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中学生心理发展主题论文

中学生心理发展主题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中学生心理发展主题论文

  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生着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既要适应生理变化带来的问题,又要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这使得青春期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心理冲突和挫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心理发展主题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心理发展主题论文范文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地区差异分析

  初中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青春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青春期危机。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会逐渐产生自我意识和成人感,迫切的需要独立,但此时,他们的社会地位水平和心理水平都不符合其内心的各方面需要,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引发心理问题。因为各地区的教育水平、教育认知的不同,对青少年的心理引导工作的进展也有所不同,这些工作都值得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1.1国内

  我国的初中心理教育起步晚,发展略落后。但在这样的发展中,关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先进的。综合各专家的论点,我们得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正确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正确、成熟的认识自己与他人,形成主观、客观的意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也为青少年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冲突,提出合理、实际的解决办法。

  1.2心理教育的特征

  相关的心理咨询人员是经过专业、规范的培训,并学习过如何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心理教育辅导强调心理师引导学生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积极的心态去理解、分析外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有明确的规定,不能按个人的认知进行教育,应对学生的教育发展、职业发展、人格发展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2.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内容

  2.1教育的具体内容

  为了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其知识体系必然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教育工作一个紧紧围绕着学生的文化知识、个人修养、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等方面来开展。总的来说,教育工作应该增加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情绪活动,塑造师生积极的人格、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在愉悦、自豪的积极情绪下,人的积极品质,如:乐观、智慧、创造性都会有所提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

  2.2教育的实施途径

  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全参与。因此,有关的课程开设应该包括:文化课程的渗透、心理课程的开设、心理辅导的开展等,整个的心理教育过程,必须做全心理课程开设,渗透其他学科,特殊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处理。教育的实施途径有以下几方面:开展个人心理辅导,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抓好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心理,在学校里的广播、宣传板、黑板及时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3.两地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对比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比较,只能通过一些实际数据来说明教育是否成功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数据主要反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因此,我们也主要从这三方面来评价和比较各地区教育的实施效果,其次还有一些细节,如:学生的参与度,教育课堂的氛围,目标的达成效果等。本文中例举选择的“长沙地区”是指长沙市区及长沙县,原因是其是一个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创新创业型城市,综合实力在中部地区排第一位;但“湘西地区”则属于偏远、落后的山区,是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3.1学校的硬件设施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须的硬件方面,湘西地区明显差于长沙地区。多数学校都没有设立专项经费在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心理咨询室以及相关的配置也没有。长沙地区的初中学校则基本都配备了咨询室,活动室,各种辅导软件和书籍。从而可以看出,湘西地区的学校领导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这门教育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造成湘西地区的差异。但同时也不否认一些经济因素在作用。

  3.2学校的协调工作

  长沙地区的初中学校一般都有至少一位专业的心理老师,但湘西地区是基本不存在的,大部分的心理老师都是老师或德育老师兼任的,不合格。这种现象的产生,也许存在以下原因:学校虽然都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和迫切性,但对老师的认可度还不高,学校领导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简单的谈心、疏导学生,而不是采用专业的方式引导他们;专业老师对偏远地区的排斥,因为担心离家太远,交通、环境不好,不利于自身发展,因此只想留在发达地区。3.3教育的具体内容长沙地区的初中老师所接触的教育新方式、新要求很先进,在增进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塑造积极人格等方面的教学途径、教学器材有优势。而湘西地区则缺乏专业的教育人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不深刻,造成老师、学生都不重视教育内容的扩展。

  3.4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方面,长沙地区开设了基本的活动课,且纳入了课程中,还有最后的知识考试和趣味游戏的进行,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感受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和人格。但湘西地区大部分学校都没有此类课程。

  4.结语

  虽然本文只在两个地区进行了调查,但可见国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差异。目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即使学校没有太多资金,也应该聘请相应的心理咨询师,配备基本的器材。这是学生最基础的需求。

  中学生心理发展主题论文范文二:心理健康在外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发生改变,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在校园户外活动的载体,高校外部空间不仅要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求,也要保证心理需求,为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下的高校外部空间营造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空间对心理影响三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其研究薄弱处,拟结合高校外部空间设计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外部空间;心理健康;高校规划

  1前言

  校园空间的面貌随着每个时代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和渗透所改变,高校外部空间的发展总趋势强调独特性、自然性和人文性,以此熏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品德个性。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日益提高和多样化,心理健康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也成为高校规划的重点之一。

