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政工论文 > 关于创新思维的政治论文3000字

关于创新思维的政治论文3000字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关于创新思维的政治论文3000字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创新是在指生活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新的3000字政治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创新的3000字政治论文篇一:《认识创新教育 树立创新理念》

  [摘 要]创新教育是近来教育界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如何把握创新教育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在理论上对创新教育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真正理解创新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可操作性,把创新教育真正贯彻到教育活动之中,从教材改革、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及学生教育入手,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经受得住知识经济考验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造教育 素质教育 教师观 学生观

  创新教育在当今中国教育领域可以说是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对于它的定义更是形色种种。创新教育已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教育、教学、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新理念。但据调查,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是有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如把“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发明教育”混为一谈,从而导致对“创新教育”无所适从,或仅停留在搞小发明、小制作的表面形式上;把“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割裂开来,认为“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相对立的,“创新教育”属于“精英”教育,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认为“创新教育”不能走进课堂,对于创新教育须采用特殊的形式、特殊的教育手段。鉴于对上述种种认识的分析,笔者认为:

  一、正确认识“创新教育”

  关于“创新教育”的定义可以说上百种,但从整体来可以把其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笔者认为,对创新教育的定义,既要考虑创新教育的历史和已经形成的规约,又要考虑到创新教育已有的升华和将来的发展。从广义上讲,创新教育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都是创新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指把壮大生命、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学生和老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因此,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创新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只是它把“创新”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创新教育是全社会的行为,国家设立创新体系,它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其中,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国家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技术系统的核心是企业高等教育系统和职业系统;知识应用系统的主体是社会和企业。从字面上看,国家创新体系中没有涉及到基础教育系统,但人是从小长大的,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也都是从基础教育开始,然后再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

  二、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

  创造教育研究在国际上已有近百年历史,在我国,陶行知先生在二十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创造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多侧重在操作层面上,在动脑、动口、动手、搞小发明、小制作等方面更注重一些。但这种教育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造就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必须抓住相关问题综合进行教育改革,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与环境。创新教育是创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创新教育不是离开素质教育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有人说,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创新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抓手”。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载体,创新教育贯穿于实施素质教育整个过程中并得到体现。

  创新教育本来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应有的内涵。

  三、创新教育的教育观

  创新教育的涵义决定了它代表着先进的学校文化。虽然学校文化的外延较宽,且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但学校环境作为这种价值观的载体,是构成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创新型的学校环境,这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环境和土壤。创新型的学校环境包括对个体创新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的种种学校因素,包括校长、学校管理、校园环境、文化景观、教学主体及班级气氛等。

  四、创新教育的教师观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还必须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一方面,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促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对这种转化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灌输”式和“注入”式教学,运用根据创新型理论要求编写出的新型教材,恰当地采取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诸如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开放式教学法等,都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另外,在对教师的管理过程中,也要改变对教师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避免教师劳动成为单调重复的行为,使教师的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创造性劳动。

  五、创新教育的学生观

  学生不仅属于学校,他们更属于社会、属于未来。对学生的合理定位,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正确的认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管理更为关键和重要。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品质和风格,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这对学生以后在某个领域的创新行为大为有利。所以,需要有一个支持创新的教育管理体制来维系和支撑。

  1.要把学生看成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校园充满教育,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智慧促进发展”,坚信每个学生都是能造就的,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教育者要把学生视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

  2.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们好奇心强,容易被种种新鲜事物所吸引;接受能力强,容易吸取各种知识,模仿成年人的举动;可塑性强,容易按照各种模式进行塑造。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活动越科学,活动水平越高,活动内容越丰富,人的发展就越全面和充分。

  3.重视差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创新面前,没有后进生和优秀生之分,他们创造的潜能一样深厚,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开采、挖掘。小时候的牛顿,制作的工艺品得不到老教师的赏识,日后却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宗师,这就说明,牛顿小时候不是没有创新能力,只是老师没有发现而已。

  总之,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绝不能因此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的背后,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温恒福.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9-4.

  [2]杨小靖.对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评论,2001,(4).

  [3]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江苏教育研究,1999,(5).

  [4]阎立钦.关于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

  创新的3000字政治论文篇二:《 以文化创新引领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 文献 和实地调查 研究 的 方法 对锦天化实施创新战略进行了认真 分析 ,锦天化通过实施创新战略,提升 企业 核心竞争力,寻求企业可持续 发展 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企业寻求 环境和资源和谐的过程,还是一个企业战略跨越和 管理、技术变革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 文化创新,提升 学习 力创新的过程。笔者希望通过对锦天化创新战略的分析,以小见大,对我国处于传统行业的地方国有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所借鉴。

  [关键词] 文化创新 引领 管理 科技 创新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在竞争中成功的法宝。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企业竞争的成功已不局限于传统的产品开发或战略经营,而越来越依赖于生产出大量的使消费者满意的新产品及新服务的智力资本。建立在这种智力资本基础上的竞争变成了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企业竞争力创新的实质是不断培育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最关键的因素。而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发挥智力资本的潜能并充分 应用 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与行为。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

  国外学术界关于企业核心竞争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和考察,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研究学者普拉哈拉德(CoKoPrahalad)和英国学者麦哈尔(Gary Han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 发表的题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他们给出的定义是,核心竞争力是“ 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近年来,我国 经济 理论 界的相关观点和表述主要有: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营运作,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它是由市场预测、研究开发、运输、今后服务等等一系列关键程序、能力、机制构成的一个企业发展力、竞争力系统。一般来说,每一个稍大一些的企业都有其特定的核心竞争力(机制、系统、实力),不论他们是实行多元化战略,还是实行专业化战略,区别仅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机制方面。”“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系统,不仅仅是销售能力或技术开发能力等等某一个子系统。”

  2.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称为“独特竞争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ies)。独特竞争能力不是指企业具有什么资源或能力,而是指企业拥有的与竞争者不同的“一套”能力。“资源(生产过程的投入)和能力(将资源组合起来完成一项任务或作业)为企业提供了在制定和完成战略任务时所需的基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和能力都能够成为战略性资源和能力,只有那些能够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者(独特)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概括为:某企业自身拥有的、具有垄断性的、不可模仿的、持久的、高创利性的市场竞争能力合成。核心竞争能力被广泛看作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是某种单项能力,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合成,即企业技术、管理、营俏、决策、信息、文化等能力的合成。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包括新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员工价值和形象价值。高创利性是核心竞争力的突出表现和市场竞争中的终端实现形式,它决定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战胜对手。

  二、企业概况

  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锦天化”),是我国第一家以海底天然气为原料,以化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化工生产企业。设计能力为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其中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布朗公司深冷净化工艺,尿素装置采用意大利斯那姆公司氨气提工艺,整套装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锦天化坐落于辽宁省西部沿海开放名城——葫芦岛市,毗邻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京哈铁路、秦沈高速铁路、葫芦岛港、锦州机场,具备得天独厚的公路、铁路、航运等便利运输条件。公司现有员工183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0人,公派出国访问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8人,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7人,高级 职称118人,中级职称197人。锦天化自1993年投产以来,荣获国家和省市级科技成果20项,对引进装置进行重大技术创新50余项,不仅使主装置设计产能提高10%以上,而且实现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辽宁老 工业 基地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企业环境

  无论企业的变革管理技能多么高超,总有提高的余地,记住这点非常重要。找出你的薄弱方面通过持续学习与改进提升的变革能力(韦尔奇)。2002年初锦天化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及企业面临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1.对市场控制能力。锦天化对市场的控制能力足,因为我国尿素的年产能力是3000万吨,而锦天化的产能是52万吨,只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5%。2.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独具、竞争对手所没有的,难以模仿,在超额利润之后隐含的那些非常独到、特别的东西。锦天化在2002年当时的企业暂时的市场热销,那种靠外部经济增长而带来的企业效益的增加不能称其为核心竞争力。3.生产能力。设备老化程度。2002年时锦天化主装置已投产近十年,设备运转周期实际已到中年,产能已到极限,主业的成长已到极限,企业处在成熟期而不是成长期,但是要等到进入衰退期再谈变革、谈发展(所谓“二次创业”)为时已晚。4.产品单一。锦天化当时只有尿素一种产品,而合成氨只是用来生产尿素的中间产品。而且普通尿素就是同质化产品,谈不上差异化产品。5.管理理念不新。锦天化当时虽然比起同行业其他企业要好一些,但也存在着基础管理不扎实,文化理念不超前等国有大型企业的通病。

  四、创新文化

  锦天化以“求实创新、以人为本、客户满意、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重塑企业文化,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培育这种文化的主要途径,以“尊重人、理解人,营造有利于员工个性创造和价值发挥的空间”这一理念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宗旨,倡导并培育“求实创新,追求完美”的企业精神。

  小事成就大事,细致铸就完美。为了塑造高品质员工,打造优秀团队,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超越,2003年初,锦天化引入并全面推行6S管理。推行6S,既是一种管理方法的导入,也是一场思想观念变革。锦天化以“员工品质提升与公司发展同步”为推行理念,以“零杂物、零浪费、零事故、零违纪、零缺陷”为推行目标,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和素养来强化企业基础管理,达到规范行为、提升素质、重塑团队、安全生产的目的。锦天化推行“6S”管理是“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的深入和细化,是对过去零散管理做法的系统整合。在推行过程中,锦天化创造性的提出了6S与企业基础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相结合的两个推行观点,实现了文化与管理的整合。

  锦天化运用“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形成“愿景分享、管理变革、提升队伍、知识管理、专家咨询”五个推进力,来打造员工的“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融合力、冲击力”。员工的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无疑会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五、创新科技

  缓释尿素做为国家“863” 计划的产业化项目,是锦天化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经过多年合作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自2004年2月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它的肥效期由普通尿素的40天~50天延长到110天~120天,氮素利用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等量施肥下增产效果达10%以上,等产量下节肥15%,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005年,缓释尿素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围绕该产品的后续研发课题于同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并获得科技部资金支持。

  锦天化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采用锦天化与国内院校合作的技术苣,该工艺的原料为环氧丙烷、二氧化碳、甲醇,产品除碳酸二甲酯外,每年还联产丙二醇1.2万吨,整套装置具有操作运行易于控制,对设备无腐蚀,无三废排放等优点。特别是通过将合成氨、甲醇、碳酸二甲酯装置之间的 物流、信息流、能量流进行集成和优化配置后,产品成本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锦天化始终致力于生态 工业 、循环 经济 ,以及 环境保护方面的探索,秉承 企业 社会 责任和环境保护国际标准。通过持续开展清洁生产,严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依靠 科技 进步将清洁生产不断引向深入,实现减污、降耗、增效的目标,开创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 发展 的良好局面。建设锦天化生态科技工业园区是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最佳切入点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园区的建设依托中科院沈阳生态 应用 研究 所、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保持产品研发与生产技术的持续改进与创新,力争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与产品群,打造一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生态科技工业园区。列入园区内中长期规划的有化肥产业链,碳酸二甲酯产业链,甲醇产业链等。

  六、创新 管理

  锦天化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企业内外部资源高效整合,以“适度投资、实用为主、效率为先、管理导向”为方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分销资源 计划、客户关系管理、制造执行系统等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锦天化成功实施,实现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

  锦天化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省、市高度重视,成为辽宁省化工行业信息化建设优秀示范项目。锦天化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基于愿景,以及战略构建面向客户的研、供、产、销一体化系统—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从研发的角度,产品研发的定位要贴近客户与市场,并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入手,对于研发所需的资源要给予保证;从供应的角度,对原料的采购要重视物流的管理,以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从生产的角度,产品组合与生产线要体现“柔性制造”的原则,以适应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从销售的角度,营销模式、营销机制和人员素质要满足“订单驱动”的要求,并通过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来实现经销环节和物流管理的整合,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大客户的满意度。

  锦天化1998年成功建立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荣获2004第13届国际认证联盟(IQNET)“管理优秀奖”,辽宁省仅有3家企业获此殊荣。为了更有效地整合内部管理资源,锦天化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体化管理体系。

  七、小结

  纵观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二次变革”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企业寻求环境和资源和谐的过程,还是一个企业战略跨越和管理能力提升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 文化创新奠定了企业核心能力—— 学习 力提升的价值观基础作用的典型案例。总体看,对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寻求“二次变革”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从锦天化成功的案例剖析中不难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不断的积累、深化、升华而相对稳定和系统化的有机整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过对手的能力。它是市场预测、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经营决策、人事管理、人才开发、运输、售后服务等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的关键技术、关键程序、关键机制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它的本质内涵是“消费者剩余”——企业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不可取代性品质和价值的能力。

  参考 文献 :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 组织的 艺术 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 理论 案例[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2~8~25

  [3]邱昭良:学习型组织新思维[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赵光忠: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策划[M].北京: 中国 经济出版社,2003

  创新的3000字政治论文篇三:《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研究型大学教研与实践结合必然要求。基于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使得原初使命的教学功能却日趋边缘化,提出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化解本科教育危机。本文针对目前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矛盾,提出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创新平台,加强大学生实践环节培养,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塑造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本文以石油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大学生实践环节改革尝试,分析表明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创新人才;平台模式;培养;建设

  当前建立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显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塑造又需要良好环境的建立。所以,创新平台的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平台的体现,优秀的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创新目标得以实现首先要进行学习,学习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规律。因此,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是实践平台建设,实践教学与改革是创新平台建设的主旨。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一、创新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现场生产实习与实践有时流于形式,存在“走马观花”现象,实习效果不理想。(2)毕业设计存在“闭门造车”或者简单拼凑模仿,创新性不足。(3)目前大部分产学研合作仅仅局限于教师,只有极少数学生有参与产学研机会。(4)“本科生导师”对学生专业方向选择、学习进度和方法投入精力不足。国内各高校针对于目前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提出了多种思路与解决方法。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是一个应用型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贴近工业现场的要求分外突出,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而更需要学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以,我们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为例,来探索一种多元化实践教学培养平台具有实际意义和代表性。

  二、创新平台的构建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综合我国高校现状的分析和国外教学成果经验的研究,我们针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多元化实践平台的建设。“多元化实践平台”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和实验型),形成由校内实践和校企联合基地共同组成的、面向大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的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建立以联合基地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的运作机制,促成两个方面的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赢局面,切实加强大学生人才培养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多元化实践平台。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开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此,以科技创新小组、“一对一”导师制以及课程毕业设计等形式为主体,加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进学生创新意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2.优化学生科研实践环节。目前,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学生越来越多,为此,根据学生的研究性与工程性特长分类,划分不同层次,依托于科研项目类型,配备相应指导老师,切实提高实践水平,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真正地完成有所创新的内容。

  3.将实践总结融于书本教学中。过去的教材更多地体现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在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方面不足。有必要倾力开发“立体化教材”,全力打造精品教材。综合考虑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多层次的教学对象、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多角度的解决问题,为培养适应创新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教学基础。

  三、创新平台促进人才培养

  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学生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形成良好平台,基于平台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下面以石油工程专业学生为例,介绍一下通过创新平台是来如何促进人才培养的。

  1.本科生创新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有四个阶段实习实践分别为:地质认识实习、金工操作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分别进行。我们将实习与实践并行,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实践教学中,这样学生可以在大三、大四阶段,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研究项目、研究方向的毕业设计,在老师指导下并进入不同的实习基地(项目组),使不同层次人才得以培养。其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纳入到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各学院将为所有获得立项的本科生配备专门指导教师,部分学院还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建立了专用实验室,并配备了专门的办公设备和计算机。康菲等各大石油公司在学校建立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学校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校内外科技、学科竞赛项目,目前已经资助课外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几百项。

  2.研究生创新平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直是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学校采用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了不同层次的研究活动。其中,研究生暑期学校是研究生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07年开始举办了五届研究生暑期学校(石油工程),面向全国招收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的优秀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开设系列课程和学术报告。近三年,中国石油大学作为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发起及承办单位,连续举办了三届。大赛被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广泛认可,能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创新水平与就业能力,为相关行业技术创新起到推动作用。2012年11月,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正式加入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主题活动。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实现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

  3.企业联合创新平台。近几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长庆油田已建立了稳定的长庆油田实践联合基地,学校每年均组织部分本科生、30余名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方面积极配合校方,以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同时也受到企业的欢迎。同时,我们在校内完成的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新思路的构建,使创新成为项目完成的必要条件。

  我们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的石油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渗透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学习的理念,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和产学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已初见成效。尤其在本科毕业设计建设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取得了成功经验,通过研究性课题活动,大大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有效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目前如何借鉴当前国外创新教育机制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建立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系统仍在探索中。

  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实施的“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切实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同时也成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另一有效方法。平台形成了善于开展产学研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田冷,李秀生,何顺利.石油高校教材改革重在创新[J].石油教育,2006,(6):60-61.

  [2]付景川,姚岚.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研究,2010,(6):77-82.

  [3]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1-5.

  [4]蒋盛益,姜灵敏.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3):99-102.

  [5]刘存利,董皓,高新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发展及其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3-87.

  [6]陈夏兰.培育高校创新文化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3):47-49.


猜你喜欢:

1.中国梦政治论文3000字

2.2500字大学政治论文范文

3.高中关于党的政治论文1500字

4.当代政治论文2000字论文

5.1500字政治论文

6.高二政治论文1500字

211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