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辅导论文
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指班主任明确心理问题、运用心理教育知识和操作心理教育技能的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班主任心理辅导论文,供大家参考。
班主任心理辅导论文范文一: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
摘要:教师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塑造人类灵魂,是一项光荣而艰苦的任务。在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今天,教师要肩负起教化灵魂的使命,掌握心理辅导是重要一环。心理辅导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辅导,面向少数有 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展开补救性和矫正性的心理辅导,是班主任职业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意义;心理辅导内容;心理辅导方法
一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小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还负有促使本班各科教育工作协调发展的责任,并在沟通学校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起着桥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其职责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任务,小学班主任会同各科教师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成绩。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协助学校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与爱好。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的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集体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小学班主任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老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还应该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最后还要联系本班学生的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 心理辅导工作的实际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却令人担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升学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诸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近年来,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和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心理素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所以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他们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将自己定位成心理导师。不成功的班主任往往是警察式的或保姆式的,对学生的问题缺乏预见和对症下药的方法。但成功的班主任把自己看成一个引导者,而非学生的对立面,对于暴露的问题不是忙着呵斥和禁止,而是能看透现象,看本质,懂得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心理疏导。把自己当做学生的心理导师,是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班主任师德提高的必经途径,因此要做到这种角色转换,就要求班主任站在一个比学生高的位置。只有悦纳自己,才能教会学生悦纳自己。只有不断锻炼自己的人格,才能做到悦纳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培育人和塑造人的目标。心理辅导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却不容忽视。因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在思想、观点、感情、感觉、快乐、不安、忧愁等方面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教师应当认清并熟悉自己学生的这个世界’,那么教师就不该只对学生的成绩关心,而是真正地去关爱学生。
三 心理辅导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咨询是其重要的途径,辅导的对象大多是处在成长、发展、或转折时期的青少年学生。
(一)生活心理辅导
生活心理辅导,是班主任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通过生活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基本的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健康的休闲生活,最终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个性品质。生活辅导主要包括情绪辅导、社交辅导、休闲辅导、日常生活辅导、性问题辅导等。
(二)学习心理辅导
学校是学习的专门场所,学习的主导活动是学习。班主任的学习心理辅导工作的重点也应围绕学校的的中心工作和学生的主导活动来展开,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愿不愿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是学习的方法问题。所以学习心理辅导包括内影的学习动机、外显的学习行为辅导等多方面。
(1)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厌学实质上有一个有情绪到行为的变化过程。一般来说,一定的情绪会引发一定的行为;一定的认识又会使人产生一定的情绪;人的行为受认识的影响、支配和调节。好的情绪有赖于正确的认识,自觉积极的行为又离不开良好的情绪。解决学习厌学问题,也必须从消除厌学情绪入手,并逐步纠正厌学行为。而要消除厌学情绪,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端正认识。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学习动机,诱导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实现教育对人的回归,是解决学生厌学的关键。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愿望,充分认识和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是人,是具体的、存在差异性的活生生的人,是向往自由、幸福并具有独特个性和丰富情感的社会实体。他们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和探究欲望,不断寻求对自我和现实的突破和超越,存在无限的发展可能性。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给学生以真诚关切,使其在享有在被关注的满足中愉快的学习。其二,尊重学生,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探究潜能,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我价值需求;要引导学生认识、发现自己的潜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色,照顾学生的差异,尤其要给学习基础薄弱或学习成绩一般、易受挫折的学生以关怀,让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受到应有的保护,从而在充满关爱的教育情境中积极学习。其三,立足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习主题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以主人翁的姿态理解学习,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学习,从而使学习真正把学习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他们从在享有充分主动权的教育情境中,通过自主、自立、自觉的教学活动,感受和体验到需要的满足,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使其‘至于学’的潜能转换为‘至于学’的现实。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将学生消极、否定的学习情绪转变为积极、肯定的学习情绪的过程,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轻松、愉快,并最终变‘懒’学为‘勤’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的过程。