  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研究

  2.1国内外高校外部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经历几个世纪的积累和演进,国外高校的建设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二战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大量新建和扩建高校校园,校园外部空间形态也呈多元化、多层次、多风格的局面,强调其功能性和灵活性。在对高校外部空间规划设计时,除了注重本学科的知识运用,还与别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同时强调将历史、校园文脉和地域性特色引入校园规划设计中。美国著名建筑理论专家理查德•道贝尔的《校园规划》(CampusPlanning)、《校园建筑》(CampusArchitecture)、《校园景观》(CampusLandscape)三部校园规划著作,提炼了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各种矛盾,系统和详细地研究校园规划设计理论。美国后现代主义设计师查尔斯•摩尔的《校园与社区》(CampusandCommunity)一书提出,校园规划不以追求严谨的院落式空间布局为目的,而是从人的需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美国建筑学者保罗•V.特纳的《校园:一个美国设计的传统》(Campus:AnAmericanPlanningTradition)运用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把建筑思潮、设计风格、大学传统等诸多因素在不同时期对美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影响进行梳理。在国内,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多是借鉴西方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尤其近现代,许多高校盲目地照抄西方校园规划,而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和传统文化精神。许多学校出现“巨尺度”或是被遗忘、浪费的“空间”等问题。(见图1)当代,许多高校外部空间出现以下问题:(1)外部空间面貌趋同,不能体现校园自有的文化特征;(2)外部空间规模尺度失衡,其设计方法简单粗略,空间感受不舒适;(3)外部空间交往范围缺失,许多空间被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4)外部空间设计缺少对人的感知考虑,只注重“二维”层面的设计美感;(5)外部空间的交通问题,车行步行流线安排不妥当,停车空间存在不足。对于以上问题,众多建筑师和规划师也在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我国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何镜堂院士在大学校园规划设计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在《现在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一文中何镜堂院士提出了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的整体性、空间的多样性、尺度的人文性、场所的文化性、景观的生态性。这些原则为营造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大学空间起指导作用。在该引导下,国内诸多学者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放在对空间人文性和生态性探讨研究,并且引入地域性的概念,旨在营造宜人且富有文化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在基于大学生心理的高校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中,主要强调空间的开放性,重点对交流空间的设计研究,多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对空间所承载的功能进行研究,如休憩空间、学习空间、过渡空间等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良好的可交流性。而对于个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尺度、色彩等方面研究,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比较缺乏。

  2.2国内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

  在对高校外部空间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以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类,在明确研究范围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让读者了解高校外部空间的功能和性质。笔者总结对高校外部空间的几种分类方法和切入点:(1)按活动类型划分:主要分为效率空间,如通达空间、功能性空间;松散空间包括静态的活动空间、具有标志性的空间;半效率、半松散空间主要是过渡性空间。该种分类方法旨在区别高校外部不同空间的使用频率,对高校外部空间动与静的规划起到参考作用。(2)按功能类别划分:主要有驻留性空间(广场、绿地、庭院),交通性空间(校园入口、车行通道),非功能性空间(原始环境、预留发展用地、建筑之间空地等)。该种分类方法较为宏观,对校园的总体规划有一定帮助。(3)按总体结构地位划分:校园级(中心广场、公共绿地),组团级(学院广场、建筑群体),建筑级(建筑之间庭院、建筑入口广场、建筑围合空间等)。属于宏观的分类,针对校园的整体规划。(4)按用地性质划分:包括教学区外部空间、生活区外部空间、自然绿地、交通空间。不同性质的校园外部空间承担的功能存在差别,在规划设计中需要区别对待。由以上的高校外部空间分类方法来看,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功能、用地性质等方面切入,注重研究不同性质的外部空间,其承担的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做到空间的动静结合与区分。且高校外部空间的分类多从宏观出发,以高校整体规划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缺少一个适当空间的分类研究。笔者认为,从人的心理学角度出发,对空间的研究需从微观入手,关注其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受。由此,高校外部空间的尺度、色彩、围合度等空间要素应列入研究对象。在对心理学、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校空间研究中也提到空间要素的重要性,但缺少对研究的空间从心理需求的角度进行分类。且学者们过多地将目光放在学生交流下的高校外部空间研究,对于其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研究比较缺乏。

