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因素论文
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因素论文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自己的艺术经验、艺术观念以及审美体验,通过一定的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把特定的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转化为艺术形象、艺术作品和艺术文本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创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自由创造活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因素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因素全文如下: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哈特?约翰内斯?罗伯特?霍普特曼(Gerhart Johann Robert Hauptmann,1862年11月15日-1946年6月6日)说过:“书籍包括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什么比书籍占有的人类文化更值得敬重、更了不起和更重要了。”书籍是人类信息的载体,人类进步的阶梯,不仅记录和传播人类的思想,还蕴含着人类的文明。随着现代文明与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书籍的载体被不断的拓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多媒体设备获得信息,这的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大大的便利,这是时代的特征。
如今,我们已进入数字时代,数码阅读似乎成为一种时尚大行其道。在这种情况下去谈传统书籍看似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人会怀疑电子书籍会不会替代传统书籍,传统书籍会不会消亡?面对这样的质疑,答案是否定的,当今的电子书籍仅仅是为书籍开辟了一种新的载体,充其量只会与纸为主载体的传统书籍发生竞争关系,不可能替代传统书籍。因为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阅读更是一种体验。每当看到公园草地上,书店角落里,咖啡店温暖的台灯旁有人在执书阅读,我都会莫名的感动,我想或许是这一幕幕的场景让我感受到飘有书香的生活之温馨吧!这是电子书籍所望尘莫及的。
一、传统书籍装帧艺术复合多维美感
尽管今天我们已身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网络书籍和电子书籍大量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但传统纸制书籍的魅力是无可替代的,这是中国人创造的自然之美。《考工记》是我国的第一部工艺设计专著,蕴藏着宝贵的朴素的唯物辨证的美学思想观。“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句话的意思是结合天时地利,材美工巧才能铸造出美的艺术品。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就已意识到了任何的艺术生产都不是片面孤立的,而是综合各种有利条件形成系统的美的感受。这种传统美学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也依然对艺术设计起着借鉴指导的作用。一本书是通过张张薄纸来传达信息的,因此书籍的设计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感官设计。
翻开一本崭新的书籍,书卷的气息会油然而生,迎面袭来,这种气息通过五官让我们体味感受到书籍的质感、书籍的色彩、书籍的味道等等,实现“平面不平”的空间延展,实现多维的艺术体验。人类通过自身的感官,如眼、耳、口、鼻、舌、皮肤等去看、去听、去品尝、去嗅、去触摸,由此获得对事物最初的直接认识。人的感觉分为五种: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这五感综合起来构成人对物的大概印象。现在的传统书籍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平面的静态的视觉,而是扩展到了立体的动态的多维度体验,传统书籍的美感形式体现在书籍自身的视、触、嗅、味、听之间,这为书籍装帧设计增添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无限的创造可能。
德裔美籍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德语:Rudolf Arnheim,1904年7月15日-2007年6月9日)的“同形说”认为艺术表现性的最终原因就在于艺术品力的结构与人类情感的结构是同构的。因为有了人的参与,书籍有了不同的性格魅力和令人感动的力量。一本成功的书籍在于创造一种愉悦的阅读环境,在书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互相尊重理解的互动关系。让读者读之有趣,受之有益是现代传统书籍的伟大使命。
法国的著名作家福楼拜曾写道:“他爱书的气味,书的形状,书的标题。他爱手抄本,是爱手抄本陈旧无法辨识的日期,手抄本里怪异难解的歌德体书写字,还有手抄本插图繁复的烫金镶边。他爱的是落满灰尘的书页――他喜欢嗅出那甜美而温柔的香。”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中加上对感官的互动,让阅读方式多元化能更好的对书籍加以演绎,使读者爱不释手。南海出版社出版的《菊花香》就是极佳的力作。《菊花香》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带有菊花香气的油墨来印刷,所以在翻看书籍时,会袅袅传来淡淡菊花香,这巧妙的营造渲染了氛围,让读者能够更好的沉浸在感官享受中,徜徉在故事情节里。
