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是专门研究中国语言中的词语和句法,赏析古今的诗歌、散文、小说以及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题目,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题目
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分析。
3、余华小说中的细节的魅力及其叙事学分析。
4、莫言小说中的狂欢化叙事的特征及其意义。
5、样板戏对民间文学模式的吸纳及其美学意义。
6、王朔小说中的“顽主”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7、九十年代以来诗歌中的“后口语”写作的诗学意义及其困境。
8、李洱《花腔》中的叙事话语分析及其美学意义。
9、当代五六十年代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及对其具体表征的分析。
10、“下半身写作”中的“身体”的诗学意义及其批判。
11、汪曾祺的艺术世界
12、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论张洁美学风貌的嬗变
13、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
14、武侠小说精神与民族大义—20世纪两次“武侠热”文化语境论析
15、《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
16、刘震云与新写实主义小说
17、方方与池莉作品中的女权主义
18、贾平凹眼中的艺术人生
19、余华的寓言世界
20、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
21、“灰色”人生与灰色社会——论“潘先生”的精神轨迹和社会文化内涵
22、论《故事新编》中“故事”与“新编”的关系
23、从《命命鸟》看许地山对同期“问题小说”的超越
24、相同的理论主张,不同的艺术追求——以闻一多《死水》和徐志摩《再别康桥》为例
25、《荷花淀》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
26、战争题材的独特表现空间——从《荷花淀》到《百合花》
27、论《子夜》中的屠维岳对吴荪甫形象塑造的正负面意义
28、曹禺剧作《家》与巴金同名小说异同论
29、“泛神论”影响与《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0、赵树理小说的民间文化蕴含与民族文化追求——以《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为例
31、从《小城三月》的色彩语词看萧红的创作心理
32、从《小城三月》的童年视角看萧红小说的自我呈现
33、从老舍《离婚》中张大哥的使命看老舍创作的知识分子内涵
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问题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专门研究中国语言中的词语和句法,赏析古今的诗歌、散文、小说以及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文学语言功底,拥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人文修养。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当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可以运用专业知识直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对于编辑出版等相关工作也会应对自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承载着我国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载体,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我们很难对其进行较为职业的定位。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同感不强
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面较广,但是却没有涉及到一些专业性强的领域,相对于工程、医药、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来说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所以造成很多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都会存在被逼无奈而不得不学的状态,常抱怨选错了专业,在他们看来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种错误,他们并不认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工作机遇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所以对本专业不关注、不学习,最后造成这些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强,对本学科不热爱甚至厌恶,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光荣感。
(二)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在设置存在较大缺失
相对于其它学科,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性要求更强,要求对文学知识的挖掘要更广、更深。但是现在个别学校却无法达到这一要求,究其原因是由于很多学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专修课时减少。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在授课方式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学生能够上到的实践课极少,由于课堂内容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汉语言课堂兴趣缺乏,所以开始淡漠汉语言课堂,使得文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严重不足。
(三)部分学校考核制度存在漏洞
现在很多学校用一张试卷就能够决定一个学生是否可以毕业,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合理。现在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本没上过几堂课,可是最后他们也可以顺利毕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制度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专业考卷所考的内容都是一些现成的而且较为概念性的基础知识,很多学生在最后考试阶段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即便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研究根本就没有广度和深度,也可以顺利的毕业。由于这一不良现象,使得现在的很多学生完全忽视整个教学过程,只注重最后的考试结果。
二、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走的发展道路
(一)调整汉语言课程结构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时代的要求,培养真正具有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文学写作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为了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进行改变,要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发展上的优势和重要性,这样也才会引得学生的共鸣。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直趋于主导地位,整个课堂上就只能听着老师在讲台前面进行滔滔不绝的演讲。授课老师沉浸在那一段古代、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可是却没有对学生造成任何影响,课堂睡觉随处可见。所以想要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文学作品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讲解,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教师通过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分析-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回答这一教学课堂模式,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于艺术的感染能力。
(三)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现在汉语言的传播速度很广,学习汉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想要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应用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调整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运用新的历史知识、价值观进行文学解读。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涉及到的文学、写作以及语言等相关课程在相互联系中更有主要的侧重点。对于当代人员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的培养,这样可以保证新时期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四)改变教育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要形成办学特色就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我们都明白事物的实用价值是决定它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学生对汉语言专业的概念都较为模糊,主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观念不强、专业混乱。所以为了保证汉语言专业在社会上的立足点,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去转变,通过对学生的能力教育,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加强对学生兴趣方面的教育培养,使汉语言专业人才更符合能力型人才的要求。
(五)培养汉语言专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随着国家的发展,市场对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现在很多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岗位提出的职业能力要求。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汉语言专业毕业生会从事语文教师、文秘、公务员、营销人员、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文案编辑人员等相关工作,这就要求汉语言专业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口才,较广且扎实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等等。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实践类课程都得到具体落实。这样才能解决他们就业面临的困境,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其铺垫一条专业发展道路。
(六)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涵盖知识面较广的专业,有较强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创新,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授课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学生习惯思考、喜欢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抛砖引玉,激励学生发现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言论,在专业课上真正拥有自信,更有学习的动力。
结语
汉语言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巨大,也为汉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它被社会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想要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不断向外发展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就必须不断学习汉语言文学,在实践中探索和改变。
看了“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题目”的人还看:
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题目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的学术论文
下一篇: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