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政工论文 > 当代世界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与政治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当代世界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世界与政治论文,仅供参考!

  当代世界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中的案例法

  摘 要:案例法教学作为常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社会科学课程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宏观视角和跨学科领域的课程,用历史和现实的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纯逻辑符号构建的课程内容。案例法的生动性、直观性和现实性可以让不具备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本科生能够有兴趣地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案例法;《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直观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14-0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面向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系统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基本理论的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基本理论,理解和学习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以及新一代领导人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这门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现实性和政策性[1]。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特点与难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有着与其他课程所不同的特点,也因而带来了教学上的难点。

  (一)学科的宏观性

  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是一个宏观的视角领域,是从全球和全人类的范围来观察和研究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基本概况,它们发展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从空间范围来说涵盖了七大洲、四大洋(甚至还包括外层空间),200多个国家和地区,70亿人口。从时间跨度来看,涉及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东西方的对抗,缓和,冷战结束,全球化方兴未艾和目前尚未结束的金融风暴,整整66年。如此规模宏大的覆盖范围,就社会科学而言是独树一帜的。

  宏观性带来了认知的困难,即使是一般的国际关系研究者也很难说自己对这一宏观领域了如指掌,因为宏观性还有多种次级层面,如地区研究、国别研究、跨国组织、多边合作、非政府组织等。想要清晰、便捷地认识这种宏观性和复杂性,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课程的跨学科性

  本课程涉及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经济理论、世界政治史、国别史、外交史、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军备控制领域的核武器与导弹)、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涉及范围之广,跨越领域之宽,也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

  这种跨学科性对于只有本科程度的学生而言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他们一般只具有本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识,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按照学科要求掌握如此之多、难度如此之大的多学科理论基础。这对于教师而言也是种难以克服的挑战。

  (三)学科的抽象性

  本课程大致属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这个领域是社会科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个充满了逻辑符号和文字的抽象研究范畴。一般而言,其基本的学术概念都是国家利益、理性决策、国际格局、实力地位等诸如此类的高度抽象的词汇,对于没有任何社会经历和历史宏观概念的本科生而言,想要理解这些概念,存在自身认知基础的薄弱环节。他们都是未经世事的年轻人,对于这些深刻的社会科学概念可能有着某些程度的模糊认知,但要想准确深入的掌握,光靠书本上抽象的概念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本课程所具有的三大特点(宏观性、跨学科性和抽象性)也就带来了教学上的三大难点。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让学生能够有兴趣、有能力接受和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达成教学目的呢?这就要从认知角度和学科特点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基本认知的理论

  人的认知是从感觉到知觉,从意识到思维,通过语言这一工具,进而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认知体系。就学习而言,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不仅与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直接相联系,而且还涉及人的情绪、动机性和社会化等问题[2]226。

  人对外认知的首要基础条件就是感觉,人们认识客观世界、领略周围的万千事物,首先是从感觉开始的。人们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去看、去听、去嗅、去触摸,由此建立起关于客观事物的最初的直接印象[2]77。因此,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就常态教学而言,对学生最经常采用的就是视觉和听觉刺激。而有了感觉之后,人才能形成一定的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2]121。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知觉,而必然是抽象和游离的概念。

  心理学家对于认知主要是从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来进行研究的[3]1。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3]。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并因此而具有间接性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然要以学生既有经验知识发生作用,有可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认知,也有可能是原有的知识经验抗拒和扰乱新知识的吸收与接纳。

  认知心理学强调过去的知识经验和现实刺激都是产生知觉所必需的,因此它认为知觉过程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还包括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3]38-39。

  因此,根据这一基本认知心理学理论,我们就要采用案例法,以加强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案例法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本课程是多数学校都已开设的,教材的数量和种类都较多。“国内已出版的国际关系本科教材具有归纳性强的特点,很适合于学生考试参考;但是教材中实例很少,所介绍的概念和原理不易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学生们反映,这些教材易背难懂,读后不知如何用书中归纳的内容来分析和解释当前的国际关系现象。大学生对国际关系的认识主要是来自新闻报道和国际评论,由于缺乏国际关系的基础性知识,学生们难以将国际关系的理论、概念与国际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4] 而美国的教材事例丰富具体,能使学生感受到理论、概念与现实国际政治的联系。

208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