(2)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不良学习心理或学习行为障碍。它主要包括内影的学习动机、外显的学习方法等。通常表现为学习动机的缺乏或消极的学习动机、过度的自我价值保护策略、过重的心理压力、不正确的学业成败归因、学习技能的缺乏或学习方法的失当等。第一,消除消极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怀抱高远正确的动机去学习,是事关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教师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特别是班主任。其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激发固有的学习动机,提高其自我决定的潜能。要注重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关注,是学身份的学习有可靠的内在动力支撑和可持续性保障,从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把学习真正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对自己的学习切实的负起责任来,使学生成为自我指导、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的学习者。第二,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真正的学习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自主活动;学习并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竞赛,能力不等于价值;学习的成功与否并不等于个人的价值大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识 ,才能形成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动机。第三,尊重、理解和激励学生。能否获得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激励,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获得他人的尊重与理解,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激励机制。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尊重与理解每一个学生,想办法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创造一个以公平为基础的诱因系统,营造一种能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机会和能体验成功的氛围,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探索智慧的兴奋,能够被问题解决行为本身所吸引,能够体验那种自我提高的满足感,并使学生间的能力、背景和天赋等的差异不再成为这些经历的障碍,而成为一种有内在激励作用、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意愿并促进学习的积极的激励机制。要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必须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重视所有学生的、积极的、有社会情感支持的氛围,保护学生的天性、天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更高的胜任力、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超越并使个性与需要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第四,矫正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要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归根到底必须落实到改变不良的学习行为上来。一般而言,可不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要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分别加以矫正。要改正学习中主观、随意或盲目的状态,就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始前有充分的准备。如自主确定可行的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需要来安排学习。改变学习中被动应付、消极适应的状态,就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积极参与,充分把握学习时机;既自觉、主动、独立地开展思考或探索性的学习,又能与同伴进行合作学习;敢于正视学习中的困难或问题并积极设法解决。要改变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被动评价状态,就要让学生自主参与评价,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评价主体;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通过反馈信息来调整或改进自己的学习活动。
四 心理辅导的内容与注意方面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情况最了解的老师。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班主任同样应扮演主力军的角色。班主任应当将心理健康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对症下药,做学生心理辅导的导师。
(一)利用班会辅导学生
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格辅导和学习心理辅导,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学有关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进行诸如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人际交往、青春期等问题的辅导,及时解决学生日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二)利用谈心开导学生
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对青春期充满困惑、好奇,对人生充满问题,但他们又会遇到不知向谁询问、诉说的难题。告诉朋友,但怕朋友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父母,又怕父母不理解,搁在心头,又觉得是个沉重的包袱。班主任,应当是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和长辈,能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烦恼和忧愁。以诚求诚,以老师的责任心和诚心来赢得学生的坦诚相告。如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了解他们的接人待物的原则;让学生写周记,告诉老师他们的烦恼和困惑,从而使班主任更有效地进行心理辅导。我们明白了学生的个性对他们进行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这样也就能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卸下他们的心理包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利用活动来开朗学生
开展各种有益活动,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开展野炊、春游等活动,既能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在蓝天白云下,让师生敞开心怀。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开展志愿者服务,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开展各种竞争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学会进取,学会承受挫折和失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让学生发挥特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开展各种讨论、辩论,培养学生分辨真善美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四)辅导过程的注意点
在心理辅导时,班主任的态度是影响辅导工作功效的关键因素。
(1)亲近
有人说‘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如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这就说明教育工作需要有爱心。当学生有心理的问题时,班主任要及时发现情况。同时还要给学生以温暖的关怀,让学生知道老师并不是那样不可接近,愿意和老师谈心。作为班主任的教师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千万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多交流,还要学会容忍他们的错误。因为学生之所以会有问题,是因为他们年龄不大,不懂得如何调适自己
(2)尊敬
尊重主要是通过关注、倾听及肯定性言语反应等来表达。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应全身心关注于过程,留意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表情变化等。此时,对于胆小、自卑的学生可给予肯定性的言语和鼓励,及时进行真诚的表扬,表达恰当的温暖。
