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才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受其影响,心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逐步受到重视,体育课作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已成为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中最关注的话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全文如下:
摘 要:阐述了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该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比率明显上升。1998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抽样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近年来有位教育工作者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也表明,在本科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因患心理疾病被迫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均居首位。这些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疾病可使人精神异常,导致生理、机能的衰退,最终丧失学习、工作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国家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而这些人才的主要来源就是大学生。因此,在加强预防心理疾病的同时,开展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1 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相处和谐;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而大学生心理疾病突出表现在:学习缺乏动力与竞争压力感;思想与人际关系不良;专业兴趣低与考试应急;恋爱受挫、单相思与孤独、空虚与压抑感等。
2 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类型及产生原因
2.1 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眼前或未来预感到的挫折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消极情绪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人际关系敏感造成的。如新生对环境和学习不适应;基础差的同学遇到困难和失败产生的自负和自卑心理;毕业生对面临的择业和未来前途的担心忧虑;不合群的孤独感或变爱问题上受挫折等,都可造成此症的发生。它主要表现为患者终日惶惶不安、心烦意乱、提心吊胆,似乎预感到灾难将至;且经常无病呻吟、苦恼、自责,甚至恐惧,并伴有心悸、心慌、头昏、胸闷、呼吸困难、口干等症状。
2.2 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对挫折情景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或防御性反应。大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学习上的困难,家人的意外事件或变爱上的失意,尤其是在老师或同学面前自尊心受到打击或自我评价贬低时,易导致此症的发生。抑郁症与个体的性格也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患者是性格不开朗、好思虑、多愁善感和依赖性强的人。 此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对身边发生的事麻木冷漠、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思维停滞、缺乏进取精神,随波逐流。
2.3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大学生中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症。它是由于某些精神因素使大脑神经活动长期持续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如大学生中常见的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等,在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易导致本病的发生。此外,学习和生活的组织安排不当,忙乱无序,或者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居住环境长期吵闹,影响生活和休息的规律性等,也易患神经衰弱。它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心情紧张烦恼,头昏头痛,夜间失眠多梦,白天无精打采。
3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日趋完善,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有病就不是健康”的生物健康观念已经陈旧,而代之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三维健康观。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等4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应该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理性、较高的智商,还需要有健全的心理、良好的情商。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升学的压力、社会竞争力的加大,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大、中、小学生健康水平的下降,尤其是部位大学生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障碍,体育与健康课程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中设置了心理健康学习领域,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和谐地融入体育课堂中,发掘并充分发挥体育对人独特的教育养成作用,协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运动技能、情感与身体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培养出更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4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课表明了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这门课程以身体锻炼和健康行为实践为主要特征,要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众多研究表明,身体锻炼本身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心理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4.1 体育锻炼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体育锻炼中从事每一项运动都要求运动者对外界事物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感知,从而快速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从事长期的运动能促进人的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知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捷、灵活。
4.2 体育锻炼能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锻炼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理想的内部情绪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并产生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享受,这是一种在学习、工作、交际中所无法产生的情绪状态。研究表明: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4.3 体育锻炼能强化“自我概念”,对自尊产生积极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的人格的形成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肌肉力量、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格呈现正相关,通过力量训练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4.4 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感到愈来愈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和人际交往,体育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形式,在活动中共同锻炼、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疲劳,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4.5 体育活动能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
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做出的反应。锻炼会引起大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剂———内啡肽,发挥作用时,内啡肽具有阻断大脑中与应激有关的化学反应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吸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减少疲劳的产生。
5 结束语
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和不容忽视的。通过体育教学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克服和减轻心理障碍,调节和治疗心理疾病,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可行的。各种体育手段的调节治疗,可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得到放松、情绪趋向稳定。我们应发动各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完成学业,为祖国的强盛做出应有的贡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健身运动将成为体育发展的潮流,心理健康教育将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所接受,终身体育的健身、健美、保健性将逐步成为学校的主流。体育教师应利用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关文章: