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从众心理的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从众是受别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现象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从众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从众心理的论文范文一:论大学生从众心理

  摘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本组随机调查了100名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在校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 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

  前言: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本组使用自编量表调查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总体状况,量表内容包括大学生四种主要从众行为的比例和表现形式。结果显示,这四种主要从众行为包括: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上网从众。从分布的总体情况看, 大学生消费从众的比率最高占67.5%; 其次是学习从众, 占51.8%; 最后是恋爱从众和上网从众,分别占24.6%和18.2%。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

  学习从众。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大学环境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实力相当并且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在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消费从众。进入高等学府,对于刚刚脱离高中苦海的大一新生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有些大学生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在一些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甚至浪费现象非常普遍。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且对他人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

  恋爱从众。大学时一个恋爱的季节,成双入对的男女们形影不离。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大学校园内也不乏舍友或者同学怂恿某人追求某人的现象,尤其是在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聊,舍友之间交流各自心得,未恋爱的羡慕恋爱的,恋爱的鼓动未恋爱的,如此相互地“激励”便会出现恋爱从众现象。

  上网从众。大学生活空暇比较多,课余时间多数用来上网,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和网络色情。宿舍同学之间相互怂恿,结伴长时间网上游戏,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原本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在其他人的怂恿之下也走上网游的道路,为的只是能和大家玩在一起。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主观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的强弱其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作为低级需要,是一种匮乏性需要,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满足。于是人们产生了高级需要。跨入中学之后的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在团体中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这便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在青少年中往往就是由于“相似”而成为朋友,而这里的“相似”可以是年龄、家庭的相似,也可以是共同的兴趣爱好

  其次是客观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青少年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由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的精神文化等构成。潇洒是社会主体的一种行为方式和心理体验,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表征。但是不少人对于潇洒的理解就是穿着名牌,拿着手机,出手阔绰,没有理解潇洒的深层含义。于是一种“潇洒”的风气和现象很快渗透在空气中,然后青少年也就接受了这种熏陶,接受并模仿着这种“潇洒”的行为。

  (二)社会流行的影响。社会流行是在社会上传播一时的事物,它能在短期内爆发、扩展、蔓延、也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它最容易被青年人接受。一方面,消费品不断地更新换代是流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求新、自我表现和从众是流行的心理基础。确实,社会流行向人们传递了一种消息,当人们都去追随它时就会形成一种群体压力。

  三、大学生从众行为的利与弊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

  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德观、共同的行为方式,作为担有预期社会化责任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与班级体里同学保持一致,那他就会被群体视作异类。反之为了融入到群体中去,采取从众行为便可以减少心理冲突,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家庭贴身的照顾,时感孤独寂寞,于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便采取从众行为。而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埋下了伏笔。

  (二) 理性的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群体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个体往往对照周围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感觉自己的价值,通过反馈整体的价值取向,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望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三)盲目地从众使个体失去个性和创造性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盲目从众会使自己失去个性,限制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盲目的从众会使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动脑筋就随从于别人。尤其对于那些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的学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成真正锻炼自我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毫无主见。即便是从众“错了”也会因为比自己强的人也错了而获得自我解脱的平衡感,这就相当令人悲哀了。

  (四)被动从众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

  一味从众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从众的直接表现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过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状况失衡。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只会是退化自我真实性格与实力,使其独特失去价值。被动的从众带来只有迷茫和无措。

  四.研究大学生从众行为、心理的意义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悯、失落,实际上这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对大学生从众现象的研究可以促进大学校园整体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尚,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除消极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着迷茫的情绪,研究从众行为可以更好地去接触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走出阴影。理性从众而减少盲从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导。从众行为的有效调控更有益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浓重大学校园内的学术氛围,高校能真正做到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从众心理人皆有之。

  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从众心理的论文范文二:社会心理学论文-从众

  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其对策摘要: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客观实际,发挥从众心理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积极影响,抑制从众心理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对策 从众心理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受某个群体的影响,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

  [1]。通俗地说,从众就是“随大流”、“人云亦云”。如遇到意见分歧,本来你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但当这种想法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你可能会左右为难、举棋不定,而迫于多数人“无形的压力”,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意见,随大流。

  一、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

  1.消费从众。高校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大学生讲名牌、讲排场、比阔气已形成风气。有些大学生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这是一种消极的从众行为。

