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大一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一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大一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着力于增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全面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一:人文关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已进入全面的转型时期,在这重要转型时期,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深入分析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据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显著地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能够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立足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需积极地引入人文关怀的概念,要让学生切实明白“做人为何”“生又为何”的人文教育真谛,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人文教育的内涵,鼓励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切实提高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据最新的调查研究表明,虽然我国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主流,但一些突出的心理问题依然存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或有问题者呈上升趋势,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大半都有过心理问题,或多或少地出现过心理偏执现象,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造成大学生辍学、自杀等这些不良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概率更为严重[1]。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造成当前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影响

  家长是每一个学生的启蒙教师,为此,学生家长品质的优劣、文化水平层次的高低、教育方法是否得当以及家庭环境等众多因素无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纵观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现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自身的条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不利,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极为粗暴,动辄打骂孩子,使得孩子从小就对父母望而生畏,和父母自然也交流甚少,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孩子在家庭成长过程中,往往遭遇到困难得不到有效的家庭帮助,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也难以得到家长的有效引导和鼓励,致使这部分学生往往容易遭受更多的“压抑感”和“委屈感”。

  2.学校教育不当

  受制于整体的教育环境,我国的高校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和弊端,片面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高校教育虽不像中学教育那样片面追求升学率,但这种应试教育的弊端依然存在,很多高校片面注重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教育,将学生专业成绩的优劣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这势必会造成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单调,使得很多学生不得不面临严重的升学和就业压力,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众多学生存在持续的心理压力和一定的心理问题。

  3.社会不良影响的存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腐朽思想和自由主义思潮日益渗透到当前的大学生群体,而大学生群体由于其自身的思想成熟度还不够稳定,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在形成和稳定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对社会上各种现象和是非缺乏清晰的辨认,尤其是西方的一些色情暴力影视等内容的传入,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有的学生对这些甚至倍加推崇和模仿,这些来自社会上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当前大学生的一些非正常心理,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的“人文”包括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因此,人文素质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成是文化素质,即指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一般而言,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在这其中尤以人文精神最为重要,人文精神是整个人文素质的最高形态[2]。人文教育对学生内在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即是通过积极有效地传播人类文化,将这些优秀的文化内化成人的稳定的基本品格。这些品格包括我们的人格、品质和修养。通过这种品格的内化,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言行更加符合社会进步的标准。由此可见,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积极地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和如何生存。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它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并非简单意义上的追求完美的人性,而是要通过人文教育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一个顺应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文明人。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凸显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在的理性、情感和意志的和谐性,积极领悟其中的真谛所在,并用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矛盾,要积极鼓励大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并据此有效探索个人成长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点,进一步明确并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用以满足自身自尊和成功的需要,进一步协调好内心的和谐和均衡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人文关怀的策略

  1.积极消除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误区

  近年来,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了各高等院校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各院校及相关教育部门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有效地开展了众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就当前我国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来看,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严重的失衡性[3]。如有的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不明白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产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重视并预以加强,更有甚者,片面地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其个人的心理品质业已定性。要想切实优化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积极地转变观念和认知,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事实求是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地融入相关的人文教育策略,积极地消除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各种误区,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均衡发展。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

  高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机构,如果高校本身不能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其自身的心理特点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把握,那么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必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意义。建立大学生的心理档案能够更好地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的心理档案一定要依据科学规定的量表,全面描述并反映学生的智力、个性及学习适应性,要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未来的职业潜能有着准确的描述和预测,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分析学生心理的各个侧面,对学生的评估要坚持从内到外的整体勾画。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实施科学育人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也能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心理依据。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提升对自身的认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显著地帮助他们预防和缓解种种心理问题。

  3.积极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这些压力和冲突来自多方面,如学业上的不顺,感情上的纠葛,人际关系的紧张以及自我角色的模糊等。这些常常使得大学生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为此,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据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文关怀,积极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体凝聚力和心理归属感。群体心理的有效建立,能够进一步增强群体对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吸引力。正是因为群体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对群体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4]。学校的任何教育措施,必须要有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通过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使得学生在群体之中建立更为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和尊重,互助互爱,对于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心理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帮助,帮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健康、有序的群体生活中去,增强他们的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归属感,对于优化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切入点

  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倍受高校重视,但事实表明,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未较好达成。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脱离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导致此项工作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欲取得实效必须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生活境遇,以学生现实的心理需要为切入点。

