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论文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论文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音体美的完善落实情况下,我们美术教育业被推倒了最前沿。然而美术教育的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性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新的教学大纲中有“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美术教育者们应多方面探索素质教育的发展之路,当然也要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来促进素质教育。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全文如下: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美术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又直观又形象,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
幼儿是美术教育的对象,是美术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美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任何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意义。
幼儿美术教学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
小班:以培养幼儿的感官能力,特别是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为主,丰富幼儿头脑中的形象积累,让孩子多听、多看、多记,强化幼儿的形象记忆。
中班:以培养幼儿类比、联想、发散思维及在绘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为主。
大班:以培养幼儿的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为主,让幼儿异想天开,幻想未来,创造未来。
在教学中以系统的形象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与各学科有机配合,在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勇于独创、有丰富感情、有审美情趣及良好个性品质、更聪明的一代是创造思维教学法的最终目标。
幼儿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热爱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正如郭沫若所描绘的那样:“幼儿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翻飞,使他心中发出一种快乐的情趣,他便连声叫到:啊,蝴蝶呀,蝴蝶呀,好看的蝴蝶呀!这是情趣的直写,这是幼儿的诗,但等他稍长大了,他便模仿着画只蝴蝶或者还要添些花草上去”。这段话十分概括地描述了幼儿对美的追求与情感的袒露,正是由于有了美的感受,才把表现美的情趣的琴弦拨动起来。那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指导幼儿呢?
一、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小班幼儿绘画活动的发展一般经历了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命名线四个阶段,以线条为主;手工活动主要以玩为主。对这一时期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不要过急,要按照幼儿自身发展的速度,循序渐进。
1、满足幼儿随时划线、撕纸、玩泥的愿望
教师要为幼儿准备充分的笔、纸、橡皮泥等活动的材料,以满足幼儿随时划线、撕纸、玩泥的愿望。避免幼儿因没有纸而画的到处都是,或把成人有用的东西撕掉,而遭到成人的责备,挫伤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在划线的过程中逐渐熟悉笔性,缩短涂鸦阶段的过程;在撕纸、玩泥的过程中,锻炼手的灵活性。
2、与幼儿一起玩发现游戏
对即将进入命名涂鸦期或已进入命名涂鸦期的幼儿,成人要注意引导幼儿发现所画的杂乱线条、不规矩的线圈(随意撕的纸、攥的泥)中所隐藏的形象,使幼儿逐步将所划的随意线(撕出、攥出的形状)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联系。
由于幼儿的思维还不完善,处于动作思维阶段,他们所看、所想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成人要注意多倾听幼儿的想法,在幼儿画的时候,多听一听、问一问他们画的是什么?还可以与幼儿一起玩发现游戏,共同说一说他们画的简单点、线、形“象见过的什么东西?”幼儿在说的过程中,形象思维会逐步得到了发展,绘画的目的性会逐步增强。
二、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1、通过教师的添画引导幼儿发现所画图象中隐藏的事物
添画游戏是促进幼儿由动作涂鸦向象征性表现的一种方法。成人在添画前,要先问一问。
幼儿画的是什么?画的还象什么?然后和幼儿一起玩添画游戏:在孩子画的线或线圈上顺势添画一笔、两笔,使所画的杂乱的线条,有一定象征的意义,或是某物体的近似简形。
通过添画游戏帮助幼儿缩短了图象与真实物体的距离,可以使幼儿的绘画活动充满情趣。同时,在成人添画的过程中,又暗示了简单事物的画法,为幼儿进入绘画的象征期做准备。
2、以表扬为主,不要干扰或试图改变幼儿的涂鸦
对这一时期幼儿的指导要以表扬为主,不失时机的用“宝宝真聪明”、 “宝宝真棒”、“宝宝画的真好”的话鼓励他,激发幼儿画的愿望。这一时期,父母(或成人)的赞许是幼儿喜欢绘画最重要的情感源泉。
总之,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吸引幼儿,利用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幼儿,创造一个优美轻松的美术活动环境,给予每个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积极思维,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创造过程带来的愉快体验,从而使他们的美术活动更具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