二、传统书籍装帧艺术承载人类的精神文明
传统书籍装帧之美还体现在它的设计是以特定文化为精神内核,依托在特定的文明中。谈到书籍,我国是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国度。以我国的书籍装帧为例,我国的书籍装帧文化历史悠久,从甲骨文――简策――卷轴装――蝴蝶装――线装书,再到今天的各种平装书、精装书,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可谓繁若星辰,显示出了中国文化特有的“文人书卷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概念,中国的美学妙在精深博大,气韵生动。庄子云:“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中。”这种由气生韵、生情、生意、生神的心灵沟通正是中国书籍的魅力所在。
中国讲求“天人合一”,中国文化是一种“气”的文化,在“气”的世界里,虚实相生,物与心紧密相连。中国文化的“气”充斥在虚空之中,徘徊在自然之界,也显现在艺术作品的形神之间。因此确立了中国文化“以气为本”的思维模式,形成了自然和谐的审美观念。如吕敬人先生为《黑白》而创作的书籍装帧里,封面的图形与文字都进行了创意再造,用符号语言向读者传达了对于“黑白”的辨证思考。此本书籍的装帧没有造作的造型,没有华丽的颜色,没有繁琐的装饰,仅是文字的变形模糊运用的恰到好处,准确的阐释了书籍的思想,筑就了书籍浑然天成,气韵生动之美。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地球赤道以北,千百年来炎黄子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们的生产主要依靠自然的力量,寄希望于自然界。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作为最高的理想追求。这种农业社会的社会历史条件孕育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平等和谐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并且造化了出了绚丽斑斓的中国书籍艺术。在这样的思潮下,中国的书籍设计是秉承民族传统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情趣、精神、理想在书籍装帧中得以一一体现。
所谓“纸质如玉,墨光如漆,展卷书香”,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体现了东方文化端庄典雅,含蓄脱俗的气韵。日本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曾这样评价中国的书籍:“拿起一本书,首先感到的是重量,西方的书就像大理石一样坚硬厚实,中国的书却像羽毛似的轻柔。接着是抚摩特殊材质的书籍封面给人特别的感动……翻动书页,纸张又会发出声音,字典纸的响声是哗啦的尖声,而中国古代用的宣纸如同雪落的声音,寂静又幽雅……”中国绵长的历史与底蕴深厚的文化为书籍装帧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与智慧,传统文化艺术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延伸升华为对中华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我们可以在成功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畅远长流而又包罗万象的精神。
三、传统书籍装帧艺术蕴藉着人文关怀
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书籍设计作为一门古老的设计艺术,一直是以物质形态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之中。然而在人与书籍的对话中,人文关怀正在被塑造被印证。纸材为主载体的传统书籍装帧正是综合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心理、情感等因素进行艺术加工处理后的艺术品。传统印刷书籍已经超越了书籍的功能性范畴,它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承接和传递者,它自身更具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能唤起人类与之亲近的欲望。
中国权威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道:“悦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声。”美丽的事物不一定是华美耀眼的,悦耳的音乐也未必是响亮高亢的,也许潺潺细水涓涓注入心田的温润关怀,润物细无声的低调关爱更能撼动我们的心灵。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设计的《立体的星星》既是利用人类视觉的“偏光原理”,通过红蓝双色眼镜的分色技术使读者能够看到富有真实空间感的宇宙星空,充分传达了书籍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展现出一种对人类的关爱精神,这是一种物我相生和谐共处的境界。
杉浦康平称:“以包容生命感的造型为突破点,在浩瀚雍繁、魅力无边的图书中寻找其源流,从层层包容着无限内涵的造型中分辨破译,寻找宇宙万物的共通性和包罗万象的情感舞台。” 传统书籍的装帧艺术是美化时间的艺术,时光通过阅读这一实践沉积下来。在阅读中人们融入情感,倾注思想,探索世界。传统书籍装帧艺术之美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们去更好的完成这段旅程,美化这段时光,身未动心已远的在纸墨世界中完成对于生命的体验,这就是传统书籍装帧艺术无与伦比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