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术论文格式
经济学术论文格式
经济学术论文格式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经济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经济学术论文篇一
经济管理类教学团队建设探讨
摘要:高素质教学团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与前提。在分析通识课程群、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群、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群和实践与创新环节课程群平台建设基础上,从制度建设、课程群建设、成员的选择与培养和绩效评价导向四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教学团队;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240-02
随着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持续的大规模扩招,中国已迈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行列。但是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已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主题。2007年教育部开始推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在质量工程中首次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教学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和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因此,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对改善中国高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团队是以课程或课程群为核心组成的教师群体。该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实际上,为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各高等学校曾做过多种探索和实践,如教学研究室、学术团队、课题组、课程组、教学梯队等。专业教学团队的工作职责是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全面负责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加强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结合,进行探讨型、研究型教学,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自主创新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落实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培育各级教学名师等(章兢、傅晓军,2007)。因此专业教学团队应具备以下特征。
具有明确的目标。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上应体现出开创性和探索性,教学改革要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模式、明确的目标。教学团队要成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具有明确的改革措施,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共同的远景目标和业绩目标是教学团队工作的基础方向,能激发团队的激情和向心力,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具有合理的团队结构。一个专业教学团队应具备合理的团队结构,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同时还需要合理确定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的职责。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作为教学团队的领军人物,统领团队成员,明确团队的发展方向,协调团队成员行动,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具有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团队带头人双重角色,除应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外,还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具有明确的分工与协作意识。教学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与个性是互补的,为了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发挥团队潜能,团队必须明确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范围,根据团队成员的优势合理分配团队角色,强调团队意识,团队是一个共生体,个人的言谈举止关系到团队的工作效果,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
具有动态性与开放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要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必须保持团队建设动态性和开放性,不断引进新理论、新技能,拓展新思路,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提高团队开放性和动态性。
具有示范作用。教学团队的组建及其工作开展,最终将产生许多标志性教学成果,如精品课程、优秀教材、教研项目等。教学团队自身和团队的这些成果将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比如课程体系的调整方案、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项目、国家级和省级的各项奖励,这些成果都为其他专业提供了示范作用。
二、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平台
1.通识教育类课程平台。该类课程是全校学生必修的、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具体包括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还包括培养文献检索能力、写作能力、认识社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创业就业能力等方面的课程。还包括一些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如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教育及其他学科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的课程。
2.学科专业基础教育类课程平台。该类课程群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课,是为学生掌握该学科和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与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商务交流与礼仪等。
3.专业方向教育类课程平台。该类课程群是根据学校现有资源、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及行业发展趋势而设置,可以跨学科选修。此类课程群安排,我们既考虑到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不同岗位上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对市场营销管理技能的影响。课程群设置主要以营销及相关管理知识为主,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与谈判技巧、产品与品牌管理、消费心理学、分销渠道管理、广告策划与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公共关系学、推销学、销售管理、营销风险管理、组织市场营销、服务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营销新动向述评、财务管理、企业危机管理、创业管理、项目融资与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时间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商品学、证券投资、营利组织管理、中小企业管理。此外,结合特定行业和专业领域以及学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要求,还有一些与行业营销研究、农村市场营销研究等专题讲座,供学生选修(万良杰,2008)。
4.实践与创新教育类课程平台。此类课程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开设的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和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具体包括军事训练、模拟商业计划书设计、模拟市场营销策划、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实践及创新活动等。
三、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1.完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相关制度与政策。专业教学团队能否有效运行,运行政策和制度环境是关键。中国高等院校内部权力配置模式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等级管理模式,各种团体组织基本听命于行政机构,虽然有利于统一指挥,提高决策效率,但是不利于调动基层组织积极性,削弱了教学团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中国高等院校内部的权力配置模式,确立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当分离的原则,赋予教学团队相应的权力地位,扩大教学团队管理自主权,如教学改革的自主权、经费与教师资源的使用权等。在教学团队内部,要通过目标激励和竞争激励等方法,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淘汰机制。教学团队建设还要建立学生评教机制,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团队内部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制度,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在学校层面,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
2.以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群组为单位建立教学团队。传统意义的教学团队往往以教研室为单位,把一个教研室的全体教师称为一个教学团队。其实,真正意义的教学团队应打破团队成员的行政部门的划分,以课程群组为单位来组织团队成员,教师可以来自不同的教研室,甚至不同的系或学院。这样建立起来的教学团队其成员才能围绕课程群组的教学建设工作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并在教学及教学改革工作中优势互补,紧密协作,推动教学建设工作的开展。
3.选择好教学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引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其角色主要在于设定团队目标,制订计划,组织人力,建立操作程序和各种制度。因此,高素质教学团队带头人必须是高校中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具有较高权威的专家、教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善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善于同团队成员沟通、调解内部冲突,能够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教学团队本质上是以团队带头人为龙头凝聚起来的有机体。团队带头人能够以其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和教学经验,敏锐地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组织团队改革创新。合理配置团队成员是培育高素质教学团队的重要一环。团队成员并不是随便拼凑,高素质教学团队的成员必须是有着共同的事业追求、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热爱教育科研事业的一个群体。同时,还要注意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性格特征和个人偏好(李桂华,2008)。
4.建立团队导向的绩效评价和奖酬体系。绩效评价与奖酬导向是团队建设的指挥棒,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职业生涯面对的主要是职称评定、业绩考核、教学科研奖励等,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评估和考核往往都只关注个人成绩,而不注重团队的发展。这种传统的个人绩效评价、个人激励等制度不但不鼓励教师间的合作,而且还会起到相反的导向作用,严重制约了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要建立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团队,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作用,必须改革现有评价体系,努力营造一种支持型团队环境,建立健全专业教学团队管理体制,实行团队负责制,赋予相应的责权利,完善团队考核激励体系,使团队导向的绩效评价更科学、更公平。
参考文献:
[1]陈世平,彭瑶,谭伟.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6):152-155.
