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术论文 > 地理科学专业学术论文

地理科学专业学术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地理科学专业学术论文

  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科学;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科学专业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地理科学专业学术论文篇一

  地理教学与科学发展观教育

  【摘要】随着第二轮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在全国展开,根据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长兴电大教师进修学院也加入了学习和实践的行列。从2009年三月初开始,至8月底结束,为期六个月,学习实践分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即学习调研阶段、分析检查阶段、整改落实阶段,每个阶段分两个环节。结合自身的本职工作和地理教学实际,撰写了“地理教学与科学发展观教育”。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地理教学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地理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的最新发展理念。

  二、地理教学与科学发展观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全球性人VI、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产生,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成为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

  当前,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培养,成为地理教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的全面落实和进一步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既是地理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时代发展的强烈要求。

  三、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中的地理学问题

  1.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研究

  人地关系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筹处于基础层次,是最根本的。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人地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地”与“人”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扩大、革新。人地关系现已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而且与后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地关系中的“人”也不仅仅是指人类社会,而是多层面的“人”。因此,人地关系乃是基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军事、文化、科技)、人与人工产物、人与土地综合体、人与自然等多层面组成的物质关系系统。

  2.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作为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的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其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中国地域辽阔,区域间境况不同,资源、环境、社会历史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发展也极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差别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明显扩大。遵循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发展的统筹上,就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要认真研究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际间的联系,正确处理好其间的差异与不平衡。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中部崛起等领域,地理学都大有用武之地。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

  当前,中国城乡收人差距之大实为世界所罕见,“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化步伐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发展问题,分别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任务,并较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研究优势。该命题正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任务。

  4.生态教育与环境保护实践

  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人们建立起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应当珍惜保护,有偿使用,避免浪费和破坏,从而采取正确的行为取向;通过生态环境教育,使人们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对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做无害化处理,使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少。在消费方面,要逐步形成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并且引导人们选择和支持绿色生产与消费方式,纠正浪费资源和能源、以牺牲环境来换取高额利润等不良行为,参与宣传、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

  5.全球化、地域联系与统筹兼顾

  从目前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的现状看,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应增强本土化的观念,以多样化求生存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通过对国内外两个市场及其资源的统筹利用,达到发展的目的。高中地理新课程将全球变化研究作为重要课题,课程标准提出“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教材则从自然地理角度着重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人文地理角度则探讨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全球化的进程必然又涉及到地域联系的问题,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这是对学习地域联系的具体要求。由此可见,在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及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我国改革开放策略方面的研究,高中地理均有涉猎,也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具体要求。

  6.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发展。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发展最终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其人本思想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友.地理学与科学发展观[J].地理教育,2004(04):1

  [2] 刘艳燕.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 袁书琪.地理教学中怎样体现科学的发展观?[J].地理教育,2005(11):11

  [4] 黄端端.试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科学发展观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9):92-95

  [5] 高培英.环保意识、全球意识、参与意识与可持续发展―对新高中地理教材第十单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05):41-43

  作者简介:胡立强(1978--),男,湖南常德人,现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长兴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地理教学改革研究

  地理科学专业学术论文篇二

  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地理眼”,树立一种“人地观”,描绘一幅“脑中图”,勤于实践“走四方”等地理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需要兴趣、理解、意志和积累的地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概括、综合及创新等地理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地理科学素质。

  【关键词】兴趣;习惯;方法;能力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科学知识不如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地理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广泛性和实践性,为一般学生所畏难。所以培养中学生地理科学素质即主动学习地理的兴趣、习惯、方法、能力等显得尤为重要。

  1. 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然而大部分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较为淡薄,如何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1)产生兴趣。 首先应使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课堂又是地理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地理教师应注重课堂上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

  如讲海水的盐度时,可这样深情并茂地导入新课:“不知你是否见过浩瀚的大海,是否在海滩上寻觅海贝,尽情玩耍。这时你用手掬起一把海水,仔细品尝海水的味道。你会发觉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为什么海水又苦又咸呢?”接着按教材内容往下讲,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2)保持兴趣。 学生产生兴趣后,地理教师应设法保持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中善于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巧借古诗词、民谣、谚语、故事、漫画等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外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多设计体验、参与类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得到很好的保持。如在学完一个专题后,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然后采用“幸运五十二”和“开心词典”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竞赛。当然也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保持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3)发展兴趣。 在保持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地理教师还应注重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如拟问设疑、推理设疑、故事设疑、图象设疑、情景设疑、假设设疑、综合设疑等等深化地理学习兴趣。也可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或寒暑假,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社会调查或实地考查,发展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勤于实践“走四方”的能力。

  2. 培养地理学习习惯 要将兴趣持久,就要“习惯成自然”,既能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地理,也能在课外主动巩固知识,完成作业,还能在生活中收集,观察、体会中学习地理。

  其实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结果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习惯是个人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它是在较长时期内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该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习惯。

  (1)培养“地理眼”。 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探寻和感知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将地理理论与地理实际相联系,在生活中能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去发现世界、了解世界。

  如讲到“人口的变化”就应教会学生主动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民工潮”现象,寻找出相关的地理理论知识的支持。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树立“人地观”。 地理教师不仅要学生掌握有关环境中的地理知识,而且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理论来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正确观念,自觉地从“人地相关性”的角度关切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了解、评价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进而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如讲到“农业生产”就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联系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因地制宜,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各种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

  (3)描绘 “脑中图”。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自如,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习惯于运用地图这种地理语言工具,从读图、用图、画图到进行无图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实践“走四方”。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学生不仅要学好基本概念、原理,还应该在教师的引领下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地理教育实践中可将生活实际中有价值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问题,引进地理教学中,关注实事、拓展空间。比如东南亚海啸、亚洲金融危机等都是我们地理教学第一时间的素材。地理教师要有计划的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野外考察,培养学生能将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相联系,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创新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地理学习方法 (1)兴趣是前提。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是什么学科,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因为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才会积极思考。兴趣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对地理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兴趣。“态度决定一切”。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可以摸索、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具体学习方法。   (2)理解是关键。 地理学的知识,即使是地理事实和现象,大多也是可以通过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来记住的。而关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需要理解。学习地理跟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也要多问“为什么”。有了起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才能学好知识。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有些学生只是问题太多、怕麻烦、怕思考、怕问老师、羞于问同学,而没有深究下去。

  (3)意志是保证。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好地理的保证。也许有些学生在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较弱一些,但完全可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弥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而“迎难而进”和“畏难而退”对于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别人能行的,我也行。”这句话,应该当做一个无条件的信念而深藏在自己心里。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过“从前的我” 。

  (4)积累是成功。 平时勤看地图,对著名的高原、山脉、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海洋、岛屿、海峡、城市、矿藏资源、交通线(铁路、航道等)、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等等地理事物的分布要熟悉,慢慢形成所谓的“脑中图”。 遵循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规律,学习必须靠平时心平气和地坚持,不能靠一时冲动而虎头蛇尾、断断续续,否则前功尽弃。有平时的积累就一定能成功。

  4. 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物理学家LAUE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已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里“所剩下来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科学素质中的学习能力。“人们在细节被淡忘之后仍然应该有记忆的知识、洞察力和技巧”。这种主动学习的求知能力才是我们老师孜孜以求的让学生受用一辈子的东西。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能力,地理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1)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语言”,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学会用图。鉴此,教师在教学时重视教材中的每一幅地图,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收集、展示于教学相关的地图,从不同角度、方位去挖掘,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的能力。

  如对“地球公转图”的教学时,教师通过转换公转方向、地轴方向、“二分日”与“近远日点”的位置区分等角度帮助学生读图和理解公转的相关内容。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十分注重图文结合与图文转化。指导学生做到“左书右图”,将课本的文字系统内容与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如在进行高一“城市化”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绘制成图表、将图象转化成表格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化知识、概括城市化特征。

  (2)概括能力。 在日常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地理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有时虽然能知道或记住一些地理知识,但对其知识体系缺乏了解或把握不住。比如关于农作物有的学生只能罗列一些蔬菜、水果的名字,不知道农作物的含义,也不能进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类。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以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①“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应重视绪论课或开篇的教学,给学生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地理学习的内容构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位置和联系研究,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和途径等。此外,当学习到某一专题时,教师也应注意首先从整体上让学生进行把握。

  如学习区域地理时让学生明确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区域特征:何地、何物、何种状况、方向如何。

  ②帮助学生处理“地 理”,提高概括道理原理的能力。 这是指帮助学生处理好将众多的地理事实材料(如地名、分布状况等)总结归纳,上升到地理基本原理(如地理概念、分布规律等)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帮助学生认识某一地区的地理事实材料,掌握地理事物的演变和分布状况,以形成具体的地理表象,对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感性认识。其次,在学生有了丰富的地理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运地图、借助模型等通过具体分析、比较帮助学生探究和发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规律。通过“地 理”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形成一定程度的地理概括能力。

  ③“画图总结”,加强地理示意图、模式图等地图教学。凡是思维都需要载体,在地理教学中,形象思维的物质载体主要是图象语言(地图)。我们在学习掌握地理知识时,一般是一个要素接着一个要素进行的,这样就有必要在一定时候进行、归纳和概括,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知识。这时利用示意图、模式图等地理联系图表的教学就可以收到较好效果。

  (3)综合能力。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黄秉维教授指出:“地理学传统上是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长期以来,地理科学既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成分,也要研究非自然成分的人文现象,同时研究自然与人文关系。这是地理学区别于其它科学的显著特点,也是其优势所在。这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兼容并蓄的特性,决定了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显得重要。

  例如:在讲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中的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时可以播放东北林区的影片,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位置,并分析讨论森林的变化会导致环境整体性变化的因果关系,得出森林破坏――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冲刷加剧――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的结论,在分析讨论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 如果把知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它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而且都是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被创造出来和被理解的,是人们在某一阶段的认识成果。知识需要得到不断的检验、发展和更新,我们教学所传授的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也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由此可知,教学价值不在于给学生现成的东西,而在于给学生不断创新的起点,使所教知识由静态、封闭的框架体系转向动态、开放的结构,由注重知识的积累转向更多地关注知识的质的提升,让创造赋予它新的生命。

  同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原有知识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探究、实践、推理归纳、重组等方式,实现学习的迁移,构建和创造出新观点、新理念,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讨论人类如何保护全球生态平衡时,有个别学生就“人类一定要保护生态平衡”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破坏生态不一定都是坏事,对有些原始的不利于人类与环境良性发展的就应该破坏它,如打破荒漠的生态平衡而建立防护林绿色的生态平衡,打破珠江三角洲原有的沼泽生态平衡而建立生态农业――基塘生产的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经过学习迁移而产生的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问题。又如有的学生用板块构造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青藏高原的隆起,日本多地震,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冰岛、新西兰多地热资源等一系列问题。这无疑也是经学习迁移而建构出新观点的创新结果。

212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