  一了解和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本的体现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人”———成全人的生命,让每个人能够完整实现自我的潜能。个体成人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适应当下个人周遭的现实生活,而是生命的丰富和心灵的成长,是精神成人,是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师生心灵的共同参与,是师生共同的心灵历险。在这种参与过程中,师生获得生命意义的丰富与完美个性的成长,彼此找到自我生命发展的方向。达成此目标的前提是教育者对学生生命状态的了解和把握。因为游离于个体生命之外,远离对学生生命细心呵护的教育缺乏影响力。因此,对大学生生命状态的了解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从生理年龄看已近成年,但却正处于个体心理变化最剧烈和心理发展从不成熟趋向成熟的时期。此时,生理发展虽已趋成熟,但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较多见,身心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心理能力难以控制来自于生理上的冲动,常出现情绪起伏较大,遇事不冷静,易冲动;受到打击,易自卑、失望、心灰意冷、绝望轻生,耐挫力差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体现了其年龄阶段性特点。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认为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和社会发展任务,青年期的发展任务是确立自我同一性和避免角色混乱。多数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在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职业、理想、信念、世界观等选择。而他们既有的人生经验尚不足以帮助他们应对和处理这些成长中的问题,因而内心苦恼。他们期待教师能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从他们的视角体贴他们“成长的烦恼”并提供帮助。可见,要有效地帮助他们,教育者需要知晓和理解他们的成长状态。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说是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的教育。

  二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本意味着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本性。

  1大学生完善自身的需要———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有自我进步的愿望,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即自我实现,它是“有机体内部固有之物的成长,更精确地说,是有机体自身的成长”[2]。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结构中处于最高位置,是一种成长性需要,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展了马斯洛的这一思想,他们的有关研究部分证实了人在生理上具有的自我修复功能,在心理上也存在[3],即人有完善自身的需求,具有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这一结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儒家的内在本原成德观颇有暗合。儒家的内在本原成德观认为成德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即成德是人的天然的、本性的要求[4]。人有成德的本性追求,即在德性上止于至善,完善自己,最终“成仁”。人的这种“向善”的发展欲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下的自我发展力量。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幸福和更有意义,中国的儒学文化追求“成仁”,也表达了人之为人的意义。这似乎都说明了人活着就要“活得像个人”。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有“向上”“向善”的要求和渴望,他们希望“活得像个人”,希望自我实现,希望并且想要过一种积极健康、幸福的生活,这是心灵的内在诉求。教育者不能对这种心灵要求视而不见。

  2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需要———免除心理困扰,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期,这一阶段是他们探索和确立自我的重要时期,最为关切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价值选择、自我发展等问题,更多地以自身为认识对象,思考“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将成为什么人”等人生命题。他们要完成自我同一性确立和防止同一性混乱的发展任务。如果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会导致个人的无目标感和无意义感,可能处于弥散型同一性状态,甚至表现出障碍性行为症状。MartinOeGoedeetal.(1999)对15~24岁的学生的纵向研究发现,同一性形成与心理健康水平正相关,即同一性状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5]。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们诸多的心理困扰正是伴随着自我同一性确立产生的。如:适应、学习、交往、情感、就业的困扰、人生目标和人生信仰的困惑等。这些心理困扰反映了大学生们探索自我、渴望发展自我的心理需要。他们急切想知道:怎样适应大学生活?怎样合理分配空闲时间?如何有效地学习?怎样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处理情感问题?怎样择业?如何求职?等。他们在思索“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究竟有何意义?”但思考,不等于得到答案。即使有了答案,心灵也未必得到慰藉。心灵的成长需要学习,需要分享他人的人生经验,并非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而然地成长成熟起来。但有时我们常常忘了自己曾经也是懵懂少年,也是从孩子走过来的,于是想当然的认为学生能够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而事实上,他们仍需要适时的关怀和指导,需要分享我们的人生经验,需要我们再次与他们经历成长。