  2.学习从众。学习从众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从众现象。据调查,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大学校园里常会看到一个宿舍集体活动的景象:一同吃饭,一同上自习等等。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如某高校有个班5名考上研究生,竟都是同一舍员。除此之外,在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学习从众现象,如学生的考试作弊。有的学生从主上并不赞成作弊,但是看到少数原来不如自己的同学通过作弊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没被发现,就会对自己的信念产生动摇,进而带着一种不正确的理性从众观或盲目从众也参与作弊,以致对自己各方面都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甚至还说:“大家都作弊,不作弊的学生反而是傻瓜。

  3.恋爱与性观念的从众。一方面,大学生随着生理上性的成熟,逐渐产生了接近异性、追求爱情的渴望,加上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思潮的冲击,更触发他们较强烈的性体验想法;另一方面,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一些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或被异性朋友追求证明自己有魅力、有能耐,而一些无人问津的同学则会感到寂寞、失落和低人一等,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压力。据某高校进行的一项最新大学生性观念抽样调查显示,近40%的大学生不介意自己的伴侣是否是处女(或处男),约5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性行为可增进爱的发展[2]。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同学在思想和行为上才趋同于同宿舍、同班同学或老乡的恋爱观和性观念。

  4.入党从众。对大学生入党愿望的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有入党的愿望并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此高的比例,经过分析,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的入党愿望来自于父母的压力,但更多的学生则从众于周围的同学或老乡,看到别人递交入党申请书,自己不递交好像不合群、不积极要求进步似的。5.择业从众。择业不仅是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从众行为。追热门,随大流是择业中的常见现象。现在的大学生在就业中多盲目追求好岗位、好地方而忽略自身的条件、职业特点和社会整体需求。近几年公务员职位吸引了很多大学生的目光,千军万马挤 “独木桥”。据人事部对80多个城市的一项就业统计显示,虽然公务员职位只为大学毕业生提供1%的就业岗位,但却吸引了30%大学生的目光[3]。不少学生根本没有考虑职位是否学以致用,也不管是否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只是一味地选择高薪高酬、福利好的职业和单位,结果高不成、低不就,丧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另外,据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项统计显示,许多学生求职的理想地点是北京、上海及沿海发达城市,稍偏远的地区就不予考虑,这也是就业中很严重的从众现象。一些学生虽然意识到基层需要人才,最能锻炼自己,却又怕基层条件差,埋没了自己的才能,而且大家都往大城市涌就更加剧了大学生对大城市的向往,根本就不考虑实际可能。因此,在就业中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会给大学生的择业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

  1.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探讨大学生从众心理原因必须深入到主体内部,挖掘从众行为发生的心理根源。根据从众新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群体环境、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群体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群体环境常常会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群体易使个体产生对其的信任。对群体越信任,个体就越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从众。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把“信得过”的老生、老乡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盲目从众。在学习上表现为“老生老乡怎么学就怎么学”,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表现为“向老生老乡看齐”,如此容易导致“从良则良,随莠则莠”[3]。二是群体的压力大,容易超过了个体的心理承受力,个体就会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不安,从而产生从众行为。如有的大学生假期里本来自己有安排,但同宿舍的许多同学都相约去旅游,感到自己不去不好,于是放弃了自己的主意,只好随大家一起去旅游。三是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很高,使个体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致。如在一个班级、小组、同伴群众中,如果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动的人越多,个体所受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就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如果这个班级、小组、同伴群体很有吸引力,内部很一致,也容易使个体遵从群体的意愿。四是群体的规模和内聚力也影响个体的从众心理[4]。群体规模越大,内聚力越强,个体就越容易从众。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另一主要原因。如果个体的自信心不足,缺乏决策能力,就难以形成自己的主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如果个体的责任心、事业心和正义感不强,缺乏原则性,则容易随大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扩招,使得精英教育被大众化教育所取代,由于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判断力和自信心,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加上现在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他们事事依靠父母,这种依赖心理在短期内依然存在并导致依赖他人,盲目从众。

  2.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作用

  大学生从众心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容易达成共识,有利于增强集体意识,同时也有利于良好作风、习惯的养成。如大学校园中的各种社团的招新;学习上的从众可以在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依赖性强,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变成思维相对迟钝、准确性差,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总之,我们要积极发挥“从众”的积极影响,避免“从众”的消极影响,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遇事和看待问题时,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研究大学生从众心理,对于优化群体结构,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防止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从众观的对策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使当代大学生能健康成长、成才,我们必须了解大学生从众现象,研究与分析大学生从众的原因,正确引导他们合理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作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从众观、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遇事和看待问题时,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1.积极营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民主和谐的群体校园氛围,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学生在情感上感到认同,依赖于这个团体,从而增加团体凝聚力。首先,积极倡导公平竞争和谐校园氛围。倡导公平竞争和谐校园氛围,就需要一个宽松、民主、身心开放、畅所欲言的教育、学习环境。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容易从众者的个性明显存在下列特征:对事物辨别、判断能力差,缺乏主见,重视权威,墨守成规,缺乏自信。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科学管理,保持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不以权威者自居。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既要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倡导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对他人意见提出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独创性见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他人意见的容忍态度,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容忍他人观点、相互碰撞、补充和启发,共同解决难题,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和群体成员在解决问题中的各自不同的作用,从而建立相互支持的和谐群体校园氛围。