(3)耐心
教育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足够的耐心去克服一切,心理
辅导工作则需要更多的耐心。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时,万万不能‘拔苗助长’,应该深入学生实际,全方位全过程的了解学生。
班主任心理辅导论文范文二:心理辅导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摘要】进入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较之前都有较大的变化,逆反心理极强的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班主任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技工学校;班主任;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522.6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02-01
一、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变革,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尤其是技校学生,学校常规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经难以应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显得越来越有必要。而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从外部来看,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变革、不同文化的碰撞以及社会竞争加剧所致;从内部来看,主要是由于技校学生自身的认知与心身特点所致:
1、缺乏自信、进取心不强。
技校学生一般是初中基础薄弱,升学无望的学生,他们是从中考中分流出来的特殊群体。在如今,社会上还依旧普遍存在着对技校认识的偏差,上技校自然成了学生最无奈的选择。因此,他们觉得与上高中的同学相比不免有自愧不如的感觉。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自卑的心理产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反映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精神萎靡不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2、逆反心理较强,情绪波动反复无常。
中考的失败使技校学生遭受了他们这个年龄段中最大的挫折,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常受到老师的指责,到了技校他们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有的不良习惯很难改变,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一阶段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既想学好,却又没了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中考、高考的紧迫感。目标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往往使他们感受到空虚、失落和沮丧,时间一长,就会感到茫然,形成恶性循环,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3、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道德观念有一定的片面性。
技校学生的“独立性”、“成人感”正在迅速发展。这个阶段他们已意识到自己是学校和社会的成员,开始有自己的主见,能用批评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同时他们也希望成人能把他们当“成人”看待,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正在努力培养自己,使自己具有成人的优秀品质。“独立性”和“成人感”成了他们道德品质形成的内在动力。但这一时期又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时期,正在形成的道德观念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个时期的学生充满矛盾心理,但又是可塑性很大的,也是最容易形成不良品德的阶段。
因此,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在工作中开展合适的心理辅导,对于学生健康个性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心理辅导的原则
心理辅导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与来访者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的。在心理辅导中,辅导关系的建立是辅导全过程的任务,各个阶段对此都不能掉以轻心。班主任工作要有效开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那么如何建立这种师生关系呢?如何实施有效地教育呢?要坚持以下原则:
1、真诚的原则:真诚与学生相处是教师育人的一种美德,这也是良好关系建立的基础,教师只有诚恳地与学生的交流,这样学生才会尊重教师,才会把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
2、主体性原则:辅导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培养。
3、活动性原则:辅导着重给予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要通过各种活动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4、因人施法原则: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要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求达到最佳辅导目的。
三、如何开展心理辅导
1、有效的进行心理问题的早期干预。
实际上,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可以早期发现,如果及时进行干预,则可以在萌芽状态解决问题。班主任心理辅导对学生的早期心理问题是力所能为的,就这一程度的心理辅导来说,班主任心理辅导包含一定意义的矫治性。实践证明,班主任心理辅导的适度矫治性是必要的、可行的。
2、将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集合起来。
学生不仅是一个生命个体,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成员,他们的心理活动都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刺激而产生,并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按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法则,班主任在对班集体中的个别成员进行教育的同时,对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即整个集体)也具有影响作用,反之对集体的教育也会影响集体成员(即个体)。
3、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辅导。
在集体活动中,有些学生并不活跃,始终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要打开这部分学生尘封的心门,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辅导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心理辅导过程中,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达到情感和心理的交流,消除学生的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4、适时开设一些专门的心理辅导课。
心理辅导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促进其知、情、意心理过程的和谐统一。班主任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有计划地对学生开设一些心理辅导课。班主任可以事先给出主题,让学生准备一些有实际指导作用的活动;同时班主任自己必须懂得一些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准备一些适当的音乐剧和生活剧,让学生观看后再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种方式能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心灵上的洗礼,起到普遍性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咨询》民族出版社
2、郭念峰,《大学生心理咨询》山东教育出版社
3、戴海崎等,《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
4、金华等,《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5、张海涛等,《高职生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分析》河北技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