[2]万良杰.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群设计[J].学术论丛,2008,(12):52-150.
[3]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90-98.
[4]李桂华.高素质教学团队特质及其培育[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3):44-46.
经济学术论文篇二
中国城市“类二元经济”分析
提要“类二元经济”的概念是一个新鲜事物,现有对它的研究很少。本文尝试利用新的视角,结合现有二元经济理论,探讨中国城市的“类二元经济”现象。
关键词:二元经济论;资金转移;地方政府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地王”、“天价地”等现象,房地产市场的火暴可见一斑。与其相关的建材、金融等行业经济增长飞快;但与其无关的其他行业的经济并无明显增长,这就是中国城市的“类二元经济”现象。
二、二元经济理论回顾
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首次研究和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处于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的大多数国家,其经济不是一元的,而是二元的,是高工资经济和低收入经济并存。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和传统落后的农业部门组成。传统部门的人均产量大都低于现代工业部门,但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就保证了现代工业部门规模扩大所需要的劳动力。由于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且农村的平均收入低,工资可以保持在低水平上,从而使现代工业部门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这些高利润再投资,又能使现代工业部门越来越扩大。因此,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落后的农业部门不断扩大,形成了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
三、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图1清晰见证了中国房地产业21世纪的飞速发展。2000~2007年基本上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由于利率提高、银根紧缩等原因,2008年全国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比较理性的局面。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96亿元,实际增幅为23.5%,出现了明显回落。但是,我们要明确回落的是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增幅,并不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本身。从图1还可以清晰地看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07年的18.4%上升至2008年上半年的19.3%,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日益加强。所以说,中国房地产行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图1)
四、结合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原因
在近年来的中国,与房地产有关的行业是过热的,但与房地产无关的行业经济相对来说是过冷的。中国经济是同时过热、同时过冷,即所谓的“类二元经济”。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原因,主要是大量资金向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挤压。资金转移原因分析:
1、市场方面:投资环境的急速恶化,使得大量资金挤压起来进入房地产市场。购买地产的资金按照重要性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也是最重要的资金,就是很多企业家把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挤压出来形成所谓的虚拟资金,打入房地产市场,这笔资金是前所未有的,绝无仅有的;第二类资金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的腐败现象,一些贪官污吏的腐败款;第三类资金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国际热钱;第四类资金是我们老百姓的储蓄款。目前,所有宏观调控的政策所针对的资金基本上是第三类和第四类。外国人不得买房的规定是针对第三类资金,第二套房贷的问题是针对第四类资金。目前,并没有任何政策对前两项资金进行调控,所以会有大量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用古典经济学分析:资金的效用差异导致资金的转移。模型如下:
用图2来描述中国城市经济资金转移模型,图中Q为投入的资金数额,TU为资金的总效用,TU1为投资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效用曲线,TU2为投资房地产无关行业的效用曲线,在任何时候均有TU1>TU2。由图2可知,随着资金投入量增加(K1移向K2),TU2与TU1的差距随之增大。作为理性投资人必然希望自己的资金效用最大化,所以最后结果是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及其相关行业。
2、政策方面: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都是以GDP为纲的理念推动地方建设,如此必然把这个社会的有限资源误导到与房地产有关的建设项目上。
虽然中央政府把握大局,注重全局利益以及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此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国六条”及配套细则“国十五条”。但是,地方政府往往是地方利益的承载者,他们往往都会采取各种方式“抵制”相关政策。因为高昂的房价既能增加政府财政税收,又能拉动GDP增长转化为政绩,所以地方政府乐此不疲。
五、对宏观调控的相关建议
1、建议中央政府出台针对虚拟资金和腐败款投资地产的政策,以遏止投资引商环境的恶化。①增大投资性购房的税率,相反对于投资与房地产无关行业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尽量使他们的利润率达到均衡;②根据政府官员工资标准出台相关购房限制标准,尽量避免腐败款进入房地产市场。
2、建议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一种良性的压力,引导官员的理性行为,做出有利于组织的选择。①在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中,减少GDP因素的权重,适当增加民众意见的权重;②中央适当加强对地方政府地产开发权的控制。
如此双管齐下,从市场和政策两个角度减少投入房地产的资金,以达到中央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初衷。
(作者单位:1.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商洛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文常明.论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http://www.省略/news/2008-09-
11/2077567.htm.
[4]陶美珍.外资大量进入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与政策分析[J].经济学研究,2006.11.
[5]柯鹏.外资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再陷泡沫[J].上海证券报,2006.
[6]朗咸平.中国的八大危机之详解[J].三亚热线,2007.12.9.
看了“经济学术论文格式”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