  其次,我们要积极发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向激励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良好舆论、行为规范应加以鼓励和引导。教育者在活动指导过程中,通过“角色期待”、“兴趣诱变”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法,达到制止大学生消极从众的目的,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不良的舆论、规范,则应通过说理、说服等形式加以转化或制止。

  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即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及意义。一般来说,高创造力者都具有自我承认、自我统一、自信甚至自负的气质特征。他们往往能从内在精神活动中获得力量源泉,能妥善处理自我内在的感受和情绪,也就是说,他们能充分肯定自我潜能的存在,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它。如开展迎新生系列活动,通过活动使新入学的大学生尽快调整自我,融入集体,找到归属感,防止依赖心理;又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参加大学生各类挑战杯竞赛等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我潜能,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对不盲目从众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实践证明,积极向上、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帮助大学生丰富内心世界、扩大人际交往、增强自我意识的重要载体。在组织活动中,要做好活动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要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为目标,内容应不断更新,形式应活泼有趣,使参与的学生有施展才能的空间[5]。同时,我们积极探索真理,营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的灵魂。在德育宣传工作中,一方面加强宣传的方向性和说理性;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活动,努力创建一个充满学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优良的塑造。

  2.积极帮助大学生规划大学生涯。大学生目标不明确,他们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我们应重视大学生人生规划课,要求辅导员、班主任主动深入到学生中,细致开展教育工作,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人生规划的指导,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涯。

  3.改善德育工作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在工作方法上应更多地采用启发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融入主流;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群体思想动态,准确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把处在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能力的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时,对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心理,不能粗暴对待,而是要侧重引导,注意策略。经验表明,如果简单禁止某些东西,而不加以任何令人信服的解释,则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受好奇心的驱使而消极模仿。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性,使他们能够在集体的行列中保持独立的思想和清醒的头脑,使他们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6]。

  4.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增长社会经验,增强学生的辨别水平和判断是非的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抵制不良行为,克服自身弱点,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进步、求真求实、创新意识强。我们应当发挥从众心理在大学生中的积极作用,抑制从众心理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把从众心理定义为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本文对研究从众心理的四篇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了解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趋利弊害。

  关键词:从众心理 研究现状 评述

  所谓从众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以某种集团规范或多数人意见为准则作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的一种现象。”从众现象的主要特点是它对集团压力的服从性和服从的盲目性以及服从的去个性。”从众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小孩子的模仿攀比到青年人的追赶“流行”,从社会管理的遵纪守法到消费中的“喜新厌旧”,乃至婚姻中的“赶潮流”等等都是从众心理的外现。

  1从众心理的三个阶段

  从众心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依从。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愿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这时的从众是权宜从众。

  第二,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和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了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与对象。这一阶段的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第三,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时为真从众。

  2从众的利弊之分

  从众的益处如下: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只有如此,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社会成员的沟通与互动则会促进这种一致性和共同性的发展。2、,团体的行为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在许多情境中,我们之所以遵从别人,是因为别人的行为是我们正确行动的唯一指导。比如一个没有标志的左右两个厕所,你不知进入哪个,而这时来了一群女孩走进右边厕所,那么她们为你提供了信息。3、斯坦利•沙赫的实验表明:随大流者最受欢迎。最不受欢迎的是偏离者。在有“法律”或常规的团体中,从众者比不从众者受欢迎。虽然在某种情况下,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的,而不从众会引起灾祸。例如:假如我讨厌做一个从众者,于是为了表示不从众,那么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从众的弊端:首先,从众心理混淆了人们的是非界限,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其次,从众心理容易演变成政治方面的狂热冲动,或者相反。第三,文艺上的从众心理降低了文艺的高雅品位。四,从众心理造成了经济生活中的“一哄而起”。 第五,从众心理萎缩了人的思维品质,异化了人的心灵。第六,从众心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排斥作用。第七,从众心理在科学技术方面抑制了人的发明创造。第八,从众心理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将产生销蚀瓦解作用。文章认为,从众行为及其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对积极从众应予以肯定,对消极从众应加以引导。通过加强民主法制教育,疏通心理障碍,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增加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机遇,实施合理的奖罚制度,扶植社会正气,抑制邪气等措施予以转化,使消极从众转化为积极从众。

