幸福指数,幸福感的调查从个人收入、工作、居住条件、人际关系以及综合评价等五个方面观察居民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

  深圳市于2005年开始实施“和谐深圳创新工程”,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如何测量“和谐”和“幸福”的问题。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的乐正院长认为,幸福指数改变了过去单纯计算GDP的统计方式,增加了人文因素,更加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将来,“幸福感”可能与GDP一样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研究人员把“和谐指数”和“幸福指数”细化成“社会和谐量表”和“个人幸福量表”。“社会和谐量表”中的20多个问题,包括社会公平、公共安全、身心健康等方面;“个人幸福量表”则更加侧重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心态、归属感等主观感受。“个人幸福量表”的操作比较复杂,所以关于幸福指数方面的数据,不太可能全国统一标准。

  此外,张德存在“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对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5个一级指标,并进行29个二级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避免了权重设置的主观性。他的指标体系中很多指标比较生僻,比如诚信评价体系、全社会的创造力、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现有的统计体系中很难找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影响了指标体系的推广和应用。朝歌、陈晓芳的“省域社会和谐程度定量化测度模型研究”、胡学锋“对和谐广东的统计描述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蒋剑辉、王嘉佳的“浙江省和谐社会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及对策研究”分别都从不同角度对和谐社会的统计测度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国内关于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国内学者在指标的选取上往往数目较多,一般都是20、30个二级指标,这样既不利于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又能带来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造成信息重叠和不准确。

  二、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

  1、和谐社会的统计学特征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财富和经济总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均GDP,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二,社会中间阶层扩大,低收入和贫困群体减少,收入分配秩序逐步理顺,社会公平和公正得到保障。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不断缩小。第三,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就业率逐步提高,政府把扩大就业已经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进一步改善。登记失业率和全社会失业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第四,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上访率和恶性案件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第五,自然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及水污染得到根本改善和控制,森林和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2、构建原则

  (1)目的性原则。在和谐社会指标体系中,在确定每一个单项指标时,都应考虑此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它所反映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的物质和特征,确定该指标的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就认识社会发展而言,有许多指标可供选择,但是究竟确定哪些指标才能科学地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加以反映和分析,则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观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不同要求。

  (2)综合性与系统性。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体系。不仅强调经济因素,也要强调社会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高和文明层次的提升。因此,和谐社会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和谐社会标准必须体现这种综合性与系统性,各个指标之间,要形成有机、有序的联系,从多方面反映和谐社会建设的进展情况。

  (3)以人为本。传统的发展观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质财富的增加、速度增长等方面,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无疑,经济增长是重要的,但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是一个无限延续的、连续的过程,一切发展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不仅是衣、食、住、行、学、玩等生存生理需要,而且包括生态环境需求和精神心理需求。这是新世纪以人为本的现代发展观。评价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情况的指标体系,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4)动态性原则。社会是一个发展中的活的机体。现实社会机体的维持和延续是动态平衡的表现,机体充满矛盾,可能失调和产生问题,由此就需要加以控制和调节。作为社会指标的设置,应本着动态性原则,描绘和预测社会的发展方向,制定社会政策。

  (5)科学性原则。依据一定的目的设计社会发展指标并确定其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即对指标名称的质的规定,在理论上必须有科学根据,在实践上必须可行而有实效,这样才能用来搜集资料并予以数量表现,而后据以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应用。

  (6)独立性。反映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情况的指标较多,这些指标间彼此可能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挑选一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所选指标间的相关性问题,所选择的指标间的独立性要强,避免信息重叠问题。

  (7)可比性原则。在目的一定的前提下,要求社会指标具有科学性、联系性和统一性,都是为了保证社会发展指标上具有可比性,因为只有可比的社会发展指标,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可比性要求有两个涵义。一是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范围上具有可比性,如一货币为单位的指标必须扣除价格变动因素;二是在地区之间进行比较时,除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外,一般用相对数、比例数、指数和平均数等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应当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应于此一历史发展阶段的某些具体指标,到另一历史发展阶段会需要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和更新,这在不同时间也要求有可比性。因此,在设计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时,既要充分体现当时社会发展特点、条件和需要而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对未来的近期发展有所预见而力求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8)可行性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社会统计信息财富,从中选择使用的指标著称指标体系,以便于进行具体操作和分析。

  (9)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相印证原则。客观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数据,主观指标则是指人们对客观社会现象的感受,通过测量人们的心理状态、情绪、意愿、满意程度等获得。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人员越来越意识到,人是社会的主体,要想正确了解社会状况,就必须掌握除客观数字以外的社会人本身的精神状态、态度和意向。所以在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应将客观统计指标与主观意向指标结合起来。主观指标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指标体系的内在要求,只有了解社会主体的意愿,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

  3、构建方法

  建立指标体系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根据社会发展观的目标和社会指标的理论基础选择可以表征社会发展的若干指标。第二,为这些指标构建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第三,将经过处理的大量指标,用数学方法压缩到合理的数量。第四,根据最后选定的指标,建立指标体系或指数。

  4、构建体系

  本次研究采用“目的树”(见图1)的分析方法,从社会目标出发构造社会发展指标体系:首先确定一个社会目标,然后将它分解为若干层次(系统),逐级发展、推导出各级子目标(系统),最后提出描述、表达目标的各项社会指标,即最后一层的具体指标。这样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保持严格的内部逻辑统一性,使得任何特定的社会发展指标都同一定的社会目标相联系。

  5、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权重的设定以及数据的来源(见表1)

  三、结论

  本文在对国内外社会指标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体系特征、构建原则、权数设置方法、多指标综合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进行中国新型现代化进程中,从人和社会的互构关系,重构社会秩序确定人本主义的发展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层次的理论意义。第二,对于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法只有从统计学的角度去研究才会更加科学。本文从统计学的角度研究指标体系的特征、构建原则、权数的设置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实证、拟合、预测方法,从而使指标体系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可行。

  【参考文献】

  [1] 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 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 郝安乐:论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复杂性[M].郑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

  [4] 胡学锋:对和谐广东的统计描述和评价方法的研究[M].维普资讯,2005.

2112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