  三心理健康教育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及体现

  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曾高声疾呼:“重新设计大学……必然要把学生的需要摆在首位”[6]。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必然要把学生的心理需要摆在首位,高校需要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心灵成长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该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正如西方一所教堂所刻着的“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所表达的意蕴。人对自己的最终发展是具有自我决定能力的。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身发展的方向和高度。由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在意学生的生命状态,秉持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之心”给予学生人性的关怀,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潜能、动机、能力、希望等积极品质,从正面去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即以肯定的态度、鼓励的语言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培养并充分挖掘其积极品质,加以欣赏、承认、鼓励,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克服自卑心理,体会美好人生。当学生的积极品质得到充分发挥后,就能体会到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快乐。马斯洛认为所有人都有自尊的需要。他将这种需要细化为“对名誉或声望、地位、统治、认可、关注、重要性或赞赏的渴望”[7]。因此,教育者要善于识别并赞赏学生的积极品质,尊重他们的天性,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通过培养或发展其内在的积极品质,增进其积极向上的心理能力,获得心灵成长。

  2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应学生之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心理问题,如学生面临的适应问题、学习困扰、交往困惑、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不仅要帮助大学生认识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提供实际的帮助。在师生共同参与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实践中成长、成熟起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有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如感恩、胜任、乐观、勇气、对未来充满希望等)才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武器。要预防学生出现问题,就必须致力于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而发展学生积极品质的最有效途径则是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8]。心灵的成长需要心灵的积极体验。没有心灵的体验,就不会产生幸福或痛苦的感受,也就不会有心灵的历练和成长。

  四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开发心理资本,以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需要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支撑,更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个人内在的心理优势。这种内在的心理优势是贮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这一原动力被著名组织行为学家、美国前管理学会主席FredLuthans称为心理资本。所谓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9]。其核心词汇即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学生的心理资本是其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开发学生的心理资本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希望、乐观、自我效能和韧性。

  1培育希望

  人类是凭借希望活下去的。希望与前途毕竟是决定年轻人生活并奋斗的最重要理由。希望是“在成功的动因(指向目标的能量水平)与路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交叉所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10]希望的培育路径是,与学生共同制定适合他们的有弹性的发展目标,使其形成对成功的合理期望,然后分步向目标前进,每一步目标达成随即给予肯定、鼓励、表扬加以强化,从而学生每前进一步都鼓舞了他们的积极性(自我内在激励),这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成功的信心,并产生螺旋上升的希望。

  2学习乐观

  乐观是人们说得多而理解得少的一种心理优势。Seligman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即对积极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归因,而对消极事件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11]。对事件的乐观解释能让人积极看待与吸收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中好的一面从而充满自信。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将对事件悲观的解释风格转向乐观的解释风格,即习得乐观。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避免抑郁,实际上还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12]。乐观当然不是自我陶醉,不是不切实际的自我膨胀,而是人对各种事件的积极解读,从中体验学习、生活的乐趣,对人生充满希望。譬如,爱迪生对自己实验失败上千次的积极解读使他始终有勇气坚持并最终获得成功。我们可通过正确的评价客观现实并进行积极的解释,从中吸取正向的意义帮助学生学习乐观。当然,这需要教师首先是一个具有现实、灵活的乐观特质的人。可见,教师首先需要学习乐观。

  3提升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里能够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以及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成功完成某一项工作的信念(或信心)。”(班杜拉,1986,1997)在点滴的进步和成功体验中可增强自信,提升自我效能。学生在完成恰当任务的过程中反复体验成功可以形成自我效能。人有表现自己的天性和渴望,在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最令人愉快,做自己所想做且能做的事最为幸福。因人而异,教师可为某些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体验成功,即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在体味学习和生活的快乐中提升自我效能。

  4增强韧性

  韧性指一种可开发的能力,它能使人从逆境、冲突和失败中,甚至是从积极事件、进步以及与日俱增的责任中快速回弹或恢复过来。[13]韧性可视为一种复原力以及超凡的意志力。学生身处逆境时,教师帮助其识别有无可调用的个人资源,如智慧、技巧和社会支持网络等,可以增强大学生应对逆境的能力。如,对现实中失败的具体事件,让学生列出已利用的资源及未利用的资源,别的同学也可助其补充没有列出的可利用资源。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对自己在面对逆境时可能产生的想法和情感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思考如何基于多种资源和选择,采取最合理的方法来克服逆境,最终达到目标[14]。如果人们对某一理想、目标或使命有坚定的信念,他们会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这一理想。坚定的信念能提高人们的韧性水平。故培育学生的韧性还应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信念。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以学生为本”不是仅仅关注“学生出了什么问题”,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心理需求,考虑如何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状态,重视寻找培养和充分开发学生心理资本的途径,成全每个学生的生命。如果不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不以学生为本,任何教育措施都不会产生效果。

906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