  从众心理有以下积极作用:1、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可以帮助领导者实现预定目标。2、从众行为能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3、从众行为有助于领导意图的贯彻和执行,有助于组织规范、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维护权威和制度,使组织内秩序稳定,维护其正常运转。消极作用则有:1、从众行为容易给人和群体带来惰性,抑制创造性。2、组织内多数成员的从众容易使决策或决定出现偏差。3、组织内的个体如被迫的从众行为过多,可能会成为大的事故隐患。

  从众的积极影响主要有,①任何一个社会,无论从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从社会文化的延续角度说,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也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地进行交往,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的正常运转。②从众能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在群体中,当个人意识到自己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难以适应外部的环境,而从众行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消除这种不安的情绪,使个人得到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接纳,满足个人的安全和交往的需要。一个人也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否则他将困难重重。

  从众的消极影响主要有:①盲目的、去个性的消极从众容易使人产生惰性,抑制了人的创造性,使个体的创新意识日益薄弱,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追求理想和真理的锋芒也渐被磨钝,失去了接受挑战的机会和个性发展的空间。由于从众的去个性,使得人一事当前首先想到的就是从众,于是一些本来是真知灼见的思想就被窒息,个性也被“众性”所淹没。 第二盲目的、去少性的从众易使群体丧失活力,不利于群体的发展。群体内多数成员的从众容易使决策和决定出现偏差,在作决策和决定时人们往往由于受到某种压力而不愿发表个人的不同意见,以致出现一致的强行通过或仓促作出不正确的结论。③盲目的、去个性的消极从众使个体不加分析地跟随某种时尚的社会风气或思潮,助长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3运用从众行为的艺术

  既然从众行为同时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那么如何引导和运用从众行为趋利避害也就成了领导者的研究课题和应该掌握的艺术。陈凤梅在《从众现象的分析和应用》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从众积极效应。

  3.1从众积极效应的利用

  从众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增加了群体行为的相似性和一致性。群体对其有吸引力,说明个体对群体有依附、有向心力。这样就可利用群体、对个体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感化、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当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良好时尚,进行大力宣传,造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社会舆论,使人们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发生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3.2避免和消除从众的做法

  ①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当个体遇到非本专业的问题情境时,他的反应往往趋向于其他人的看法。当个体的认知能力较弱,也即在某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时、自信心就不足,从而比较容易从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认知能力弱、智力水平低的人,自尊心亦弱。他们认为自己能力比不上别人,知道的事情也比别人少,因此缺乏自信,受不了社会压力而发生从众行为。所以应当通过各种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努力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增强个体的自信心。②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沙正是这种对偏离的恐惧,约束着人们的言行。所以应当创设一种宽松的民主的氛围,淡化群体规范、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提倡创造性与独特性,集思广益。③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遇到不明确情境,没有客观的物理性标准可兹比较时,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考价值。人们对于多数人的行为尤为信任,往往以他人的意见和行为作为自己的参照依据。与群体乃至社会中的其他人怀有共同的信念和看法,个体就会产生一种没有错的安全感。社会的各个领域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让个体的言行有明确的参照框架,从而降低盲目从众的可能性。 从以上文献我们可以分析出,从众行为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对规范压力的自觉遵从,即不丧失个性的合理从众,另一种是盲目的、去个性的不合理从众。对集团规范压力的服从,是建立在道德自觉基础上的规范行为,是正常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体现,是被社会所公认的合乎“规尺”的行为。它是个体对集团规范内化的结果。如爱国、遵纪、守法、尚德、随俗(风俗)、共识等规范从众行为,即使在没有多数人出现的场合也是一种自觉和自愿,既是一种集体的行为,也是个性的表现。这种规范从众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培养高尚的品德,建立健康和睦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毫无疑问,这种盲目的、去个性的消极从众行为及其心理对社会有诸多危害。

  总之,从众是一把“双刃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注意扬利除弊。利用从众的积极效应,一方面可帮助个体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促进个体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则可利用它来促进人们维护社会秩序、贯彻有关政策和发扬良好的道德风尚。另外,个体应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消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侯桂红 从众心理现象分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01月

  [2]吴宪洲 试析从众心理的危害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3]李朔 试析从众心理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陈凤梅 从众现象的分析和应用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8月

90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