  3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研究

  人的心理在大学时代存在着特殊性。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的智力测验结果表明,22岁为智力发育的顶点,之后进入衰退。赫洛克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成熟期大约在23岁,也就是大学时期。智力的发育和情绪的成熟,导致大学生对融入大学地迫切期待,他们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同时又容易偏激,常有片面性和认识模糊等情况。大学生在校期间,三个时期的心理状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三个时期分别是入学阶段、稳定阶段和准备就业阶段。入学阶段,大学生需要适应大学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的改变,会让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缺乏归属感;进入稳定阶段后,大学生基本适应校园环境,他们会选择自认为舒适的环境进行活动;准备就业阶段是大学生由校园生活向社会生活过渡的阶段,他们既想融入社会,又产生畏惧和抗拒心理,这个时候校园环境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显得十分重要。据相关调查表明,全国2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相对于初中生的13.76%和高中生的18.79%,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患病率最高,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学研究者总结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两大影响因素:自身的矛盾与外界环境。自身矛盾包括生理基本成熟与思想尚未成熟之间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期望被理解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增强与自我意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偏低的矛盾;思维能力增强与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之间的矛盾;感情强烈丰富与自控能力差之间的矛盾。外界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在校期间,学校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占主要地位。在以往研究中对于学校因素,总结其构成的主要要素为校园里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心理卫生教育和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中空间的营造和设计对大学生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空间营造给大学生带来归属感,同时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保障其私密性的需求。

  4空间对人类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4.1空间要素对人类心理影响研究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空间要素为理论基础,研究者们从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空间尺度则是研究的重点,人在大尺度的空间中会显得十分渺小,从而产生遥不可及和敬畏的心理。宜人的空间尺度让人产生亲切感,从生理到心理都会感到舒适。而人的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息息相关,所以,人体尺度是设计空间环境的尺度基础。过小的尺度空间使人产生压抑感,甚至带来舒展不开或者呼吸困难的错觉。在外部空间的广场设计上,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认为,12m~24m为亲切宜人尺度,以往围合成功的广场不超过135m。除了空间的尺度、色彩、质感以及围合度都是影响人心理的要素。空间的色彩和质感较为直观,给人的视觉刺激最大。不同的颜色质感也能让处在空间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如蓝色给人平静和冷静,红色则带给人热情、激情。空间中不同的质感给人在心理上产生空间的分隔,如在地面铺装不同的材质会暗示空间功能或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心理上也产生分隔感。

  4.2人类心理对空间反作用研究

  从心理角度来说,首先是人的心理需求。在基于生理需求之上不同的人,或是人的不同的活动类型,产生出各种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对于不同空间的需求。如两个人在约会或是一个人安静学习的时候,他们需求的是围合感强、私密性好的空间;几个人的小型会议可能需要一个相对开放,但有一定围合感的空间;而多人的公共交流场所,则需要开放性强、交流通畅的空间。其次,研究者从人的视觉和知觉方面,对人的心理和空间之间联系进行研究。同济大学包蓓蓓在《基于人类行为心理的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研究》中,将景观空间感受尺度的视觉性进行了量化分析。以视距和景物高度的比例为量化基础,分析了不同比例的区间内,人对景物观赏的状况以及会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视点与观赏对象之间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旨在为景观设计中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相关数据。笔者认为,该种量化方法也可以运用在建筑内外部空间设计中,对空间尺度色彩围合度等要素与人的心理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满足人们心理健康需求的空间提供参考数据。心理学家还提出人类具有心理空间,在人的心理空间里存在着心理尺度。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斯坦利•霍尔提出心理尺度表现为人际距离:关系密切的人际距离为150mm~600mm;人类个体的人际距离为600mm~1200mm;社交的人际距离为1200mm~3600mm;公众场合中,人际距离为3600mm以上。以上数据为研究不同功能、不同性质下的空间设计尺度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当人处在建筑中,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就会相互作用。建筑空间可以看作实质的物理空间,物理空间的变化直接影响心理空间的变化,而有时候人的心理作用于物理空间的空间要素,使其满足自身心理需求。浙江大学吴琼在《基于视知觉的建筑心理空间研究》中,对建筑空间作用于人的心理而产生的心理空间定义为建筑心理空间,并详细阐述心理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相互作用,更直观地描述人在不同的建筑空间中视觉知觉受到的影响。

  5结语

  近几年对高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者们引入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提出诸多建设理想高校外部空间的理论,为今后高校外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空间与人的心理关系中,已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高校外部空间设计,除了注重生态性和人文性,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十分重视。对从学生心理健康角度出发的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探究,研究者们多从宏观的大环境出发,以人的行为心理学为切入点。在高校外部空间设计中,细化到空间要素对人心理影响理论的应用还相对缺乏,且对于大学生心理疾病或心理健康和校园环境结合的研究以心理学专业的研究者为多数,而重点放在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需要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何镜堂.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建筑,2005(9):4-10.

  [5]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J].建筑师,2004(1):38-45.

  [6]黄翼,吴硕贤.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J].城市规划,2014(4):85-91.

  [7]张健,马瑞.上海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J].中华建筑,2008,26(7):200-205.

  [8]龚志东.当代中国高校校园建筑开放空间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9]欧克男.高校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10]俞涛.校园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中学生心理发展主题论文相关文章: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论中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及其健康教育对策论文

3.初中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4.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5.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干预研究论文

6.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论文

7.浅谈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99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